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明 吴盼 黄兴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近年来逐渐成为外科术式首选。但手术作为有创治疗,其对组织损伤及术后疼痛可对机体造成刺激,引发一系列应激反应,故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案减轻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十分重要[1]。既往临床多应用全身麻醉,容易引发痛觉过敏、术后认知障碍等不良反应,在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群体中可增加麻醉风险。腹横肌平面(TAP)神经阻滞为一种区域性神经阻滞麻醉方式,主要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间注入局麻药,以阻断局部感觉神经[2]。有研究认为,与单纯全麻相比,复合麻醉可通过多模式发挥镇痛作用,利于减轻局部痛觉反应及术后疼痛程度,从而缓解围手术期应激反应[3]。基于此,本研究将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TAP神经阻滞用于2022年1-6月广东省水电医院麻醉科收治的7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22年1-6月本院麻醉科收治的15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3)均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4)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异常;(2)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3)既往有酒精或药物滥用史;(4)对局麻药过敏,或有麻醉禁忌证;(5)术前精神、认知功能障碍;(6)术前有慢性疼痛史;(7)合并重要脏器疾病。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5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均术前8 h禁饮禁食,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体征。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给予咪达唑仑注射液(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019,规格:3 ml∶5 mg)0.1 mg/kg、依托咪酯(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107,规格:0.3 mg/kg)0.2 mg/k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规格:2 ml∶100 μg)0.4 μg/kg、注射用苯磺酸阿曲库铵(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1298,规格:25 mg)0.2 mg/kg行麻醉诱导,之后行机械通气,调节氧流量2 L/min,通气频率12次/min。麻醉维持:持续泵注丙泊酚乳状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8,规格:50 ml∶1.0 g)4~10 mg/(kg·h)、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23422,规格:1 mg)0.15~0.2 μg/(kg·min),间断静脉注射苯磺酸顺阿曲库铵0.1 mg/kg维持肌松。
观察组行全麻+TAP神经阻滞,取仰卧位,应用TE7S型超声仪(mindray)高频超声探头置入腹壁腋中线髂嵴和肋缘间,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平面内穿刺手段将18G针刺入腹内斜肌与腹横肌间,双侧分别注入0.2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193,规格:10 ml∶75 mg)20 ml,10 min后确认麻醉成功后行气管插管全麻,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1)比较两组术后4、8、12、24 h各时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应用VAS对两组疼痛程度测评,分值0~10分,0分为无痛,得分越低提示疼痛越轻,该量表重测信度为0.789[4]。(2)比较两组的苏醒质量,记录两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3)比较两组术前(T1)、切皮时(T2)、切皮后 5 min(T3)、术毕(T4)各时段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差异。(4)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24 h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3~4 ml,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5 min,取上清液置于-40 ℃环境内待测,应用放射免疫沉淀法对两组皮质醇(cortisol,Cor)、肾上腺素(adrenaline,E)水平进行检测。(5)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于术前、术后24 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进行检测。(6)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低血压。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 22.0,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4、8、12、24 h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各时段VA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术后各时段VA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术后4 h 术后8 h 术后12 h 术后24 h观察组(n=75) 1.76±0.52 2.53±0.74 2.96±0.78 1.96±0.55对照组(n=75) 2.37±0.71 3.42±0.98 4.13±1.12 2.71±0.78 t值 6.003 6.277 7.424 6.805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观察组睁眼、拔管、自主呼吸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苏醒质量比较[min,(±s)]
表3 两组苏醒质量比较[min,(±s)]
组别 睁眼时间 拔管时间 自主呼吸时间 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组(n=75) 12.62±1.79 13.27±2.15 11.96±1.43 13.65±1.72对照组(n=75) 17.85±2.46 18.05±2.84 16.79±2.12 22.51±2.46 t值 14.888 11.621 16.357 25.562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T1时,两组的HR、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组别 HR(次/min)SBP(mmHg)T1 T2 T3 T4 T1 T2 T3 T4观察组(n=75) 75.86±8.27 72.15±6.94 76.48±7.89 77.12±7.54 137.69±15.24 121.54±12.18 135.18±14.81 138.91±15.78对照组(n=75) 75.99±8.41 69.56±5.86 72.31±6.05 73.45±6.57 138.12±15.47 112.57±9.65 128.79±12.46 130.69±13.94 t值 0.095 2.469 3.632 3.178 0.171 4.999 2.859 3.381 P值 0.924 0.015 0.000 0.000 0.864 0.000 0.005 0.000
表4(续)
术前,两组Cor、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24 h,观察组的Cor水平高于对照组,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表5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组别 Cor(ng/ml)E(mg/ml)术前 术后2 h 术后24 h 术前 术后2 h 术后24 h观察组(n=75) 202.34±15.37 223.65±18.92 248.36±22.45 37.25±2.76 97.35±7.25 67.24±6.23对照组(n=75) 202.51±15.52 204.31±13.27 225.61±15.87 37.41±2.85 115.35±9.78 87.96±8.76 t值 0.067 7.248 7.166 0.349 12.805 16.693 P值 0.946 0.000 0.000 0.727 0.000 0.000
术前,两组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时,观察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炎症因子比较[ng/ml,(±s)]
表6 两组炎症因子比较[ng/ml,(±s)]
组别 TNF-αIL-6术前 术后24 h 术前 术后24 h观察组(n=75) 1.25±0.15 1.27±0.29 0.20±0.05 0.24±0.07对照组(n=75) 1.26±0.16 1.58±0.37 0.21±0.05 0.37±0.12 t值 0.395 5.711 1.225 8.104 P值 0.694 0.000 0.223 0.000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随着微创理念不断推行,腹腔镜手术应用逐渐增多,可明显减轻传统开腹手术所致的侵入性伤害,缩小切口长度、减轻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更快恢复。但腹腔镜术中气腹可对患者造成一定刺激,气腹残留气体可刺激腹膜,术后仍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痛感。麻醉为外科基础技术,对外科手术有重要推动作用,如何采取更加适当、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减轻手术疼痛为麻醉科医师关注的重点。
全麻为外科手术中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多通过静脉给药,具有麻醉效果直接的优势,但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有一定呼吸抑制、延缓麻醉恢复风险。全麻中应用丙泊酚可导致脑部血流量及流速快速降低,并诱发脑神经组织缺氧、缺血性损伤,特别在老年患者中可加重神经功能缺损,引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瑞芬太尼不良反应较多,可对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造成一定影响,在老年手术患者中有一定危险性,容易诱发低氧血症。随着神经刺激仪、超声技术不断进步,近年来区域阻滞技术飞速发展,在降低伤害性刺激、减轻躯体应激反应方面有积极作用,可为患者提供理想镇痛效应[5]。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主要源自腹部切口,而腹部肌肉、壁腹膜等感觉神经支配均源自脊神经T7~L1前支,可对腹前侧壁肌层起到支配作用。TAP神经阻滞主要基于上述理论而开展的一种镇痛方法,通过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间筋膜平面注入局麻药,可对伤害性刺激传入进行阻断,阻止外周及中枢痛觉敏化形成,从而达到镇痛效应[6]。TAP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可对腹壁前侧的感觉神经支配进行阻断,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可广泛用于各种腹部手术中。罗哌卡因为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主要通过阻断神经兴奋途径减轻手术疼痛及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其镇痛机制为对钠离子通道进行阻断,从而对神经纤维冲动传导进行可逆性阻滞,发挥较理想镇痛效果。罗哌卡因起效快速、作用持久,且安全性较好,与全身麻醉复合时可产生协同镇痛效应,通过阻断神经兴奋途径减轻手术所致的疼痛及应激反应,利于提高术后镇痛效果[7]。
观察组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全身麻醉复合TAP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较好,分析原因可能为TAP神经阻滞主要通过于腹内斜肌、腹横肌间隙的筋膜平面注入局麻药,可阻断T7~L1脊神经前支,有效对前腹壁痛觉传导进行阻断,为患者提供确切镇痛效应,从而缓解疼痛程度[8]。观察组睁眼、拔管、自主呼吸等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提示复合麻醉安全性较高,患者苏醒及意识恢复时间较短,可有效提高患者苏醒质量,缩短苏醒时间。腹腔镜手术带来的伤害刺激可使患者围手术期出现明显应激反应,促使外周组织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及化学物质,从而影响患者心率、血压等,临床多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血流动力学为外科术中重要监测内容,本研究结果显示,T2~T4各时段观察组HR、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上述复合麻醉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分析原因可能为患者术中均会出现心率减慢、血压降低等血流动力学改变,但TAP神经阻滞平面较狭窄集中,可对区域神经元兴奋性进行抑制,且不会影响患者循环、呼吸等系统,从而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9-10]。观察组术后2、24 h的Cor水平高于对照组,E水平低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TAP神经阻滞可对神经感觉传递进行有效阻断,减轻腹部皮肤、肌肉等疼痛感,从而减轻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复合麻醉安全性相对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与TAP神经阻滞可减少丙泊酚等麻醉药用量相关[11-12]。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复合TAP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手术中镇痛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苏醒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