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璐,李耀辉,许建秦*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2.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 710003)
薛生白《湿热病篇》是一部论述湿热病发生和诊治规律的著作,其中记载了16 种湿热病主病脉象,这些脉学内容非常丰富,极大拓展了医者对湿热病脉象的一般认识,很有临床意义,值得深入分析。笔者把这些脉象整理、归纳出来,以供参考。
虚脉脉象特点是“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一般代表正气不足的虚证。《湿热病篇》有两个条文提到了虚脉,但含义有差异,一个是津气两伤、湿热未尽;一个代表湿邪内阻、脾阳不足。
1.1 脉虚为津气不足、湿热未尽 第38 条“湿热证,湿热伤气,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心烦尿黄,口渴,自汗,脉虚者,用东垣清暑益气汤”,这一条文描述的是湿热耗气伤津出现的病证,脉虚指的是津气两伤、湿热未尽之象。《濒湖脉学》里描述虚脉:“脉虚身热为伤暑,自汗怔忡惊悸多,发热阴虚需早治,养荣益气莫蹉跎”。《古今医统》中记载:“虚为伤暑,气血耗散,惊悸恍惚,倦痿汗出……夏虚伤暑,身热汗泄”,说明虚脉代表暑热伤气的脉象。对于津气两伤、湿热未尽的证候,薛氏选东垣清暑益气汤(党参、黄芪、当归、白术、甘草、苍术、升麻、葛根、泽泻、神曲、麦冬、五味子、青皮、陈皮、黄柏)气阴双补、清利湿热。
1.2 脉虚代表湿邪内阻、脾阳不足 第42 条“痢久伤阳,脉虚滑脱者,真人养脏汤加炙甘草、当归、白芍”,薛氏自注“脾阳虚者,当补而兼温”,可以看出,此处的脉虚指的是湿邪内阻、脾阳亏虚,这与第38 条脉虚(指的是津气两伤、湿热未尽之象)含义不同。所以此处用真人养脏汤补虚温中、固肠止泻,加入当归、白芍兼以和营。
细脉主要特点是“脉细如线、应指明显”,元代戴起宗《脉诀刊误》[1]总结细脉“主血少气衰”。《湿热病篇》中细脉及其相兼脉包括:脉细、脉细如丝或绝、脉细数。前两种脉象都不代表阴虚或阴阳两虚,而是湿盛;脉细数代表的也不是阴虚火旺,而是湿热化燥、胃津不足。
2.1 细脉不是阴虚,乃寒湿伤阳 第25 条“湿热证,身冷脉细,汗泄胸痞,口渴舌白,湿中少阴之阳,宜人参、白术、附子、茯苓、益智等味”,这是一条描述寒湿的条文,脉细显然不代表阴虚证,代表的是湿从寒化而阳气大伤之证,“身冷脉细、汗泄胸痞”,是阳气大伤、不能固摄津液而湿邪内留的征象,应该扶阳逐湿。“身冷、脉细、舌白”是阳气虚弱而寒湿内盛所致;“口渴”是寒湿内盛、阳虚不能运化津液之故;“胸痞”为寒湿阻遏气机所致。病机为“湿中少阴亡阳”,指的是寒湿伤及肾阳。正如薛氏在自注中所言“此条湿邪伤阳,理合扶阳逐湿,口渴为少阴证,乌得妄用寒凉。”关于细脉主阳气不足,元代滑寿《诊家枢要》[2]中记载:“细者,盖血冷气虚,不足以充故也。为元气不足,乏力无精,内外俱冷,痿弱洞泄。” 李中梓曾曰 :“细主气衰,诸虚劳损。[3]”可见,细脉在临床上可以主阳气不足。
2.2 脉细如丝或绝不是真阳外脱,而是湿热邪气内阻、表里气机不通 第29 条“湿热证,四五日,忽大汗出,手足冷,脉细如丝或绝,口渴茎痛而起做自如,神清语亮,乃汗出过多,卫外之阳暂亡,湿热之邪仍结,一时表里不通,脉故伏,非真阳外脱也,宜五苓散去术加滑石、酒炒川连、生地黄、芪皮等味。”条文描述的症状大汗出,手足冷,脉细如丝或绝等类似于“亡阳证”表现,但薛氏自注“此条脉证,全似亡阳之候,独于举动神气得其真情”,强调不是亡阳证,是“湿热之邪仍结,一时表里不通。”此处的脉细如丝欲绝代表湿热邪气未尽、表里气机不通,不是阳气亡脱之证。
这与《伤寒论》第351 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的当归四逆汤证的“脉细欲绝”病机不同,后者脉细主血虚,且因寒邪滞于血分,脉流不畅,故脉细欲绝,属于血虚寒凝证,而前者的“脉细如丝或绝”属于湿热证表里气机不通。
2.3 细数脉非阴虚火旺,而是湿热伤津、胆火上冲 第15 条“湿热证,四五日,口大渴,胸闷欲绝,干呕不止,脉细数,舌光如镜,胃液受劫,胆火上冲,宜西瓜汁、金汁、鲜生地汁、甘蔗汁、磨服郁金、木香、香附、乌药等味。”这是湿热证的变证,湿热化燥,耗竭胃阴,胃津不足、胆火上冲导致的胃气上逆证,脉细数是湿热化燥、胃津不足的表现。
吴鞠通《温病条辨》有细数脉见于湿热证的条文,如下焦篇“噤口痢,左脉细数,右手脉弦,干呕腹痛,里急后重,积下不爽,加减泻心汤主之”,吴氏自注为“脉细数,湿热著里之象。”这也是对于湿热证脉象的扩展和发挥。
缓脉是湿邪的常见脉象,《湿热病篇》中的缓脉见于:脉缓和脉弦缓。
3.1 脉缓是寒湿内阻足太阴 第44 条“暑湿内袭,腹痛吐利,胸痞,脉缓者,湿浊内阻太阴,宜缩脾饮。”这是一条寒湿困阻脾阳出现呕吐下利的条文,薛氏自注所言“暑湿内袭”,实质是感受夏暑之时的秽湿湿浊犯于中焦,脾胃升降失调、脾阳不运、气机失于宣化。所以脉缓不是虚证,是湿邪内阻、气机失于宣化的脉象。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9 条:“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桂枝姜附汤主之”,其中脉缓也代表着寒湿。
但缓脉主病相对复杂,除了主寒湿,也主湿热和热重于湿。《温病条辨》中焦篇第54 条:“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人参泻心汤加白芍主之”里的脉缓代表湿热混杂;中焦篇第63条:“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复热,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发表攻里,两不可施,误认伤寒,必转坏证,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黄芩滑石汤主之”,其中的脉缓又代表着热重于湿的脉象。
3.2 脉弦缓为湿热化燥、腑气不通 第35 条“湿热证,口渴,苔黄起刺,脉弦缓,囊缩舌硬,谵语昏不知人,两手搐搦,津枯邪滞,宜鲜生地黄、芦根、生首乌、鲜稻根等味,若买有力,大便不通者,大黄亦可加入。”这是湿热化燥,燥热伤及胃津、波及厥阴的热证,弦缓脉指的是邪热壅盛、胃津亏损、肝风内动之象,正如薛氏自注所言:“胃津劫夺,热邪内据。”
可见,缓脉既可见于寒湿,也可见于湿热混杂,也可以见于热重于湿;甚至弦缓脉还可以见于湿热化燥、胃津不足、肝风内动证候。所以缓脉主病还需要结合具体症状仔细分析,才能辨出完整的病机。
伏脉一般代表阴寒内盛,《濒湖脉学》中记载:“伏为霍乱吐频频,腹痛多缘宿食停。蓄饮老痰成积聚,散寒温里莫因循。”在《湿热病篇》里,伏脉代表寒湿内伏之象。
第45 条“暑月饮冷过多,寒湿内留,水谷不分,上吐下泻,肢冷,脉伏者,宜大顺散。”薛氏自注“夫吐泻肢冷,脉伏,是脾胃之阳,为寒湿所蒙,不得升越,故宜温热之剂调脾胃,利气散寒。”大顺散由甘草、干姜、杏仁、肉桂组成,有温中散寒、健脾燥湿的功效,以方测证,显然伏脉代表寒湿盛的程度较重。《温病条辨》中焦篇53 条“卒中寒湿,内挟秽浊,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俗名发痧,又名干霍乱。转筋者俗名转筋火,古方书不载,蜀椒救中汤主之,九痛丸亦可服。”吴鞠通自注“中阳本虚,内停寒湿,又为蒸腾秽浊之气所干”,转筋火“实为其实乃伏阴与湿邪相博之故”。这里的伏脉与薛氏上条原文中伏脉的含义基本相似。
不过,伏脉也可以见于“热深厥亦深”的温热病。《温病条辨》中焦篇第6 条有一条关于伏脉的条文,“阳明温病,面目俱赤,肢厥,甚则通体皆厥,不瘛瘲,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外,小便赤,脉沉伏,或并脉亦厥,胸腹满坚,甚则拒按,喜凉饮者,大承气汤主之。”这里的伏脉与上两条不同,不是阴寒内伤的含义,而是“热深厥亦深”的真热假寒证。吴鞠通指出:“此一条需细辨其的是火极似水、热极而厥之证,方可用之。全在目赤、小便赤、喜凉饮定之。”
《湿热病篇》里与洪脉有关的脉象包括:脉洪大而长和脉洪数有力。前者为湿热证热重于湿证的典型脉象,后者为湿热化燥、蕴结胸膈之证。这两种脉象都是湿从热化、以热为主的脉象。
5.1 脉洪大而长为热重于湿的典型脉象 第37 条“湿热证,壮热,烦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此太阴之湿与阳明之热相合,宜白虎加苍术汤。”这里面“壮热、烦渴、自汗、脉洪大”,类似于阳明气分热盛的白虎汤证的“四大证”;而“身重,胸痞”为湿热病必见之证候。薛氏在湿热病提纲证里指出,“热盛阳明则汗出,湿蔽清阳则胸痞”。此处“脉洪大而长”是湿热滞于阳明,乃热多湿少之象,是湿热证热重于湿的典型脉象。
5.2 脉洪数有力代表湿热化燥、邪热内盛 第6 条“湿热证,发痉,神昏笑妄,脉洪数有力,开泄不效者,湿热蕴结胸膈,宜仿凉膈散,若大便数日不通者,热邪闭结肠胃,宜仿承气微下之例。”发痉、神昏笑妄,用到凉膈散、承气汤,显然不是湿热证,而是阳明腑实证,脉洪数有力提示湿热化燥、热结肠腑。
数脉及其相兼脉是《湿热病篇》里出现次数最多的脉象,包括:滑数、细数、洪数有力、软数、数大按之豁然空者、左关弦数、迟脉数(其中细数和洪数有力已分别在前文中做了介绍,兹不赘述)。代表的意义包括邪陷营分、湿热伤津、热重于湿、湿热阻滞、脾阳亏虚、厥阴湿热、湿热伤及肾阴等多种临床意义,内容非常丰富。
6.1 脉滑数为湿从热化、邪陷营分 第32 条“湿热证,经水适来,壮热口渴,谵语神昏,胸腹痛,或舌无苔,脉滑数,邪陷营分,宜大剂犀角、紫草、茜根、贯众、连翘、鲜菖蒲、银花露等味”。壮热口渴是气分热盛,谵语神昏属于邪陷营分证。脉滑数提示湿热病从热而化,热入心营,病势较重,薛氏强调用药“不第凉血,并须解毒,然必重剂乃可奏功”,可谓要言不烦。
6.2 脉软数为湿热阻滞肠道 第41 条“湿热内滞太阴,郁久而为滞下,其证胸痞腹痛,下坠窘迫,脓血稠黏,里结后重,脉软数者,宜厚朴、黄芩、神曲、广皮、木香、槟榔、柴胡、煨葛根、银花炭、荆芥炭等味。”这是湿热交蒸、阻滞肠道的一条条文,湿热阻滞气机,故胸痞腹痛,下坠窘迫,里急后重;湿热伤及血络,故脓血黏稠。脉软数,提示湿热阻滞肠道、气机不通。
6.3 脉数大、按之豁然空者不是气分热盛,而是虚阳外越 第46条“腹痛下利,胸痞,烦躁,口渴,脉数大,按之豁然空者,宜冷香饮子。”烦躁,口渴,脉数大,容易让人判断为气分热盛,但本条条文描述的是湿邪内袭,伤及脾肾阳气之证,薛氏自注“烦躁热渴,极似阳邪为病,惟数大之脉按之豁然而空,知其燥渴等证为虚阳外越,而非热邪内扰。”冷香饮子由生附子、草果、橘红、甘草、生姜组成。虽然是脉数大,薛氏指出,“惟数大之脉按之豁然而空”,这不是阳热证,而是虚阳浮越、真寒假热之证。
古人对数脉是从热和寒两方面认识的,阳虚有寒的数脉一般是数而无力或按之中空。《四诊抉微》指出:“脉来浮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此阴盛于下,逼阳于上,脉数无神,虚阳浮露于外,而作身热面赤,戴阳于上,脉数无神”[4]。《景岳全书》中曰:“爆数者多外邪,久数者必虚损;数而无力仍是阴证”“滑数、洪数者多热,涩数、细数者多寒”[4],《脉学阐微》中曰:“细数之脉,阴虚阳亢,细数无力,阴虚阳亦弱。数大无力,按之豁然为虚阳浮越;数小无力,按之中空为虚寒。”可见薛氏把“脉数大、按之豁然空者”解释为阳虚证是有渊源的。
6.4 左关弦数为厥阴湿热 第23 条“湿热证,十余日后,左关弦数,腹时痛,时圊血,肛门热痛,血液内燥,热邪传入厥阴之证,宜仿白头翁法。”左关脉代表肝,弦滑脉代表肝经湿热,左关弦数一方面指明了病变部位在肝,另一方面也指明了病理性质为湿热。这种具体脉象加具体部位的脉象描述很有特点,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篇》里也有类似的脉象描述“喘粗不宁,痰涎壅盛,脉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迟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饮不解渴者,导赤承气汤主之”,这里的“脉右寸实大、左迟牢坚” 分别代表肺、小肠邪热壅盛,与薛氏的“左关弦数”代表厥阴湿热,在脉象描述特点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6.5 尺脉数 湿热伤及肾阴 第24 条“湿热证,十余日后,尺脉数,下利或咽痛,口渴心烦,下泉不足,热邪直犯少阴之阴,宜仿猪肤汤凉润法。”《濒湖脉学》中记载:“尺属滋阴降火汤”,提示尺脉数代表肾阴不足、阴虚有热,薛氏也认为尺脉数是湿热证后期,湿热伤及肾阴 “下泉不足”的证候,“宜用猪肤汤凉润法”。
第26 条“暑月病初期,但恶寒、面黄,口不渴,神倦,四肢懒,脉沉弱,腹痛下利,湿困太阴之阳,宜仿缩脾饮,甚则大顺散、来复丹等法。”薛氏自注“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所用药方以温中散寒、健脾化湿为主,病机符合《濒湖脉学》中“沉潜水蓄阴经病”的脉象主病特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薛生白《湿热病篇》中的脉象描述很有特色:湿重于热或寒湿的脉象有“脉沉弱”“脉细”“脉数大,按之豁然空者”“脉缓”“脉伏”;热重于湿的脉象有“脉弦缓”“脉洪大而长”“脉洪数有力”“左关弦数”“脉弦缓”“脉滑数”“脉软数”;湿热病后期的脉象,气虚的“脉虚”,津液亏虚的“脉细数”,下泉不足的“尺脉数”。尤其是缓脉既可以见于寒湿,也可以见于湿热,甚至弦缓脉还可以见于湿热化燥、大便不通的腑实证。
湿热证的脉象表现如此复杂多样,临床上不好把握,薛氏进行了解释:“以湿热之证,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见,不拘一格”。“湿热之证,脉无定体”,这非常关键,这说明在诊断湿热证的时候,不能仅仅拘泥于脉象的变化,不能把疾病与脉象的关系固化起来,需要四诊合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