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编委 姚 霖
自然受益型粮食系统是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粮食系统的相融相益为目标,以统筹协调粮食生产、加工、消费链条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为理念,以激励利益相关者“关怀自然、亲和自然、保护自然”为举措,最终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更好生产、更好营养与更好环境”。
粮食系统深刻依赖又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维系农业生态健康的必要条件,是保障粮食可持续供给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农业耕作类型的多样,还是昆虫、鸟类、蝙蝠、海草、蚯蚓、土壤细菌等物种的多样,或是稻谷、小麦、大豆、玉米、薯类等种质的多样,皆事关粮食作物的抗干扰力、恢复力及适应力。尽管生物多样性如此关键,但其丧失趋势并未获得根本扭转。究其原因,既有土地和海洋用途改变、过度利用生物资源、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的直接驱动,又有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工业、商业等社会经济活动的压力影响。不容忽视的是,在致使生物多样性消逝的诸多因素中,粮食系统已成为作俑者。
以“更多量、更经济”为价值取向的传统粮食系统,从周期短、产量大、经济效益高的种质筛选,到畜牧与耕作强度直抵资源环境承载极限,至面源污染侵蚀陆海生态,粮食系统在全球35.5%的陆地与广阔大洋中,已然造成了年均近1000万公顷的森林被毁、33%的鱼类资源被过度捕捞、70%的地下水与地表水被用于灌溉、累计高达420亿吨的农药化肥被施用、年均64万吨的渔具被遗弃于海洋、粮食贸易引发的大量物种入侵、33%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66%的农作物产品仅源自9个物种等严峻事实。粮食系统正在以不同形式、不同路径引发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土壤破坏、授粉动物消亡等生态问题,粮食和农业生物多样性正在加速消失,粮食安全防线日渐脆弱。显于自然,因于人迹。粮食系统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根本原因是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失衡,核心缘故在于决策者及利益相关方对短期经济利益的追逐,关键在于粮食系统治理未将自然价值观纳入决策优先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工作时指出,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为了多产粮食不得不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填湖造地,现在温饱问题稳定解决了,保护生态环境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是“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的具体诠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马克思生产力观的创新,是对保护生产力重要性的认识提升,遵循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的客观规律。实现粮食系统转型,需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粮食安全为“国之大者”,立足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内在逻辑,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美”,将自然价值观沁入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决策之中,把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阈值之内,从生态空间养育、资源资产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着手,从空间规划、耕地红线、湿地保护、耕海牧渔、种业振兴、激励制度做起,久久为功,助力自然受益型粮食系统实现转型。
粮食系统涉及自然、社会和经济的方方面面,与食物安全、生物安全、营养健康及亿万人的生计息息相关,其复杂性及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不利形势,亟待决策者及利益相关方付诸行动,让青禾健康地生长于祖国的良田沃土之中,让春天不再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