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霞,靳 冰
(洛阳市偃师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南 洛阳 471900)
2021 年偃师区承担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项目,项目资金额800万元。项目的实施共涉及偃师区顾县镇、府店镇等9个重点实施乡镇,通过加大技术攻关力度,主推3项技术模式,有序推进了8万亩农作物的粪肥还田工作。
在项目实施中偃师区农业农村局不断深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化肥减量增效,连接种养两端,生态改良土壤,推动偃师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工作中偃师区农业农村局采取的做法主要有:
偃师区在项目申报时,及时向区领导汇报项目实施对偃师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区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协调该项工作,明确工作内容、工作进度,责任到人,全力推进项目工作有序开展。
2021年5月份接到上级申报要求后,偃师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动员会。镇、街道会后进行了宣传、发动,共有多家合作社、农业公司进行了实施主体申报。项目专家组经过评审,最终确定了5家有实力保障的单位为项目实施主体。
区农业农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组,督促项目工作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度和要求推进。项目实施组不定期进行抽查和听取汇报,确保项目工作按照方案有序开展。区农业农村局还成立了由种植、土肥、畜牧等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技术人员确定实施作物,细化项目实施地块,通过培训、观摩、实地指导等方式解决在项目实施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为推进项目实施进度,偃师区农业农村局立即组织技术培训。2021 年9 月3 日,组织技术人员、实施主体负责人、种植大户50 余人参加了培训会,培训由偃师区农业、畜牧专家对粮食作物化肥减量增效、测土配方施肥、粪肥科学利用等技术进行了培训;10 月15 日,组织种植大户参加了化肥减量增效培训会;10 月19 日,组织了项目堆肥机械撒施现场会,各实施主体负责人及种植大户20 余人参加了观摩会。培训会及观摩会的开展,宣传普及了科学施肥知识,增强了农民科学用肥意识,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在项目示范区内,选择不同镇(街道)、不同粪肥来源进行试验示范项目,偃师区共设3 个小麦试验示范小区,每个小区设置7 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 次重复。目前已完成试验方案设计、基础样品采集、试验小区整理、不同处理施肥、播种及田间管理,尚未进行农产品样品采样检测分析与试验后土壤样品的检测分析工作,预计试验报告2022 年7 月15 日完成。效果监测:在偃师区8万亩项目建设区域内,设立20 个效果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包含常规和绿色种养模式,目前已经完成了基础样品的采集及分析工作,待2022 年6 月完成试验后农产品及土壤样品的检测分析工作,预计试验报告2022 年7 月15日完成。
根据项目区资源条件和设施条件,偃师区实施创建“加工制肥,分散利用”机制。主推“畜禽-堆肥-小麦、畜禽-沼液-小麦(玉米)等3种粪肥还田运行模式。社会化服务组织收集养殖场粪污,集中进行粪污积造,制作成的合格粪肥由社会化服务组织联合种植大户、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施用还田,带动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项目区有机肥施用量亩均增加15%以上。在粪肥还田中,严格控制粪肥质量。实行粪肥集中收集、批量腐熟,还田前对粪肥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还田的方式进行粪肥还田。实施主体在粪肥收集、堆沤、施用的过程中建立粪肥收集台账,做到有据可查。
2021 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通过粪肥、沼液还田实施规模达8 万亩,其中小麦5.8 万亩、玉米1.9 万亩、土豆0.3 万亩,覆盖9 个镇、街道。其中小麦堆肥施用量为每亩1000 kg、土豆商品有机肥施用量为每亩900 kg,总计施用粪肥4.448 万吨、施用沼液7 万吨。项目区消纳畜禽粪污总量54 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为99.29%。通过项目的实施,全区化肥减少折纯氮含量达128.6 t。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按当前尿素价格进行折算达83.2 万元。根据效果监测点的土壤、投入品及农产品的检测结果,认真对比常规施肥和绿色种养两种模式下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农产品品质的提升情况、投入品的成本等,科学评估偃师区绿色种养循环、粪肥施用在增产增收、提质增效、化肥减量、地力培肥等方面的作用,为科学评价试点实施效果、探索绿色种养循环模式提供数据支撑。预期效益:土壤肥力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质及产量有所改善。
今年偃师区的项目已基本实施完毕。在项目的实施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年实施此类项目,经验不足,加之偃师区受2021年7月份降雨影响较大,项目推进进度较慢;项目实施全链条补贴30%,补贴额度较小,部分实施主体积极性不高;县级财政项目资金兑付缓慢,影响项目实施进度。
下一步打算: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尽早兑付项目资金;继续深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潜力和粪肥积造加工还田技术潜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和农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