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022-12-31 06:17王家伟
广西教育·D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科音乐教学模式

王家伟

(1.圣保罗大学,马尼拉 菲律宾 0900; 2.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部门于2019年4月29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该计划为“新文科”的建设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标志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成型成熟,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写好“奋进之笔”的一次‘质量革命’”[1]。“新文科”建设在高校的全面推动,同时也将新的理念和契机融入到了艺术人才的培养中。“实践”作为创新创业的中心环节,明确了大学生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2]。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新文科”的建设背景下,对于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研究,以及对其实践教学模式新的探索,旨在为当前新时期的音乐表演人才提供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培养模式,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实践教学的现状

国务院在2015年出台了《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国家创新驱动的位置,大力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尽管地方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但是仍然存在办学层次低、教学资源不足、处于转型探索初期阶段等问题。”[3]主要问题有:

(一)教学模式方面,有待提高实践教学的认识

由于没有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导致大多数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仍然采用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原有的教学方式还是以理论教学加实践的方式,而实践课程教学的方法停留在课堂教学上,以讲授方法为主,没有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这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停留表面、课程设置流于形式。并且最主要的是这种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居于附属地位,作为表演这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没有达到与理论同等的地位。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二)教学体系方面,有待构成完整的实践体系

不同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音乐表演实践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理论知识的传授一般在课堂内由相关理论老师负责,而实践性的活动开展起来比较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比如专业的设备、实践的场地,以及符合该课程要求的指导老师等,有时甚至需要借助社会资源的帮助。然而,目前很多高校没有能力建设相关的实践场所 (音乐厅、排练厅等),有的学校即使建了实践场地,可能也没有达到专业音乐实践活动要求的规格,并且可能由多个专业共同使用,无法单独支配,不能有效地完成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任务。

(三)师资队伍方面,有待优化知识结构的配置

“对音乐类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时,教师的参与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加入对于大学生来讲,既可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又可以借助教师的执教经验,将表面化的理论知识进行翻转,借助多样性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提升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掌握能力。”[4]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离不开一个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更是如此。当前,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对于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的传授比较充分,传统课堂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对于“新文科”理念、创新创业知识、实践教学体系,甚至是创新创业平台相关知识的缺乏。忽视了学生对于音乐创新创业意识的规划,将导致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缺失。

(四)课程设置方面,有待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就目前而言,我国艺术类院校及专业的数量众多,艺术专业学生数目庞大,现阶段艺术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保障学生艺术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保证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能力、一专多能等复合型能力的提升,通过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综合性提升,确保学生的社会适应力。”[5]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岗位需求逐渐由知识结构单一的单层次人才向多学科层次的复合型人才转变。然而目前音乐类人才课程设定除了一些基础的公共课程外,其余几乎都是本专业内的课程,缺乏其他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创新创业知识,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构建,导致学生无法将各专业知识相互融会贯通。

(五)教学考核方面,有待构建科学性考核机制

教学考核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达不到科学的考核要求。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考核方式一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这样的考评机制符合音乐表演专业的一般特征,但是却没有涉及实践教学方面的考核内容,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往往只注重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虽然大多数高校在三年级或四年级为学生安排了相关的实践教学,如进入实习单位实习等,但是对于其实习的考核方式也是以撰写实习报告这样的文字性总结为主,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实践能力的锻炼,创新创业技能的培养却无法做实际的评价,难以达到真实的实践测评效果。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对实践教学路径核心的探索是“新文科”背景下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只有在明确了“新文科”背景下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探索出其发展的科学路径。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符合实际真需求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主要为应用型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相关教学、表演等岗位,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将专业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怎样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因此,当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则还需要考虑如何才能将其转化为扎实的实践功底。因此,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着重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探索“理论课程实践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科学的方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创新与创业共培养,顺应发展新趋势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高校音乐教育模式也需要不断变化,广大音乐教师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培养。”[6]根据素质教育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数量更不能忽视质量,学校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保证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能够从容面对各种挑战,做一名合格的音乐人才。

(三)艺术与文理互交融,实现“跨学科”发展

“新文科”的创新理念是将新兴的科学技术运用到传统人文科学类的课程体系中,鼓励学生跨越学科限制,加强综合理论学习,促进学科间的交融,推进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以“新文科”建设的理念为契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应加强各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目前开设的音乐心理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治疗学、音乐编辑学、音乐考古学等专业可看出,当前音乐相关专业的设置已开始向学科交叉迈进,但交叉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考察。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学科交叉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且其正确性毋庸置疑,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进行学科交叉融合,这就需要正视学科交叉融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

三、实践教学路径的探索

“专业艺术院校作为培养艺术类人才的主要阵地,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主要艺术人才的任务,但原有的培养模式多追求技能技巧、突出单一专业特色,而忽视了艺术专业也需要具备‘新文科’的‘战略性’、‘创新性’、‘融合性’、发展性。”[7]因此,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要积极拓展“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内容

当前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文科”的建设要求,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僵化已经严重制约了专业的发展。当前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当务之急,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的运用能力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首先,教师应该结合校外艺术团体等的发展实践,将相关的表演实践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表演实践能力。其次,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有很多课程与表演业务相关,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比如声乐表演、器乐表演等,相对于理论专业,这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更需要重视对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实践性环节所占的比重应有所增加,突出学生的实践表演能力的培养,如加强与校外机构的合作,让一些专业艺术团体和知名艺术家参与到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设中来,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接轨。

(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团队

“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要提高人才培养效果,需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师资队伍”[8]。首先,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师应具备完善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表演技能。

作为专业技能类的老师除了具备课良好的堂教学能力,还应有扎实的舞台表演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中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更真实、 更直观地把理论和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也应积极参与社会上的专业实践与交流活动,掌握最新的专业发展趋势,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专业发展方向,明确未来的工作目标,更好地为“新文科”建设服务。其次,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了解最新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新的专业技能方法,保新教学理念常新。鼓励教师去校外相关艺术机构团体兼职,了解其人才需求,希望能更好地投入到人才的培养中去。

(三)创新课程体系、促进学科交叉发展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多学科、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当务之急。学校在开设一些基础课程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外,还可以增开一些相关的创新创业网络平台课程等,如开设创新创业模拟仿真课程、MOOC 培训课程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相关专业软件、更便捷地使用网络媒体平台学习。此外,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在学生的培养实践过程中可以将跨学科的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如,依据学生的兴趣开设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将本专业与其他专业深度融合,达到知识互补、融汇贯通。学生在根据自身喜好完成学业的同时,不仅增加了知识积累,也提升了创造能力,充分体现了多元化、跨专业的发展模式,满足了“新文科”的人才需求。

(四)改进考核方式、加强实践能力考核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考核的方式上就需要有所侧重,在对理论知识的考核的同时,还需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考核。首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中,学校可以对两个方面的成绩,即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成绩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在打分时同时参照这两个部分,折合换算出最终成绩。其次,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环节,比如在学生的实习、校外实地采风等活动中,学校一般只考核学生撰写的文字性材料,如实习报告、采风记录等,而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却不作评价。因此,可以专门安排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进行现场实地考察,对学生的田野采风进行跟踪记录等,保证全面、客观的考核结果。

(五)明确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音乐表演人才是应用型的人才,其实践能力的运用、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艺术水平的提高是人才培养明确的目标。为了达到应用型人才具体的培养目标,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应着力打造自身的办学特色,不断丰富和提升专业内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保证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可依托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等模式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同时,还应该与时俱进,结合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文艺术学科相融合的趋势,采取有效措施,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将学生打造成“一专多能”的新时期人才,为学生的多元化全面发展助力。

(六)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艺术专业学生的最终走向就是融入生活、面向社会进行实践。”[9]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传统实践教学局限性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在创新、融合等方面取得突破。因此,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人才培养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创新发展,同时使学生未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应在立足于本专业的前提下,积极拓展,努力寻求各相关艺术,如艺术学、美术学等,以及其他文、理科的综合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实践课程、实习实训计划、社会实践活动、校企合作项目等,加强“艺艺”“文艺”“理艺”之间的交流融合,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四、结语

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体系之后教育部又提出了“新文科”的建设目标,指明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建设方向。在“新文科”的建设背景下,建设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校音乐表演人才培养实践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培养模式将教师作为主体,学生围绕老师,接受老师的指导,这种模式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存在很多的不足。

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培养模式,应该打破这种局限,将重心由教师转变到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将传统老师指导、课本学习、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成为以学生自主、专业技能、社会实践为中心的新模式。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性和灵活性,结合专业实践特点,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具备“新文科”素质的新人才。

猜你喜欢
文科音乐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音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