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牧企业人才需求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探讨*
——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2023-01-03 20:34严会超鄢朝辉谢青梅何冬梅
南方农机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北产学研校企

徐 梅 , 严会超 , 鄢朝辉 , 全 锋 , 谢青梅 , 易 晖 , 何冬梅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有其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和环保等多种要求的不断提高,集约化、高效率、标准化的农牧企业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在国家实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的关键时刻,作为“三农”核心的农业在带动农村发展、帮助农民致富方面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这也是时代赋予农牧企业的重大历史使命[1]。

1 农牧企业的人才现状

1.1 缺乏优质农科人才

缺乏人才的原因可以从高校招生和就业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招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考考生主动填报农科志愿的人不多。多年的招生数据显示,每年录取的高分考生多集中在经济学、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而农科专业录取的学生多为低分考生,或者是调剂的考生。这类学生大部分是被迫学农,并不是主动选择学农,在读期间也会陆续申请转专业,优秀的学生被转到他们热衷的专业,剩下无法转出的学生则继续学习直到毕业。每年转专业,农科专业转出的人数远远超过转入的人数[2]。二是就业,农科学生跨行业就业的比例较高。从多年的就业数据来看,农科学生每年跨行业就业的比例在30%以上,有些专业甚至超过50%。这其中有客观因素,例如,工作环境较差、地处偏远、行业薪资水平偏低等,但也有主观因素,例如学生不了解行业、没掌握实践技能、不知道发展方向等。据调查,涉农专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都不愿意去农村创业和就业。很多学生都不了解乡村人才需求和就业要求,不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即便一些学生去农村就业创业,也较少结合相关扶持或激励政策,仅凭主观意愿蛮干,容易失败和碰壁,较难长久坚持并做出成绩[3]。

1.2 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

我国的农业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农业基层人员依然是农民出身,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农业知识教育,不懂现代化的、先进的农业技术,主要凭借传统的生产经验来进行生产,生产水平不高。即使企业在生产管理中制定了科学的、严格的管理制度,例如,防控非洲猪瘟期间的严格消毒和隔离制度,但如果基层人员没有相匹配的认知水平,仍然无法意识到这些严格的制度背后意味着什么,反而会抱怨企业管理苛刻,甚至执行散漫和不到位,最终导致疫病控制效果差,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 产学研合作的现状

2.1 合作方式单一

根据当前产学研合作的情况来看,存在着诸多不足,尤其是在合作方式上,一些企业和学校在开展合作时,仅仅采用传统合作模式,即企业单一地与学校在人才招聘方面进行合作,而没有参与人才的培养,以至于企业在用人之时常有怨言,认为学生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技能,批评当前的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与社会接轨。

2.2 合作效果不理想

当前,产学研合作的效果也不尽理想,成功的合作案例不多。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企业虽然参与了人才培养,但是仅仅停留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的层面,没有根据学生的培养方案制定科学的实习计划和进行实习指导,而是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对待,给学生布置一些毫无技术含量和实习价值的任务,应付式地完成学校的实习程序,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合作效果不理想。二是学校在派出学生实习后,缺乏跟进指导,而是放养式培养,学生在外得不到学校有针对性的指导,也得不到企业的系统培训,导致实习变成了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的产物,仅仅是为了使学生拿到培养方案中的实习学分,并非真正为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

2.3 合作模式不够长久

从当前企业与学校合作模式开展的情况来看,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合作模式多属于短期合作,较难建立长久的合作模式[3]。一方面,企业在生产实际中遇到困难,普遍选择咨询现有的高校专家和团队,如果这所高校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可能会转向另一所高校继续求解;另一方面,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直接通过专利转让等方式卖给企业,类似的合作更像是一锤子买卖,解决了当下的困难就意味着合作的结束,校企之间较少联合攻克难题,很难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3 新时代农牧企业人才需求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探讨

华南农业大学在以往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凝练做法,与大北农集团共建了华南农业大学-大北农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研究院属于校内二级单位,学校配置专人专岗,围绕当前农牧企业“缺人”和“缺技术”两大痛点,大胆尝试,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机制,以期形成效果突出、合作长久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和企业带来双赢[4]。

3.1 育人机制,储备人才

校企联动共建创新班,创新改革育人体制机制。高校培养人才有其独有的优势,即理论教学扎实,但是也有其劣势,即实践教学不足。研究院根据大北农集团的人才需求,在动物科学、兽医、海洋等专业的本科大三年级选拔学生组建3个方向的大北农创新班,每班20~30人,实行校企“双班主任”服务制。教学方案为32学时的理论课和至少30天的实践课,理论课由学校的教授和企业的高管分别授课,课程内容为与专业课互补的更契合生产的理论知识、企业文化介绍、行业发展动态等;实践课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由学生自主选择在大北农集团与学校共建的若干个教学实习基地进行,每个教学实习基地由集团指派专门的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导师,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方案制订、过程指导、效果评估等[5-6]。大北农创新班学员以答辩考核等方式结业,发放结业证书。对于优秀学员,会颁发大北农励志奖学金。凡是大北农创新班结业的学员,可优先入职企业,优先选择岗位,优秀学员可享受免试用期等照顾政策。

校企联合开展创新班的育人机制,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为企业储备人才;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行业,融入企业,让学生更愿意选择从事农牧行业。

3.2 人事机制,引入人才

校企互通人事管理制度,探索鼓励人员流动机制。高校具有科研实力雄厚、研发人员密集的特点,如果能够将高校的科研人员或团队派到企业指导生产,将对企业乃至整个行业作出重要贡献。研究院根据大北农集团的产业需求,每年至少派2位教授长期入驻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实地收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和卡脖子问题,及时与校内的科研团队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性能并降低生产成本。为了进一步完善校内的人事机制,破除“五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励、唯帽子)观念,华南农业大学人事处和科技处等相关部门联合修订了绩效管理办法、职称评审条例等相关配套文件,适当减少外派教授在校内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量,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精力投入企业的生产指导中去。将横向合作的工作量与纵向合作的工作量进行一定匹配,横向合作的相关指标也可作为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依据[7]。

目前,国家和各省市也陆续出台鼓励政策,鼓励拔尖人才和团队到科技相对落后的地区及企业中去,例如广东省的扬帆计划等项目。但是,高校和企业在相应的人事制度上,仍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高校现有的人事制度,注重对教学与科研的贡献度,制约了科研人员投身企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性质导致其配套的人事制度更注重短期的绩效考核,而对于投入周期较长的研发和创新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因此,怎样在校企双方现有的人事制度特点上,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更灵活、更有利于人员流动的体制机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8]。

3.3 内驱机制,栽培人才

加强对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技术又能留住人才。企业从外部引进优质人才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对在职人员的开发和栽培。在职人员认可企业文化,忠诚度高,且通过对其加强培训能够进一步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的企业育人形象。在职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得到提升后,能够更好地服务企业,降低引进人才的成本,实现人才自力更生,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9]。研究院主要从两个方面帮助大北农集团栽培人才,一是为集团的一线技术人员提供培训。研究院利用学校的育人优势,针对集团的发展需要,分期分批开展不同层次的技术员培训班,让生产一线的在职人员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了解先进技术,学习理论知识。二是为集团的高层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并帮助其进行职称评审等。在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情况下,吸纳企业高层次技术人员攻读在职学位,提升学历层次,在达到相应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参加企业家职称评审等相关工作,进一步提升个人和公司的竞争力。

3.4 外推机制,打造人才

校企联合攻关科研项目,共破生产难题和共享科研成果。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对高校而言,更能在企业生产实际中的难题上发挥高校独有的科研优势,最终的科研成果可以直接在企业落地转化,让科研工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经济价值,是科研的理想状态。对企业而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科研这个发动机,校企联合攻关取得的科研成果能够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让企业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实现收益的增长。研究院作为校企产学研合作的桥梁,每年根据大北农集团的发展需要,在校内筛选符合企业研发需求的科研项目,每个项目均以学校和企业的人员共同参与的方式来开展工作,大北农集团每年投入最高1 000万元的科研经费作为支撑和保障,共同解决大北农集团在生产过程中的卡脖子问题,取得的科研成果优先在企业转化和应用。

通过这种方式给企业一个外推力,帮助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形成自己的科研团队。企业不需要投入资金购买科研设备和仪器,无须供养科研人员,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和科研队伍,带动自身一起参与科研,在解决生产难题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专家团和智囊团,对企业来说是成本最低、形式最灵活的科研投入方式和人才互动模式[10]。

4 结论

适应新时代的农牧企业人才需求产学研合作机制,是需要从多个角度共同施策的。一是育人机制,企业帮助学校培育人才,为行业和企业自身储备人才,一方面彰显企业的社会担当,另一方面也更加丰富高校的育人模式。二是人事机制,校企双方互通人事制度,加强人员流动,将高校的专家派到企业常驻,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最先进的研究理论真正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能够充分将人才的潜力挖掘和发挥出来,能够为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三是内驱机制,学校帮助企业育人,解决企业在职人员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欠缺的问题,让企业实现人才自给自足。通过利用高校成熟的人才培养优势,对企业的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学历晋升培养,帮助企业在职人员实现自我提升,让企业从内部解决人才需求问题。四是外推机制,学校带动企业开展科研,助力企业攻破难题的同时帮助企业打造自己的专家团和智囊团,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机制的过程中,仍然会不断出现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国家、各省市、高校和企业均需要共同推进,提出更多的改革措施和提供更宽松的改革环境,也给予更多的包容政策。一旦形成较为成熟的适应新时代农牧企业人才需求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将为我国的农牧人才现状和校企产学研合作现状带来根本改善,从而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生产力。

猜你喜欢
大北产学研校企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大北农集团
三次创业,大有可为!大北农广东水产霸气揭牌,大步跨向水产饲料新时代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吹泡泡
黑龙江职业学院农牧工程学院“大北农”订单班开班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