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粘3号酿造高粱在辽西北地区高产栽培技术

2023-01-04 11:10郑宏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7期
关键词:父本墒情母本

郑宏峰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辽宁铁岭 112616)

高粱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和能源作物之一,具有光合效率高、抗逆性强、生育期可塑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和较好的抗旱避灾保收能力,是干旱半干旱、盐碱地等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物。高粱在我国用途广泛,不仅是粮饲兼用型作物,也是酿酒的重要原料之一。近年来随着北方农牧交错区种植结构调整及国内白酒市场对优质高粱需求旺盛等诸多因素影响,高粱酿造品种辽粘3号在辽宁西北部地区种植面积有一定幅度增加,但也存在种植区域生态条件相对较差、种植零散、生产落后、配套栽培及病虫害防控技术落后、机械化水平低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一现状制定该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当地高粱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辽粘3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所以不育系辽粘A-2为母本、恢复系辽粘R-2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高粱酿造品种。母本辽粘A-2,以631B为母本、421B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连续自交多代回转而成,该母本具有配合力高、柱头白色、糯性、不育性达到100%等优点。父本辽粘R-2以4003×忻粱52为母本、116为父本连续多代自交选育而成,该父本具有单性花发达、配合力高、抗性强、籽粒糯性等优点。2004-2005年在院内进行了品比试验,2006-2007年连续2年参加国家区域试验及同组生产试验并完成全部程序。2006-2007年在院内进行人工接种抗病鉴定,抗叶病、抗丝黑穗病、抗倒伏、不早衰、高抗蚜虫、抗螟虫,具有耐旱、耐涝、耐盐碱等特点[1]。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高粱(2018)210189]。

1 品种特征特性

辽粘3号在辽宁地区生育期125 d,芽鞘绿色,苗期长势旺盛,株高169.5 cm,穗长31.8 cm,穗粒重69.6 g,千粒重24.1 g,褐壳、红粒,纺锤形穗、中紧穗型,籽粒整齐度好。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分析,粗淀粉含量78.09%,支链淀粉含量96.4%,粗蛋白含量8.14%,单宁含量1.47%,赖氨酸含量0.14%。抗叶病,抗倒伏。抗蚜虫、螟虫,注意防治黏虫。

2 产量表现

2006-2007年参加全国高粱酿造组区域试验,第1生长周期全国试验点平均产量446.2 kg/亩,比对照增产48.3%;第2生长周期全国试验点平均产量401.9 kg/亩,比对照增产46.6%。2020年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在朝阳建平县马场镇建立示范核心区“百亩方”130亩,运用良种良法结合,平均产量在650 kg/亩以上。2020年在铁岭县蔡牛镇、开原市靠山镇分别种植辽粘3号180亩、221亩,结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平均亩产量分别达到612 kg、628 kg。2021年在康平县二牛乡种植辽粘3号260亩,按照同样配套技术,平均亩产量达到580 kg。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地块选择

高粱适应性广,一般地块均可种植,如有条件地区应选择土层深厚、结构性良好、土壤质地松软、集中连片、地力均匀的地块,在抓好轻简高效田间管理的同时将获得更高产量。高粱对除草剂较敏感,对上茬作物为黄豆的茬口尤其要引起重视,土壤残留的除草剂对高粱可能造成损害,一般茬口以玉米、花生等作物为佳。

3.2 精细整地

精细整地是高粱高产栽培管理的重要环节。辽宁北部地区春季多风少雨,土壤墒情较差,为保全苗,做好整地保墒至关重要。建议有些地区对有条件土地进行秋季耕翻整地,耕翻深度一般在20~25 cm,下年春季土壤解冻时及时耙地起垄、镇压保墒,为播种保出苗创造有利条件。

3.3 播期确定

播种时间的确立应重点考虑土壤的温度和墒情。一般情况下5 cm耕层地温稳定在10℃以上,土壤墒情适宜,含水量在15%~20%时播种最佳。辽粘3号种子籽粒较小,低温高湿易受病菌侵染出现病死株,适时晚播可以有效规避相关风险,辽北地区适合晚播,播期为5月10日至6月1日。

3.4 精细播种

目前大部分地区种植高粱方式为机械化精量播种,机械化精量播种方式对种子的质量要求较高,应选择发芽率95%以上的种子且播种前对其进行挑选,剔除残缺、不饱满的籽粒。播前需要对待播种子进行晒种处理,晒种能提前打破种子休眠,增强酶的活性,提高种子活力,杀死种子表皮的细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为了减少和防止高粱病虫害发生,需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应选择防治地下害虫的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20 mL/亩和杀菌剂60 g/L戊唑醇悬浮剂100~200 mL/100 kg混合包衣拌种[2]。

3.5 播种量及种植密度

高粱播种量依据发芽率、播种方式、种子籽粒大小来确定。机械播种时,一般种子用量为0.4~0.5 kg/亩,人工播种时,种子用量为1.0~1.5 kg/亩。种植密度根据不同肥力地块、不同品种特性确定,播种密度一般在6 000~8 000株/亩。播种深度依土壤墒情和土地状况进行适度调整,墒情较差时,播种过浅易漏风跑墒,出现芽干造成缺苗。如遇到低温高湿年份,播种过深易发生粉籽等状况,高粱播种深度不宜超过3~4 cm,土壤镇压后以1~2 cm为最适深度。

3.6 科学施肥

高粱为需肥量较多的作物,应依据土壤肥力高低来确定施肥量。一般一次性缓控肥用量在30~50 kg/亩,适当施用钾肥,钾肥易促进高粱抗倒、早熟、丰产,如施用有机肥,一般亩用量为2 000 kg左右。高粱关键生长期应进行追肥,一般追施硫酸铵、碳酸氢铵等20 kg/亩左右[3]。有条件地区可采用无人机喷施“微肥+药剂”的“一喷多效”技术,补充养分供应的同时,预防病虫害。

3.7 田间管理

3.7.1 定苗及草害防治在幼苗达到5叶左右时进行间苗。高粱分别在苗期、拔节期进行两铲两趟,去除苗旁杂草。高粱对除草剂较为敏感,易产生药害,所以选择正确的除草剂并适宜控制药量至关重要。经多年实践,高粱在播种后出苗前喷施1.0~1.5倍液二氯喹啉酸·莠去津悬浮剂150~200 mL/亩封闭除草效果较好[4],苗后如出现除草不彻底现象,可在高粱4~5叶期减量叶面喷施二氯喹啉酸与莠去津混合剂处理,后期采用铲趟、人工除草等手段进行田间除草。

3.7.2 病害防治高粱病害主要有丝黑穗病、顶腐病和炭疽病等。发病严重地区应进行3年以上轮作倒茬,另外应注意播种时间,适时播种能有效避免因地温低、出苗慢增加病菌侵染概率,减轻病害发生。生物菌剂拌种或化学农药叶面喷施也是病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化学农药防治可在主要生长期叶面喷施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 g/亩。

3.7.3 虫害防治高粱主要虫害为地下害虫、螟虫、黏虫、高粱蚜虫等,一般采用药剂包衣、生物防治和化学药剂喷施。生物防治采用赤眼蜂、高压诱虫汞灯等,其中赤眼蜂每亩投放量在2万头左右。化学药剂防治一般采用5%氯氰菊酯30 mL/亩、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7 g/亩等进行叶面喷施。

3.8 收获

高粱在灌浆期要重点防治鸟害,采用燃放鞭炮、挂反光条、人工驱离等措施以减少损失。高粱在蜡熟末期即穗背阴处籽粒无浆且呈现固有粒色时收获。收获后要及时脱粒、晾晒,当籽粒水分含量降到14%时进行收储。

猜你喜欢
父本墒情母本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全国农技中心举办首次土壤墒情监测线上培训班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及技术规范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传统《元宵歌》本的复现、消失与走向
杂交粳稻常优2号母本机插制种技术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
甜(辣)椒杂交制种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