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胜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030032)
基于旅游公路文化驿站设计实际,科学应用地域文化,对旅游业良好发展有积极影响。结合旅游公路文化驿站设计的特点,加强落实地域文化,不仅能够缓解游客长时间奔波的疲劳感,也切实满足游客想要进一步了解所在地区的特色文化。因此,地域文化是旅游公路文化驿站设计的重要选择。基于此,在旅游公路文化驿站设计中,探讨地域文化及其具体应用,切实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
地域文化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基于相应的历史发展背景、地理环境和区间环境,当地居民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构成的原始历史发展脉络,多种元素之间相互融合及相互成就,从而构建起所在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地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下传承,在传承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变化积淀,从而逐渐形成较为完善和完整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充分彰显所在区域的人文特征及时代发展趋势。在不同的区域环境下,历史进程和地理环境会有一定的区别,地域文化也不相同。人是文化发扬传承的关键,也是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
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又涵盖了气候特点、自然生态以及地形地貌等。这些元素构成了一个更为完整的自然文化,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基础。在旅游公路文化驿站设计过程中,需要科学使用周边的自然环境,在确保生态环境不受到伤害的基础上,强化驿站的文化特色。②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主要包括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宗教信仰等。在人文环境当中,人们生活足迹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游客沿着这个足迹去感受、去理解,能够切实深入到所在区域的风情文化。设计建设良好的旅游公路文化驿站,充分融入地域文化,带领游客深刻感受所在地区的人文内涵,促使旅游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③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指的是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及产业链条的构成等。历史的发展基于环境,结合人们的努力实现了良好的发展,从而所在地区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业链,促使经济良好发展。其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在设计旅游公路文化驿站时,可以有效融入一些所在地区的经济特色。
以往的旅游参观方式已无法满足游客,相对于人潮涌动的集体参观标志性建筑,现在人们的旅游更追求自然及有特色的地方。而旅游公路文化驿站作为新兴旅游胜地,给游客提供了更为舒适的休息区域,具有浓厚的当地特色,同时也满足了游客休息和旅游的要求,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尤其是在一些地形地貌非常有特色的地区,如沿海、沿湖、山区等,其所独有的观景台,使游客得到了充分地满足,同时通过构建完善的功能区,游客的安全得到了保障[2]。
旅游公路文化驿站不同于其他旅游景点,十分关注游客的舒适性,提供了人性化的休息空间,有效缓解游客的疲劳感,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旅游公路文化驿站设计建设目的是为了推动旅游行业稳步发展,只有满足游客的需求,才能推动旅游行业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创造属于所在地区的特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城市中的各项地标建筑,不仅有当地生活的居民,同时慕名而来的游客也非常多,但是很多时候由于人的拥挤无法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更没有感受到地区独有的特色文化。在旅游公路文化驿站设计过程中,强调驿站的舒适性和文化性,可促使人们观赏和休息的要求都得到满足。设计人员通过充分融入地域文化,打造更为独特优美的精致建筑,促使公路文化驿站成为游客旅游道路上的必经之地。
好的旅游公路文化驿站仅靠优美的环境是无法吸引游客停留的,优美的建筑环境无处不在,而很多游客不远千里去一个地方,目的就是为了感受所在地区的独特文化和美丽风景。在一段休闲的旅游当中,人们想要暂时摆脱匆忙的生活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希望在充满人文情怀和历史文化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多元的地域特色。基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及独有的区域文化,是游客能够很好地对各个地区进行区分的关键。由此,在设计旅游公路文化驿站时,注重历史元素的融合,强调驿站建筑的历史价值。基于这一要求,设计人员需要切实考虑到所在区域所具有的特点,明确公路文化驿站与其他建筑形式之间的区别,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以历史文化的优势,吸引到更多的游客进来,使人们感受到长期发展历程中所遗留下来的文化美感[3]。
旅游公路文化驿站的建设不可以以破坏环境作为代价。基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要科学利用生态环境,让其能够为旅游公路文化驿站的设计增添更多的色彩,切实注重驿站建筑的生态性,在满足驿站良好建设的同时,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前进。
每个地区都具有独特的环境景观和资源,在设计旅游公路文化驿站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景观,从而在地域文化应用的基础之上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在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对驿站周边地理环境进行全面考察,切实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确保驿站与环境之间的和谐感。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用周边一切可以调动的元素,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科学的设计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情况,同时也能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的共同发展。以扎碾为例,扎碾是青海省比较著名的旅游胜地,在设计通往扎碾的公路文化驿站时,就可以充分利用道路周围的自然景观,通过将自然景观充分地融入到驿站设计当中,促使当地文化特色在驿站中得到充分的呈现。旅游风景道路上具有一个古柏观景台,古柏代表坚韧不拔、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在设计过程中,就可以将古柏很好地呈现出来,充分利用古柏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很好地保护了这些古树。
在设计旅游公路文化驿站时,应该科学设置相应的功能区,很好展示文化特色,也应该满足旅客实际需求,通过加强完善服务区,促使旅客的生理需求得到切实的保障。从旅游特点来看,文化驿站会有很多游客参观,车辆往来也会非常频繁。基于此,根据所能容纳的游客量设置停车场,确保车辆之间不会出现纠纷。服务设施要构建全面,对于人和车之间的服务区要设置得当,具有清晰的辨识性。同时为了司机和游客能够快速地定位自己的车辆位置,可以在周围设置一些清晰的导向牌和引导线,有效提升人们的寻找效率。
在文化驿站中建设相应的服务区,服务区应该符合舒适、温暖、安全要求,能够有效缓解游客一路奔波的疲劳感。还可以为游客提供饮食区,推出一些当地的特色美食,从而让游客对地域文化具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设计良好的休闲观赏区,通过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构建人文文化氛围,进一步强化旅游公路文化驿站的人文情怀,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还可以有效运用植被作为遮挡。当游客有特殊需求时,可以对功能区域作出明确的划分,有效避免人流来往频繁的嘈杂感。除此之外,在服务区一些比较显眼的位置设置一些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标签,比如人文介绍、挂饰、陈设等,让文化标签得以潜移默化地感染游客,让游客具有更为深刻的体会[4]。
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气候、地理条件等各有不同,以至于在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中,每个地区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现象,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深刻呈现了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基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游客进入一个地区旅游更倾向于观赏其地标性建筑和一些地区特色。基于此,建设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的旅游公路文化驿站,将地域文化充分地融入到驿站设计当中,游客在路过时进入到该驿站,感受其想要呈现出来的文化特色和地区建筑,从而对该地区产生更为强烈的认同感,为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有力支持。
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于文化传输的重视,也切实体现在了旅游业上,通过建设完善旅游公路文化驿站,即便没有实际进入该地区城市当中,也能对这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具有更为充分的了解。由此,在设计旅游公路文化驿站时,应该考虑到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创新设计方式,抛弃千篇一律的设计模式,为游客呈现出更具有地方特色、满足人性化需求的旅游公路文化驿站。
在文化驿站的造型上,可以积极参考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以海南为例,参考一些海南近现代建筑,同时结合地域特点,充分体现出热带滨海氛围,同时明确观海的核心,建立完善相应的观景平台,并根据驿站周围的海岸线作出亲水设计,设计具有地区特色的廊桥。与此同时,对于驿站中的重要建筑群,加强融合地域文化元素,科学设置夜景照明。驿站的外观或者屋顶,在满足实际建设条件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融入传统文化建筑特色内容,带领游客领略这座城市的美感[5]。
建筑立面设计应遵循地域性原则,在尊重地方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使人们在情感上得到一种认同和归属。建筑立面设计应当注意到人们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习惯,创造出能够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认同的设计。
在驿站立面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造型以及实际需求,避免立面构件对建筑风格的破坏。在设计驿站建筑立面的空调机位时,需要同立面实际情况结合考虑,从而确保整体设计的完整性和协调性。针对驿站建筑的外窗,应该有遮阳措施,可有效运用外遮阳的方法。在驿站建筑立面处,应该采取科学的措施,起到防水、防腐蚀、防潮的作用。如果旅游公路文化驿站所在地区经常发生台风,需要在其屋顶增加抗风措施[6]。在设计旅游公路文化驿站时,应该对其外部景观以及内部建设进行全面的思考,确保整体的协调性和和谐性。
在选择驿站使用的建筑材料时,应该切实遵守相关部门的规定,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避免对人造成伤害。在驿站建筑中一些比较潮湿、坡道、楼梯等处,为了避免游客受到伤害,应该有效运用防滑材料,强化建筑的安全性。在旅游公路文化驿站周围可以设计一些路标牌和交通指示牌,这时可以有效融入一些地域文化因素,比如图案或者指示牌内容等,旨在呈现良好的民俗风情景观。在驿站内还可以设置相应的解说牌,可以运用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原材料制作,同时将驿站情况以及所在地区的特色进行详细说明[7]。
通过对旅游公路文化驿站设计的了解,在设计过程中,加强落实地域文化对提升设计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旅游公路文化驿站设计情况,在设计过程中,科学应用地域文化,能够做到将舒适和文化感受结合并良好呈现。因此,应立足于旅游公路文化驿站设计实际,深入分析地域文化应用,不断优化设计,在满足游客对旅游地区的期待同时,也为旅游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