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杨 斌 评析/汲安庆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汪曾祺先生的著名散文《胡同文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大家仿照“胡同文化”的组合方式,说一个短语。
生: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课桌文化、电视文化……
师:能和文化挂钩的东西真多啊!
师:大家再想一想,这些文化和“胡同文化”中的文化真的相同吗?
(学生有的说同,有的说不同。)
师:我们把这个难题暂时放一放,讨论了“胡同文化”之后,就会明白胡同文化的确切内涵,也就自然明白大家列举的文化和“胡同文化”的文化是否相同?胡同是北京人的一种居住方式,他们是怎么跟“文化”连在了一起的呢?这种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作者又是怎样看待这些文化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再去读课文。读到与问题有关的内容,用笔划一划,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议一议。
(学生读书,自由交流。)
研习:与华丽、煽情的导入不同,杨斌老师由“胡同文化”的组合方式,引起学生对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课桌文化、电视文化的关注,再思索其间内涵的异同,并顺势引出相关问题:胡同怎么跟“文化”连在了一起?这种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作者又是怎样看待这些文化的?非常精准而快捷地揭示了“文化散文”教学的内容与路径。
师:谁能说一说“胡同”是如何同“文化”连在一起的?
生:因为北京城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而且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所以这里的文化就是指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北京人的思想方式。
师:说得很好。这些生活习惯和思想方式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生:封闭。
生:易于满足。
师:大家都概括得很好。能说一说作者对胡同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吗?看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最为可靠的依据是文本。因此,要求大家再读课文,从课文中找依据,一句话,一个短语,一个词语,甚至一种语气,都可以成为我们分析的依据。
(生读课文,自由交流。)
生:安土重迁是什么意思?
师:就是不大愿意搬家。很重视搬家,把搬个家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破家值万贯”,这叫什么?叫封闭。还有封闭的例子吗?
生:有。“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也是。作者的态度是否定的,无论从举的例子还是从“封闭”这个词语看,都是否定的。
生:易于满足主要表现在生活态度上。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但是好像没有把北京人容易满足的性格传达出来。谁能把这种性格用恰当的语气表达出来。
生:我来试试。
(一同学读这段话,学生笑。)
师:好!大家的笑声是对你表演的最好评价。从这些话中能看出作者的态度吗?
(学生有的说是肯定,有的说是否定。七嘴八舌,莫衷一是。)
师:看来从这段话还难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色彩。有一点是可以看出来的,那就是不反对。我们评论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认真研究文本之外,还要做到知人论世,即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创作思想看。我们如果读一读汪曾祺先生写的《自报家门》(课前已发给同学),就会发现,汪先生本人就是这样一位在生活上恬适自安、知足达观的人,这种性格也决定了汪先生对这种易于满足的生活态度是有认同感的,是抱欣赏态度的。好,我们接着讨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生:我觉得作者对不爱管闲事的态度是否定的,从作者的用语看,“总是”“冷眼旁观”都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生:我觉得作者对“忍”的态度是否定的,依据是作者引用的北京人的语言。
“您多操这份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师:你说得很好。能把这种语气学一学吗?
(生用北京话读这几句话,同学大笑。)
师:大家再体会体会这几句话的语气,能找一个或几个词语概括作者的态度吗?
生:批评。
生:讽刺。
生:否定。
师:是很激烈的批评或批判吗?不是。是一种温和的批评,一种委婉的讽刺。我们就叫它“调侃”吧!为什么对这种很落后的东西,作者却采取这种温和委婉的讽刺呢?这与作者的性情与创作风格有关。作者一直倡导一种“文化散文”,提倡一种能让人们从中得到“文化休息”的散文。既然如此,作者怎么可能疾言厉色呢?
好,我们讨论了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色彩是比较复杂的,这种复杂性在下一段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请大家一起读课文最后三节。
(学生自由读最后三节。)
师:作者对胡同的态度能看出来吗?读一读,划一划有关句子。
(学生读“衰败,没落”“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无可奈何”“伥望低徊”“再见吧,胡同。”)
生:作者的感情是留恋的。
生:作者的感情是怀旧的。
生:作者的感情是伤感的。
师:大家说得很好,作者的感伤色彩是很浓的。那么,这种感伤情调和前文的批判色彩不是矛盾的吗?应该怎么看待这种矛盾呢?
(学生自由讨论,无人发言。)
师:大家看文章的出处,这篇文章是作者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没”即消失。对着照片上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历史的北京胡同,作为一位在这些胡同中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生出些伤感惆怅之情应是在情理之中的。作为一位在传统文化中“泡”大的文化老人,对传统文化的消失没落生出些怀旧留恋之意也应是在情理之中的。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沉浸或是陶醉在传统之中,而是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清醒和理智,对胡同文化做出了具有现代意识的议论和评判,指出这是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必然。“再见吧,胡同。”是挥之不去的浓浓的感伤,也是无可奈何的坚决的告别。大家再把这三节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研习:举重若轻,谈笑间完成了对胡同文化成因、内涵、特点的体认以及对作者所持态度的体悟。让学生结合文本,感受作者调侃、否定、留恋、感伤杂糅的态度与情感,实际上回到了审美散文的类性辨识上。整体上看,教学对话外松内紧,思维的精致感特别显豁。
将作者温和委婉的讽刺,与作者追求的“文化散文”功能——提供一种较高文化层次的休息,联系起来,属于篇性的开掘。对作者情感态度的评价——“是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清醒和理智,对胡同文化做出了具有现代意识的议论和评判”,也很发人深省。同时,还为后面评价苏州地域文化起到了蓄势的作用。
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妹妹你大胆地向前走啊”这份粗犷只能属于北方人,而“好一朵茉莉花”的甜润又只能出在江南。北京胡同养育了内涵丰厚的“胡同文化”,那么,我们苏州呢?是不是也有属于我们这一方水土的文化呢?苏州文化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她具有怎样的内涵?又有哪些优缺点呢?
生:苏州的文化具有精致的特点。譬如苏州的建筑,都很小,但又都很别致。甚至苏州人的饮食也很讲究,嘴很“刁”。
生:我觉得苏州的文化还具有优雅的特点。譬如苏州的园林,都小巧玲珑,也很雅致。
生:苏州文化还具有“幽”的特点。譬如苏州的小巷,深远、幽静,一眼望不到头,不知道哪扇大门后面,就曾是三代状元之家,或者是什么画派的传人。总之是深不可测。
生:我以为苏州文化还有“和”的特点。譬如苏州人和北方人吵架,苏州人只是用吴侬软语讲上一通,而北方人可能就要捋胳膊动拳头。
……
师:好!同学们说得真好。大家有机会可以读一读《苏州文化丛书》中的《苏州小巷》,还可以到小巷深处实地走一走,看一看,相信大家会对我们苏州文化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的确,苏州文化具有好多优秀的品质和丰厚的积淀,但是她也毕竟太古老了。我十分欣赏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的那座题为“圆融”的标志性雕塑:古老的帆上面有一个方形的窗。那“古老的帆”,我们似乎可以把她看作古老的苏州文化的象征;那窗无疑是改革开放的象征。异质文化的风吹了进来,古老的东方文明和西方现代文明得到了融合。我们相信,这种融合一定会创造出更加灿烂,更加辉煌的文化!
研习: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育一方文化,总结出“‘妹妹你大胆地向前走啊’这份粗犷只能属于北方人,而‘好一朵茉莉花’的甜润又只能出在江南。北京胡同养育了内涵丰厚的‘胡同文化’”,教学的思想高度一下子就出来了。
引导学生由北京胡同文化,反观并总结苏州地域文化,有追求学以致用、学以致美、学以致在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很好实现了文本与生活,自我与他人的会通。认为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区题为“圆融”的雕塑,使古老的东方文明和西方现代文明得到了融合,可以创造出更加灿烂,更加辉煌的文化,这是教者对雕塑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发掘,对苏州地域文化的精辟总结与美好期盼,也是教者自身教育和文化情怀的一种自然流露,使语文教学在不知不觉中有了生命的温度。
总评——
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属于“文化散文”之列,呈现的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市井文化的风貌。与一般文化散文偏于哲思不同,汪曾祺在勾勒北京胡同文化特点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在传递欣赏、好奇、批判、留恋、感伤杂糅在一起的深幽复杂而又不断生化的心绪。
杨斌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大体是以“胡同文化”为课眼,以“胡同文化的内涵、特点与成因→作者对待胡同文化的态度→胡同文化的当下启示”为课脉来经纬教学,为文化散文教学建构了非常明晰的思维路径。
一、内容择定:文化→散文→生活
杨斌老师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探讨的主问题如下:
1.大家列举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课桌文化、电视文化,和“胡同文化”的文化是否相同?
2.胡同是北京人的一种居住方式,他们是怎么跟“文化”连在了一起的呢?
3.胡同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
4.作者又是怎样看待胡同文化的?
5.作者对待胡同文化的感伤情调和前文的批判色彩不是矛盾的吗?应该怎么看待这种矛盾?
6.北京胡同养育了内涵丰厚的“胡同文化”,那么,苏州是不是也有属于我们这一方水土的文化呢?苏州文化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她具有怎样的内涵?又有哪些优缺点呢?
基本上是按照“文化→散文→生活”这样的思维进阶生成教学内容的。
文化视域下的审视,主要聚焦于胡同文化的内涵、成因和特点展开。因为课脉与文脉基本一致,所以学生很快完成了胡同文化内涵、成因和特点的认知。于是教学重点自然转到审美散文的类性辨识和文本的篇性开掘上,主要是围绕一个大问题展开——作者对胡同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和情感?这便回归到审美散文抒情特性的认知上来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了文本中蕴含的温婉批评、讽刺、否定态度与留恋、怀旧、伤感情感有机统一的特色。师生对话中,对情感基调的把握,学生用的是“伤感”一词,教者用的是“感伤”,这体现了杨老师细腻、敏锐的语感。两个词语虽然都含有情感低落的意思,但差别的确存在:伤感更突出主体自身情感的沉浸,感伤则还带有间离、欣赏的色彩,情感低落的程度,前者重后者清,还是一目了然的。或许是限于时间,杨老师并未让学生进一步区别这两个词的内涵。
思维进阶到向生活迁移阶段,完成了从北京胡同文化的体悟,到苏州地域文化的认知与总结,体现了激活所学,走向言语表现与创造的价值追求,师生对话的“文化感”特别浓郁。尤其是“精致”“刁”“幽”“和”四大特点,被学生结合生活表象总结得十分到位,也体现了学生各自独特的眼光和识见。但是,杨老师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特地点睛:“苏州文化具有好多优秀的品质和丰厚的积淀,但是她也毕竟太古老了。”杨老师更欣赏以“圆融”来引领苏州地域文化发展的走向,使古老的东方文明和西方现代文明得到融合,创造出更加灿烂,更加辉煌的文化,这着实是气度不凡的洞见,也是杨老师渊深学养的自然绽放。
“文化→散文→生活”是文化散文教学内容择定的三大聚焦点,也体现了此类散文教学的普适性路径。如果从“存在本位”或“创造本位”的视角来看,在完成向生活迁移的思维进阶之后,再增加一个“言语创造”的内容——让学生化用所学,也写一篇文化散文,是否会更臻于理想之境?
二、知识建构:体验→体知→体悟
按照“文化→散文→生活”的思维进阶择定教学内容,建构学科教学知识(PCK)时,杨斌老师还十分注意学生的体验、体知和体悟的循环上升、相互渗透——体验强调具身感知、生命融合;体知强调感性体验的理性升华,抽象把握;体悟更突出基于体验、体知的一种个性化领悟与发现,并给足机会让学生表现,因而教学呈现出独特的情感温度和思想芬芳。
一是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读、表演读,用普通话读、用方言读,读出语气、读出性格,方式、要求不一,让学生不断深度沉浸到文本中去,于是学生不仅能再现场景,而且能表现语气和性格——如某生读“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听众学生发出会心的微笑,即是体验、体知、体悟后默契忻合的表现。对于朗读学生来说,则是体验、体知、体悟后的审美创造,因为朗读中融入了属于他的理解和个性。
二是让学生充分地说。让学生仿照“胡同文化”的组合方式说短语,让学生总结北京胡同文化和苏州地域文化的特点,让学生谈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和情感……这些都是外化、深化、生化学生体验、体知和体悟之举,也是“存在式学习”理念的高扬。说,并非无章法地乱说,而是基于教学内容正确择定,指向致用、致美、致在统一价值追求的高质量言说。德国存在主义教育家马丁·布伯强调:“教育的目的不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喻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言说,自信言说,个性化言说,应该作为主流的教学方式加以坚守与捍卫,因为这是充盈自我,确证自我极为有效的方式。
三是对学生进行颇具深度的启悟,或直接进行思维博弈。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的范式已由“授受”转向“对话”。但是,对话必须伴随体验、想象、思维质量的提升。无,则是空耗生命时光的无效对话。有,且是促进言语生命生长的高质量提升,深度启悟或高水平的思维博弈必不可少。这方面,杨斌老师可以说做得驾轻就熟,浑然天成:再想一想,这些文化和“胡同文化”中的文化真的相同吗?作者对胡同文化是很激烈的批评或批判吗?作者对待胡同文化的感伤情调和前文的批判色彩不是矛盾的吗?应该怎么看待这种矛盾?苏州有属于我们这一方水土的文化吗?苏州文化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她具有怎样的内涵?又有哪些优缺点呢?既切中文脉,又命中篇性,还引领学生走向创造性化用,这样的知识建构怎能不是有效的呢?叶圣陶在谈读书方法时提倡过“求甚解”,指出要从“逐词逐句的了解入手。仅仅翻了字典,知道这一词一句什么意思,还不能算彻底了解,必须更进一步,知道这一词这一句在某种场合才可以用,那才是到家的方法”。
三、对话艺术:思维中的“一分为三”
杨斌老师文化散文教学内容的择定与建构,还注意了“一分为三”的思维艺术。
一分为三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智慧。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道德经》),孔子对《关雎》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都体现了“一分为三”的智慧。“一分为三”体现的是一种中道智慧,超越了两极对立的二元思维,使思维走向了圆融、缜密、开放与博大。“一分为三”中的“三”,可以是具体的数字“三”,也可以是“三”以上的任何一个数字。
杨斌老师教学中的“一分为三”,有多处体现:课脉“胡同文化的内涵、特点与成因→作者对待胡同文化的态度→胡同文化的当下启示”,体现了思维整体上的“一分为三”;师生对话中,对北京胡同文化封闭、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忍等特点的总结,对作者态度、情感的总结,体现了思维局部上的“一分为三”;对苏州地域文化未来发展走势的期许,也体现了思维结构上的“一分为三”。如果给足时间,引导学生对汪曾祺简约、俗白、有味,喜用浸润了自我情感汁水的细节说话的言语表现风格加以体悟,更是有效建构文化散文教学知识的“一分为三”的思维艺术。
杨老师的文化散文教学,看上去很传统,很寻常,但因为有了对教学知识的正确择定与建构,又有无处不在的“一分为三”思维艺术的统摄,还有其渊深学养和独特见识的加持,所以其教学天然地具有一种精致之美、灵动之美与丰饶之美,可学却不容易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