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飞翔
(中共汕尾市委党校 广东汕尾 516600)
随着城市居住人口逐年上升,城市的基层党建工作显得愈发重要,而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必然要把基层党建作为主要抓手,重点做好城市基层治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以街道和社区的党组织为核心,把辖区内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党组织有机联结起来,从而加强组织引领、机制引领、服务引领,全面提升城市基层党建的效率和质量,为辖区内的群众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扎实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个大课题,其中楼宇商圈党建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单一的解题思路难以打开新局面,需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同时需要形成城市基层管理秩序规范、开放包容、共治共享、多元共建和谐法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让城市里街道社区和辖区内的各单位、各行业领域的党建工作进行有机衔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功能升级,从而使城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得到全面提升,政治服务功能不断加强。
(一)坚持政治引领,探索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径
凤山街道成立于汕尾建市设区时,属于汕尾市老镇区,随着城市化进程,形成“城市发源地+新型物业楼盘”与“百年商埠+新型超市”相融合的城市格局,以包容稳定、开门迎客的姿态,成为汕尾这座充满活力滨海城市的新“客厅”。为实现党在城市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有效扩大,凤山街道将目标锁定人流、经济集中区域,通过加强楼宇商圈党建工作,抢占党建宣传阵地,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特色的城市楼宇商圈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一是在楼宇商圈党组织建设方面。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的核心作用,以社区辖区为界,组建商圈企业党组织,按照街道社区建党总支、楼宇商圈内的企业法人建立党支部的要求,构建起“一个核心、多个堡垒”的楼宇商圈企业党组织基本架构。在入驻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楼宇商圈的非公企业中,如果有三名以上正式党员且条件成熟的则要求单独组建党组织,如不足三名党员的则要求组建联合党支部。对暂无党员的企业等非公组织,要求采取选派专(兼)职党建指导员、纳入联合党支部管理,并且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从而实现楼宇商圈党建工作全面覆盖。
二是楼宇商圈党组织建设方面。把楼宇作为社区下辖的一个建制单位,结合推行“楼长制”。如在凤山街道有三名以上正式党员且条件成熟的非公企业中单独组建党组织,如在三名以下党员的非公企业中组建联合党支部,选派有党员身份的“楼长”担任党组织书记,并由所在社区党总支设置并直接管理服务。
三是党建制度阵地方面。在凤山街道各社区建立党总支等多级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以全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和“善美店小二”的服务精神为着力点,做好服务企业工作,整合辖区内的法律援助、咨询问答、就业培训等多项服务,努力打破以往“单打独斗式”的党建壁垒,运用现代“大数据”信息化管理手段,构建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活动共办、工作共推的党建新格局,做到党的工作联建、社会治理联抓、服务群众联手、精神文明联创、社区公益联办、文化活动联谊、干部人才联育,实现经济信息交流、资源互通有无、项目共驻共建。
(二)坚持共联共建,激活红色细胞。推进楼宇商圈党建工作,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持续激活党员红色细胞是必经之路。一是加大行业共建。加大街道社区与市、区直单位、行业党组织签订“合同制”共建协议、干部交叉任职、人才培养储备等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上级单位部门资源下沉,统筹解决各自实际需求和难题。二是推动共驻共建。全面深化凤山街道辖区内的各行业单位党组织及在职党员到所在社区的党建活动场所报到,要求在职党员每年参加2次以上志愿活动,在服务群众和社区生活中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市直单位,行业系统通过共同开展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等推进活动共联,不断推动条块共建互联互通。三是整合多方力量。以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社区各级党组织为纽带,把驻区内各行业单位、在职党员、青年志愿者、社区楼长等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进行整合,打破驻区单位、街道社区的围墙和壁垒,构建一个居民自治、区域共治、诚信互助、社会参与的社区治理“四轮驱动”新型机制,打造城市基层大党建新格局,为楼宇商圈党建工作提高人力保障。
(三)坚持以点带面,分步有序推进。分为宣传摸排、试点先行,总结推广三个阶段,分步有序推进。一是宣传摸排阶段。进一步摸清商圈楼宇大型商超、商务楼宇、党员商户等数量,是否符合组建党支部等情况,为推进楼宇商圈党建做足前期准备工作。二是试点先行阶段。商圈党建选择在街道的二、三马路“百年商埠”商业街区中建设先行点,以二、三马路及周边街巷“微改造”为契机,在“微改造”设计建设中融入党建元素,包括在微型博物馆中,设置红色图书角、“使命驿站”“党员之家”等,从挂驻单位和所属社区中派出党员志愿者每日到站台提供公益服务,利用街道二、三马路周边的红色革命遗址设立“初心学堂”,宣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街道的楼宇党建选择在以经济个体集中的下辖香洲社区、新林社区为先行点,在社区内选择若干栋符合条件的出租楼宇、写字楼、商铺、企业,如显达、沃尔玛(金海明珠)等大型城市购物广场,成立若干个党支部,由社区党总支借助民情地图搭建党建服务公共平台,组织开展以党建工作、小区管理、消防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信息服务和活动。下辖的香洲社区、新林社区先行点建成后,可与小区的“红色物业联盟”等组织互相融合,形成美丽党建示范带。三是总结推广阶段。继续充分挖掘先行点作用发挥,逐步赋能,使之成为更健全、更完善、受众面更广的平台,同时及时总结运用先行点的做法经验,全面多地铺开推广,突出城市党建新路子,构建美丽党建新亮点。
实现社会有效治理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但是在调研中发现,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实践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凤山街道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弱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社区党组织对城市基层党建的认知存在偏差,一些支部书记对自身所担负的职责认识不到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有限,“火车头”功能体现不出来,导致基层党组织的威信不够高;二是基层党组织与辖区群众联系不紧密,社区群众对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认识模糊,甚至还存在着误区,把基层党组织当作“可有可无”的部门,影响了城市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三是基层党组织长期与集体经济、社区自治组织、团体组织等捆绑在一起,导致基层党组织的职责权限的定义不够清晰,职能权责定位方面存在既交叉又重叠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号召力。
当乡镇和农村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后,城市基层党组织所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将快速增长,治理的工作也愈来愈复杂,对城市基层党建在管理内容、服务理念和方式上的要求也必然增加。凤山街道地处汕尾市城区东南部,濒临品清湖,面积22.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4万人,下辖11个社区和3个行政村,人口聚居密度较大,但一些社区的党组织仍然固守传统落后的管理思想理念,缺乏宏观思考和创新设计规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主动性不够,缺乏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治理就是管控、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的错误思想;二是吸引力不足,社区的治理内容与治理需求上不匹配,基层党组织无法深入了解年轻群体的需求,难以吸引他们的参与和加入,导致一些党组织活动无法有效开展;三是治理的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仍然用行政化管理手段推进社会治理,伤害了基层群众对党组织的感情和认同感。新时代社会基层治理必将朝向专业化、智能化、法治化等方向发展,但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在治理创新方面的探索不多。
新时代社会基层治理趋向于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以网格化信息管理为主要抓手,推进社区的管理、服务、自治的衔接和相互协调,在网格化管理实践中就是需要把辖区内的人口、民政、服务资源整合起来,以智能化信息技术为平台载体,形成上下联动、责任到格、部门联合的工作布局。但是由于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由于学历不高,年龄趋于老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专业设备采购资金有限等现实问题,导致新型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并未真正得到推广和贯彻执行,不能达到应有的服务效果,因此在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实践过程中,面对网格化管理软件和硬件都缺乏的现实困境,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
(一)着力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现代楼宇商圈是经济、人才活跃之地,楼宇商圈党建是城市基层党建的新生焦点。近年来,随着汕尾市建设不断加快,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商圈中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企业群体快速成长发展,实践证明,如果仅仅照搬以往的社会管理经验,依靠行政手段要求楼宇商圈设立基层党组织、以纵向控制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单位党建模式,已经远远无法适应当今新时代社会发展管理的要求。因此着力加强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同时扩大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完善楼宇商圈党建的体制机制建设。
(二)加强创新城市基层社区治理。随着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可谓“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如果仅仅依靠当地街道社区党委和政府的力量,根本无力解决社区里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必须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激发各方单位内在的活力和动力,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主心骨”作用。通过搭建社区楼宇商圈党建的公共平台,可以把各级党组织关于社会治理的理念和部署有效传达到楼宇商圈中的多元治理主体上来,同时还可以协调统筹社会多元治理主体,实现各方的资源优势互补和整合运作,从而打造形成一个包含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多元且和谐的共治局面。这对提高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维护城市基层社会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城市基层党组织更高效地开展相关工作和活动。
(三)努力打造城市“美丽党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基层党组织的运行机制,探索灵活便捷、务实有效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推进城市内的楼宇商圈、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形成功能互补的楼宇商圈党组织领导体系,使城市基层党组织更务实、便捷、高效地开展组织工作。加强楼宇商圈党建不仅可以建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延伸党建活动阵地建设,为“两新”党组织提供组织活动场所,还可以通过社区党员的互建互联,加强交流合作,推动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真正达到固本培元、夯实基础,成为党建工作中的亮点,有利于构建“美丽党建”。
综上所述,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基层治理模式,是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坚持政治引领、坚持共联共建、激活红色细胞、坚持以点带面等方式推进城市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制度优势、整合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能力和城市社区的治理水平,开创楼宇商圈党建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