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茹,程可辉
(广州华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1300)
当前,大学生群体创业意愿强烈。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2020》年度报告,49.86%的在校大学生有较强烈的创业意愿。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达90%,部分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能力不匹配。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文件指出教育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指导,督促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强经验交流和推广[1]。实践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失败大多与管理失控、资金短缺等因素相关。管理会计作为一门与企业管理决策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其提供的工具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管理决策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讨论由来已久,总体而言,可分为两类融合模式:一类以管理会计为主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管理会计教学体系中,以提升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质量为核心;一类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干,有针对性地遴选管理会计专业内容,补充为创新创业财务教育课程的一部分,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第一类模式主要面向开设管理会计课程的商科院系学生,第二类模式面向各院系学生。两类课程在教学对象、目标、内容设计上在一定差异。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管理会计教学是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一种模式。现有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管理会计教学存在教材体系与教学理论落后,教学内容“理实脱离”,教学内容缺乏弹性[2],课程重视度较低,缺乏实践教学[3],专业培养方向及课程设置不合理,管理会计课程内容与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课程存在交叉重复[5]等诸多问题。基于与创新创业融合的视角,研究者们提出在管理会计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创意、创业、创新”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培养理念[6],在教学内容上完善管理会计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协同安排,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增加实训课程,案例讨论、启发式互动教学[7]提升教学质量。
将管理会计融入创新创业教学的研究源于对大学生创业失败原因的剖析和现有创新创业财务教育显露问题的反思。学者们通过对大量失败案例的分析发现,财务管理意识与能力匮乏是导致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创业群体普遍在战略管理、投融资管理、成本管控、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存在不足[8]。但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对财务教育关注度较低,区别于发达国家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转设的财务管理课程,我国大多数高校仅在创业基础等基础性课程中有少量的财务管理内容,且侧重于融资管理。现有创新创业财务教育难以满足大学生创业的实际需求。因此,有学者提出融合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在内的传统会计专业知识,以增强学生创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全过程、分层次、模块化的创新创业财务教学体系[9]。
现有对第一类融合模式的研究更偏重对当前管理会计教学的反思与改革探索,虽提出了诸多建议,但对于创新创业的融合讨论深度尚浅。会计专业的管理会计课程内容仍以大型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创新型企业、创业型企业涉及较少,对企业创新活动的管理并未纳入主流管理会计教材内。
现有的对第二类融合模式的研究,国内外研究均认同财务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育至关重要。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失败案例分析、财务教育重要性分析和对当前创新创业财务教育不足的批评,对如何具体构建创新创业财务教育体系的研究较少。在创新创业财务教育体系内,对如何平衡传统会计知识体系和创新创业管理需求的研究较少。
管理会计课程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丰富的契合点,管理会计技能是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是基于管理层决策需求而建立的会计信息子系统,通过提供相关信息为企业管理提供服务[10]。管理会计信息在企业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本身就在管理会计的研究范畴内。伴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技术更迭、商业模式创新均对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深远影响,管理会计课程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变革,以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另一方面,管理会计技能的培养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财务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于初创型企业,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外包并不能满足创业团队的决策需要,管理会计信息的搜集、处理、呈报主要依赖于创业团队核心成员。
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可以提高管理会计课程的“应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其诞生与发展都是基于企业的管理实践。但是管理会计教学一直难以体现管理会计的应用性。一是因为管理会计教学传授的管理会计知识和实践中的管理会计应用普遍存在分离现象,实践中很难看到通用的模板化管理会计工具;二是因为管理会计的应用是不同角色的“人”在不同的“场景”下的应用。不同职能岗位、不同行业场景,管理会计应用的目的和方法都可能存在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相关行业的知识储备,无法构建应用场景,管理会计课程由此变成枯燥的理论课程。与创新创业相融合,很多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背景可以调整为创业型企业或创新项目。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活动有一定的认知,可以构造特定行业的应用场景,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更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工具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机会,学以致用。
在数智时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动了管理会计工具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信息归集和处理的自动化,进一步打破“数据孤岛”,推动业财深度融合,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效果[11]。数智时代,资源整合理念、工业4.0智能制造模式对管理会计传统的评价方法和成本管理重心带来了影响[12]。数字化业务、平台型企业等新型业务模式的成本属性、盈利模式和管理架构均与传统的工业型企业有显著差异。但大多高校的管理会计教学内容落后于实践发展,教学内容与实践存在代差。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会计融合能迫使管理会计教学关注真实市场变化,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迭代,使得教学与实务同步。
财务管理能力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群体的客观需求。市场经济环境下,创新创业活动离不开财务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经常面临财务问题,例如在创业的各个时期如何募集充足资金,如何设计权益结构,如何在项目初期保障关键研发活动的完成,募集资金如何使用等。大学生创业者对此常常一头雾水,在商业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部分创业者对项目产品的商业模式、研发投入概算、营销投入预期均无概念,难以向投资者描绘产品价值,阐述融资需求。因此,创新创业财务教育并不旨在培养学生会计核算能力,而是培养会计信息的运用能力,其中管理会计技能至关重要。传统的管理会计内容涵盖的战略管理、投融资管理、预算和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等知识有助于提高创新创业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创新的管理会计理念、工具可以帮助创新创业者对标领先的管理方式,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绩效。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会计课程融合,需要修订现有课程目标,提高对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视。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实现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明晰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的划分,避免内容交叉重叠。其次,要适当增加对创业型企业管理会计知识的介绍。以融资管理为例,传统的管理会计教材与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体系一致,以大型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为融资决策的主要标准。但大多数创业企业在创业初期无法获得包括普通股、债券在内的融资渠道,其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也无法测度,且其融资决策需要综合资金期限、股权结构、资金成本等多因素考虑。因此,管理会计教材需要拓宽关注对象,结合企业生命周期,介绍不同阶段的融资渠道和融资决策需要考虑的要素,以增强技能的应用性。
此外,还应当增加对决策影响因素的介绍,具象化决策环境与背景,减少“公式化”“一刀切”式决策方案。这在营运管理会计章节体现得尤为明显。传统的教学内容以介绍决策模型为核心,强调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优订货量的计算方式。但是该模型的假设前提在现实中很难成立。大量学生在学习完后仅掌握几个没有应用场景的公式,应用性极差,甚至因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后果,这一现象需要得到纠正。应当介绍决策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帮助学生构建多因素决策模型,从而提升模型的应用性。
教学内容还应增补对创新的管理。传统会计的一大弊端是对货币计量的倚赖。但新经济模式下,商业模式、智力资本、技术优势、管理能力等无形要素对企业价值意义重大,这些要素均难以用货币计量。因此,如何评价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价值成了新的问题。为满足创新创业管理的需要,管理会计应当直面现实需求,增补服务于企业创新的管理会计新版块。
在教学方法上,融合创新创业模式管理会计有助于实现实训教学、案例教学与互动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下,实训教学虽呼声很高,但实际应用性较差。因班级教学中难以构建大型企业的实际场景,学生对大型企业的贸易、金融活动也缺乏足够的认知。但在创业的浪潮中,学生对创业活动极为积极,可结合创业案例,模拟投融资决策、营销决策、激励机制决策等。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将有效提高。
将管理会计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需要对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在“创业基础”课程外,统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等相关内容开设创新创业财务通识教育课程或选修课程。该课程需要融合创新创业、财务和专业教育,根据学生专业方向进行针对性设计。
具体到管理会计知识板块,应当分阶段梳理创业型企业的管理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至少应当包括创业初期的战略选择、融资决策、研发管理、日常经营中的组织架构设计、成本控制、营运资本管理、销售定价管理、税务筹划、激励机制等。内容设计方面要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创业阶段的差异化。在内容构建上,要考虑创业型企业实际场景,介绍不同行业具体场景下的相关因素和决策模型。
在教学方法上,应当以案例教学为主。既要分析成功企业经验,也要剖析总结失败企业的教训。要注意选用本土化案例和数据解读,避免“故事化”案例分析;可以运用沙盘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复盘推演;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讨论不同场景下的决策方案。
两类模式均是创新创业教育和管理会计的融合,但有鲜明的不同点。第一类模式属于会计专业教育的改革,意图通过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增强管理会计教学质量;第二类模式属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意图通过融合管理会计知识和理念提高学生的财务能力,降低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的风险。两类模式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有一定的重合度,即均涉及创新创业企业管理会计,但面向会计专业学生的管理会计课程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创业型企业和创新活动,还包括规模及以上企业等其他企业类型。而第二类模式则完全聚焦创业型企业和创新活动中的管理会计运用。在教学方法上,两类模式均需采用“理论+案例”教学模式。
从实践探索看,两类融合模式均存在不小的难度。具体体现在课时不足、教学资源匮乏、教师能力有限等方面。
两类融合模式均受课时不足的影响。大多数本科院校对管理会计课程规划的学时不超过72个课时,部分高校仅有54个课时。而管理会计课程内容贯穿企业经营决策的方方面面,内容庞杂。在现有课时下,完成教材全部章节内容的理论讲授都极为困难。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目前仅有少数高校开设了创业财务管理类课程,连基础的课时规划安排都没有。大多数高校开设的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学原理等选修课程的内容对创新创业活动缺乏针对性,因而两类融合模式均需解决课时不足问题。
现有的教学资源不足以支撑课程融合,尤其是优质本土化教学案例匮乏。当前,管理会计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案例仍以“舶来品”为主,对本土的教学案例挖掘不足。管理会计教学案例主要关注大型企业,对创新创业型企业关注较少,且较少反映数智时代背景下企业发展理念和管理工具的变革,对创业型案例“故事化”的讲述未能充分展示企业各阶段决策的原因,借鉴意义较低。此外,对失败案例的深入研究较少,缺少从失败角度进行深入剖析。
融合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业融合要求教师不仅懂财务、创业还要懂案例涉及的行业背景。这对教师知识的广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对案例的认知不足。为此,应加强校企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提升教师对创新创业实践的认知,另一方面邀请实务界专家来校授课,以提高整体的师资水平。
本文意在分析以教学为主体的融合方式,现有文献主要是对此模式的探讨。即从教学目标考虑,面向会计专业同学的管理会计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实践中的应用能力,甚至重点聚焦于创业型企业。但毕业后创业或服务于创业型企业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因而,坚持以规模级以上企业为研究对象开展管理会计教学是必要的。当然,现有管理会计教学对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研究确实较为薄弱,确需思考如何创新管理会计、服务企业创新活动、丰富创新性管理手段。
另外值得探讨的还有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体的融合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甚至可以拓展为创新创业财务教育问题。在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框架中,会计仅在“创业基础”课程中介绍一章,包含融资管理和基础的报表知识,这显然不够。从实践来看,大量学生在融资报告中对资金支出规划,对产品研发经营模式与成本费用的匹配关系缺乏认知,对权益结构的安排也缺乏足够认知,大部分学生没有预算观念,这些均反映出创新创业财务教育存在不足。解决方式是以创业需求为主体,并以复合型“创业财务管理”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进行扩充,后续还需与其他学者共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