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探讨

2022-12-31 05:34:04北京城建华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2期
关键词:摊铺沥青路面碾压

万 能 北京城建华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在我国道路施工过程中,普遍采用的都是沥青路面,因为其自身属于柔性路面范畴,加之具备良好的防裂、防渗、抗压性,且施工速度快、没有接缝,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道路的行车要求[1]。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提升,车流量亦在大大增加,长期行驶在道路中会给公路质量带来一定的挑战。如果施工质量把控不严,将会使道路出现裂缝、漏洞,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为此,作为公路建设行业中的一员,应对道路施工加强管理,重点关注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严格规范具体施工流程,坚持“文明施工”原则,进一步提升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为人民出行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1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对道路施工起到的重要性

1.1 提高道路内在质量,保证行车正常

道路是人们外出交流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行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经营规模在不断壮大,所涉及的领域与内容愈加广泛。特别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国民水平在不断提升,与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的业务往来逐步增多,道路的安全性、平稳性及舒适性成为了道路建设的首要任务。沥青是道路建设中较为广泛应用的施工材料,可以说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公路质量与安全性。作为道路与地基的连接环节,沥青路面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道路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主要通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来浇筑各种类型的路面。

1.2 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保证行车安全

目前,我国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在逐年上升,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究其原因,除驾驶人员操作不当外,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道路质量问题。如果道路质量不达标,特别是经历暴雨过后,易在行车的过程中出现道路路面多处坍塌,如果车辆躲闪不及陷入其中,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人们的出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2]。通过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可以从沥青的采购、搅拌到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监管,把控沥青路面的质量与安全性,避免坍塌、裂缝现象的发生,在保证道路施工质量的同时,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2 道路施工前期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要求

2.1 加强道路路面检查,调整施工图纸

在沥青道路施工前期,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认真检查施工图纸中的各步骤、各环节,将其与道路路面情况进行对比,查验施工图纸是否满足道路施工标准和要求,是否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保证施工图纸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当发现图纸出现任何不妥时,应立即叫停施工,与项目负责人员进行探讨,及时对图纸缺陷作出调整与修改,直到确定最佳的施工设计为止[3]。同时,技术人员需充分考虑道路施工规模与长度,结合施工图纸计算出沥青材料的使用总量,及时告知采购部门,保证施工材料的充足性,确保道路施工顺利进行。

2.2 结合施工要求做好沥青材料的管控

“沥青混合料”是沥青路面施工材料中的主要元素,只有保证沥青混合材料配比的科学合理性,才能使沥青路面保持平稳,避免施工隐患的形成。为此,在沥青路面施工前期,必须要对沥青混合材料配比提高关注,严格把控质量关。为了保证沥青混乱材料的有效性,应对材料进行抽查检验,一般情况下会在施工现场的实验室中进行,尽可能保证抽查沥青混合材料能够满足道路路面施工要求。

同时,在材料选购环节,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设定完善的采购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做好材料数量的管控,避免因材料不足影响施工周期,进而影响到路面的施工质量。

2.3 做好施工材料与供应商选择,加强材料存放管理

在施工材料与供应商选择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施工材料的调查与检验,通过货比三家的方式选取性价比高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向其索要生产许可、材料检验合格证明等相关材料,挑选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进行采购。此外,石子也是道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大部分道路载荷都由石子负责承载,因此在石子材料的选择方面,要保证石子与沥青材料两者规格相适应。以设计图纸中材料规格尺寸为标准,对石子、沥青质量进行检验,经检验确认符合施工标准后方可投入到实际生产中。在材料贮存与场地选择环节,做好材料堆放场地准备,保证分门别类堆放。针对较为松软的场所,做好硬化处理,并加强排水设施的建设,选择通风、防潮场所,远离火源、水源,保证材料的效能不会被外部环境所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立专门的材料库房或大型存储罐负责材料存放,选取具有保温、通风及防水等功能的大型容器进行沥青储存,罐内温度应保持在170 ℃以下[4]。

2.4 做好道路检验与清扫

在道路施工前期,深度检验道路基础情况,测量路面的水平度,所有事项完毕后进入下一步骤。在基础检验通过后,仔细清扫道路下承层,在施工前2 d 对地面层进行透层油的喷洒,适当进行地面粘层油的喷洒。同时,选取一段路面作为试铺场地,按照施工要求严格摆放施工设备与检验仪器,按照作业流程进行预施工,从中确定施工人员数量、机械设备要求、施工工艺、压实遍数等各项技术指标,为正式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2.5 做好沥青混凝土的试铺验证,为后续施工质量打好基础

为了进一步保证沥青路面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路面施工前期,根据实际路面条件、地质条件选择大体相似的路面,将其视为试铺试验区,重点检验沥青混凝土的配比是否正确、合理,在此基础上明确顶级配曲线,确定沥青材料的最佳使用量,为正式摊铺提供数据支撑。在具体试验中,按照正常摊铺标准完成作业,进而确定材料的配合比参数;在试验结束后,确定机械设备种类、施工流程、操作要点等技术参数,保证后续的路面施工质量能够更好地满足工程建设标准,保质保量地完成沥青路面摊铺作业。

3 道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3.1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控制

在实践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相关政策规定,选取通过检验的沥青混合材料,将其放置搅拌机内,按照一定配比进行材料拌和,工程监理人员应定期查看施工情况,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材料性能受损,进而增加施工成本支出。同时,为了保证拌和的质量,应做好拌制时间和温度的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根据沥青的黏度来确定,一般为70 ℃,重交沥青的拌和温度为155 ~165 ℃。在拌和时间方面,对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干拌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纤维沥青混合料,应着重考虑干拌时间,通常干拌时间为10 ~15 s,纤维剂量越大,其干拌时间越长。

3.2 沥青混合料运输

在沥青混合料拌制结束后,需要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内,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着重观察以下3 点。

(1)运输车辆选择。选取吨位较大的运料车负责运输,切忌出现超速、超载、急转弯或急刹车而导致施工材料受到损害。(2)材料装车。将沥青混合料向运料车装料时,为了避免沥青混合料之间的内聚力不足以抵抗粗集料下沉,成分相互分离,出现内部结构不均匀的现象,施工人员需要对机械的位置进行移动,平衡装料,尽可能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安全性。(3)材料运输。在材料运输前,应保持运输车辆的整洁度,在车厢内薄涂防止沥青混合料黏连的隔离剂。在装料完成后,将油布铺盖至车身,在防雨、防污染的同时,有效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

3.3 沥青路面的摊铺

在沥青路面摊铺的过程中,以道路等级为界限,选取不同的摊铺方式与设备。针对高等级的公路,选取2 ~4 台摊铺设备共同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预热熨平板会在摊铺施工前实施,将时间控制在15 ~20 min,保证路面接缝温度在65 ℃以上。

在路面摊铺实际操作中,做好沥青混合料温度检查,确保混合料温度高于130℃。同时,做好摊铺机振夯频率和振幅的调控,保证温度不低于80 ℃,进而保证沥青混凝土料的密度,在摊铺结束后也不会受到影响。同时,在摊铺速度确定环节,充分考虑材料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与材料储存数量,以运输距离、运输设备以及压实能力来明确摊铺标准与速度,尽可能保证摊铺机能够有条不紊、保持匀速前进,保证路面的安全性,避免对路面造成损伤。在送料器方面,选取螺旋送料器负责混合料的供给,以摊铺机运行速度为标准,从道路两侧向摊铺机输送混合料,在此过程中,需要保证送料器的混合料始终处于螺旋叶片中。

此外,部分路段会受到地形结构的限制,只能通过人工进行路面摊铺。在实践中,施工人员应将沥青混合物卸载至铁板处,并通过铁锹等摊铺工具进行防粘黏结剂的涂覆和加热处理,摊铺时刮板工序应同步进行,避免混合料出现离析。注重力度与次数,使刮板的轻重保持一致,切忌出现停顿,如果必须要暂停摊铺,则应立即使用油布对混合料进行覆盖,保护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保证效能不会流失。在温度较低的秋冬季节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适宜,在混合料摊铺顺序方面,应从进料方向后退摊铺,尽可能保证全幅路面摊铺,避免出现纵向接缝。针对一些路面过宽不能全幅摊铺的情况时,可根据路面宽度,将其划分为2幅或3幅,再实施路面摊铺,邻接缝之间要保持密切,并且平行于路中心线,避免出现凹槽。需注意的是,如果施工时气温低于10 ℃,则需要立即停止摊铺。若存在特殊情况必须进行摊铺时,应根据施工进度、地质条件采取相应措施,并上报监理部门,经审批通过后方可继续进行摊铺。

3.4 沥青路面的碾压

3.4.1 初次碾压

路面初次碾压时,需保证沥青混合料处于稳定状态,可通过摊铺机的熨平板进行碾压,达到初步压实的效果[5]。同时,对于刚完成摊铺的路面,沥青路面属于高温状态,可以选择质量在8 t 左右的双轮振动碾压机进行轻微碾压,将行进速度大致控制在0.56 m/s,保持匀速前行压实。当遇到摊铺尚未结束或其他原因需要后退时,保持速度不变并沿着摊铺时行进的轨迹向后移动。

3.4.2 二次碾压

二次碾压主要负责压实路面,在实践中,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可以满足施工标准,应在沥青混合料温度较高时进行二次碾压,与初次碾压的轨迹、方式保持一致。具体来讲,当沥青混合料温度保持在110 ℃以上时,选取轮胎压力机进行碾压,在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重型静力双轮压路机、双轮振动压路机协同轮胎压力开展作业。实际碾压次数不得低于8 次,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根据道路实际情况确定。

3.4.3 最终碾压

最终碾压是路面碾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主要保证路面的平整度,避免出现缺陷、缝隙等现象。在实际操作中,温度与前2 次相同,同样在沥青混合料温度较高时进行,使用的碾压设备为静力双轮碾压机,紧跟二次碾压设备进行路面作业,将碾压结束时的沥青路温度控制在70 ℃上,而且最好在沥青面层温度较高时进行碾压收尾,一般进行4 次左右的静压。

3.5 沥青混凝土的接缝施工

3.5.1 横向碾压

一般利用双轮振动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在压实1 遍后,向新铺混合料横向移动15 ~20 cm,当滚轮整个覆盖到新铺层上时,改为纵向碾压。前期利用压路机静压,后期可换为振动碾压。在摊铺层逐步成型但有纵缝时,可以通过压路机沿纵缝碾压1 遍,将碾压宽度调整至15 ~20 cm,随后按照横缝进行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纵向碾压。

3.5.2 纵缝处理

通过热接缝进行处理,从道路两边20 cm 以外进行压实,向道路中心行驶,最后压实道路中间所剩余的窄条,从而形成良好的结合。在每日摊铺完毕后,相关人员应做好存料记录,以此为基础缩短摊铺机停机的位置,为第二天作业提供方便,减少裂缝的产生。

3.6 雨天施工注意事项

通常,道路建设在户外且偏远地区,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影响道路施工进度,最终导致工程不能按期交工,使建设单位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需做好自然环境预防措施,避免环境变化对道路施工带来的影响。在道路路面施工前,应时刻关注天气变动情况,尽量避免在雨雪天气进行路面施工。当道路施工突发大雨时,应立即停止手中工作,停止摊铺作业,快速找寻油布或篷布,将施工机器与沥青混合料进行遮盖,并停止搅拌。针对已经摊铺的路面,应抓紧时间完成碾压,等到雨停且路面干爽、没有积水时,重新安排路面施工作业,尽可能保证沥青路面的安全性。同时,当遇到其他恶劣天气时,需要在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的基础下,及时准确地完成现场调控,做好设备与材料的转移与遮盖,保证施工材料效能不被损坏。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促使我国道路建设行业得到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做好自身道路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提高关注,从根源处入手对沥青混合料的调配、运输、摊铺、碾压以及接缝等工作进行全程追踪管控,严格把好道路施工质量关,保证道路施工质量,创造优良工程,进而获取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行车服务。

猜你喜欢
摊铺沥青路面碾压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车主之友(2022年4期)2022-08-27 00:56:24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石材(2022年2期)2022-05-25 13:04:12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20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8
碾转
欢迎订阅《碾压式土石坝设计》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
如何让你的摊铺业务获得增长
基于Matlab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09:53
简述沥青路面再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