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娜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自精准扶贫被提出以来,政府为了落实好精准扶贫战略,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其中,消费模式的探究是使农户赚满“钱袋子”的重要举措,为了使农户摆脱传统的产量少、投入时间精力多的农耕作物,政府因地制宜地给每个地方不同的产业项目予以支持,帮助农户种植产量高的农作物,提升农户的纯收入。但是贫困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民族地区的农户文化水平有限,种植出来的农作物会因为农户不懂销售而熟烂在地里,为了进一步解决这种问题,各地开展了各种消费模式。在后扶贫时代如何运用消费模式助力农村产业发展是学术界应该思考的重要方面,农民负责种植农作物,农作物成熟之后的销售是提高农户收入的重要保障。
消费模式在政策上的体现是消费扶贫,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项目。学界有很多关于消费扶贫的研究,学者们对于消费扶贫与精准扶贫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胡磊、刘亚军(2020)将消费扶贫定义为社会公众通过主动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或者服务,以此来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这是一种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1]。消费扶贫是精准扶贫政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不仅可以提高农户种植农产品的品质,而且可以增强社会群体的道德意识,可以给社会其他群体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一个有效途径。陈前恒(2019)指出消费扶贫不是简单的农产品进城,而是一种培育贫困户新经济来源的途径,是农村分享城市进步的一种灵活性的方式[2]。消费扶贫从本质来看就是消费者与贫困地区生产者之间的供求关系的一个道义消费的过程。消费扶贫在市场经济链上是贫困户、消费者和第三方平台或企业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传统的第三方有各类企业,进行的主要是线下消费的模式,而近年来各大短视频平台也兼顾了一部分的消费贫困户农产品的售卖活动,线上消费模式迎来了热潮。杨丹(2019)提出消费扶贫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可以提升农户的收入,增强市场的消费水平,增进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推动产业升级,从而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3]。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对消费模式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消费模式都是在消费扶贫的背景下存在的,从笔者查询到的资料可以看出,消费模式的研究大多是量化的研究,而实际上消费模式涉及生产者、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等方面,涉及的主体较广,想对消费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是学界要克服的障碍。
消费模式有助于提升贫困地区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农户的可支配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消费是针对农户生产的农作物或养殖的牲畜在销售方面保障,而产业发展是因地制宜地为农村地区的农户制作一套合适的养殖或种植方案。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农村产业发展是各高校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据国家教育部的统计,超过35所高校依托教育部的系统平台助力农村产业发展,高校具有站位高、意识强、消费需求大等特点,这使得消费扶贫在各高校的开展较为方便,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开展消费扶贫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帮助农户轻松地将产品卖出去[4]。教育部采取了高校与农村产业结对帮扶的策略,直接由高校来收购农村的特色农产品,实行“以购代捐”的形式来助力产业发展。电子科技大学携手校友采取“电商+”的形式帮助四川凉山彝族同胞,使他们滞销的红皮土豆、核桃软糖等农产品得到了高利润的销售。高校在定点帮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帮扶的形式,最终将电商的优势应用到农产品的销售中,使贫困地区的信息越来越发达。高校应用自身优势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户运用科学高效的方式进行养殖,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在岑巩县塔山村的生猪养殖中帮助农户突破了传统的病害风险高、质量把关难的养殖模式,实行了“智慧养猪”[5]。
“互联网+”的兴起,为消费开辟了新的模式,将消费搬到互联网上,简单、快捷地促进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的销售[4]。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广大网民构成了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CNNIC副主任张晓表示,2020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部分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呈现较大幅度增长。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0亿,较2018年底增长16.4%,占网民整体的78.5%。2020年1—2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实现逆势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抖音、快手等直播软件更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播的主角由最初的流量网红到流量明星,然后到各大企业的负责人和当地的村长和第一书记。2020年8月16日,中国海油、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等8家中央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走进直播间,向消费者推荐来自“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特产好物。直播5小时观看人数到达378万人次,交易额超过1 129万元,大大缩短了销售时间,减少人力成本。这样的网上直播卖货越来越流行,尤其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实体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帮助农村地区农户买货选择互联网直播的方式,更能突出大数据带来的便利。一些有公益心的网红纷纷在自己的直播间帮农户卖货,有的网红更是到当地现场直播卖货,利用自己的粉丝流来帮助农户卖掉滞销农产品。购买这些农产品的粉丝一方面是因为偶像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看到农户生产的农产品绿色健康而且购买农户的农产品可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出于自身的需求和社会道德感。
电商平台实现了消费的更高效、更便捷,不仅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而且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再就业,更快地增加了其收益,使偏远地区的脱贫得到了更好的助力。虽然消费对农村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目前的消费模式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首先,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各自为政,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很难联合起来。消费是助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实施的时间不长,故每个地区的消费模式不够成熟。各部门对于消费模式的实施存在协调性差、各自为政的情况,这就使得需要多主体共同作用的消费政策变成一种空洞的政策,没有达到它的预期目标。例如,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结对子”或“定点帮扶”的形式对贫困地区进行帮扶,以期促成“产销对接”的模式,使农户的产品变成一种商品在电商平台或者线下进行销售,但是由于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不同,会使二者在共同合作的时候存在一些困难,实施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在消费扶贫中是独立的主体,而不是联合的主体[6]。
其次,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电商人才的缺乏,阻碍消费模式的发展。大部分贫困地区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虽然农村的用电用网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很多贫困地区并没有实现家家通宽带[6]。而且在贫困地区的群众中,上了年纪的那部分人,他们不关注外界关于农产品的需求方面的信息,也不知道如何在网络上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会导致他们在种植养殖方面,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进行劳作,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长此以往,无法与市场的需求对接,会导致农户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信息的闭塞会使当地农产品无法与买家进行无缝衔接,从而会错过最佳的销售时间,影响农户收入。农村生活环境、经济发展情况与城镇相差较大,懂得互联网知识的青年人选择去城市发展,去追求更好的生活,而留在农村的青年大多是学历低、无技术的社会兜底的对象,因此,农村缺乏精通电商知识的人才[7]。众所周知,网络消费是促进农产品销售的有力抓手,而缺乏电商人才,会导致这一措施得不到好的发展。
最后,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农产品种类简单化。贫困地区由于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对农户进行农产品种植培训,而且大多数贫困地区的农户没有提升产品品质的意识,他们对于消费扶贫的概念,停留在有人会来帮助他们销售产品的层面,对外力的帮助存在依赖性。但是“慈善式”的帮扶始终是有限的,需要贫困地区村民的积极性得到提升,自己主动想要发展,再通过外力帮助他们寻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模式。2019年,中石化集团在湖南省凤凰县开展了定期帮扶的活动,主要采取两方面的举措:一方面,动员机关食堂消化凤凰县当地的农副产品;另一方面,动员社会上的易捷销售网络代销当地的农副产品。但是对于那些品质、包装、加工不达标的产品,也是无能为力[8]。因此,企业在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的过程中,应该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使他们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而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偏远山区,各方面的设施比较简陋,一个村或一个镇都很难有一个大型的加工厂,他们没有办法将一个原料加工成半成品进行销售,这会增加农产品腐烂而带来的损失。例如,盛产水果的贫困地区,若没有办法在当季找到好的销售渠道,水果会出现滞留腐烂的情况[9]。如果将其做成水果罐头或者特色水果饮品,会大大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贵州省修文县(猕猴桃种植大县),在面对大量产熟的猕猴桃时,当地政府领导带动农户生产猕猴桃饮品和猕猴桃果酒,增加产品的多元性,为农户增加了经济收入。
消费扶贫虽然实施的时间不久,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其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在帮助农户提高收入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在产业发展中,各主体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保障消费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举措。但正如上文所分析的,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在对贫困地区进行“定点帮扶”的过程中很难达到有机结合,共同助力产业发展,原因在上文中也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因为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是不同的,并且有很多的不同之处,而这两大主体又都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社会组织部门,只有寻找到中间的平衡点,使双方在消费模式中各自具有自主性而又可以相互协作,这是当前助力消费模式有效实施的重要方面。
在消费模式中,互联网平台承担着重要的抓手作用,如何运用好互联网平台助力产业发展,是一个值得有关部门思考的问题。虽然当前互联网电商平台在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方面带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应用互联网销售不符事实产品的不良情况,这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大大地损害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回头客”会越来越少。引导贫困地区农户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不少地区的农户仍然存在“等靠要”思想、村干部存在“情感消费”思想,不积极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10]。针对这种情况,要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理念。如何“扶上马送一程”?政府部门要积极开展有关电商知识和种植养殖技能的培训,让农民学会自力更生,发挥出自身优势。政府部门要注重加强对社会企业的政策扶持,提升社会企业的吸纳力,引进对当地有益的集团企业到当地来进行投资,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农民就业的多样性。此外,消费者是拉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吸引消费者主动消费是当地政府部门的又一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