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以修武县为例

2023-01-04 08:22苏煜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农场经济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民宿旅游建设

苏煜(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一、引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中央发布“一号文件”中明确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强调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并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作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重要战略。开展乡村旅游不仅有利于将原始粗放、附加值较低的农业经济升级为现代精密、附加值较高的体验经济,还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对乡村居民来说,可以改善乡村环境,提升乡村文明,还能拉动青年人回乡就业,解决现有留守儿童教育、留守老人养老等深层次的复杂问题。修武县作为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家县,其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修武县发展的经验,梳理出相应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国旅游资源串珠成线,产业格局全面打开,各地区纷纷挖掘内部旅游,打造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河南省修武县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修武县以国家5A级景区——云台山为依托,立足良好的山川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民俗,整合当地乡村特色,形成了以精品民宿为主线的乡村旅游特色产业,为修武乡村旅游注入发展新动能,先后建成民宿旅游环线,实施民宿组团,高标准打造精品民宿。

(一)将生态文明赋予红色内涵,打造党员教育产业链

修武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利用地域丰富的生态文明资源,将红色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融合传播,建设红色资源点,打造党员教育产业链,扩大旅游参观群体类型,赋予生态旅游的红色内涵。如叠彩洞精神党性教育馆,游客既能听讲解、观展览、看专题片,还能观看云台山风景,实地感悟修武一斗水村党员干部群众在修陵公路大会战中体现出的“革故鼎新、锐意进取的突破精神,不忘初心、克己奉公的廉洁意识,百折不挠、坚持不渝的钢铁意志”。大南坡村则连同金厢红色文化馆、党建广场、榕树公园等串起一条红色旅游线,无声地为游客们讲述这里发生动人的革命故事。

(二)用美学理念发展乡村旅游,塑造特色产业新形态

修武县以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以美学设计为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风貌整治、建筑改造、风物挖掘和文化传播等措施,景区化打造特色村庄,实现村村有特色,从而升级产业定位,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乡村旅游。如五星级民宿具有古典美的“云上院子”是由废弃20多年的学校改造而成,将石木结构与田垄山间的古村翠林融为一体,实现美学经济与乡村振兴结合的新路径,普通的酒店升级为优质民宿,成为网红打卡点,云台山的新地标。截至目前,全县首批36个乡村美学示范项目已陆续建成,一批美学项目初具规模,实现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服务三产融合联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效果。

(三)以事前规划开展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开辟新路径

修武县在探索以美学理念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坚持事前规划先行的道路,邀请海内外顶尖设计师、艺术家、乡建专家等参与规划建设,坚持无规划不建设,避免了一些地方“一刀切”大拆大建的破坏式发展模式,而是严格控制建设工程,分批分层次进行建设。如乡村美学建筑通过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契机,实现山上山下、城里城外差异发展,规模虽小但突出了精、美、特,景城融合,以最小的破坏、最低的成本获得经济效益。同时,为调动村民积极性,共同建设美丽家园,采用公益资金、企业投资、政府和企业合作、对外招商、村集体集资分红等多种投入方式,破解了美学项目建设的资金难题,村民的内生动力充分激活,在乡村建设中展现出共建、共享、共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三、存在问题

(一)缺乏长远认识,基础设施不完善

修武县通过高水平的规划,初步实现了一村一韵的特色村庄,但这些规划水平高的村落项目,工作推进难度非常大,政策延续性有待加强。部分村落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健全,一些基本的停车场、标识标牌、游客集散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还处于建设中。在实地走访修武县大南坡村中发现,该村虽然有浓郁的红色文化,但仍存在旅游项目单一,相关产业链缺乏,地标性标识牌不明显现象,还有多条在建施工道路、垃圾随地乱扔、车辆不规范停放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二)缺乏数据智能,民众认可程度低

乡村旅游合作发展模式在研究方向、合作团队协商洽谈、景区配套融合仍需深度谋划。尤其是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对大数据平台的利用和互联网技术的掌握上要求比较高,但由于修武县乡村地区青年人才缺乏,专业培训不足,线上平台的维护有待管理,导致对信息的把控往往存在滞后性,急需补充旅游专业人才。以大南坡村为例,乡村居民老年人居多,他们热情度虽高,但专业能力缺乏,而青年人则暂时没有看到实际成效,对乡村旅游文化资源也缺乏认同感,导致整体的数据化智能化不足,民众认可度、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缺乏亮点产品,核心竞争力不足

当前,修武县乡村旅游主打竹林七贤文化、陶瓷文化、怀梆文化等作为宣传特点,打造了七贤文化康养小镇、当阳峪绞胎瓷特色小镇等文化传承基地,弘扬汉文化,但同时也应看到虽然将文化内涵赋予到旅游中,但其深度不足,知名度还有待提升,而且吸引人眼球的产品较少,缺乏有亮点、立意新颖的标志性拳头产品。作为乡村旅游项目应提升策划水平、节庆活动品牌意识,主题资源与乡村旅游需要深度融合,将乡村旅游资源整合聚焦出一个品牌点,打造有足够吸引力的核心产品才能吸引更多观众。

四、意见建议

(一)深入领会,调动全局助推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属于造血式产业,是一种受益人数多、带动性强、覆盖面广泛的产业,而且作为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融合的产业,在提升乡村居民收入和居民修养方面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乡村建设已经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同时,我国旅游业已跨入“全民休闲度假旅游时代”,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有着不可替代性。各级政府要强化政策优惠措施,出台相关税收政策保障措施,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提升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在基础设施方面,要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统筹利用惠农资金,特别是对乡村旅游重点村进村道路、停车场、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加强建设力度。此外,还要搭建企业与农村居民的合作平台,支持旅游企业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建立起紧密的利益纽带,让企业主动吸纳或租赁农户的农田、果园、房屋等生产资源,并与政府帮扶资金合作,从而保障企业与当地居民共建共享,盘活农村旅游资源要素,实现增收致富。

(二)智能网络,创新机制扶持乡村旅游

智能网络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要引导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鼓励乡贤回村、青年回村,能够留下来专心发展,这就需要健全工作机制和社会帮扶机制,形成带动性榜样示范效应,营造创业就业、生产生活的良好环境。同时,在前期要积极推进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与乡村旅游项目“结对子”,进行“一对一”帮扶,在劳动用工、农副产品采购、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强对口扶助,做好乡村旅游前期的培育发展,安稳度过项目的“婴幼儿”阶段,避免只管数量、不重质量,只顾一时、不顾长远的短视政策。此外,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特别是智慧乡村游建设方面,企业要发挥出更大作用,建设在线服务平台,从而逐步实现“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最终实现信息智能推送、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互联网服务功能。

(三)特色精品,树立乡村旅游品牌

树立精品意识,从提升创意设计角度出发,建设亮点纷呈的旅游民宿发展新局面。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多为乡村居民建设室内外公共空间,改变一些地区存在着有新房无新农村的现状。同时,确保休闲度假环境承载力,既要乡村美也要群众富,强调县域统筹,鼓励抱团式发展,积极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做好典型示范,打造百年老店,因地制宜发展度假游、养生、民宿经济,产品可着眼于全国,但要以修武为特色,打造修武特色品牌,抢占市场高地。此外,提升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要扩大品牌形象宣传,特别集中介绍旅游村情况,大力发展乡村美学,突出旅游设计新概念、新亮点,从而引爆旅游消费,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而且,要开眼看世界,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和教训,通过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影响力的论坛,全面分析国内外发展最新态势,结合修武乡村旅游发展实际,发展个性化、特殊化、差异化的旅游业态。

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不仅需要政府政策支持,注入帮扶资金,还需要社会层面的广泛参与,尤其是调动广大乡村居民的积极创造性。他们既是创造者又是受益者,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优势,推进“互联网+乡村旅游”纵深发展,用互联网缩短城乡居民的心理距离。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仍要根据不同乡村的地域文化、特色、区位优势等因素,因地制宜,明确不同乡村的类型和定位,这样才能合理引导和把握乡村旅游发展动向,彰显乡村地域特色和个性之美,从而更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民宿旅游建设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你是民宿达人吗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