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条鰤养殖技术的研究分析

2023-01-03 12:04姜作真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9期
关键词:网箱养殖日本

高 雁 陈 伟 黄 华 姜作真

(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4000)

前言

黄条鰤也被称为黄伟鰤,拉氏鰤等,一般来说,渔民普遍称为“黄腱牛”“黄腱子”,属于中上层暖温性远洋洄游鱼类。在日本生鱼类食品中较为常见,也是我国向日本出口的重要水产品来源,现阶段,日本对于黄条鰤鱼类养殖技术研究已经十分成熟,养殖技术也较为广泛,然而我国现在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对于黄条鰤鱼类的研究仍然有待完善,在我国北方地区黄条鰤已经进行了养殖,而相较于其他国家相比,人工繁育技术仍然有待提升。本文主要探究黄条鰤养殖技术,进而提供一定参考和支持。

1.黄条鰤的生物学特征分析

1.1 分类和分布

黄条鰤属于鲈形目世属,全球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在我国渤海、黄海以及东海地区都有所分布,在东亚朝鲜半岛、日本、非洲南部、印度、南非海域、印度洋、澳大利亚和美国也有所分布。从地区的特征出发,黄条鰤一般被分为三个地理群中以及亚种,分为加利福尼亚种群、亚洲种群以及南非-澳洲种群。

1.2 形态特征

黄条鰤体呈现出纺锤形的外貌特征,两侧稍扁,前粗后细,尾部叉开较大,头部并不锋利。一般来说,幼第一背鳍棘7根,成年鱼根数为6,且胸鳍较腹鳍更短。从吻部到尾柄,可以看到一条色彩艳丽的黄色纵态。尾柄较为短且小,侧部出现明显隆起的嵴,黄条鰤尾部基部上下处存在一个缺刻,体背有小小的圆形磷。北部青蓝色或者蓝绿色、腹部银白色、腹鳍黄色,其他鳍呈现棕色,鳍边部分的颜色为黄色。

1.3 生活习性

黄条鰤是中上层暖温性远洋游鱼类,游动的速度较快,有一定的洄游习惯,一般生活在高盐度的水域环境中,因此一般在海洋地区较为常见,一般适宜的水域温度在18℃~24℃左右,黄条鰤一般以玉筋鱼和鳀鱼为食,除此之外,头足类以及甲壳类也是其较长使用的食物。一般来说,海洋中3~30m水深中,黄条鰤的活动较广。黄昏和黎明时期,黄条鰤的活动较为广泛,这一时期是其捕食的关键时间,而稚鱼以及幼鱼在自然界中不常见,因为稚鱼以及幼鱼通常生活在远离陆地的深海区域,海洋的漂浮物以及水草下,是其生活的主要区域。一般来说,每年的6月下旬,黄条鰤进入到黄海北部区域,在海洋岛渔场捕食之后,10月份去往南方越冬。在水温低于15℃,盐度不足25%~26%时,黄条鰤的捕食量下降,10度以下,一般黄条鰤会停止捕食,盐度小于8%时,黄条鰤无法在此环境中进行生长,水温降为7℃~8℃时,会加剧黄条鰤的死亡,气温下降为6℃时,所有黄条鰤都无法正常生长。基于此,黄条鰤越冬过程中,想要保障黄条鰤的正常生长,水温最低气温,需要控制为10℃。根据澳大利亚的相关研究发现,野生生长的黄条鰤性成熟发育的较为缓慢,一般来说,3~4年才能够生长至0.8~1.0m。夏季的5~6月份是黄条鰤最佳产卵期,产卵为球状浮型物。

2.黄条鰤的国内外养殖分析

2.1 国内养殖分析

早在80年代我国就已经应用了黄条鰤的网箱养殖方式,90年代陈长生也介绍了对于黄条鰤胚胎和稚鱼、幼鱼的形态观察。2001年我国相关研究报告指出,网箱养殖方式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养殖方法。一般北方地区7~8月,会使用网箱养殖的方式对黄条鰤进行养殖,黄海北部地区遍布黄条鰤鱼苗。1998年黄海北部黄条鰤资源开发得到了充分探讨,并与2001年展开了室内越冬技术研究,2005年我国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介绍了黄条鰤的生物学特征和相关养殖技术,2010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第一次展开了对黄条鰤的人工繁育以育苗技术研究,并且获得了少量苗种。2011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了青岛海洋科学和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中的深远海养殖平台,黄条鰤培育和养殖具体技术,利用捕捉野生黄条鰤鱼苗的方式实现驯化,进一步促进陆海培育。根据相关研究显示,从1996至今黄海北部野生黄条鰤的捕捞数量正在逐年增长,黄条鰤捕捞之后多半用于出口。根据出口的动向调研可知,日本是黄条鰤的主要进口国。

2.2 国外养殖分析

黄条鰤的味道鲜美,生长速度较快,因此成为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鱼类品种。根据对黄条鰤的综合分析,发现黄条鰤适合网箱养殖,日本的水式网箱被普遍应用于黄条鰤养殖的过程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成效。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澳大利亚黄条鰤养殖技术,也获得了显著提升,早期主要引进了日本以及新西兰等国家的先进技术。现阶段,澳大利亚已经成为黄条鰤养殖的重要区域,日本主要养殖鱼类主要有黄条鰤、五条鰤以及高铁鰤三种,1928年日本就开始通过捕捉天然的高铁鰤幼鱼进行人工繁育,1979年~1998年日本五条鰤平均每年生产15万吨左右,1990年日本黄条鰤总产量为21.4万吨,其中养殖生鱼数量占76%左右。2000年澳大利亚,新西兰都开始了黄条鰤养殖,然而相较于日本来说,黄条鰤集养殖获得的产量还不是很高,2001年南澳大利亚州黄条鰤养殖已经逐步开始发展,2002年产量达到了1500吨,从2009年开始,智利北部沙漠地区沿岸,就已经出现了黄条鰤养殖场地,9月份黄条鰤生产数量在210万左右.2011年日本五条鰤养殖数量大约在1656万元左右,高铁鰤约为838.1万,黄条鰤数量在74万左右,相较于上一年相比减少了25%左右,日本黄条鰤幼鱼,主要借助野生采补的形式进行养殖。根据相关统计发现,日本自然海域中捕捞的野生黄条鰤幼鱼,数量大约在100万尾左右。现阶段日本的人工繁育黄条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然而对于其黄条鰤的供给仍然采用野外捕捉的形式。

3.黄条鰤养殖技术

3.1 人工养殖

大约在2000年左右,世界上大型网箱种类还十分丰富,包括挪威的高密度聚乙烯圆形网箱以及张力框架网箱,还有美国的蝶形网箱以及瑞典的Farm ocean网箱,美国海洋平台是网箱,还有日本的船形网箱以及浮绳式网箱,种类十分广泛。80年代日本黄条鰤养殖过程中,一般应用浮式网箱以及升降式网箱两种形式,普通上浮式网箱也被称为传统网箱,网箱在扶式框架上悬挂,一般是利用雪松或者钢管制成框架,对比普通的服饰网箱来说,升降式网箱具有抗风浪能力较强的特征,因此一般被用在开阔的海域中。80年代后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技术发展速度较快,这种网箱具有效率高、容量大以及环保的特征,因此成为海水鱼类养殖过程中的重要应用内容,我国北方一般应用浮式网箱的方式对黄条鰤进行养殖。在每年的7月末到8月初,是黄条鰤捕捉的最佳时机,一般选择天气较为凉爽并且黄条鰤活动较为广泛的时间进行养殖,大规模的鱼苗成活率较高,一般来说5~10cm,体重在0.05~0.01kg的鱼苗质量较优。在黄条鰤养殖的过程中,经常利用网箱式的形式进行养殖,其中养殖密度需要控制在每立方米1000~300尾鱼苗左右。最后,天然海域捕捞的鱼苗规格不一,为了避免互相残杀,在育苗培育前需要对幼鱼的规格进行筛选,使用竹制以及铁质的筛选方式或者手工筛选的形式进行筛选,黄条鰤体重不断增加的同时,放养密度也许需要随之调控。

饲料喂养需要配合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膨化饲料和日本研发的生物养殖方式,黄条鰤饲料的传统的浮式网箱养殖过程中,一般会使用冰箱的杂鱼进行喂养,一般来说沙丁鱼、郁金鱼、胎鱼和秋刀鱼是主要的饲料,将冰鲜的杂鱼粉成肉糜,将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其他黏合剂投入其中,搅拌后喂服给黄条鰤,平均一天投喂两次,清晨以及傍晚时进行投喂。除此之外,由于气候环境的差异以及黄条鰤生长情况差异不同,需要科学调制喂养方式。

网箱养殖过程中,潜水人员需要定期下降到水域中查看网箱的网衣完整度以及鱼群的质量,并且定期清理网上的有害物质,这样以免受到影响,导致水流不畅,是由于铁质网相较为容易生锈,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展开打磨,刷漆工作,避免浮快,想要进一步提升对风浪的抵抗效果,需要建立多个网箱的连接间隔一段距离之后测定水温、盐度、PH值以及透明质等水度制表,加强养殖记录的重要性提升,定期抽取养殖鱼苗测鱼体的生长情况,并且进行记录,同时还要检查是否存在寄生虫以及其他疾病,如果发现问题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根据天气情况安排饲料喂养。

3.2 水产养殖

水域养殖过程中,一般是在闭合的循环水系统中进行养殖,循环水系统使用锅炉加热系统、过滤系统、生物滤期以及紫外消毒系统进行构建,生物滤池水体为200m长方形水泥地,每个水泥地面积在45m2左右,水深为1.2m,水泥池使用中间排水池里向中间倾斜15%的方式进行设置,水泥地由四周进水,入水口处存在水管冲入液态氧。一般来说,养殖池中的水质标准需要进行重点关注,将水温控制在x25℃以下,盐度保持在25%左右,值为8.0左右,荣耀为每升7.5mg。安泰,但需要小于0.5mg每升24小时水循环次数大约在10~20次不等,薪水补充量是系统水量的5%~10%左右,养殖使用海水,需要经历多重过滤之后再进行应用。黄条鰤鱼种可以在市面上购买或者选择海洋捕捞的方式,选择体质较为强壮并且体表较为完善的活泼鱼种进行放养,鱼种运输养殖池之后可以借助据为铜点进行消毒之后,放养密度需要控制在每立方米14尾,黄条鰤养殖四个月之后可以见到良好的养殖效益,除此之外,需要根据黄条鰤的生长情况对其进行喂食,一般来说,玉筋鱼是其主要的食物。

在循环水系统中,养殖11个月后能够获得较高的养殖利润以及产量,平均每尾鱼利润在120元左右,单位产量为每平方米47kg,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阶段,每年春季禁渔期前黄条鰤的市场供应都来自海上,捕捞一般来说价格在10~12元/千克不等,价格较低,并且作为生鱼片进行使用。因此日本对于黄条鰤的需求较高,而直接从海上捕捞的黄条鰤质量较差,脂肪含量较低,使用起来不够美味。除此之外,黄条鰤离水之后会出现死亡的问题,肉质较差,并且颜色较差循环水系统的应用,可以借助人工饵料的思维培养,体制较优,并且口感较为鲜嫩的黄条鰤,对经济效益提升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水产养殖的方式能够推动黄条鰤的生长发展。通过培育质量较为优良的黄条鰤,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引起促进我国与日本地区的海上贸易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内容。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对海生鱼类的需求不断扩大,要进一步保障黄条鰤的正常生长以及自然资源需要促进其质量提升,因此人工繁育的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研究分析显示,黄条鰤的性成熟较慢,一般需要养殖3~4年之后,才可以进行繁育,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水产养殖以及人工养殖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保障调黄条鰤的质量。

猜你喜欢
网箱养殖日本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网箱养鱼中的网衣清洗方法
日本元旦是新年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高密度聚乙烯(HDPE)近海养殖网箱框架抗弯刚度分析
网衣的清洗方法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