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劲民,伍伟锋,陈俊强,罗杰峰,唐卫中,柳 亮
(广西医科大学,南宁 530021)
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提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其根本是实施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该计划不仅要培养创新型的国际一流临床医学人才,而且也培养满足不同健康需求层次的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人才[1]。2018年,教育部提出“四新”建设,即“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开展“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地方医学院校已经成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人才90%由地方医学院校培养[2]。因此,地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区域临床医疗水平。10年来,广西医科大学探索与实践了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工作,确保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政策要求相适应,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1.1 培养目标强调“人文素养、理论知识、临床能力、创新精神”为一体 医学教育首先是人之为人的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教育,要将人作为一个生命整体来考虑。要让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高校立身之本”真正落到实处。其次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再次是培养能力的教育,突出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的培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需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的规范化培养。最后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医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其服务对象是复杂多元的。医学生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与能力。
1.2 课程体系强调持续更新与整合 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各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衔接。从科技发展规律来看,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是一个“综合→分化→综合”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从学科发展规律来看,学科因壁垒突破、边界重设而走向融合,因知识发展、领域创新而走向分化。因此,地方医学院校应持续更新课程体系,着力推动医学与人文、医学与理工、医学学科之间等的交叉融合、有效整合。既可以开设独立的一门或几门课程,也可以重构整个课程体系,还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更新,减少学科之间知识的冗余与割裂,进一步强化知识的联系和整体性。
1.3 能力目标强调职业需求与岗位胜任力 职业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因此,临床医学人才的岗位胜任力是综合而全面的,应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临床医生的职业需求,这是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通用标准由八大核心指标组成:临床技能与医疗服务,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养,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与管理能力,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3]。无论是从国家相关部委出台的政策文件要求还是从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来看,提高岗位胜任力,满足职业需求的临床医学教育仍然是未来一段时期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1.4 培养过程强调医教协同 当前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是以系统为基础,以胜任能力为导向,强调建立医教协同的卫生服务系统,解决的是综合素养下的公共服务型的医学[4]。从2014 年开始,我国开始探索医教协同改革,其目的是打破教育系统与卫生系统相互独立的状态,促使其相互依存形成合力,协同育人。医学院校是医学教育的实施主体,而医院既是医学人才的培养单位,又是直接使用者。因此,学校与医院双方应以教学基地为依托,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积极整合各方有效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这样的医教协同才会有生命力[5]。
2.1 提升思想认识,推动教育理念由传统理念向发展新理念转变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师生中开展教育宣讲和教育思想大讨论。始终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在学校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上予以体现,在资源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保证。牢固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的医学发展新理念,医学教育的内容从疾病诊疗提升拓展为预防、诊疗和康养。
2.2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由应用型向高素质转变 学校根据办学定位,结合国家、社会及学生的期望与要求,组织各级领导、教学委员会、教育专家等进行广泛深入研讨,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征询意见,经过论证后,确定了人才培养总目标,即培养德医兼修、理论厚实、技能突出、创新引领、担当有为,具有大健康理念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依据国际国内医学教育标准,从国家、地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出发,修订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3 优化课程体系,推动知识组织范式由学科知识向系统知识转变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行为科学,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公共卫生与科研方法,临床医学等5个课程模块。主要体现了3 个特点:一是梯度性。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客观规律设置有梯度和内容上下相衔接的课程,强化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基础。二是动态性。综合知识前沿性、社会时代性等因素动态调整课程,开设《生物信息学》、《智慧医学》、《全科医学》等课程。三是整合性。探索和实践“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和“以疾病为基础”课程模式改革,将生物医学阶段14 门课程以及临床医学阶段4 门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形成9门整合课程。
2.4 应用以知识探究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范式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 鼓励教师采用与课程模式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基础医学课程采用理论课与实验课同步安排的模式。一般在理论课后同步安排相应的实验课,帮助学生运用、验证、巩固已学理论知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采用理论课与见习课同步安排的模式。见习课通过病例示教、床旁教学等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教师因课制宜选择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探究式、转化式教学,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主要学习教材知识向以教材为基础的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学习转变,由主要是一个人独立学习向个人、团队和现场学习转变[6]。实施“互联网+医学”教育,推广网络教学、临床模拟教学等教学手段。
2.5 完善学业考核体系,推动学业评价模式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 积极推进学业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突出学生学业的过程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开展过程与结果并重、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考核体系涵盖学科课程考核,基础课、专业课、毕业三个阶段综合考试,毕业实习考核及综合素质测评等环节。根据课程特点,综合运用阶段测验、论文、调查报告、小组学习汇报、口试、作业、实验、考勤等评价方式。在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还应用了计算机模拟病例评价、临床操作技能评估和迷你临床演练评估等。
2.6 构建人文新体系,推动人文素养培养范式由理论说教向学思践悟转变 一是聚焦“两个课堂”,开展有协同的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改革。在思政课、专业课两个课堂中,坚持德医交融,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理念、内容、教师协同。二是聚焦“课内课外”,开展有温度的职业素养教育。在各类课程中强化人文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毕业实习阶段带教老师言传身教,在问诊、体检、病历书写等环节注入医学人文因素。通过开办医学人文论坛,举办各类社团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教育氛围。三是聚焦“三全育人”,开展有深度的育人教育。建立“一班三导”(班主任、学业/临床导师、导航学长)制度,将育人工作贯穿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阶段,实现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协同育人。
2.7 构建全程不断线的临床实践教育体系,推动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培养范式由分项割裂向系统综合转变 坚持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培养5 年不断线,确保学生的临床实践得到全程培养与巩固提高。通过设置相关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社会实践及学生活动等形式,让低年级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培养其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素养。在临床核心课程安排学生集中临床见习,采用课堂讲授、医院床旁见习与技能中心模拟教学相结合等形式,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意识。通过临床轮转实习,强化综合性临床实践操作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不同阶段的医学生,采用不同的临床思维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查房、SP病人应用、临床技能培训、综合病例讨论、床边教学、学术讲座等。
2.8 明确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主体职能,推动临床教学由差异化向同质化转变 将附属医院教学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实行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入选条件、管理运行、操作标准、检查考核标准的“四个统一”。聘任医院领导、专家担任学校教学委员会和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学校办学、人才培养等重要教学活动的顶层设计,形成学校与医院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7]。学校每4年进行一次临床教学基地评估,每年开展临床教学基地的中期教学检查,持续评价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临床师资、教学管理等。
2.9 支持学生参与科研,推动创新精神培养范式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制定科研反哺教学的相关制度,鼓励教师把科研思维、方法、成果等融入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吸纳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爱好。构建“全程化、分层次、多平台、广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创新创业素质拓展学分,明确规定学生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途径,获取相应学分。
3.1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学生职业素养得到明显提升。毕业生在2016~2020 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学人文模块平均分及掌握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强。根据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提供的2013~2021年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学科成绩分析报告,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考试成绩总通过率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017~2019 年国家医师资格分阶段实证研究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 年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医学基本知识考试平均分高于全国平均分19.42分。学生代表荣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 次,二等奖2 次和2021 年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赛道全国总决赛银奖。三是毕业生综合素质高。近5 年获各类学生科研项目1 717项。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93项。升研率从2017年的41.81%提升至2021年的53.24%。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调查显示,99.81%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总体满意,97.96%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专业技能符合岗位需求。
3.2 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临床医学专业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临床医学专业相关课程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23 门。学校于2017 年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 强高校”。全科医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选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学校连年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
3.3 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果 在本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先后获得65项国家级、省级教改项目,发表教学论文37 篇,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6 项。多次在全国性教育教学会议上作大会报告,与兄弟院校交流相关研究与改革经验20余次。
综上所述,广西医科大学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面对国内外医学教育发展新形势和省部共建建设医学教育区域样板院校目标要求,我们要瞄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卫生健康领域的需求,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坚持医学教育的守正创新和内涵优化,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为健康中国建设、教育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