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琪,陈 祥(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新工科建设有助于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更好地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在开拓工程教育新路径的同时,也需要变革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更新和优化工科学院文化育人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推进文化育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将有助于塑造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具有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多元化新工科人才。
新工科内涵丰富,可表述为新的工科形态,对工科注入新的内涵以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即“工科+”[1]。单纯的工科教育更加偏向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工科人才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对于新工科人才培养而言,单一的专业能力显然不足以应对未来的各种发展变化。尤其工科专业所涉及领域多为重要工程领域,工科人才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将直接影响其技术应用,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如果为发展做出的努力没有把人的方面和文化的方面作为其中心内容和中心目标的话,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就会失去其真正的意义”[2]。因此,需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3]。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有效引领和塑造人的精神、道德和价值认知。在《辞海》中,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则是将广义的文化定义为“总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4]。西方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所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5]从教育文化角度来看,郑金洲在《教育文化学》中认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后天获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把文化更多地看成一个受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支配的符号系统[6]。从各种“文化”概念理解中可以发现,它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具备群体性、动态性和复合性特征。它们有着特定的表现形态,如语言、工具、艺术等,也表现为一系列的活动,如制造工具、艺术表演、道德实践等[7]。学校教育中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为课程文本、教学语言等教育形态,表现活动多为道德实践、艺术鉴赏等教育活动。因此,文化可以理解为符号化的人类经验和道德情操以及行为、观念中内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文化育人即是以优秀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帮助其形成积极健康的主流价值观念,更好地成长成才。
以文化人作为文化育人的总体机制表达,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为基础,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良好品德[8]。这对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以德为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化育人,将进一步弥补工科学生专业能力以外的未来发展必备素养。这就意味着在原有工科培养模式上需要注入人文影响,实现“工科+人文”的工科学院文化育人新模式。从单一技术层面转变至人的层面,更加强调其家国情怀、创新能力、跨界融合与沟通、终身学习、国际视野等素养与能力。
工科学院文化育人常规机制可分为直接育人和间接育人。直接育人是将文化知识以简便且有效的符号、语言等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间接育人则是利用环境、氛围等间接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校课程与课堂教学属于直接育人机制,学校课程将文化以符号形式表征为教材内容,而课堂教学是教师以语言形式进行文化加工和阐述;校园文化则属于间接育人机制,利用日常活动、宣传等营造文化氛围,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认知。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工科学院文化育人机制。
学校课程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社会文化传播的工具,也是实现文化育人的有效工具。一般认为文化是课程的母体,课程是对文化在一定标准下选择的结果,或是课程是对文化的一种精选[9]。这种选择能将优秀文化最大程度地传播给学生,引领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在社会学研究中,课程被认为是阶级与文化再生产的工具,如布迪厄所提,“学校课程是上层阶级实施‘符号暴力’的隐蔽载体”。阿普尔发出“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疑问,认为课程知识的研究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研究,即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在特殊的机构中,特殊的社会群体和阶级把学校知识看作是合法性知识[10]。简言之,课程是一种官方知识,一种法定文化。课程作为法定文化,其呈现的内容必然是经过选择的文化,是维护社会秩序所必需的优秀先进文化。法定课程作为讲授与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实现文化育人的最有效工具。
工科学院由于其专业特殊性,专业课程文本多为专业知识,较少涉及人文类知识,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课程作为文化育人的课程补充。人文学科的核心使命是立德树人,特别需要注重价值观的培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世界眼光[11]。工科学院课程设置中将思政类课程作为通识必修课,同时要求通识选修课程学分必须包含人文类学分,就是为了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健全工科生人格的培育与引导。然而实际上,工科学院学生普遍忽略人文类课程,实则是知识地位存在差异。知识间的地位差异在偏差选择中被不断固化,实效或实用就成为知识的选择标尺[12]。工科类专业知识更加偏向于应用型,是未来职业生涯的基石,因此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有足够的重视度并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反之,“形而上”的人文学科更注重人的心灵与精神成长,并不能带来直接效力,因而并不被看重,课程文本这一有效文化育人工具的效力不足。工科学院常规文化育人模式对于新工科人才培养而言需要进一步完善,“工科+人文”的跨学科模式或许能够改变工科学院单一的课程文化育人模式。
课堂教学作为文化育人过程中的关键介质,能够有效联系课程与学生,形成积极互动。课堂教学中课程文本内容是教学客体,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则是教学主体,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将学生与教材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文化育人。
教师作为独立个体,本身带有一定的文化倾向,因此,学校进行教师选拔时都会进行较为全面、严格的考察,如此才能使教师能够代表社会发挥教育作用。因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把所谓“法定知识”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13],课程内容生成过程中要受到很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或制约,其中主要因素就是课程文化和教师的社会角色[14]。教师接受何种教育和文化影响,都会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加入自身对课程的理解,选择适合自身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讲解,即教师一旦确立了“如何教”,就已经蕴含了“教什么”的课程内容的重构;学生一旦做出了“怎样学”的选择,就意味着他所学的已经不是法定课程和教师重构课程的内容了[15]。所以通过对学校教师的职前师范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加强社会主流文化的熏陶,让其尽可能地与教材内容具有文化同质性,并在可控范围内进行一定的自我理解,从而提升教学中的文化育人效果,给予学生积极正向的教育影响。反之,若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加入自身价值观,诸如一些过于功利化观点,这种引导将进一步加剧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反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即使教材内容具有高强度的引导性也不能保证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作为文化传递介质的课堂教学是实现文化育人的关键育人过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教师本身的素质和观念同样值得重视。
校园作为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场所,其中蕴含着潜在的文化育人环境,如文化橱窗、校园标语、艺术节等宣传或活动,在无形之中进行着价值引导与文化熏染。校园文化的丰盈与引导是对文化育人环境的把控,弥补了直接育人机制较难涉及的学校课余生活和活动空间,以间接方式施加教育影响。
校园文化控制的意义在于保持其平稳、有序,且获得长辈和年轻人共同认可的现实形态和发展趋势[16]。共同认可是维持和稳定文化传承的保障,校内学生认可社会主流文化,才会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积极的创新,承担文化传播的责任。在网络推动下各类文化汇集于校园中,注定校园内的文化氛围是开放和自由的。校园内的文化熏染可以通过一件件小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和传播优秀、先进的文化,潜移默化地进行正向价值引导。在学校这一教育环境中,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更是积极、正向的文化育人过程,能够发挥正向作用,间接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化识别与价值判断能力。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总体目标,通过文化育人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能提升青年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青年学生自由全面发展[17]。学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二级细化,其文化作用更能针对具体学生群体,文化育人效果将更加细致化。院训、特色学院活动等都能给予学生针对性思想引导和价值建立,团学活动、党建引领、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能基于学院特色和学科培养目标加以组织与引导,从而培养具有学科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实际上,工科学院以简练、效率和结果为导向,在文化建设上缺少必要的人文基础,而且工科生对于非专业竞赛类活动也缺少必要的兴趣,因此工科学院的文化育人环境较之文科学院缺少一份人文气息,这也是需要改善与加强的方向。
文化育人的有效实施需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完善和优化原有的育人工具、过程和环境,促使积极作用的扩大化。通过跨学科课程设置、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和营造丰富的文化氛围等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优秀文化,引领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建立。
打破原有课程桎梏,融入优秀文化,关键在于完善工科学院的人文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明确其教学目标、内容、实践方式,让学生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文精神和开拓的创新精神。
新工科提倡融合与协同,在课程设置上也可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实现“工科+人文”的文化育人模式。在原有思政课的基础上融入其他人文类学院课程,形成大思政育人课程格局,构建思想性、选择性与趣味性并存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在跨学科课程体系中可以围绕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家国情怀等传统工科课程较难涉及到的素养与能力。德才兼备,具备多元能力的新工科人才能更好地将所学应用于服务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上。
课程基于符号化文本进行文化育人是课程基础,也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强化工科学生的社会认同与实践认知。工科学生的第二课堂应鼓励学生“逃离舒适圈”,让学生走访文化古迹,探寻红色文化,感受与专业知识无关的人文历史。通过这种现场感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认可并传播我国的优秀文化,进一步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主流文化价值观。通过跨学科课程体系与特殊第二课堂的结合,“培养熟悉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尊重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充满信心的中国人。”[18]
作为育人第一线的教师理应吸收先进的文化理念并融入具体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社会发展带来的网络传播与信息大爆炸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接触社会现实和各类文化,也拥有多元手段进行知识学习和传播。因此教师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文化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和知识教学的作用。
优化教学过程,吸收先进文化,教师需要重视和理解学生独特的文化视角,学习和吸收先进、贴切时代的文化理念,以更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主流文化引导和学习指导。过去的知识传播多在书籍、报纸、广播等媒介中,学校教育也集中于课本知识和教师教学,学生所受主流文化引导主要源自教室场域。现如今,自媒体运营、网络通讯、手机普及等让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多渠道了解和传播知识或进行跨界文化交流。教师需要熟悉和运用信息化手段,利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将传统教学与新兴方式结合,让线上与线下互动起来,充分发挥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作用。
教师应当充分挖掘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将诚信、求真的学术道德与科学精神相结合[19]。在教授专业知识时融入正向的价值引导,纠正学生“偏科”般的价值认知,避免消极功利化的思想传播,营造积极的课堂育人环境。此外,党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专业课堂、党课、党支部等宣扬积极的主流文化,培养一批信念坚定、价值正向的学生党员群体。“校园内多一些优秀群体,多一些来自同龄人的鼓舞和引导,对于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实践行动是十分有益”[20],榜样引领学生群体价值观念的方式也能间接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身处信息时代,各类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文化认知和道德行为。整合校园文化,营造主流文化氛围,将有利于保持校园文化的平稳性、动态性与时代性,帮助学生识别和吸收优秀文化,维护主流文化的稳定和传播。
更新校园文化,丰富文化氛围,让学生们置身于主流文化环境,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与价值观。校园内可以采用橱窗、报纸、广播、艺术节等方式进行直接与间接的引导与宣传我国优秀文化,诸如文化艺术节等开放性活动可以注重多元文化表达,而课堂教学则可利用辩论或者班会等形式助力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主流价值观。通过自由、开放、多元的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在比较和讨论中辨别文化优劣,强化学生的文化判断力,满足个性发展。
校园文化影响之下的学院文化应结合学科特色,营造独具特色的学院文化氛围。作为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工科学院应当为学生“立心”,积极创立院训和特色活动,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如湖北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党建铸魂工程品牌,通过特色的品牌活动培养具有工科特征的新时代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服务意识、终身学习、团结互助等方面积极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和价值引领作用。在学院文化引领下,若是党组织、团组织、班组织都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将有助于工科学院多方位传播主流文化,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此外,应当积极探寻适合当代学生的文化活动和引导方式,让校园文化、学院文化更具时代性和人文关怀,从而使文化育人环境得到学生普遍的价值认同,进而传播和践行主流文化所倡导的正向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