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低度炎症

2023-01-03 01:40袁平戈
肝博士 2022年2期
关键词:低度抗炎炎性

文 袁平戈

炎症是各种致炎性损害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所诱发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和全身的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引起炎症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生物性(如细菌、病毒等)、物理性、化学性等因素和组织坏死、免疫反应等。总之能引起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因子都能引起炎症。炎症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如皮肤感染时患者对这些症状体会最深。多数情况下当损伤终止或感染治愈后,炎症消退,炎症因子水平也在数天内恢复到正常范围。

慢性低度炎症是一种非特异性、慢性、持续、低度的炎症状态。这种炎症的特点是炎症的经过时间很长,致炎因子的刺激较轻并长期起作用,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因此称之为慢性低度炎症。这种炎症是非感染性炎症,无红、肿、热、痛,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这类炎症属于血管免疫性炎症。

肥胖、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它们都有一个重要共同特征就是慢性低度炎症。低度炎症以血浆炎性因子的2~ 3倍增加为特征,它在这些疾病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报道,阿尔茨海默病、骨质疏松症、冠心病、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缺血性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痛风、银屑病、肌少症、衰弱、衰老等都与慢性低度炎症有关。

通常认为慢性炎症状态是形成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脂肪组织不仅可以直接分泌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因子,而且,升高的 IL-6可以刺激肝脏分泌C反应蛋白(CRP)。人体能量或营养产生过剩致代谢产物堆积(非酯化脂肪酸、脂多糖等),可诱发一系列炎症因子介导的慢性低度炎症,即代谢性炎症;继而炎症损伤血管、肝脏、胰岛、脂肪等代谢活动相关组织或器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 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病理生理过程。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症被比作“ 一根藤上的 4 个瓜”,目前认为它们都属于一种慢性炎症状态,有密切的相关性,这些疾病的发生有着共同的土壤,即炎症,其本质是慢性低度炎症的结局。NAFLD的发病机制中的“ 多重打击”学说被广泛接受,由炎症因子引起的慢性低度炎症参与了 NAFLD 整个病理生理过程。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失衡是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脂肪性肝炎、晚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2000年 Franceschi 等第1次把随着增龄出现的先天性免疫激活的现象称之为“炎性衰老”,其特征是机体慢性低度炎症。炎性衰老是一个慢性的、低度的、无症状的、可控的全身性的炎症过程。慢性低度炎症是衰老的特征之一,老年人常处于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在老年人,常由于各种慢性损伤难以完全终止或慢性感染难以根除以及免疫老化、运动减少等因素,使机体的炎症难以彻底清除,体内炎症因子长期轻微升高,而长期处于低度炎症状态。

在衰老的机制中,炎症是细胞间通讯改变的重要因素。衰老细胞可分泌多种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等,引起异常的炎症反应。而炎性因子可通过直接促进肌肉蛋白降解或间接影响重要代谢信号通路来促进衰老发生。炎症在衰老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并被认为是老年人衰老的主要决定因素。有学者提出慢性炎症与预期寿命有关,Franceschi等曾提出成功老龄化和长寿的关键是有效控制体内的慢性炎症,能更好的应对慢性抗原的人的预期寿命更长。炎性衰老是机体衰老进程速率和寿命的一个决定因素

慢性炎症与肿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肿瘤的本质是一种慢性、低度、持续、不可逆的炎性反应,炎性介质如IL-1、IL-6、TNF-α、干扰素(IFN)-γ及自由基发挥重要作用,炎症是肿瘤的特征。炎症分子不但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可以作为药物干预的靶点。近年来,炎症已被列为肿瘤的第七大特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通过抑制癌前病变患者或肿瘤易感者的慢性炎症,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和复发。炎症能影响肿瘤的发生及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同样也影响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

动脉粥样硬化(As)曾被认为是脂质在动脉壁的过量堆积,但今天被公认为是由全身慢性低度炎症所诱发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修饰脂蛋白和免疫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动脉壁细胞和这些细胞分泌的各种炎性因子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As发病机制涉及脂蛋白、血管壁成分和免疫系统等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炎症反应是这些相互作用之间重要的桥梁,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核心危险因素。

抗炎症治疗是防治慢性低度炎症的重要策略,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药物治疗方法。目前,抗炎治疗在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NAFLD及肥胖症患者中均取得了一定进展。Moiseeva等发现经典的降糖药二甲双胍可抑制细胞衰老过程中出现的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编码的表达,通过降低内毒素诱导的NF-κB通路的活性起到抗炎作用。一项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发现,在≥40岁的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中,服用二甲双胍患者的血浆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未服用者。陈玲玲等研究发现黄连素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脂代谢紊乱。

生活方式干预的治疗核心是运动和控制饮食,可以改善慢性低度炎症患者的预后。运动具有抗炎症作用,对慢性炎症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规律性有氧运动作为治疗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低廉易行,且运动的抗炎效应具有广谱性,没有年龄上限,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饮食控制达到减重效果的平衡饮食对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患者应少吃红肉、加工肉,控制脂肪摄入,减少糖和含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豆类和谷类,增加富含纤维食物的摄入量。

猜你喜欢
低度抗炎炎性
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控制中低浓度阿托品和角膜塑形镜的联合应用效果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中药日钟阴阳方控制低度青少年近视的效果分析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趣味化教学策略
对低度白酒生产技术的探究
中药复方提取物对IBDV感染SPF鸡抗氧化和抗炎能力的影响
两种血竭凝胶抗炎抗菌效果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