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猪场竞争力的关键点分析

2023-01-02 09:51文欣伟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10期
关键词:猪场母猪仔猪

王 韬,文欣伟

(1.睢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睢县 476900;2.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常情况下,进口猪肉价格与我国活猪价格基本相当。这就意味着我国生猪市场竞争力较弱,我国养猪业生产成本远高于国外。高成本的原因如下:一是饲料价格高于国外,或者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无法改变;二是猪场建设、装备、技术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生产力低下。通过对猪场问题的科学化解,可以大大提升猪场效益。该文试图以猪群健康、母猪PSY、管理艺术和投资水平四个关键点,阐述提高猪场竞争力的措施。

1 猪群健康

猪群健康是猪场获得生产高效率、产品高品质、经济高效益的必要条件。把猪群健康建立在高强度消毒、高标准防疫、高明的治疗之上是一种认识误区,虽然这些措施不可少,但都是被动的,没有抓住关键。

猪群健康取决于最根本的两点:一是满足营养需要,二是满足环境需要。

1.1 满足营养需要

机体的营养需求非常深奥,目前还没有完全搞清楚,随着技术进步还会揭示出一些奥秘。我们通过复杂的技术手段设计的配方和制作的饲料只是相对科学,与猪只的真实需求难免有一些差异。

猪场使用的一般是经验配方,是按原料营养价值的平均值进行计算的。而由于产地、品种、贮存时间等不同而导致原料有可能品质差或贮存过程中发生质变,配制过程人为因素或设备因素误差,这些情况都会影响饲喂效果。有条件的猪场应对每批原料进行检测,根据其实际营养含量调整配方。

以牺牲原料品质为代价而降低饲料成本的行为是错误的。有些含有毒素的轻微霉变饲料肉眼看不出来,要进行检测。有问题的饲料坚决不用,不能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质量,猪只饿一两天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问题饲料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

饲料原料贮存场所要求通风、防雨、防潮、防虫、防鼠及防腐等。添加剂、药品等贮存场所还要求防高温。

1.2 满足环境需要

现在规模化猪场的条件比过去传统散养好了许多,但仍然猪病泛滥,防不胜防。笔者认为环境的污染和猪舍的设计不合理是造成猪只免疫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现代规模化猪场猪舍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猪舍内的环境质量受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氨气和微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氨气和硫化氢传感器,在舍内中心位置放置传感器,可对舍内的相关指标进行监测;通过科学的设计,解决大猪怕热与小猪怕冷的矛盾、冬季通风与保温的矛盾。通过人工的、机械的、智能化的方法使猪舍维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保持清新的空气。

2 母猪PSY

目前国内PSY(每年每头母猪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的平均水平为15左右,优秀猪场可以达到20以上;而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可以达到25 以上,优秀的猪场可以达到30 以上。按上述四个PSY 值计算,年出栏万头生猪分别需要基础母猪700 头、500 头、400 头、330 头,相比之下成本和效益迥异。PSY 15 头,断奶猪的成本起码330~350元/头,PSY 25 头,断奶猪的成本起码200 元/头,中间相差了100 多元钱。对于猪场来说,不断提高PSY,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

母猪获得较高水平的PSY,前提是猪群的健康和高水平管理。同时,提高PSY,猪场要从细节做起,需要注意一些隐性因素。

2.1 抓好后备母猪的培育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猪场的PSY 水平,而且往往被忽视。合理的营养和专业化管理是提高种猪繁殖率的重要措施。识别最有繁殖力的后备母猪和使后备母猪早发情是提高种猪繁殖力的重要手段。合理的免疫程序和正确的操作规范是种猪健康的保证。

2.2 优化猪场母猪的胎次结构

母猪都是1~2 胎产仔数相对较少,3~6 胎产仔数相对较多,第7胎后产仔数逐渐减少。母猪群中合理的胎次结构以第1~2 胎的青年母猪占30%~35%,3~6 胎占60%,7胎以上占5%~10%为宜。但还应根据母猪品种的繁殖性能、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灵活掌握,如繁殖力强的母猪,其高胎母猪可适当增多。

2.3 消除亚临床感染

从生命活动的规律上讲,首先确保免疫,其次是新陈代谢,最末位的才是生殖,只有其他机能都正常的时候,生殖活动的潜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因此,消除亚临床感染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基础。猪场常常无视母猪皮肤粗糙、被毛粗乱、湿疹等司空见惯的现象,这些现象意味着非特异性免疫屏障遭到破坏,肝肾受到损伤、新陈代谢混乱、发烧、便秘等,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重大。这些现象背后,母猪患血液原虫病亚临床感染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及时治疗,而且病毒性繁殖障碍情况依然严峻,经常造成死胎或带毒母猪所生的仔猪受病毒性腹泻困扰的情况。

2.4 注意新生仔猪护理细节

护理新生仔猪时最好“先擦干净猪的鼻腔,再剪断脐带”,因为仔猪可以及时自主呼吸,但在生产中,许多猪场习惯先剪断脐带再擦鼻腔,这么微小的程序差别就可以造成断奶仔猪体质量相差300~400 g的区别;新生仔猪的“6小时保护理论”,即仔猪生后6 h 内把仔猪放置在33℃的保温箱内,并吃够50 g 初乳,同时避免在生后6 h 内进行剪牙、断尾、阉割等操作。

3 管理艺术

猪场无论大小、豪华与简陋,管理水平上不去,结局一定是失败。猪场工作效率取决于科学的养殖观念、场长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养殖团队的责任心。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选择一位合适的猪场场长至关重要,优秀的场长应精通饲养管理、繁殖育种、营养调控、疫病防治技术,熟悉养殖场规划建设、生态循环、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规模化、规范化猪场的实战管理经验,要为人正直、诚信、务实,善于沟通。具备良好的领导才能和亲和力,良好的环境适应和变通能力,肯于深入一线、有吃苦精神。

在猪场规模比较小或者管理比较粗放的情况下,似乎不会有大问题,而不尊重员工的猪场一定会亏损。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良好的管理情况有三种:第一种是靠完善的管理制度,没有任何空子可钻,不容易做到;第二种是给予员工股份,调动积极性;第三种是靠人性化管理,关心员工生活,薪酬合理,环境舒适。

家庭农场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经营体,不论规模多大,都是以家庭成员为主,采用机械化、智能化设备大大减少人工的使用,必要时购买社会化服务,如饲料运送、防疫、配种、粪污外运等。

猪场资金保障非常重要,养殖业生产周期较长,流动资金需求较大,市场、疫病等风险频发,必须具备抗风险能力。一旦资金链断裂,经营则难以维续。流动资金紧张时也会给经营带来不良影响,甚至恶性循环。因此,要量力而为,适度规模经营。

4 投资水平

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来看,一定规模的猪场投资越少,折旧成本越低,投入产出比越高,效益也应该很好,其实并非如此。现实中一些投资水平高、工艺设备先进的猪场更容易收回投资和盈利,那些投资水平较低的猪场由于无法实施顺畅的管理和环境的调控,始终处于忙于应对的局面,收回投资和盈利变得遥遥无期。在发达国家的自繁自养猪场,平均每头基础母猪的建设投资在5万元人民币以上,有的高达3万美元。而国内平均每头基础母猪的建设投资很少有超过3万元人民币,部分现代化猪场投资水平在1.5 万~2 万元人民币/头基础母猪,大部分规模化猪场投资水平在1万元人民币/头基础母猪以下,农户中小规模猪场投资水平甚至低于5 000 元人民币/头基础母猪。基础设施和装备的投入不足,造成猪场在自动化、智能化和福利化方面的较大差距,也是我国母猪PSY提高的最大障碍,并不是从业者意识不到,关键是融资难。

5 结语

当下影响猪场竞争力的关键是现代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归根结底是投资水平。如果投资水平不高,先进的理念难以施展,工艺技术必然落后,生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落后的生产设施条件下必须用大量的人工来弥补,而现在上升最快的恰恰是人工成本。改善我国规模化猪场设施装备状况,解决养殖业融资难问题是当务之急。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养猪也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家庭农场养猪尽管现代化水平不高,但高度的责任心和不计劳动时间成本使每一头猪都得到良好照料,与现代化、智能化一样能实现精细化的管理。□

猜你喜欢
猪场母猪仔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仔猪强弱悬殊 要及时调整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