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引领、三化融通、四方联动、多元考核
——中职电子商务人才校企命运共同体培养深圳模式

2022-12-31 14:08:38赵红郑倩华
南方论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校企电子商务精准

赵红 郑倩华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深圳 518100)

一、改革背景与面临问题

(一)改革背景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1]。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校企合作两张皮,工学结合过程难以实现。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难以继续,由于越来越多学生选择了升学,就业学生比例越来越低,所以校企合作企业不能在学校为其培养员工,校企合作的基础动摇,校企合作名存实亡。

2.学生技术技能、职业素养不够,学生毕业进入企业需要企业二次培训。学习内容落伍、技能不扎实、实践经验缺乏、职业素养不够,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企业真实岗位。

3.教师专业技能薄弱,专业技能不能与行业所需同步发展。学校专业教师大多是刚从高校毕业就直接进入中职学校教学,虽然有技能证书,但不是真正双师型教师。大部分教师不熟悉行业现状,不了解企业岗位用工要求,致使学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成果考核评价等方面与企业实际用工需求严重脱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考核评价形式单一等。[2]

二、改革历程与解决方法

(一)科研先导,引领实践过程

2013年以来,先后结题区级、市级、省级课题9项,对本模式进行理论探索。包括已结题的广东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评估办法及思考》;2016、2019年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科技活动成果交流展示活动获得二等奖项目;已结题的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龙岗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等。

(二)实践为重,推动研究升级

2014年6月,学校与深圳市罗湖区电子商务协会和深圳新网策咨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由双方共建,部分核心课程由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授课。2015年初学校与深圳市罗湖区电子商务协会先后举办了多次校企协作会议,签署“校企联合师资培养协议”,开始了校企双向互聘。自2015年起围绕电商专业核心技能,陆续成立了系列工作室。

以校企联合工作室群为学生培养平台,构筑起《电商实战校企精准育人模式》。秉承“双师引领、三化融通、四方联动、多元考核”的思路,以企业人才标准培养学生,电商协会提供合作企业真实项目,企业教师带领学生项目实战,学校老师参与其中并维护课堂纪律,并且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等。内容涵盖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电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实习与就业推荐等。

本模式经过运行与不断修改完善,解决了教师专业技能提升、企业人员教学技能培训、学生联合培养一体化等问题,多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实习阶段就被用人企业作为员工直接上岗。

(三)解决的方法

1.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命运共同体精神,在经费上给予保障,依贡献程度为驻校企业教师提供补贴(一是企业输出核心课程,按照课时费;二是带领学生做企业项目,按照总项目付费);成立了深圳市创客实践工作室,在校企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对网店宝贝进行差异性和个性化创新改进,使得网店宝贝更具特色、更有吸引力,从而保证校企合作企业网店店铺的商品更加具有竞争力。

2.企业将电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需要完成的真实项目引入学校,在校教师、驻校导师双师引领,依托校企联合工作室群,让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快速提高学生技能素养。同时,学生进入到学校后,随即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进一步认同企业的使命、价值观等文化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学习与工作相互交融渗透,让学生在知识、技能、经验和阅历的同步成长中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在课堂学习和企业实践之间学做交替、循序渐进,进一步锻炼了其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3],毕业时对企业理念高度认同,对所需专业技能亦已具备,在企业可以及时上岗。

该项目的具体合作模式是通过引入电子商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企业真实项目,确保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企业真实项目与电子商务产业完全对接,适应产业综合需求。特意安排了两间实训室作为校内实训基地,按照公司工作环境进行布置,真实还原企业办公环境,实现学生在校就能感受真实电商工作场景氛围和真实电商工作内容,真正零距离地进行企业真实项目体验。

3.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师生协作,共同参与企业真实项目,提高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开展了校企互聘新模式,让教师企业实践,从事一线工作岗位,真正了解典型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专兼结合,由校企双方教师共同完成授课。

三、改革成果与创新之处

(一)改革成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但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最大的痛点,针对技术技能人才供需之间的错位矛盾,构建校企双师教学创新团队,实现技术人才培养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双师引领,三化融合,四方联动,多元评价”的人才培养系统解决方案。打造快速、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模式”,创校仅8年,电商专业入库广东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广东省双精准专业。

1.首创三化融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项目化:企业真实项目驱动

学校与深圳市罗湖区电子商务协会深化合作签订了《网店运营实战校企精准育人》项目。通过引入电子商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企业真实项目、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确保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企业真实项目与电子商务产业完全对接。以企业人才标准培养学生,真实实训+真实业务+真实场景,最终形成一套在校实训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模块化:依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定技能模块进行教学

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可以知道电商企业需要怎样的专业人才,其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什么,从事的岗位需要哪些模块化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走访深圳市罗湖区电子商务协会旗下企业,总结其专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能模块,并形成模块化课程与活页式教材。

(3)精准化:依据个人兴趣点进阶式多通道能力提升

精准化教学根据学生兴趣点和技能水平为导向,精准选择学生自己的职场方向,精准定位学生,最终实现精准育人。

学校采用1.0+1.5+0.5分段教学,即基本能力阶段、深化学习阶段和岗位实习阶段。通过精准化教学,精准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学生通过第一年“1.0”的基本能力培养阶段后,对电商专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都有一定了解,可以理性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点与其技能水平,精准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教师根据学生选定的岗位,分层分类精准教学。

2.打造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双师引领共同育人

学校自2015年围绕电子商务专业核心技能,分方向建立专业工作室群,专业教师按照自己的专业方向进入对应工作室,集体深入钻研、教研,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探索了校企互聘新模式,在提高教师技能的同时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供了大量实际、生动的素材。专业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企业项目,在共同管理学生的同时,专业教师向企业教师学习,亲自进行实操,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采取校企互聘新模式,让学校教师应聘到企业从事电商行业一线工作岗位,让专业教师在企业历练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引领、共同育人,让课堂不再空洞,变得更生动更有价值。

3.建立了专业与产业同步发展保障机制

通过以学校为主导,联合“政行企校”“优秀毕业生”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探讨电子商务专业市场前瞻发展问题,确保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与电子商务产业同步发展问题、电子商务专业分阶段教学与模块化课程设置动态更新、更加合理。深入代表性企业进行调研,

将岗位工作内容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起来,确定了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任务体系。

4.形成了“多元化”学生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课堂教师评价、企业带队教师评价、项目使用方评价、项目组内学生互评、项目小组综合评价”多方协同评价机制,多维度、多权重、多形式考核。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多方参与的学生技能评价体系,以提高学生真实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二)成果创新点

1.校企合作创新,实现校企命运共同体

与深圳市罗湖区电商协会对接,择优选择其旗下有社会责任感的电商企业作为合作方。聚焦校企命运共同体,学校制定制度,成立驻校骨干技术人员工作室,并且依据企业人员贡献提供经费支持。在用心沟通、真诚对待企业驻校人员的同时,也对企业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和规范标准。

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培育双师型师资:校企互聘,教师以企业员工身份按照企业要求到一线岗位工作,提高专业技能;在电商实战班,专业教师与学生在驻校企业教师指导下一起参与企业项目、亲自实操,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让专业教师历练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2.人才培养创新,构建三化融通教学模式

采用项目化、模块化和精准化三化相互依托,相互融通的创新模式。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以企业人才标准培养学生,真实实训+真实业务+真实场景。学生根据兴趣点与技能水平,精准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方向。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根据学生选定岗位,依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定技能模块进行模块化教学,并分层分类进行精准化教学。

3.考核方法创新,形成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多主体、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全方面考核。学校教师、企业带队教师、项目使用方、项目组内学生、项目小组多方协同,综合考量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执行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团队意识、道德品格、创新精神、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实习表现。

四、成果应用及推广

(一)育人效果优,毕业生口碑好

本校自应用本成果后,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越来越高、起薪点稳步提升。毕业生获得广泛好评,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为企业所用,为企业节省了二次培训时间和成本。本校会计、动漫、计算机专业结合专业特色,融合本成果,打造出适合本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效果良好。电商专业累计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700余名,本校3000余名学子受益。

(二)成果价值高,示范范围广

全国职教同行五十余次来我校进行交流,在全国各地推广百余人次。经过五年多的实践检验,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2018至2019年对泰国和韩国的学校也进行了小范围推广。

(三)社会服务强,媒体影响大

1.服务企业

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同时,合作企业也受益匪浅。部分合作企业直言为公司培养了优秀员工或实习员工,尤其在双十一时,优势特别明显,在校生和企业员工共同发力,圆满完成企业任务。而且毕业生来到企业直接上岗,不仅省去了企业二次培训,对企业的业务和文化都非常熟悉,非常受企业欢迎。

2.服务社会

学校联合区域内及对口帮扶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通过劳动教育课及第二课堂对周边六所中学输出中学段学生《趣味电商》课程,起到了职业启蒙的作用。

(四)师资水平高,引领作用大

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中全国技术能手、广东省技术能手各一名,两名为广东省中职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一名为深圳市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职业院校金牌教练二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国赛一等奖、二等奖教师各一组。优秀的师资对区域内及全国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发挥了较大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校企电子商务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6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精准的打铁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22
电子商务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6:48:02
精准扶贫二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6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