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农机安全监理所 高彦生
“十四五”农业机械化的重大任务就是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无人机、自动驾驶、远程控制等智能化农机装备不断涌现,给农机安全培训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各行各业传播信息、提供服务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互联网+”在农机安全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优化了安全教育模式,通过各种平台传播更多的知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创新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方式越来越重要。在新形势下,农机安全培训是实现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抓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如何创新性地开展农机安全培训工作,培育更多优秀的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高端、智能化农机装备不断涌现,如无人机、自动驾驶、远程控制等智能化农机装备发展迅猛,现有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知识面单一、无法适应智能装备换代的节奏,导致使用农机装备时安全隐患增多,农机安全生产形势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只有大力培养一批懂农机操作技术、精于农机维修保养、善于农机经营管理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推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方式,主要是借助课件、视频、图册、展牌等平台,在过去的安全宣传教育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民朋友的沟通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对于农民朋友而言,借助QQ、微博、微信、直播等新媒体平台,汲取安全知识,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心得体会,增强主动性、直观性和互动性,使安全教育达到“广覆盖、全方位、无死角”是大势所趋。
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提高,智能化农机装备领域不断拓宽。新型职业农民机手专业水平亟须提高,只有加强农机安全培训,让农民及时了解农机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适时适地购买先进农机装备,及时提高操作技术水平,才能跟上农业机械化日益发展的节奏。农机安全培训是实现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抓手,农机安全培训是推进农机化发展进程的有力保障,农机安全培训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安全培训教育的对象是农民机手、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由于时间、地点和重视程度等原因,许多人认为参加安全培训,劳神费事,不培训也出不了事,安全意识淡薄,对参加安全培训重视程度不高;一些基层农机管理机构,在农忙时节,下乡检查农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如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等,由于管理人员少、范围广、任务重,农机安全培训往往不能做到全覆盖,农机安全培训仅仅是开会时兼顾一下,重视程度不高。近几年,农机装备的安全培训重点是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免耕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因缺乏相应的电教设备、实物教具和实操教学机具,培训教师只能“纸上谈兵”。教学课件不统一、不规范,教案内容陈旧、创新不足,培训教师理论知识、新技术应用滞后,得不到及时更新,影响了培训效果。农机事故统计数据警示我们,当前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违法违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说明近年来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要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在充分利用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的优势,制作发布一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短视频、警示教育专题片等以提高宣传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提升宣传教育效果;通过创办农机安全知识竞赛、农机职业技能竞赛等推动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农机培训机构、农机推广机构、农机监理部门以及农业综合执法支队都应当参与进来,由于职责不明晰,而致使农机安全培训容易出现漏洞。各个部门缺乏相互联动,统一协调,也没有专门的培训计划和阶段性规划,只是按要求安排一些人员程式化地搞培训,农机安全培训工作较被动滞后,缺乏长效培训机制。
大部分农机培训机构仍然沿用传统的农机安全宣传内容,宣传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知识及农机事故警示教育等,且安全操作知识仍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操作知识为主。培训内容多以农业机械理论为主,缺乏新意和实用性,难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培训方式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缺乏吸引力,枯燥乏味,培训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
当前,农机培训走的是社会化办学的路子,培训收入难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行,有时存在教师工资不到位的现象,导致教师流动比较频繁,教师队伍不稳定。还存在培训时临时聘请教师的情况,教师“临时抱佛脚”,不能确保培训质量,满足不了学员的要求。教师专业素质良莠不齐,教学水平相差很大,专业知识更新难以完成,培训效果无法保证。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培训时,也是沿袭传统的宣传方式,如发放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及操作知识的明白纸,事故警示教育等,培训教员专业性不强、理论水平不高,滞后于当前互联网多媒体时代的发展,形不成“团队”效应。
一是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培训,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农机管理部门应该起到协调与引领的作用,争取当地部门对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形成政府行政部门、公安机构、农机管理部门、保险企业以及媒体机构等相关部门有机结合的安全培训管理网络,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自觉接受安全培训。在这些活动中,要把安全培训纳入考核机制,建立一套制度,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实行专项经费制度。应当加大经费投入,搞好农机培训的阵地建设,购置教学仪器设备,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培训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应当配备专人负责农机安全培训工作,在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培训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积极为培训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不断拓宽其知识面和知识结构,在新形势下培育更多更好的新型职业农民,正确引导农民购买新机具、掌握新技术,走上富裕路。
一是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按照分工,抓好安全培训机制建设。农机安全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个部门单独完成的,而是需要多个部门统一协调,上下联动,培训机构、农机推广、安全监理和执法支队要紧密配合,公安交管路上纠正违章,保险部门及时入保出险,通过有机衔接,形成安全培训无缝对接;二是制订年度农机安全培训教育规划。每年年初,农机安全培训机构要制订培训计划,对各个时段的农机安全培训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做到年初有计划,阶段有回顾,年末有总结。三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机安全培训教育体系。要充分发挥乡村农机安全宣传员的优势,营造出一个上下联动的安全培训教育体系。
一是创新农机安全培训方式。在传统农机安全培训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利用QQ、微信、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增强针对性,突出互动性,加大直观性。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制作农机安全宣传视频,利用乡村及合作社电子屏滚动播放,召开视频培训会、交流会,开展农机安全宣传及技术培训,解答农机技术疑问。通过现场演示、送教进村、科技入户、技能竞赛等方式,采取集中讲授、系统学习,分散培训、结对教学,现场操作、边做边学等形式,增强培训效果,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农机户安全驾驶、维修保养和检修农机具的能力。二是丰富安全培训内容,激发农民学习热情。在培训安全常识、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强农机操作和技能培训,确保农民正确使用农机具,提高农机使用效益和安全生产水平。围绕农机合作社快速发展,开展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技术骨干、农机大户培训,指导农机服务组织加强农机具的经营管理,推广先进实用的农机新技术,如保护性耕作、秸秆机械化还田收贮、高效植保、精准施肥等机械化技术的培训,培养复合型职业农民队伍。三是创新培训模式,全方位开展农机安全培训服务。采取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分别以培训机构、示范基地、科研院校以及农机生产企业为课堂,多种形式地对新型农机手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农机技能。邀请农机手现身说教,操作手示范,采取有奖答题竞赛,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机安全培训。四是利用现身说法典型激励的教育方式。典型激励就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人和事对农民朋友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的方式。目前,农机安全生产的主要对象是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机合作社,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由于安全常识、操作水平、应变能力和管理方式的不同,有的安全致富,有的则因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导致收入减少,甚至倾家荡产。要通过电视、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及时宣传安全正反典型,引导大家向先进学习,防止重蹈反面典型的覆辙。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利用各种场合加强安全培训,通过现身说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参加保险、上牌办证、安全检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培训,让更多农民朋友自觉参加安全教育,自发地为农机安全宣传讲解。
在农机安全培训中,教师们的专业知识和素养直接影响到学员们的培训效果。所以需要不断优化培训团队,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这样才能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还要不断吸纳优秀的专业人才,及时补充到农机管理部门,同时让教师经常到科研院所深造,这样才能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农机培训团队,形成合力。此外,也要不断开拓培训地点,让农民在培训基地或农田实行实际教学,运用农民喜欢的方式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的学习兴趣,可以聘请一些专家,依托院校培训,实行网络在线授课,从而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首先对接受安全教育的对象,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形成数据化存储。通过对年龄、性别、培训的专业、学习的机型等基础信息进行采集,再对平时学习和阅读习惯等信息采集,如某个对象喜欢在何时、何地进行学习,喜欢何种学习方式等,将采集的海量数据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手段进行存储和分析。
通过受教对象信息数据化采集,可使培训人员对本区域教育对象学习习惯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使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生成“私人定制”学习方案,利用QQ、微博、微信、直播等方式,定时定向发送安全宣传教育信息,可形成针对性安全培训模式,做到农机安全宣传有的放矢。广泛使用新媒体平台,采用具有交互、互动性更强的App 小程序,研发出带有答题积分奖励的模式,使教育对象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阅读和听,还可以根据相关内容进行操作、回答和提问等,同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设立安全操作知识学习积分排行榜,吸引教育对象反复参与,同时定期奖励或使用其获得积分兑换奖励,这样可使广大农民朋友在娱乐的同时收获安全操作知识。
针对部分县市无培训机构、编制缺少的现状,鼓励依托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农机安全培训。农机安全培训机构社会化是机构改革的必然趋势,创新安全培训体系是大势所趋,借鉴公安交管部门对机动车驾驶员的管理方法,可在有条件的地方创建农机安全技术检测中心、驾驶操作人员考试中心。一些县市在这方面也做了尝试,依托社会农机驾驶人培训中心,解决了周边县市的安全培训考试难的问题。但是由于社会办学考虑的是效益,且参加农机培训的人员有限,因此农机安全培训社会化还需要一个过程,相关部门可以给予关注,以达到双赢的局面。要在各地营造全社会重视农机安全培训建设的氛围,要明确目标,进一步统合各方力量,在社会上营造出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针对农机安全培训建设中的困难与问题,找准着力点,建立重点工程,保证责任和任务到位,通过与其他安全文化单位和新闻媒体大力协作,共同推进农机安全培训体系建设;利用安全生产月、“三夏”“三秋”等时段,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市民公园等大型公共社区场所宣传农机安全文化,依托QQ、微信、直播等互联网手段,开办农机安全宣传服务平台,弘扬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开展农机安全文化宣传活动,大兴农机安全培训之风。
石家庄市下辖16 个农机监理机构,由于资金、场地和机构改革等原因,致使近半数的监理机构没有培训和考试场地,对于这种情况,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农机安全监理所多次协调,对新乐、行唐、正定、藁城等农机大县实地考察,在新乐成立了石家庄市农机驾驶员考试中心,解决了附近农机操作人员考试难的问题,得到了广大机手的好评。
实践来看,创新农机安全培训方式,是推进农机化发展进程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更是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