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悦心
(吉林警察学院 吉林长春 130117)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思政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公安院校和其他院校相比,所培养的人才相对特殊,肩负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的重任,所以,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改革和创新公安院校思政教育机制即坚守政治建校与政治建警方针,以针对性较强的教育引领公安院校铸造忠诚警魂和坚定信念,培养党、国家和人民信赖的忠诚卫士。
从字面分析“机制”指工作原理或机器构成,现已引申为系统中不同组成间相互关系及具体运行方式。思政教育机制即构成思政教育运行要素间相互作用与联系而建立的管理制度、工作体制、工作原理、工作原则、工作方式等总和。各部分间是否实现最佳衔接或以最优化方式运转,以及整体结构是否科学合理是机制功能发挥和效益体现的关键所在。公安院校思政教育机制即公安院校思想教育系统中各个组织与部门围绕提升思政教育成效这一目标,在明确分工后,相互协调配合建立起的合理有序工作制度和方法的统称。
公安院校思政教育机制构成要素由运行目的、运行主体、运行动力、运行原则、运行载体、运行环境、运行方法、运行保障、运行评价等多方面组成。
在运行主体方面,公安院校全体师生与相关职能部门为思政教育机制主体,其中相关职能部门遵循上级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公安工作对人才需求等方面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与方案,在具体工作目标与任务中融入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负责落实。事实上,思政教育为师生互动过程,所以师生为思政教育主体。在运行目的方面,公安院校思政教育机制引导整个思政教育系统运行,思政教育旨在让学生从思想认知层面树立忠于党、国家、人民、法律的坚定理念信念,铸造英勇奋斗、忠诚奉献、顽强拼搏以及勇于献身的职业精神品质,养成严格自律、严守纪律以及维护法律公安意识。在运行原则方面,公安院校思政教育机制必须遵循人本、整体性、理论联系实际、层次性、管理创新等基本准则。在运行载体方面,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会相互传递思政教育信息,包括理论知识学习与文体实践活动在内的动态载体、人文与自然资源组成资源载体以及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道德准则在内的制度载体以及新媒体、传统媒体在内的传媒载体。在运行环境方面,即根据思政教育系统并对思政教育产生一系列影响的事物综合,涵盖人文与自然环境,其中人文环境即人所创造物质与非物质事物总和,自然环境即个体生活在其中自然形成的能量与物质统称。思政教育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实际体现即二者相互融合与和谐统一的小环境。思政教育工作追求目标之一以及外在动力即营造文化底蕴深厚、美丽自然、和谐文明的工作与学习环境。在运行方法方面,所谓方法即思政教育施教者达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所采取方式的统称,涵盖心理、人文、科学、经济与政治等因素和上述具体方式运用技巧与艺术等。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将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已形成一套丰富且深厚的德育资源,党的思想理论和不惧艰险、奋发前进的宝贵历史经验以及共产党人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均能对现代学生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处于新时代环境的公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规范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将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相融合能深入贯彻党的思想理论与共产党员优秀品质,提升学生德育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批坚定不移跟党走、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奋斗的优秀人才。百年风雨,一路同行,中国共产党以团结奋发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与决心带领广大党员与人民勇当先锋、前赴后继,为党和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书写中国青年华丽篇章。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党史资源有效补充公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推动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相融合有利于深入研究和系统梳理党史资源,进一步提炼和归纳总结党史教育内在价值与意蕴,在蓬勃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下推动思政教育发展。与此同时,将党史教育与公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能丰富地方思政工作,为编著校本教材和开发地方课程积累实践经验。
人是组成各种社会阶层的主体,所以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创建和谐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即将人放置首位,从本质层面做到对人的理解、关心与尊重。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应用于公安院校思政教育机制创新中,为打造和谐校园奠定基础。对于公安院校而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助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其实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的。以人为本理念是实现上述工作目标的起点与终点,学校在发展中需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统一。以人为本理念体现新时代社会发展主题与客观要求,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转变服务理念是公安院校优化行政管理体系首要内容,充分尊重师生主体作用,重视师生个体价值诉求。公安院校思政教育机制创新与日常工作改革中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理念,开展各项工作时将师生利益放在首位,为师生提供高质高效服务,扩大便利服务范围,使以服务为本理念贯穿于思政教育机制改革工作中。同时还需明确工作定位,深刻认识工作形象及了解思政教育机制改革工作性质、职能与作用,打破传统官本思想束缚,站在服务者角度为师生日常事务工作提供帮助,提升工作效率。在日常工作中还需注重把握新思路与新方法,改变工作风格,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创新思政教育机制与工作方式,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公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需关心和尊重思政工作教师,根据教师专业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其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以事业和情感吸引人才,合理制定薪酬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公安院校思政教育服务价值,为公安院校注入活力,切实提升公安院校思政教育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工作从本质层面分析即做人的工作,所以学生是思政工作主要对象,所设置的一系列活动都要服务学生,切实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道德品质、政治觉悟、思想水平,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相关研究者指出,思政教育价值在于为学生传递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纵观传统高等教育方式,学生德育工作由思政课程承担,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则由专业课承担,二者有着显著区分,正因如此在无形中弱化专业领域人才德育作用。基于大思政教育形势下需对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创新,即在基于思政课程的前提下划分课程思政,从而从思政课程过渡至课程思政,促使高校所有专业课程充分发挥育人作用,达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效应。虽然课程思政下协同育人的提出是以解决思政教育实效性问题为前提,然而本质在于意识形态教育,公安院校立德树人本质目标实现及其效果直接影响意识形态教育成效,应最大程度发挥公安院校所有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作用,优化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奠定基础。虽然大学生多已成年,但其思想仍处于尚未成熟状态,其思维方式、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情感等都需要在大学学习和发展期间成型,所以挖掘公安院校专业课及其综合素养课程涵盖的德育因子与内涵能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价值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教师可采取微课等形式创新思政教育方式。近年来,数字媒体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智能移动电话更是成为青年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动态重要设备。通常传统教学模式即根据专业知识逐层展开,在教与学中,师生间知识与技能传授和接收相对系统完整。学生在互联网时代面临海量信息,再加上快速更新的知识系统,学生迫切需要有人引领其选择与所学专业有关的知识和研究方向,所以上述需重构的新知以及相关专业体系需传统教学发挥其稳定引导作用。例如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产物,更是当前课堂教学广泛应用的方式。微课的形成依附于教学片段,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方面需遵循结构完整和主题突出等教学目标。教师通过整合和编辑收集到的教学资源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微视频,为学生打造完整的微教学环境,再经专业整合后将上述微视频发布至互联网平台,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搜索微课,不受时空限制运用微课学习,尤其在学习重难点时可暂停反复观看直至理解和掌握,有效节省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间。例如部分思政教育知识理论性强,学生理解和掌握兴趣相对薄弱,所以,教师可将相关知识制作为微课视频供学生下载,在视频中突出重难点知识,简化学生理解和掌握难度,进一步落实思政教育目标。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推动素质教育所展现的育人功能得到广泛重视与肯定,在教学改革中致力于将公安院校教育与终身发展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并塑造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能理性应对各种难关。但相关研究指出,当前很多公安院校管理和教师在教学中并未重视学习成绩评价,未做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相统一,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学目标完成造成严重阻碍。
公安院校思政理论课程考评机制重点即建立课内外相结合且凸显知行结合的考评机制,例如在思政理论课程考核范围中纳入学生在校遵守校规校纪以及在家庭生活中德育表现情况等,旨在达到知行合一教育目标。此外,紧抓动态化评价,传统思政考核评价忽略对学生创新精神、理论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理论素养与综合能力考核评价。创新思政课考核评价需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学习难点及动态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与思想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能力达成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在思政教育机制创新与改革中融入当前重大时事事件、焦点内容以及社会热议话题等,使思政考核评价从教材拓展至课外,从理解知识程度延伸至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考评,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充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与思维意识,增强关注社会发展与把握现实问题能力。
总之,创新和改革公安院校思政教育机制旨在引领学生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思想意识,严格遵循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要求,使自身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下公安工作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机制发挥规范性、系统性、全面性与长期性作用,为服务于党、国家和人民的公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