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钇江
(湖北科技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逐渐成为思想交流的窗口,青年学生对新媒体技术接受度高,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在微博、微信等手机客户端上高频次地发布言论、转发消息,深刻影响着高校舆情。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的重要使命,需要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体技术拓宽了高校思政工作路径,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新形势下,创新舆论引导理论与实践水平,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单向性传播,随着网络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和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即时互动型网络交际平台日益彰显其重要地位。打开智能设备端,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个人都能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和小红书等APP上形成文字或视频等即时信息,上传网络后广泛传播,极易形成蝴蝶效应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因而,新媒体对高校舆论的影响从深度和广度上将远远超过传统媒体[1]。
新媒体时代呈现出去中心、去层级、扁平化特征,从传统媒体一对多单向扩散型传播路径,转变为多节点交互型网状传播路径,网络传播节点既可能是传播受众也可能是传播主体,个体化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当下各大热门问题讨论过程中,时时都能发现大学生群体的身影。一方面,大学生由于思想上不成熟,情绪化特征明显;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存在虚拟性,极易对学生群体产生误导。在全员自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强化高校舆论引导力对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来说不可或缺。
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参与主体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的便捷性、包容性和不易追溯源头等特点使参与者缺乏有效约束,倾向于随意发表、转载各种观点和意见。社会事件、娱乐头条等诸多主题都可能成为学生讨论的焦点,舆论主题呈现多样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既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也对本土文化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加剧了高校舆论生态的复杂性,一些负面信息发酵后甚至会引发连锁效应。
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高速发展阶段积压的一些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大环境的变化对校园环境也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以来,高校作为国内国外思想交汇的窗口,境外敌对势力一直企图通过互联网进行意识形态上的渗透,加之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引发高校新旧管理方式上的碰撞,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高校舆情事件处于高发态势。
大学生群体来自五湖四海,即使对于相同的舆论引导内容,由于学生的教育经历、成长过程和文化背景可能都存在较大差异,教育引导的效果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群体的政治素质采取不同的舆论引导策略,才能有效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处于成型期,对于互联网上无序信息缺乏判断,极易被误导。高校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力被海量信息不断冲击,意识形态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一旦不能及时监督、跟进舆情发展,个别网络事件会成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渠道,有时还会对事实产生扭曲,演变成舆论热点话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界定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准则,与高校立德树人的理念相契合。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缺乏理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某些社会事件的认识不够深入,而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养直接关系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开展思政教育实践,继承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抵御西方不良文化的冲击,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引导高校师生参与到社会事件的讨论过程中来,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和先进典型,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创建公众号,鼓励学生聆听并认同高校主流媒体的声音,在学生群体中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校园舆论场建设[2]。
新媒体发展迅猛,有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发布方式便捷等特点。传统媒体有其先发优势,可信度高、专业性强、内容翔实,有相对严格的内容审核,有据可寻。新媒体从传统媒体延伸而来,新媒体的运用难以取代传统媒体的主流媒体地位,打造校园文化不应该摒弃传统媒体,应该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实现二者数据的互通互联,二者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助力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效。
大学生在微信、微博和校园论坛等公共平台非常活跃,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对高校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引导舆论需要第一时间介入舆论风暴中心,多角度、全方位掌握舆情信息。通过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实时监测平台,当某一问题引起大量关注时自动预警,主流媒体立即给出回应,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防止事态扩大化。制定舆论实时采集、分析、处理制度,快速判断,及时引导,以期取得积极的舆论效果。舆论管理者根据舆论反馈数据归纳、总结,形成完备的预案体系,并推广到各二级学院,从而提升高校整体舆论把控水平[3]。
社交网络看似给予了每个人相同的表达权利,但参与主体的认知水平、共情能力等因素决定了只有少数人能得到广泛认同,这部分人就是舆论领袖。校园舆论领袖在学生群体中内有一定受众群体,影响力较大,通过促进舆论领袖在社交平台上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可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力,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品牌。舆论领袖还能为师生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以便教师群体及时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等各个方面,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培育校园舆论领袖,一方面,要对舆论领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密切关注,善于识别、挖掘已有的舆论领袖;另一方面,组织动员能力强、威望高的学生骨干起到带头作用,引导其围绕校园文化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吸引大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持续维护其稳定的公众形象和影响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4]。
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网络平台上发表言论必然要受到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约束,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提高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必不可少。高校应开设新媒体教育课程,介绍新媒体的含义、特征和传播的规律;举办新媒体素养知识竞赛,倡导文明上网、友善交流,促进学生提高信息识别能力和新媒体运用能力;组织校园网络文化创意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传播媒介素养相关知识,建立与新媒体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新风尚。通过多种方式改善大学生的媒体素养,确保他们能正确辨别媒体信息,免受不良信息的干扰,促使大学生在网络世界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媒体素养与思政教育培养相互联系,可以将二者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强化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线上积极宣传推广,线下将媒体素养教育与思政课程、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相融合,线上、线下形成合力共同维护文明的网络道德环境[5]。
新媒体时代下,校园舆论的引导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网络新媒体提高了学生在校园热点事件中的参与度,给高校舆论管理带来了挑战。通过对舆论引导特征和高校舆论引导现状的一些分析,提出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建立完善的舆情处理体系、培育校园舆论领袖和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媒体素养观等五项舆论引导措施。旨在与时俱进,紧跟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强化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正向引导校园舆论方向,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