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超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进入21世纪之后,各类信息技术不断革新,不仅促进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亦带动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产品设计课程本身富含许多内容,必须依赖PBL项目教学模式来进行有机整合,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与发散性思维,加深对于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实际上,PBL项目式教学应用到产品设计教学工作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灵活变通,教师在过程中要做好精准化引导,创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PBL项目式教学的实际成效。如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来相关的教育工作实践,首先就PBL教学法展开简要论述,分析PBL教学法的应用价值以及当前高校产品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入手,分别探究PBL教学法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所谓PBL教学法,其英文全称为“Problem based learning”,又被称之为项目式教学法,此套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作为核心导向的一类情景式教学手法,旨在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助探索意识,培养综合性发散思维,是对传统教学手法的一种深度革新[1]。PBL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神经学教授巴罗斯在1969年提出,在PBL教学法提出之初,主要目的是解决医学教学方面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将PBL教学法应用到产品设计课程之中,围绕重点在于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互相融合,以实践教学设计问题为驱动力,在后续教学工作中融合实际体验项目,帮助学生在过程中积累探索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新时代较为新颖的一类教学手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自身创新意识。由于不同学生本身的学习情况各有差异,因此需要在课程设计工作中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PBL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将课程之中的疑难进行针对性处理,帮助课堂教学转变的更有层次感,甚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分析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必须从新的教学模式入手,在产品设计教学工作中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有效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PBL教学法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常情况下,PBL教学法都是以问题作为驱动力,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边界,不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理论体系,更多时候是围绕实际项目来开展,可以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将自身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之弊病。另外,PBL教学法还能够依托项目人物为内因,让学生自主探讨关于课程设计体系之中的疑难问题,深化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转变为主导者。与此同时,当前某些高校所开设的产品设计专业,原本就存在专业设置衔接不到位的情况,同一门课程由不同教师开展授课,由于教师自己的教学手法差异,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疑惑,这就需要以PBL教学法为依托,彼此之间完成有机统一,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主探索意识,提高课程设计课堂的实际效果[2]。
实际上,高校所开设的产品设计专业本质上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专业人才,极为看重学生的时间与创新能力,因此要求教学过程尽可能丰富,这样才能将产品设计相关的产品造型、材质、色彩等元素更好地进行艺术表达,其中还包括材料应用、制作工艺等各类内容。应用PBL教学模式,则非常有利于教学过程的丰富,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到产品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将理论知识逐步运用到实践之中。当前大部分的产品设计课程,都是在课堂上完成,很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满足感,而应用PBL教学法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避免学生学习到的课程内容与市场职场需求不匹配。应用PBL教学法,能够将实际项目设置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帮助学生提早了解当前市场需求以及发展动向,深入到设计审题、搜集资料、方案构思以及成品展示等多个细节,诸如此类的细节内容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如此一来,学生之间的互动就会更加密切,学习过程丰富多彩,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加深对于产品设计课程的理解,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品质[3]。
客观而言,产品设计相关课程的设置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牢靠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实践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利用PBL教学法之中的应用方式,能够很好地强化教学成果,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于产品设计理念的表达,甚至有些学生还能够自发做好市场调研,进而丰富设计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来完成作品设计,真正做到与时俱进。PBL教学法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来看直接帮助学生融合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在不断摸索与强化学习的全过程,教师能够更加客观的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做好针对性引导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设计使用能力,为日后向产品设计师角色做好科学转化,有效拉近了学生与职场之间的距离,教学成果得到了不断强化。
就目前我国各级高校的实际教学现状来看,依旧有部分学校所采用的产品设计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没有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做好融合,阻碍了学生健康发展。大部分时候,教师开展的教学方法都会受到课时限制,在实际教学中依旧采用比较传统的黑板板书或者幻灯片播放的方式来推进教学工作,缺乏对信息技术的灵性融合,甚至在课堂上还是采用“满堂灌”“讲多做少”的模式,这种情况若不及时改善,会导致学生产生负面心态,甚至让学生产生不良抵触心理。另外一个层面,产品设计相关课程内容的知识量偏少,某些学校自身对于PBL教学法的重视力度不足,依旧喜欢沿用过去那套所谓的“经验论”来开展教学工作,要知道产品设计本身就是日新月异的,若不及时更换教学手法,必然会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不科学,给未来的职场发展留下了不良影响。
作为设计学的一门基础分支,产品设计本身是理论知识体系延伸出来的实践性学科,可谓是一门集工程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文艺术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型设计学科。在这种基础上,产品设计课程必须保障理论是实践互相结合,以此来为学生创设独具一格的教学服务体系,确保学生能够将设计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进而强化专业动手能力。反观当前很多学校的真实情况,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存在脱节,导致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完全无法与岗位匹配,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未能培养出精准化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在未来进行及时改善。
在项目启动教学极端,应该将驱动问题进行精准定位,进而帮助学生探索更多的实际案例,强化产品设计课程的学习成果。具体的工作开展,可以导入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等方式,帮助学生将字母目标进行梳理与区分,不断强化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力,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任务挑战欲。除此之外,对于设计实践案例的搜集与准备工作,教师应该全过程进行参与,为学生找到与专业课程高度契合的项目,帮助学生探索实践案例中的趣味性与神秘性,给学生创造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应用情景,同时对应的情景还需要尽可能“接地气”,要与当前时代的设计潮流相匹配,能够满足学生的生活实际需求,最终在教学项目启动极端打好基础[4]。
进入到教学项目的计划阶段,则需要融合以问题导向为驱动力的新式手法,在课程任务布置时导入小组合作模式,在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协作意识的同时,将各个组员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明确分工。具体的工作推动,首先需要给每个小组发放对应的案例资料,让小组自行解读案例以及确定重点问题,例如对于设计专业术语、研究范围等层面的界定,都由学生小组自己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小组成员往往会自主进行头脑风暴,尝试一起合作解决设计解决方案,在过程之中学生还能够积累宝贵的经验,共同商讨新知识的应用手法。在过程中教师最终由知识传授者转化成了引导与监督者,学生的本体地位则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还原。
在进入到项目执行时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给学生构建一套新型课程设计成果以及制作展示系统,目的是让设计作品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呈现,具体可采用多媒体、微海报或者设计实物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取得课堂满足感。另外,学生在进行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开始懂得在持续优化与反复撤销的过程里获取到更具层次性的多元知识体系,提高了自身思维创新力。另外,对于产品设计课程的实践活动,要在小组成员完全确定设计方案之后才能开展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如美图苑、平面设计师、造型师或者财务工作人员等,之所以要这样做,其核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进而将自身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转化,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5]。
在教学项目开展后期,必须将工作重点放在学生自助学习能力的培养之上,具体可由学生进行小组内部自评,之后再融合一套极具创新价值的教师评价体系,目的是找出学生自评环节中的不足,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自身。同时,巧用学生互评体系,此时教师在旁不但可以随时进行公平公正的客观评价,还可以适当增加评价互动,进而提高教学评价的工作品质。在最后,还可以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补充评价,针对设计项目发表独到见解,此时要切记不能盲目跟随教材内容,要在教学评价中充分体现设计学科的前沿性,时刻保持严谨求实的评价态度与理念,敢于进行教学设计创新。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结合了笔者自身多年来相关的教育工作实践,首先就PBL教学法展开了简要论述,分析了PBL教学法的应用价值以及当前高校产品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入手,分别探究PBL教学法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革新,未来全国各地高校的产品设计教学体系势必将转变的愈发多元化、创新化,为了尽早适应时代潮流,给学生打造个性化、专业化教学服务系统,教师必须立足自身,敢于跳出原有较为传统的教学思维,在教学实施、教学规划以及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做好持续性优化,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必要时甚至可以从国内某些兄弟院校的课程设计教学案例中汲取有效养分,并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确保给学生提供更加贴心且具有精准引导性的教学课程,进而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备复合型技能人才,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实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