陈 晨,于 虹,段颖霞
(河北北方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近年来,仪式感一词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仪式感教育也广泛存在于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文化的传播,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仪式作为校园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仪式”一词自19世纪作为专业术语出现就有着丰富的内涵,不同学者也对其有着不同的见解。《现代汉语词典》中将“仪式”定义为举行典礼的程序和形式[1]。《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认为“仪式”是按照一定文化传统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集中起来的安排或程序[2]。从中国古典文化的角度来看,“仪”与“礼”两者不可分割。“礼”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环节;“仪”是“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个人来讲“不学礼,无以立”;对国家来讲“道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如果“礼”是公民品德教育的内容,“仪”则是公民教育的手段[4]。
在古代,学子在课前要向先生行礼;在现代,学生上课前也要向老师问好,这便是一种简单的仪式。这种仪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感官教育,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尊敬感,这便是学生的心灵体验和价值观念构建。仪式本身对人并没有教育影响力,但仪式的场景和行为能够使人在视觉、听觉、空间以及时间等多维度中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形成神圣感和参与感,从而产生获得感和认同感[5]。因此,仪式活动必须具有特定的价值内涵,并将这种价值内涵植入到参与者的身心之中,才能使参与者获得情感体验,达到精神认同。当仪式能够帮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构建价值观体系时,仪式感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便有了融合的契机[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环节,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仪式是实践活动中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仪式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使学生的个人认知和价值观念产生改变。这种在仪式活动中对学生价值观念产生正向引导的过程就是仪式感教育。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目的,意在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个人精神理念;仪式感教育则是一种手段,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仪式感的精神转化过程从结构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通过这3个阶段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达到。首先是分离阶段。仪式将大学生从其日常生活动中分离出来,形成自我的独特性与神圣性。同时,将大学生从其原有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环境中分离出来,形成个体与原有社会生活的短暂剥离,达到短暂性的个体独立。其次是边缘阶段。仪式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过程中的每一个符号都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和交往秩序。仪式在边缘阶段将大学生置身于陌生的符号秩序中,这种符号秩序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相同。在该阶段,当大学生的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一致时,其认知便会处于一种边缘状态,会在陌生符号秩序的引导下发生转变,进而形成对陌生符号秩序的认同感。最后是聚合阶段。大学生在边缘阶段对陌生符号秩序产生的认同感,也是对与陌生符号相一致的思政观念的认同。随着精神理念与思政理念的不断融合,大学生们就逐渐形成了稳定、结构化且与思想政治理念相一致的价值观念[6]。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仪式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正向引导,将大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观念通过一系列的转化过渡到与思政观念相符的方向,从而达成思想观念的转变,完成仪式感教育。这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高度相符,可以成为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的新路径。
将仪式与仪式感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从教学方式、教学场域、教学模式以及平台构建等方面创建更为有效的教育途径。
学生是校园仪式活动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对象。仪式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大学生通过仪式获得仪式感,达成教育思想和个人思维的统一。因此,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具有必要性。
教师作为仪式的主要设计者,其对仪式的设计应当遵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和认知能力为切入点,让学生成为仪式活动的“主角”,使学生能够自觉在仪式活动中感知仪式符号的内在含义,并通过自身价值观念和仪式符号意义的相互交融达到思想同一的目的。当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处于同一特定情景内,具有共同的关注焦点时,就形成了情景内的分享式情感体验[7]。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融入到仪式活动过程中,使大学生成为仪式活动中的角色扮演者,此时他们不再拥有自身身份,而成为了仪式活动中的特定人物,这样大学生就可以切实感受到设定角色的情感,领会设定角色的价值观念。如在入党宣誓的过程中,大学生暂时摒弃了他们原有的学生身份,而将自身设定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正在为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奋斗。此时的学生已不仅是他们自身的存在,而是与千万革命烈士与优秀共产党员共生的存在,他们与无数共产党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并在宣誓的过程中体会着前人的精神与意志。
从狭义角度来看,仪式感教育场域具有主体性和针对性。在每一次仪式教育开始前,教师都要确立自己的教学边界和范围,使部分学生成为仪式教育的主体,感受仪式教育过程中所呈现的符号意义和价值取向。从广义角度来看,仪式感教育场域具有传承性与开放性。仪式感教育不是一次性教育,它具有持续性。在不断进行的仪式感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不断吸纳新的学生个体,实现仪式感教育在代际间的流传,推动仪式感思政教学的广泛开展。这种场域的建立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设定,既要保证受教育主体在特定情景下能够有效感知仪式所呈现的教育信号和价值取向,也要确保教育情景的包容性与广泛性,吸纳更广泛的受教育群体。
仪式和学生是仪式感教育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仪式的象征意义是仪式和学生的共同关注点,仪式过程中的各个主体存在着不同层面上的互注关系。首先,学生主体间相互互注。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对仪式符号意义的理想和个人价值走向不同。对仪式符号意义的互相交流可使学生对共同情境下的仪式符号形成新的理解并产生价值认同。其次,学生个体与仪式的相互关注。仪式和学生是仪式感教育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都是仪式感教育的主体,并存在内部的相互联系。[8]学生在仪式进行过程中对仪式的象征意义形成个人认知,这种认知完成了学生个体对仪式象征意义的构建,这一过程可以视为学生与仪式相互构建的过程。
仪式感教育本质上是情境教育的一种,它通过情境营造教育者所需要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和仪式环境间产生内部的相互影响。这种教学情境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不同,具有神圣性与独特性,蕴含着特有的精神价值。在整个仪式活动过程中,要以“情”为引导,把握学生的情绪和认知走向;以“境”为工具,把握仪式所呈现的象征意义。当“情”与“境”两者共同作用时,便形成了学生与仪式的相互作用。学生在仪式过程中会产生基于自身的个体认知,而这种认知是由情境带动学生的感官而形成的。如在高校升旗仪式中,国旗、国歌、庄严的环境以及学生的注目礼形成了整个升旗仪式的主体环境。升旗的环境影响着学生的全部感官,让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和历史的思考,激发其对家国未来的畅想,并立志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高校仪式感教育是隐性教育的一种,它通过仪式来增强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思想政治教育与仪式感教育的结合是思政教育价值取向与仪式感教育形式的融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在现今思想政治教育中,仪式感教育多为偶尔应用,并没有专属的教学平台。仪式感教学平台的建立应由简到繁并由点到面。首先,可以单个班级学生为教育主体对象,利用班级场地进行简单的仪式感教育场景设计,形成单场景和系列性的仪式教学实践活动。其次,在单个仪式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向同专业、同年级以及多年级延伸,建立仪式感教学专属平台,设置专门的应用场地并配套专属设施,为开展仪式感教育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仪式感教育是在仪式过程中某个符号的象征意义对学生产生了刺激性的精神活动,这种刺激性的精神活动随着仪式的进行转变成一种精神体验,并逐步转化成为学生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这种内心的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阶段性存留。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学生内心体验的时效性制定教学计划,分阶段有层次的运用仪式感对学生的同一种内心体验不断进行刺激,增强学生正确的价值认同感,而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
仪式感教育是一种隐性的精细化教学,仪式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学生内心体验的情感刺激点。在仪式感思政教学设计的整体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并设计仪式的各个环节。在对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后,布置教学场景、选择教学工具并设计教学语言,将整个仪式感教学过程精细化,对每一情感刺激点都进行有效布局,使学生可以有效接收仪式感教学中的情感传达和内容传递。
通过仪式感教育,学生能够从自身内心的体验中获得其中想要传达的思想政治价值理念,并将其逐渐内化成个人的自我价值观念。因此,仪式感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路径,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