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浚, 张澍军
(1.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9;2.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21)
“道”源自中国古代老子的道家思想,是推动宇宙自然运行的根本性规律,是一切事物变化之本,发展之源。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的新事物,也将成为驱动经济社会新发展的原动力,各领域将以新的“道法自然”开启智能时代的新篇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1]的战略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等教育序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会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经历、表现出一定的教学教法演变规律,呈现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融合创新之道。
人工智能最早由美国学者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在1956年提出,标志着“人工智能”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涉猎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三向交叉学科。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2]。总体来说,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模拟人的思维传导信息的过程。一是从结构模拟来看,是仿造人脑结构而制造的智能机器;二是从功能模拟来看,是依照人脑思维功能而制造的智能系统。
人工智能发展至今,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看起来就像是人”“人所表现出的智能行为一样”等弱人工智能层面,如仿真机器人、高端无人机。弱人工智能使传统电器设备从机械化、电气化时代跨越至数控化、信息化时代。人类赋予了机器设备一定的智能品性,但其实质上是依赖海量数据存储和逻辑运算速度而实现的,并非具有独立的深层思维和自我认知,所以弱人工智能并不真正拥有智能。但是在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弱人工智能尤其得到了欧美、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的青睐,意图借助人工智能再现工业化繁荣而摆脱经济颓势,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弱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使弱人工智能和相关领域产业不断取得突破,人工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流水线等产业应用使劳动力获得了最大程度的解放。随着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除计算机科学领域以外,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开始大有作为,这也促使科学界对强人工智能的发展诉求越发强烈,要求人工智能系统不仅能够解决人类日常重复且繁杂的生产劳动工作,而且也应该具有某些特定能力,要具有真正推理和解决更加困难、复杂问题的“智慧”。
美国学者约翰·罗杰斯·希尔勒进而提出了强人工智能,突出人造机器的智能性,认为人造机器不仅要“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还要“理性地思考”和理性地制定、决策人类实践活动,而不是进行简单的肢体动作模仿。强人工智能被人类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类人的人工智能,即智能机器像人的思维一样去思考推理;二是非类人的人工智能,即智能机器产生与人完全不同的感觉意识和推理方式。从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观,人工智能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工程学方法,依靠传统计算机编程技术,使系统呈现出智能的效果,如电脑下棋;另一种是采用模拟法,在关注智能效果的前提下,采用与生物机体相适应的方式方法来实现智能,如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拟。[2]目前,作为世界尖端技术的人工智能在中国也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决策、仿真系统、控制系统等领域。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能力进阶和智慧表现,将衍生出一门新兴学科,即人工智能学。
人类社会已经从世界工业时代走进全球信息时代,产业结构也实现了从制造经济向信息经济的大踏步迈进,人工智能的应运而生更是代表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人工智能将成为下一阶段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智慧产物。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将进一步呈现出教学的深刻变革和现实价值,以人工智能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过程、重构教师角色,从而找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法在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创新之道。
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出台,我国首次正式提出“核心素养”概念,要求明确各学段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界定体现了信息化社会教育的本质与功能所发生的变化,代表了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各门学科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3]“核心素养”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规约了方向,从整体上勾勒出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立”人的精神品质之德,如何“树”人的全面发展之能。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新时代教育要做到五个方面的工作目标,要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注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这是我国在经历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之后,对素质教育的“基本素养”育人要求提出的更深远、更具体的教育目标,反映了一种从知识传递向知识建构的新学力观。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基础素养”赋予了新时代内涵,充分说明了新时代“核心素养”造就的人才素质。“核心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发展的灵魂,是21世纪型教学探求真实性学习的高度概括,旨在培养人的基本劳动素质和人之为人的整体能力。简言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从对学生的知识理论灌输与堆砌,向培养学生有效运用所有优势资源的能力和素质转型,使学生拥有安身立命的技能、终身获取知识的本领、创造社会文化的作为,从而自由自在的“在广袤世界中自律地生存”,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我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带来的被动学习,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弱化了学理思想转化为精神营养的应然价值。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人类塑造了一个万物互联、交叉互跨的生活、学习、工作新样态,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顺势转变理念、优化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契机。人工智能作为信息化新技术的代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进行量化设计和精准施策,使之创设一种基于“平等参与”的新型教学沟通过程,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平等参与”的新型教学过程,打破了师生仅仅通过眼神、动作等身体语言来进行交流互动的传统课堂学习模式。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学生面部表情识别、学习平台轨迹捕捉、教学环境分贝变化等因素,实时监测整个教学过程的和谐度、参与度、交互度,使教学过程可以被大数据精准描摹、客观分析、动态呈现,最大程度地保障学生平等参与课堂的机会。学生在课堂“现象场”的主体凸显与积极回应,必然促进学生对个人意义的发现和知识领悟的形成,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原有认知图式将逐渐内化为自我形成的新观点和新见解,而这个“发现知识—领悟真理—影响自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完成了一次意义学习的建构,在整个过程中师生彼此浸润着对话性的实践,学习共同体在实体课堂与智能技术的相互作用中真正实现。相应地,信息社会带来的数据驱动和技术赋能使课堂权力关系得到重构,学生将获得更多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有效的信息表达,不断强化、修正主体意识,进而重建知识结构,促成学习的领悟和思维的能动,使思政课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达到建构世界、建构关系、建构自我的目的。
在当下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角色意识,树立正确的德业发展观,认识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反思、领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远比成为讲坛权威更有意义和价值。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进行反思性教学。在特定历史年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采用说服式、灌输式教育形式,但灌输式教学早已不再适用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现代信息技术更是倒逼思政课课堂转型,站在讲台前操控整个课堂已经不再是教师的唯一使命。教师的职责是以思想理论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参与式、对话式教学中如何更好的理解、思考与判断;不是一对一的课堂你问我答,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实现全班整体的在线讨论;教学效果的检验不仅在于学生记住多少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而是是否能够发生真正的内在思想转化和价值认同。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未来高校要适应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学生需要具备包括批判、创造、情意在内的“21世纪能力”,以便更好地去应对和解决智能社会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复杂问题。人工智能将充分发挥“智”的优势,与教师构成一种“人机共生”的利弊互补关系,使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人类情感优势与人类大脑不易掌握的超强计算能力完美融合,在人机共同的作用下完成对学生个体生命的涵养与塑造。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更加侧重设计能够提升学生创造力和理解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悟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独特的人性之真、德性之善、形式之美,从而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实现以辅助教学技术形态而存在的人工智能与以培养人才教育活动而立本的课程教学之间联结而成的交契相融和内在统一。
自2017年起,关涉教育人工智能的重大政策文件密集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相继颁布实行。人工智能已经从一种新兴技术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某种意义上讲,掌握人工智能,就是掌握人类未来,教育人工智能也必将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人工智能的相契发展。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新时代立德树人任务作了重要指示,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5]。这是对高校“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问题的科学回答,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明确了目标指向。这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构建人才培养、教育服务供给和教育治理的育人要求不谋而合。
一是以增强师生教学获得感为目标指向,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破解教学过程的瓶颈问题。长久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通过多种方式的教改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过程缺乏体验、教学应用不够灵活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人工智能技术将为教师和学生最大限度地解决这些问题,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活”起来。一方面,教师将运用“智能教学系统”丰富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人工智能使思政课教师彻底从繁重重复的作业和试卷批改中解放出来,以节省更多时间去思考、设计、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更好地与人工智能融合,以及如何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智能教学系统”将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和检索工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智能化教学设计将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意义学习的强度和频度,使学生能够主动找寻到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和最佳的学习伙伴,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价值,走进自我的心灵世界,确立科学的人生信仰,使学生在智慧思政课的学习中实现认知能力、系统思维、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多元智慧的成长发展。
二是以实施智能化教学管理为目标指向,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学管理向教学治理转变。人工智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可以依据和遵循的科学管理与教学决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解疑解惑的过程[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创新将破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切实助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一方面,智能教学系统通过教学大数据,帮助教师获取动态课堂教学实况,分析出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的教学状况,从具体数据反映学生对各个教学节点的理论认知状态和价值转化程度,使教师能够精准了解到“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促使学生真正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通过教学大数据,不仅可以智能计算出学生的学习问题,而且还可以计算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班级整体的习得情况,从而评估出应该开展何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师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学习和提升能力,为教师个体“私人定制”专属研培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准化、智能化教学治理功能。
三是以创设“人—机—物”融合的教学情境为目标指向,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营造以境导情的体验式教学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丰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程的建设水平和教学实效。人机物融合的智能形态是以人为核心的智能系统,具有自组织、互适应、最优化等特点,其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全沉浸式教学情境,十分巧妙地将学生的感觉器官带入一个深层感知环境,使教学富有时代感和针对性,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实质上,这种教学理念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将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转化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具体操作方式。在这种教学环境下,独特的虚拟现实技术把学生成长成才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贯通起来,用中国革命的伟大成就激励学生、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学生、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启迪学生、用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警示学生[7],让学生见证历史发生、对话经典人物、激发爱国情怀,解决思想困惑、增强使命担当,树立人生理想,努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工智能的有机融合将消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体教学与虚拟教学的界限,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双维教学,这将成为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向智慧教育2.0进阶发展的技术实现途径,达成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思政课教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耦合相融,将使教学更具弹性与自由,有利于师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需要人工智能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达成双向耦合相融。从教学论来讲,“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人之生命的展现和发展过程”[8]。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价值取向和实践指向都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努力践行饱含理想和信仰的奋斗人生,追求生命的崇高与不朽。在人工智能时代,生命价值的彰显需要不断推进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学的耦合,并以耦合促融合、以融合促发展,进而在耦合相融中达成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思政课教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耦合相融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两者双向涵养的生成过程,即思政课教学的育人价值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在价值目的,人工智能技术是思政课教学实现育人价值的外在手段;另一方面是指两者之间双向视角形成的动态过程,即以思政课教学视角审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功能发挥,以人工智能技术视角考量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发展。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改创新,就是要使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美好相遇从“外部嫁接”转向“内部生长”,从提升教学效果迈向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9],从而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式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二是突出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思政课”的教育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的强计算、大数据、自学习、自适应等功能特性,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设置。进一步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既要凸显技术优势在教学中的深度渗透,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工智能的教育性呈现,赋予人工智能更多的教育价值,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关键。换言之,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理论讲授、情感认知到信念转化的反复比较与多次选择过程,仅靠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帮助学生达到入情、入理、入心的教学效果,开发人工智能的教育性能将弥补、化解这一教学难题。在开发教育人工智能施以教学时,要注重在人工智能的价值启迪上下足功夫,利用强计算功能设计合适的算法,并结合多元化教学模式侧重培育学生的情感思维和素质潜能。如开发技术用以捕捉学生面部表情,以面部识别功能分析预测学生思想状况和认同反映,使教师得以因情施教、因势利导,凸显人工智能在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实用性。
三是强化高校大学生的“软素质”培育,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是从战略层面高度凝练教育对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重大意义。百年教育大计,人才培养是基础,21世纪人才培养更需要人工智能走进课堂、参与教学。未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积极推广教学人工智能,帮助教师从简单机械的劳动中解放自己,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去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增强幸福感、促进成长的教学服务,使软素质之花结出“硬素质”之果。人工智能的智慧2.0教育将尽可能辅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顺应学生内在发展需求和社会转型要求,服务于学生未来幸福生活。以学生个体特点为基础数据,利用高速、精准、稳定、持续地读写算程序处理能力,根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教学互动中植入能够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的虚拟呈现环节,加强对学生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软素质的培育,体现了“以学生成长为价值基点、以教书育人为重心和以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科学化相统一”[10]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