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的教学研究

2023-01-02 12:5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0期
关键词:偏误形容词母语

徐 洁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00120)

“比”字句教学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一大难题,它分为几种不同的句式,使用频率高,错误率也高。“比”字句在众多比较句里使用频率最高,汉语的比较句是由A(主体)+比较点+比较词+B(客体)+W(比较值)构成。陈丹玲(2020)《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比”字句偏误分析》一文中认为马建忠是最先开始研究比较句的,《马氏文通》是记载中最先在语法方面讨论“比”字句的书籍,他把“比”字句分为平比,差比,极比。“X比Y+形容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是马建忠笔下的差比。差比即两者比较有差别。文言文里差比句中包含“于”字,例如:季氏富于周公。将季氏和周公作比较,比较的是“富”的高低。“于”是差比句的象征,季氏比周公富的部分就是差的部分。“X比 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属于马建忠《马氏文通》中的差比句。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中的“比”是介词,通常将X和Y的性状与程度相比较。在比较X和Y时,X和Y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可以是句子,词类和结构大概率是相同的,两者可以有部分省略,不必完全相同。“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是表示程度的部分。通过对“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的教学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教师的教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学更有效率。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比”字句的教学研究很早就开始了。各学者根据不同文献对“比”字句也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

1 “比”字句偏误原因

首先是语际偏误,以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为例,我比你高,用英语表达是:“I am taller than you.”用形容词的比较级加上“than”。英语中的句子结构和词汇的顺序与汉语的表达并不一样。初级留学生还保留着母语思维,学生往往会倾向于母语翻译法,用母语的表达顺序把句子翻译成中文。而且学生认为形容词前面加“很”,“非常”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英语中形容词要发生形态变化,用比较级的形式,所以他们可能会把“很”,“非常”之类的程度词加在“比”字句中的形容词前面。这是由于母语目的语语法结构不同导致的语际偏误。其次是语内偏误。王晓梅《“不如”类差比句及相关句式研究》指出“《实用汉语语法》将比字句分为两个大类八个小类”。类别如此繁多会让学生产生困惑。比较句也有其他不同形式的表达,比如“不如……”,学生可能会混淆什么时候用“比”字句,什么时候用“不如……”。

根据《实用汉语语法》,“比”字句的第一大类:A(主语)+比B(状语)+谓语。第一大类包括谓语由形容词充任。例如:“这座山比那座山高。”“刘继武激动地说:‘爷爷,你比我更懂得枪的用处,你比我更喜欢这支枪……’”。包括谓语是“有”+抽象名词。例如“王老师比张老师有经验,而且获得过很多奖项。”“历史老师比生物老师有办法管学生,让他当班主任更合适。”包括谓语是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其后可加“一些”“一点儿”“得多”等补语。例如“小张比小王紧张一些,他上次就没有通过考核。”“这兄弟两个是本地人,对这里的情况比我了解得多。”包括谓语是动词,前面为“晚”“先”“早”“后”“难”等状语。动词后还可以带受事宾语。例如:“这些汉字比那些汉字难写一些。”“这条路比那条路好走多了。”包括谓语是一般动词,动词后加情态补语,情态补语为形容词。形容词后可以加“很多”“一点儿”“得多”“多了”等表程度的词。例如:“小张年纪比我大得多。”“小李看书比小关看得慢多了。”包括谓语是动词前加能愿动词结构的。能愿动词“会”“能”等常在这类结构中出现。有时能加“一些”“多了”等补语。例如:“小王比小徐会说话。”“哥哥比弟弟能挑事儿。”包括谓语动词表示增减或升降的结构。这种情况动词后面的数量词、名词作宾语成分。例如:“今年这个村粮食亩产量比几年前增加了二百多公斤。”“我的体重比上个月减轻了,而且减轻了很多。”第二大类是主语+A+B(状语)+谓语。例如“他现在比以前进步多了。”“这孩子在幼儿园比在家表现好。”偏误类型还有诱导性偏误。“比”字句有简单的形式如“X+Y+形容词”,也有复杂一点的句式如:“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这种复杂一点的句式。如果教师为了教学进度,在一节课或几节课内就教授完所有的句式,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可能知道了“比”字句有两个比较项,一个“比”,一个形容词,但却无法用正确的形式表达,形成偏误。“比”字句的偏误有很多种。陈丹玲(2020)进行了分类,第一种误用和误代。例如“虽然乡村的生活没有比城市的生活那么方便。”这里属于误代,可以将比删去。还包括遗漏。例如“你以前更容易克服。”这里需要改为“你比以前更容易克服。”第三种,错序。例如“跟您不能来比。”应改为“不能跟您来比”第四种,否定式偏误。例如“还不比在外受别人的气吗?”应改为“这不是在外受别人的气吗?”第五种,疑问代词误用。例如“但他每天比谁早点来学习”应改为“但他每天比大家早点来学习”。第六种,程度副词误用。例如“所以我比以前更想去学习更多的东西。”可以删去程度副词。

根据各位学者搜集的偏误语料可以发现“比”字句对于对外汉语学习者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难的语法点,各位学者提出了很多精准的建议,对比字句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关于“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相关教学方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进行相关分析。

2 “比”字句教学探究

“比”字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无论是“比”字句的偏误分析,还是教材中对比字句的讲解,或是教师总结的“比”字句的教学经验,都对“比”字句教学有重要意义。“比”字句偏误研究意义在于搜集学生出现过的“比”字句偏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避免偏误在今后再次发生。教师可以教学前,通过对比母语目的语,归纳出母语和目的语语法规则的不同,并分析总结可能出现的偏误;教学中,注意搜集学生的错句,加以分析,归纳原因,针对性的采取方法;教学后,通过教学反思,思考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些偏误,是教师自身教学方法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教材编写的问题,找出原因后再具体原因具体分析。在教材层面,《HSK标准教程》一书中将“比”字句编排在两课教学,并且安排在二级和三级;《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一书中将“比”字句编排在一课;《快乐汉语》一书中将“比”字句编排在两课教学。具体编排如下:《HSK标准教程》一书中将“比”字句编排在两课教学,并且安排在二级第十一课《他比我大三岁》和三级第十课《数学比历史难多了》进行教学;《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一书中将“比”字句编排在一课进行教学,即下册第二十六课《西安比北京还热》;《快乐汉语》一书中将“比”字句编排在两课教学,即《快乐汉语》第二册第二课《她比我高》和第九课《这件衣服比那件贵一点儿》。根据以上教材,可以发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将“比”字句分成几课来教学,甚至分级,而有的教材仅在一课进行“比”字句教学。“比”字句有简单的形式如“X+Y+形容词”,这种句式可以先学;“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这种复杂一点的句式可以后学。总之,不能把所有“比”字句的句式集中安排在一课教学。如果安排在一课会让学生产生混淆。建议分句式,按照难度由易到难的顺序分课,分等级教学。在教师层面,上文提到有的教师在一课就教完所有“比”字句的结构。在“比”字句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所有“比”字句的句式罗列后分课安排教学。先教简单句,后教复杂的句式。通过列举例句让学生总结归纳出语法规则,通过机械操练和交际性操练掌握使用方法。给学生提供真实的会话情景,让学生独立进行交际。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教师首先要做到熟练掌握“比”字句的几种句式,提前了解学生母语中“比”字句的表达方式,将其与汉语进行对比,归纳学生可能出现的偏误,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以此避免偏误的发生。

3 “X 比 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教学探索

3.1 母语与目的语对比

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为例,在教授“比”字句前,先将英语的比较级与汉语的比较句进行对比。英语中的比较句用形态变化和“than”表示比较。我比你胖一点儿在英语中的表达是“I am a little fatter than you.”学生如果使用母语翻译法就会出现把“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放在形容词前面的情况。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语序,“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需要放在句末,汉语中的形容词也不需要有形态变化。英语中的表达顺序是“X+Be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形容词的比较级+比+Y”。汉语中的表达顺序是“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教师可以将两者的例句进行对比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总结出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结构,再进行对比。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不同的句式内容,引起学生注意。如X用白色,Y用绿色,形容词用黄色,程度词用蓝色,英语中多出来的Be动词和形容词的比较级部分用红色标出,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意识到那是汉语中不需要的成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归纳句式,进行纠错。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方式直接将句式告诉学生,需要加强理解性记忆。通过母语与目的语对比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认知母语与目的语在“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句式方面的异同点,帮助他们加强理解性记忆。

3.2 分级分课教学

仿照《HSK标准教程》一书将“X比Y+形容词”安排在和“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安排在了不同课时教学;不能像《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一书中将“比”字句编排在一课,该书为汉语口语速成,要想提高学习效率,需要螺旋式教学。本文建议在长期班的教学中,将“比”字句分别安排在不同等级或不同课时进行教学。对于“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这个句式用实物法、情景法等方式教学。分课教学的方式会让学生更容易吸收理解“比”字句的不同句式,不会产生畏难情绪。“比”字句的教学绝不是在一节课就能完成的,由于它的句型的多样性,需要教师在整过教学过程中注意复现,注意复习。针对“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的教学,教师需要搜集学生用“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造出的错句,并加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出偏误原因,并及时纠正。另外,教师需要反思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些错句。如果是教学方法的问题,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如果是教材的问题,教师需要灵活变通,不能照搬书本,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请教他人进行灵活变通。

3.3 机械性操练与交际性操练相结合

课堂上引导学生归纳结构,机械性操练与交际性操练相结合。机械性操练如领读、点读、跟读、选词填空、连线、词语错序成句等。交际性操练如设置情景小组演练,角色扮演等。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独立说出句子。教室可以多设置一些还原度高的日常生活情景,让学生们演练。例如在商场买衣服时的尺码大小,在超市买菜时的价格高低。设置的情境要尽量贴合真实的生活场景,可以建议学生们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用学的句式进行真实的交流。不仅需要螺旋式教学,也需要在反复地复现该句式,如在作业布置中增强句式训练或在新课讲授时运用该句式。

3.4 教学反思

在笔者的亲身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由于“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句型的多样性,部分学生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也出现了如误用,误加,错序之类的偏误。教师需要反思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些错句。如果是教学方法的问题,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如果是教材的问题,教师需要灵活变通,不能照搬书本,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请教他人进行灵活变通。学生往往倾向于用简单的比较句“X比Y+形容词/动词”,这样有时候会不能达到理想的句意表达效果,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使用“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增强表达效果。

4 结论

“比”字句有几种不同的句式,应分阶段教学。本文仅针对“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这一句式进行教学探索,针对“比”字句中的“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这一句式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首先以英语为母语为例进行母语目的语对比;其次要分课分级教学;最后要注意在之后的课程中复习及收集错误语料,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文仅对“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这个句式的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建议,“X比Y+形容词/动词+一些/一点儿/得多/多了”的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猜你喜欢
偏误形容词母语
认识形容词
母语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母语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形容词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介词框架“对……来说”的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