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华
积极预防与治疗高血压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将血压<140/90毫米汞柱推荐为一般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目标。近年来,随着多项循证研究结果的发表,强化血压控制得到更多证据的支持。
日前,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发布了《强化血压控制中国专家建议》,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妊娠期女性的降压问题,也做了详尽的分析和推荐。
1.在患者能够耐受的前提下,应将血压<130/80毫米汞柱作为多数高血压患者(无心血管合并症,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史、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等)的控制目标。
2.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采取分步达标的策略:首先将其血压降至<140~150毫米汞柱,若耐受良好,可进一步降至<130/80毫米汞柱。
3.对于高龄且一般健康状况较差、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衰弱以及预期寿命有限的高血压患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血压控制目标。
4.为改善老年高血压、特别是年龄>80岁高龄患者对降压治疗的耐受性,初始治疗应从低强度起步,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药物剂量与种类。治疗过程中需加强不良反应与耐受性监测,必要时降低治疗强度。
近年来,国内外高血压与相关疾病指南对于血压控制展现了更为积极的态度,所建议的降压治疗目标值呈现出更低、更严的趋势。专家建议指出,对于高血压患者应该采取更为积极、更为严格的管理策略,无论年龄如何、无论是否合并心血管病。在不需要太多种药物、太大剂量和太复杂治疗方案的前提下,血压<130/80毫米汞柱应该作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目标。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血压降至120/70毫米汞柱是合理的,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同时,专家建议也指出: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对于血压水平较低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并作出相应处理。
1.老年高血压患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提示,老年人强化降压治疗可以更多获益。对于一般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为其设定更低的血压控制目标(例如收缩压<130毫米汞柱)是安全的、可耐受的,不会伴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增加。
专家建议认为,老年人应用降压药物应遵循“小剂量起步、密切监测、逐渐加量、缓慢达标”的原则,而不应片面追求早期达标、快速达标。
老年人常伴体位性低血压,是否应该适度减弱降压治疗强度呢?一项系统性综述与荟萃分析表明,对于伴有体位性低血压的高血压患者,强化降压不仅不会加重体位性低血压,反而有助于缓解其临床症状。因此,体位性低血压症状不应成为影响积极降压治疗的因素。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专家建议推荐,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孕妇,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建议启动降压治疗,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血压和靶器官损害情况。降压目标值为≤135/85毫米汞柱。
对于孕前已患有慢性高血压的孕妇,除非收缩压<110或舒张压<70毫米汞柱或出现症状性低血压,建议继续接受降压治疗。
3.高血压伴其他疾病 基于最新荟萃分析,对于伴脑卒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以及糖尿病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