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雪梅
衡水市桃城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于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桃城区地处华北平原漏斗区,是华北平原的干旱中心。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42.8小时,年蒸发量在1295.7~2621.4毫米,年平均降水量为496.4毫米,是中强筋小麦的优质产区,小麦商品性好。小麦播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56.4%。由此可见小麦种植是桃城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活动,小麦的产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状况。桃城区又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十分紧缺,因此,合理灌溉,提高肥水利用率才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
要想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达到小麦高产丰收的效果,首先必须选用节水抗旱、高产抗病耐热的优良品种。衡H116021,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衡水市农业研究所选育。该品种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耐寒性极强。另外还有石麦22、衡4399、衡9966等都具有抗旱节水、耐热高产稳产的特性,都较适合在桃城区种植。
俗话说“播前土壤贮足墒,冬春无雨心不慌”。小麦播种前要求底墒充足,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底墒水每亩灌水量一般约为20~40立方米。适量增施有机肥,每亩施用烘干的鸡粪200~250千克,或其他有机肥1.5~2.0立方。一般地块每亩可施用纯氮12~16千克,五氧化二磷8~10千克,氧化钾4~6千克。
种子要饱满,去除瘪粒、碎粒、杂物等。在播前10天将种子摊开在塑料薄膜,在干燥向阳处晾晒2~3天,直到牙咬发响为止。为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的病虫害,播前需药剂拌种处理,每10千克麦种可用辛硫磷100克,对水1千克拌种,堆闷3~4小时,晾干后干拌15%粉锈宁200克。
小麦适当晚播,生长量小,可以减少越冬前及早春对水分的消耗。桃城区小麦播种时间为寒露节气之后到霜降节气之前,即10月8日至10月24日之间,土壤温度在20℃左右为宜。
小麦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墒情越好的地块播种深度越浅,反之,墒情不好的地块,播种深度相对要越深。在适宜播期内每亩播种量9~11千克,保证基本苗18~25万。以后每推迟播种一天,每亩增加播种量0.5千克。
旋耕地播后待表土现干时,务必镇压。一般在小麦播后1~2天实施镇压,如果地表过湿,或遇阴天,可适当延后。
1.及时补苗。需选择同品种进行补种,为了使补种的麦苗早出土,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6个小时,捞出来,再用清水漂洗,用纱布包好催芽,催好芽的麦种直接播种在缺苗断垄的地方即可。
2.清除杂草。小麦入冬前除草,一般在11月中下旬进行,小麦3~5叶、杂草2~3叶时,此时,杂草抗药能力较差,效果最好。
3.适时冬灌。冬灌时间应掌握在夜冻昼消即日平均气温在3~5℃时正好。冬灌水量不可过大,一般为600~900立方/公顷,要掌握浇完后当天能全部渗完为宜,切忌大水漫灌。如果播种较晚或墒情较好的旺长麦田,可以不浇封冻水。
1.锄划镇压、增温保墒。一般从表土层化冻2厘米开始至拔节前共锄划1~2次,松土深浅应先浅后深,即第一次稍浅,防止伤根和倒春寒冻害,第二次,随着气温升高可适当加深,有利于根系下扎。
2.合理浇水追肥。拔节至孕穗期是小麦第一个水分临界期,要因地因苗施策,做到科学追肥浇水。一是10月上旬播种的麦田,群个体适宜,为一类麦田,大部分冬前浇过封冻水,麦苗生长健壮,可适当晚浇返青水,推迟到拔节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千克/亩。二是10月中旬播种的麦田,是桃城区麦田的主体,大部分属于二类麦田。促控结合,根据墒情状况,群体大小,尽量在起身中后期至拔节初期进行第一次浇水追肥,每亩追施尿素20千克。三是10月下旬播种的麦田,多是群体少,个体小,群体小于45万的三类麦田。春季化冻后及时抢浇“保命水”,但水量不宜过大。结合浇水及早追施氮磷肥,促根增蘖。二水在拔节初期进行,可以每亩再追施尿素10千克。
3.化学防倒伏。对于旺长麦田和株高偏高的品种,可以在起身期前后,每亩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8克,对水75千克叶面喷施,可使植株矮化,提高抗倒伏能力。
4.绿色综合防控。拔节孕穗期重点监测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和麦蜘蛛。当纹枯病病株率达10%左右时,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乳油、烯唑醇可湿性粉剂、井冈霉素水剂、三唑酮粉剂等药剂之一。小麦白粉病防治的越早越好,常用药剂有三唑酮、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等。防治麦蜘蛛可选用阿维菌素、红夫丁、麦霸贺等药剂喷雾防治,重点喷在叶背面,同时兼顾全株。
麦田常见杂草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如下:防治节节麦、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可选用3%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20~35毫升/亩;防治雀麦、早熟禾本科杂草可选用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100~120毫升/亩,或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20~30克/亩;防治播娘蒿、荠菜、麦家公、麦瓶草等阔叶杂草,可以选用双氟滴辛酯悬乳剂30~35克/亩,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60毫升/亩。
1.浇水追肥。小麦从扬花期至灌浆早期是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时期,也是小麦需水的第二个临界期。一般每亩灌水量为40~50立方合适。灌水也应掌握因地制宜,以保持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为70%~75%为宜。
结合浇水,可亩施尿素3~5千克加磷酸二氢钾5~10千克。同时还可以进行叶面追肥,小麦抽穗至灌浆期可进行“一喷三防”2次,每亩用尿素1千克和磷酸二氢钾100克,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加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20%三唑酮乳油45~50毫升,对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
2.冬小麦干热风的危害与预防。可在小麦灌浆初期(麦收前2~3周)浇足灌浆水;在冬小麦孕穗、抽穗和扬花期,各喷1次0.2%~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在小麦扬花期喷硼砂(50~60千克水中加100克硼砂)或每亩喷施50~75千克0.2%的硫酸锌溶液;也可在冬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每亩喷施2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50千克,增强小麦抗干热风能力。
小麦生长至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应及时收获。穗黄、叶黄、杆黄、节间绿为最佳收获期。
联合收割机收割后,及时扬净,不要造成二次污染。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抢收,收获后需及时晒干或烘干。晾晒3~4天后,使籽粒含水量低于12.5%,即可进仓,贮藏于通风干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