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

2023-01-04 09:25王晓华尤阳阳王新芳
农场经济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农民信息化农业

王晓华 尤阳阳 王新芳

(1.咸阳师范学院 2.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为推动农村经济在新环境与新视域下更好更快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改进与创新,趋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但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仍处在发展阶段,基础设施体系并未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水平还处于低位,这对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结合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亟待革新,提升农业生产力,并为农业经济提供强大动力,且要辅以信息化手段加以管理,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到位。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要义阐析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经济管理的核心方向是实现工作的稳定、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归纳、传播相关信息,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劳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能够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可以充分融入“大数据”理念,借助数据分析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调配,这对我国农业发展意义深远。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体制来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研与教育、农业市场这三方面内容为主。首先,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是指最大限度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强化农业生产管理质量与效率。其次,农业科研与教育信息化是指培育专业型人才,构建专业化的农业经济体系,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使农业科研和技术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1]。再次,农业市场信息化是指能够促使农业种植户迅速了解市场信息与相关需求,并紧密结合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农业种植,保证农产品种植、生产与市场需求相一致,促使农产品以高效率、优价格迅速实现营销,提升农业种植收益。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瓶颈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农民群众的平均文化水平较低,对高新科技的了解、认知与应用程度较低,因而在日常劳作中依然以传统模式为主,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意识相对淡薄。同时,因我国地域面积十分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文化差异较大,尤其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信息化水平更是低于平均水平,导致在这些地区开展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农民群众对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误解,不能正确且充分地认识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环境缺乏

优良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环境是实现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必备条件。但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还不具备这种环境,如大多数农民群众依然靠祖辈传授经验开展农业生产,惯于用土地养护和天气状况判断作物收成,对农业相关信息的接受度比较落后,很难适应新时代大量的信息环境,对现代信息的进度与变化不能快速做出反应并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2]。另外,非权威性的信息与模糊性的表达不利于农民群众的认可与接受,因而准确渠道是实现农民主动接受信息化管理的重要路径,但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推行的综合条件与环境还有所欠缺。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人才匮乏

人才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空巢”现象比较严重,年轻群体普遍到一、二线城市务工,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必然面临人才紧缺的现象。另外,由于农民群众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思想固化比较严重,对新科技、新知识等新兴事物,不仅接触机会少,而且存在一定的抵触或被动心理,易于造成农户与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配合度较低的情况出现,这对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构成一定的消极影响[3]。农民作为农村生产建设与经济建设的主体,其思想层次对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程度低

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尽管也建立了信息化服务系统,但由于缺乏信息资源整合,导致其可利用性与权威性较低,难以与实时信息做到同步共享与更新,尚未体现出信息化管理的价值与作用。与此同时,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并未与信息化技术进行充分融合,在农业信息化管理资金与设备方面,政府的投入力度也相对薄弱,加之信息化管理成本偏高,导致诸多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技术覆盖率偏低,这也是造成信息化技术无法落实到农村地区实际工作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策略

(一)强化宣传,提升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意识

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对此,我国农业部门需要予以高度重视,针对性解决农民群众信息化意识淡薄与信息技术水平滞后的问题[4]。例如,农业部门以区域为单位,积极组织农业经济信息化讲座与宣传活动,定期组织农业种植户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一方面提升农民群众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增强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切实让农民群众认识到信息技术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与利益,使其亲身体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效果,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层次与发展进程。

(二)高度重视,创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新环境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及全新农业管理学科的培育,依赖于优良的发展环境支撑。其一,为农业经济管理主体发展营造新环境,不断吸引企业家、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投资农业,使其成为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其二,紧跟全球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采用最先进的控制与集成技术,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同时,该规划制定需要经过专家的反复研究与论证,最大化确保规划的指导性、可行性与落实性。其三,以国际标准规范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秉持用最少的资源投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的发展目标,有效规避重复施工等问题的出现,强化资源共享力度[5]。其四,最大限度调动社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遵循各级社会分工协调工作机制,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便利。

(三)培育人才,打造高水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队伍

第一,政府应持续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增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升农业经济地位,扭转人们固有的农村认知、农业认知与农民认知,树立现代化农村农业理念与新型农民思维。第二,加强高校对农业相关专业的设置力度,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培育出一批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第三,各地基层政府应在乡镇地区组建专门的信息技术模范队伍,切实让农民意识到农业管理信息化的独特优势,且要加大农民信息化教育培训力度,真正提升农民的信息化素质,引导农民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交流与沟通,不断丰富自身的信息化知识储备,从而优化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第四,合理引入竞争机制,对于信息化应用技能强的农民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发挥竞争机制的鞭策作用,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信息化技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激发其积极主动参与信息化能力提升的各项学习或培训活动[6]。同时,对于当地的专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可以适当提升其待遇水平,增加其就业福利,以此吸引更多更优质的专业人才到农村就业,从而最大程度满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四)科技创新,构筑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

首先,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于科技创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需要以科技创新与提升人力资源劳动质量为切入点。强化农业科技攻关,持续拓展农业科技的普及与推广渠道,加大先进科研成果的落地与应用[7]。其次,不断提升乡镇企业的整体技术素质,增加乡镇企业经营规模,优化乡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特别是针对技术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要积极成立研发团队,加大科研力度,推动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再次,创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平台要积极整合各方面的农业信息资源,确保信息规模、信息质量、信息更新速度等达标。为农民群众知晓相关信息提供专业的信息播送平台,促使平台上发布的信息能为农业种植提供高价值参考,调动农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主动接受整合后的平台资源效益,通过资源共享不断汲取优质的农业发展经验,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给予能量支撑。最后,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上,还可以合理发布人才培养计划,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到专项计划中来,力争做到本地农民就地转化,从而实现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保障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力支撑。

四、结语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农业管理工作中,对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保持与时代同步,提升农业的信息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针对当前我国农业实际发展中存在的人才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建设环境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助于高效分类整合农业经济信息资源,保证实时性与完整性,且有利于增加对信息化设备与信息化人才的投入力度,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奠定扎实基础,并为我国农业经济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猜你喜欢
农民信息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