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相甫
(平舆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河南 平舆 463400)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具有发病快、病程短、传播快、病死率高等特点的高致死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广泛在雏鸭中大范围传播,雏鸭被感染后会出现肝肿大,病理剖检时肝脏有显著的出血点,血斑分布广泛,严重危害鸭群的健康,是威胁养鸭业的重要疾病之一,给养殖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笔者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与鉴别、防治技术等方面对鸭病毒性肝炎进行了分析,为养殖户带来一定的参考意义。
鸭病毒性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冬季到早春是发病高峰期,该病最早发生于3 日龄的雏鸭,其中以3 周龄的雏鸭最易发病。当雏鸭自然感染时,只感染鸭,特别是10日龄的雏鸭为高发阶段。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行传播,且传播速度较快。鸭肝炎病毒有3种不同的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不具有交叉保护。目前在国内主要流行的是1 型鸭肝炎病毒和3 型鸭肝炎病毒。表现为2 w 内的雏鸭突然发病后死亡。该病多发于孵化雏鸭的阶段,一旦发病,就会在雏鸭群之间迅速传播,死亡率30%~60%不等,个别鸭群可高到95%左右,发病率可达100%。
该病的潜伏期有1~4 d,大多数雏鸭突然表现发病症状,初期为体质较差,精神沉郁,采食停止,拱背缩颈,行动迟缓,脚软而无法稳定站立。出现嗜睡状态,部分还会出现腹泻,排白绿色稀粪,2~3 h以后,病鸭就开始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烦躁不安,身体通常向一侧倒,头后仰,一般经过十几分钟后出现角弓反张姿势。有个别急性发病鸭突然倒地死亡,无任何临床症状。不同日龄的病鸭死亡率也不同,7日龄以内的雏鸭死亡率为95%,1~3周龄以内的雏鸭死亡率为50%,成年鸭具有抵抗力,一般情况下不会死亡。
病死鸭进行剖检时,可见肝脏、脾脏肿大,呈现暗黄色,质地较脆,部分有不同大小的出血点或多呈点状斑纹,小日龄的发病鸭肝脏呈土黄色或红棕色,较大日龄的病鸭则呈现红色或者暗红色。有的胆囊也有肿大现象,胆汁呈青草色或淡红色,大部分肾脏呈现花纹状,胰脏充血、出血,脑部出现水肿充血等。
对于病毒性肝炎造成产蛋鸭产蛋下降症状,可通过对临床症状的观察和检查做出初步诊断。
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病死鸭肝脏病料涂片,然后固定,经过瑞氏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可见两端浓染的小杆菌。
将以上病料在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上接种后,置于37 ℃恒温箱中进行24 h过夜培养,可见透明、圆形、直径约1 mm左右的菌落。
取以上病料进行涂片、固定后,滴2 滴鸭肝炎病毒的荧光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镜检时,可见肝细胞内有颗粒状的荧光。方可确定病死肝脏里有鸭肝炎病毒。
康复鸭体内的血清和高度免疫血清中含有能够中合该病毒的抗体,当雏鸭群刚开始流行鸭病毒性肝炎时,可用高免血清立即对鸭群进行免疫。每只鸭可以皮下或者肌注0.5 ml的高免血清或康复血清,能有效降低鸭群的死亡率。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防止继发感染,饲料中添加少量的黄芪多糖或者葡萄糖等提高鸭群的免疫力,如果饲养环境条件较差,对2周龄以内的雏鸭进行免疫鸭病毒性肝炎疫苗。若雏鸭发生该病,应立刻注射卵黄抗体,可快速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和防止该病的流行。一旦出现发病症状,应立即隔离病鸭,并对鸭舍及周边进行彻底消毒。同时注意防止继发感染。除此以外,可用无致病力的病毒株制成疫苗(弱毒苗)直接免疫刚孵出的雏鸭。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对象,最重要的是雏鸭群,特别是3 周龄以内的雏鸭群必须严格隔离饲养。
加强饲养管理,建立严格完善的消毒制度,提高防疫意识,应该从健康无疫的地区引入种蛋和雏鸭苗,避免引种时引入病原。孵化阶段、育雏阶段都要严格划分开,5周龄以下的雏鸭要隔离饲养,鸭舍、周边环境以及各种用具都要进行定期全面清洗严格消毒。鸭场要严格采取全进全出饲养制度,引入下一批次鸭苗时要空置2 w 以上。严禁场外人员不经消毒进场,饲养员严禁未经消毒随便出入鸭舍;鸭场出入口处设立消毒池,每栋鸭舍门前还要设立消毒槽或者消毒草垫,按规定装入配制的消毒液,并定期更换消毒液;场区环境也按规定清理消毒;病死动物严格按无害化要求进行处理。饲养管理方面要保持舍内的温湿度,避免温差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