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萱洙 张春萍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 650051)
石漠化现象的出现,自然因素的作用占主导。在岩溶地区,有着丰富的硅酸盐含量,通常不会成土,容易发生淋溶,进而逐渐形成石漠化。与此同时,在岩溶地区,山高坡陡,温度也比较高,当地降雨量比较大,土壤与植被纷纷受到侵蚀与溶蚀,造成石漠化现象。
人为因素的存在也会造成石漠化现象。具体体现在:首先,岩溶地区缺乏发展条件,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能源种类不多,群众生活主要还是依靠樵采解决薪柴材料问题,部分地区能源种类单一、煤炭资源储备不足,植被破坏严重,这都是因为过度樵采引起的。其次,岩溶地区依旧采用比较原始的耕作方式,以陡坡耕种和刀耕火种为主,也没有采取水保措施。与此同时,由于降水丰富,会对土壤造成冲蚀作用,进而引起石漠化现象。再次,岩溶地区,生活收入大多是粮食生产,为促进粮食产量提升,会通过毁林毁草的方式开展耕地开垦工作,不断扩大耕地范围,但开垦尺度并未把控好,造成开垦过度,致使土壤与植被发生流失。最后,树木植被存在随意砍伐的问题,不合理的人为开发十分普遍,导致森林资源大面积损毁,加剧了石漠化问题。
西南地区一直面临人多地少的困境,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本就珍贵的土地资源由于石漠化的影响,植被面积持续缩减,土壤流失严重,使得耕地资源进一步减少,加剧了“人地矛盾”,不仅导致人类生存空间不断缩小,还引发了生态问题。石漠化地区分布较多的西南地区,是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特别是长江和珠江流域,是我国人口最集中、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而水土流失现象的加重,又会对长江、珠江中下游水利设施造成不利影响,加强石漠化治理势在必行。
在石漠化地区,人均GDP水平很低,农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人口占比较大,也是经济欠发达、“三农”问题显著的地区。石漠化造成地区生态恶化,也会导致经济贫困。事实上,石漠化地区虽然生态环境较差,但却有着丰富的山地资源、矿产、动植物及旅游观光资源。加强石漠化治理,能够使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得以遏制,提高生态效益水平,同时,也可以将治理工作和经济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到一起。在落实好石漠化治理,生态状况得以有效改善的前提下,还要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使群众收入水平得到提高,进而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和国家所做的战略决策,着力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创造有力条件。西南地区是石漠化地区的主要分布区域,生态问题比较严重,是西部沙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问题之一,对地区经济发展造成阻碍。此外,石漠化治理工程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基础性工程,要想取得经济建设成果,就必须搞好生态建设,才能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可以说,如果不能妥善解决石漠化问题,生态问题就无法得到遏制,西部大开发也难以取得突出成果。
在石漠化地区,岩溶现象十分普遍,土体含量较少,岩石长期受到风化侵蚀,水土流失日益加重,也没有充裕的自然资源,使得当地经济发展面临重重阻力,农民收入较低,存在大量贫困家庭,除了生态资源建设不如其他地区,文化教育也要落后一大截。面对这种情形,万不可盲目采取限制性开发模式,这样会造成就业岗位减少,不利于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所以,对于石漠化问题,要想落实好治理工作,就必须注重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
此前,开展石漠化治理工作,存在理念落后的问题,主要是对单一物种进行修复,提升生态服务价值。实践表明,通过封禁治理培育的疏林地有较强的涵养水土的能力,甚至超过了水保林。首先,加强植被群落建设,对石漠化地区土质进行研究,考虑石漠化的严重程度,利用各种渠道引进植被品种,可以考虑木质藤本品种,根系发达,可以深深扎根于地下深处,汲取生长所需的水源,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发生光合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水土流失问题。如,在石漠化地区,广泛种植金银花,治理效果显著,事实上,对于苏木、皮黄等木质藤本植物,也有不错的治理作用,但是却没有得到推广。其次,开发苔藓类植物,并应用于石漠化治理过程中。苔藓类植物不同于其他植物,有着超强的生存能力,即便是裸露的岩石环境,照样可以生存,还能形成密集的苔藓群落。在苔藓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能溶解岩面的酸性物质。同时,苔藓残骸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促进其他植物的生长。最后,做好石漠化治理规划工作,着力提升生态服务能效,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建立完善的植被群落体系,植被主要是落叶乔木、木质藤本植物以及常绿灌木,使群落组合功能得到有效发挥,起到涵养水土的作用。
第一,石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范围较小,岩溶分布较多,土壤肥沃程度很低,难以进行造林,就需要实施封山育林。如果石漠化现象比较轻,就可以进行人工造林。要对石漠化荒山进行治理,除了采取工程措施外,还要采取必要的生物措施,考虑到荒山土层瘠薄,先要用石块砌筑挡土墙,做好土层培植工作,从而逐步改善苗木生存条件。造林树种的选择,应当具备突出的耐旱性,对养分并无过多要求,促使其栽植后尽快成活。岩溶地区内,如果坡地的坡度超过25°,就不允许开荒了,而应及时封禁起来,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加强对群众的鼓励,让他们大量种植经济果木,这样能够创造经济价值,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也能发挥不错的生态效益。
第二,轻度石漠化地区,有一定的林草地面积,但生态依然比较脆弱,这时主要通过建造沼气池,对牲畜进行圈养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小人类活动对林草地的不利影响。将生活污水收集起来,利用牲畜粪便,进行沼气池建设,发酵后的沼液可直接用于作物种植,为其提供生长所需的肥料,增强土壤肥力。
第三,积极开展坡改梯活动,在岩溶地区建设多个小型水利设施,注重田间道路交通建设,不断改善田间排灌条件,兴建排水沟和蓄水池,减少水土流失,起到保土保水的作用,为农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四,及时对产业结构加以调整,增加经果林的种植面积,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发展经果林的同时,也可以推动茶产业、中草药种植等行业的发展,既能取得经济效益,也能改善生态环境。
为降低石漠化危害,国家应当持续提高资金投入水平,扎实开展石漠化治理工作。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石漠化区县纷纷参与石漠化治理,并相继投入了巨额的专项资金,但是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综合成本却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也无法完成治理目标。为彻底摆脱这种困境,需要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效益,消除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石漠化治理工作中,除了要广泛植树造林,扩大植被覆盖面积外,还要进行生态化改造,使石漠化地区的水体保育功能得到提高,促使生态系统尽快恢复。就目前的评估体系,更加重视生态效益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立恢复治理植被,建构一套相应的评价标准,优化石漠化治理流程,使治理工作更加规范,形成长效治理机制。不仅如此,当地生态状况十分关键,必须做好监控工作,保证生态功能的稳定发挥。
现如今,生态功能规划日渐落实,治理机制也逐步健全。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依然是国家财政资金,无法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所以,就要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速度,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好处,这样一来,就能使石漠化治理工作得以长期开展下去。一直以来,在我国西部地区,石漠化问题的存在导致很多地方经济发展不力,而加快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能够让当地的农民群众真真切切地获得利益,也可以使更多的人从中得到补偿,效益水平更高。
为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还要在决策和实施环节加强协调,明确治理对象及所要采取的方式及时间,并确立相应的补偿标准,开展生态治理工作的原则是不得影响农民的利益。通过一系列的自主行为获得当地农民的支持,吸引他们也参与到石漠化治理工作中去,并加强补偿机制创新,使外部驱动力逐渐转化为内部驱动力,这样一来,就能为石漠化治理提供充足的动力。
通常情况下,在石漠化地区,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缺乏自然恢复能力,受到破坏时,将难以恢复过来。因此,对于已经取得的治理成果,应当予以严格监管,防止受到二次破坏。同时,石漠化治理过程中,还要注重生态产业的发展,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开发与利用,并加以严格监管,慎重地进行把握,考虑生物、水及其他资源的承载能力,以免与生态优先和保护优先的理念相互偏离。此外,还要加快出台石漠化防治法律法规,利用法制化途径推动石漠化地区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的进展,为石漠化治理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石漠化治理需要通过大面积植树造林实现,而造林树种的选择是否恰当,将会直接影响治理工作成效。在选择造林树种时,必须重点关注树种根系是否发达,因为石漠化地区比较缺水,造林树种的根系越发达,越能深深扎根于岩隙缝深处汲取生长所需的水分,并顺利成活。与此同时,尽量选择抗旱性较强、生长速度快、热量变幅宽的树种,这样能够快速生长成林,使石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显著改善。此外,选择的树种还要持续萌芽更新,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依然能够茁壮成长。对于造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可以使用茶条木、肥牛棚、金银花、任豆、香椿等。如果石漠化地区立地环境良好,坡度不大,不仅可以选择竹子、藤蔓等适宜当地环境的植物,也可以选择经济果木树种,成片地栽种,形成生态经济林,真正一举两得,在治理石漠化现象的提升增加农民收入。
造林苗木长势是否健壮直接关系到栽种到造林区域后的成活率,所以,就要严把苗木质量关,落实好壮苗培育工作,为造林成活率提供保证。首先,在种子挑选环节对种子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种子的萌芽率,还直接关乎着育苗的质量,这就要求选择颗粒饱满、没有病虫害的种子,经筛选和消毒处理后再进行播种。其次,严格苗木管理。在种子顺利萌芽后,应立即展开精细化管理,对于死苗、未出苗的情况,应在第一时间进行补植补造,考虑到石漠化地区不同区域立地条件不同,对苗木栽植密度进行调整,并在苗木成长过程中供应足够的水分、养分,使苗木快速成长。最后,实施成片造林前,应对苗木作炼苗处理,提高造林苗木的适应性与抗逆性,这样移栽后,可以尽快适应造林区域的立地条件,促使其快速成活,优先考虑使用营养袋苗,在雨季到来时进行造林,此时土壤比较湿润,移栽后成活率更高。
在石漠化地区,以岩溶区域为主,土壤稀薄,不利于植物生存,因此,造林过程中,为确保造林苗木尽快成活,应当因地制宜地选用一些非常规办法,落实好整地造林工作。
第一,整地造林过程中,不得进行炼山,应将山上原有植被予以保留,这样造林完成后,能够确保尽快成林。
第二,合理控制造林密度。栽植比较密,会对原生植被造成不利影响,不利于林木的后期生长。栽植密度过小,造林效果难以显现出来。一般而言,每公顷造林株数最低不得少于900,最高不得高于1050株,实际造林时需要考虑立体条件,确定相应的造林株数,可以选用袋装苗,以利于其成活。
第三,灵活掌握造林时机。每年进入2-3月份后,就到了造林工作的时间,选择在阴雨天开展栽植工作,这时植坑已经湿透,移栽结束后苗木往往更易于成活。
第四,定植工作结束后,应在定植坑面上覆盖枯枝杂草,也可以使用薄膜加以覆盖,降低水分蒸发量,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使用适量的保水剂,使造林苗木尽快成活。
总之,为遏制石漠化地区蔓延,推动当地生态和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强治理石漠化问题,分析石漠化形成的原因,充分认识到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意义,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当地群众,都应给予支持,参与到石漠化治理的行列中去,相关部门也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提升石漠化治理生态服务功能、实施综合治理,巩固治理成果、构建资源投入与生态效益评估机制等,积极开展造林工作,合理选择树种,加强壮苗培育,着力实施整地造林,使石漠化地区生态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