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描绘了“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的教学蓝图,关注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与“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倡导以真实情境凸显语文实践性。旨在引导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1]
设置真实情境,既是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重要导向,又是写作教学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重知识技能、轻价值素养的写作教学观念催生出了一大批“盲目的写作者”,他们信奉技能至上、习惯因题而作、成文偏样板化,忽略了“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2]的心理过程。纵观写作教学现状,其仍未脱离“抽象训练泛化,表达交流失真”的误区:一方面,表现为“我思”受阻,即学生缺乏丰富的感受力、表达欲;另一方面,表现为“他知”遇障,即作品缺少充足的感染力、厚重感。
基于此,亟需设置具体任务支架、推进写作教学策略,在真实情境写作教学中把握“我思”与“他知”,以化解写作教学“失真”“欠实”的误区。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专题“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为例,探寻可供借鉴的教学实践策略,以期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强化感受力、提升感染力、建构思维力,从而实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写作往往是源于表达意愿、适应交流需要的,与真实的生活情境密不可分。作为学生初中阶段的写作“第一课”,“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提出:“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交流,而写作是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强调“表达交流”,意在重视“我思”的外显与“他知”的贯通,让学生在中学阶段之始,求本溯源,叩问写作的原始意图与现实价值,树立真实写作的决心与信心。
关于写作内容,教材中提示:“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不给自己设定什么目标。”这是期望学生的写作能够内容充实、情感真挚。“不设定目标”并非鼓励“写作无意图”,而是为了强调写作过程的真实与自然,不受文从字顺、辞章精美等要求束缚,不过度强调写作形式与笔法技巧。
具身认知视域下,“认知不仅是涉身的,也是涉及具体情境的”。[3]真实情境“是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4]有助于联结学生的生活经验,承载学生的语言实践,促使其在具身实践中建构语文素养、提升写作能力。因此,需合理创设情境、组织任务,让学生如历其事、如置其间,在真实情境中面对具体问题,自然唤醒经验记忆,激活思维灵感,让写作意图自然萌生,使思路契合逻辑,使情感自然流泻,实现生活式写作的“真”与“美”。
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写作实践任务,其中,任务一为“片段写作”,鼓励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精心积累素材,学做“有心人”。引导学生正视写作,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生活体验与经历,致力实现审美积淀与迁移,凝聚思维想象,勤于积淀、乐于记录,自由地表达“我思”。这种“微写作”形式相较传统的文章写作而言更为灵活,引导学生着眼于语篇,即意义完整的一句、一段、一篇内容,调动固有感知,唤醒内部经验,并使其抽象转化为个性化思维,经由口头语言表达,最终实现书面表达的目的,更具真实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写作实际上是由“我思”到“他知”的过程,即内部经验向心理态势转化并获得主观呈现的过程。其中内部经验的调动与细化是尤为关键的。“内部经验”通常是“作文说话的人的感想”,[5]是对于客观存在的独特理解和个性化认知,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着力激活学生记忆中储备的认知经验,促使其跨过思维、言语发展的重重挑战,通过真实情境得以表达。但仅有真实情境,亦不能保证学生顺利成文。因为,通常情况下,“学生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乏发现生活的心灵;不是缺乏写作内容,而是缺乏发现、提取内容的方法和策略。”[6]因此,立足真实情境,搭设细致、清晰的写作任务支架,是很有必要的。
以本单元的写作任务二为例:“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请拿起笔,从中选择一个方面,把它写下来。字数不限。”这个任务中的情境信息丰富,但仍存在重点信息的缺漏。例如,“从中选择一个方面”,是要求写景,还是写人,还是记事?要写一篇散文,还是笔记,还是故事?完成后要在班级内交流,还是投稿,还是参赛?有时,弹性空间越大,学生反而会因为任务驱动力不足而感到迷茫,只能“泛泛而写”。[7]因此,需在情境任务中,细化信息支架,对写作任务的相关背景与具体要求进行更为详细的界定,为学生的写作构思提供抓手。
另外,尽管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储备了较为充足的思维素材,但其缺乏良好的言语转化能力,导致口述时滔滔不绝,下笔时无字可写。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学生缺少一些字词句段篇章知识,从而难以“将散乱的物象、素材、文字建构出精美的篇章”。[8]因此,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写作困扰与真实需求。一方面,可及时提供写作技术支架,引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自行发现问题,在尝试探究中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在情境中联结知识,搭建知识支架,通过策略解读与读写联结,为学生提供即时指导与针对性拓展。促使学生对客观存在与真实经历进行一定程度的积淀与自我加工,凝练并深化内部经验,拓宽视野、丰富内蕴,形成个性化思维。使文章具备真实情感、符合逻辑,兼顾深度与广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明确,“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这说明,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将“读者意识”嵌入学生的头脑和习惯中,让学生意识到:话是说给对方听的,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在学会“写什么”“怎么写”之前,先明确“为什么写”“为谁写”。帮助他们在真实情境中唤醒隐藏读者,让“表达与交流”有效落地。通过文字,传递自己的经历感受、情感状态、见解体悟,思考自己设置的写作内容是否匹配读者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是否符合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不断进行思维、结构和表达等方面的调整。这便是对“他知”的充分关照,是个性与共性、自我与他者的不断碰撞与融合。依托真实情境,实现作者与文本、文本与读者、作者与读者的有效交互和深度共鸣。从而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激发写作的交际功能,让文字为现实人生服务。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高低不一的,他们在具体情境中,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力、感知力往往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导致“我思”与“他知”之间出现不可避免的障碍。为了调和读写差距,在写作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基于读者立场,审视自己的写作成果,预想不同读者的知识水平、生活层次、社会地位、思想高度等不同状况,立足真实的写作情境,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完善,促进表达交流的有效贯通。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不断加入现实物料,用更有说服力的个性真实来呈现作品,以期唤起读者的共鸣,获得情感与经验的普遍认同。这就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过程进行全面考量,充分参与过程性、自主性的写作评价。
在真实情境写作视域下,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反思与自主调节,参与写作评价,进行写作成果的自我审视与改良完善。这是元认知策略的有效落实,有助于学生在“自我监控、自我体验、自我认识”[9]的过程中获得写作素养的显著提升。而写作评价的标准如何制定,也是当前写作教学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真实情境写作,反映了“我思”与“他知”的联系与贯通,更加重视写作的真实性与情境性。其评价过程既需要体现表达的流畅度,又要反映交流的有效性;与写作目的、表达效果、文体、读者等要素均有关联。“内容丰富”“文从字顺”“结构严谨”等传统文章写作的量规标准,似乎不够清晰完善,难以适应立意真实、素养导向的情境写作。因此,需要对写作评价过程进行改革与重构,可围绕“我思”与“他知”两个维度,设定若干项目要素,研制基于真实情境写作的评价量规。
以本单元的任务三为例:“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 字。”据此设计的评价量规如下:
此评价量表不仅适用于学后评估,而且适用于过程性评价,旨在为师生的合作评价提供介质。一方面,帮助教师立足真实写作情境,更为适切地开展评价;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照评价量规,能动地进行自我调整,在情境评价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评价促进学习,促进教学评的一致性发展。
总之,真实情境写作教学是源于生活、着眼语文核心素养的。其兼顾“我思”与“他知”,可采取“创设认知情境”“细搭写作支架”“重构过程评价”等策略,以期唤醒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促进其思维发展,引发其自主语言实践,实现表达交流的真实贯通。
在“读者意识”的驱动下,学生对自身经历进行提炼、加工和重构,以期在与读者的交流中唤醒共识、激起共鸣。写作以真实生活作为能量之源,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收集素材储备经验,保持思维活力,积极拓展写作知识。生活真实的加入让“读者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与强化,构成了作者与读者的双向审视。让学生通过读与写的交互、“我思”与“他知”的贯通,体悟语言文字魅力,成为美的表达者与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