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2022-12-31 04:24张培军
河北农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特色产业农业产业

□文/张培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的产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济体系,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转换农业发展思路,实现农业以及产业的现代化。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地域广阔,现有耕地面积1.39亿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83万公顷,农牧民数量占比较高,因此实现乡村振兴,增加农牧民收入,必须发展现代农业。

内蒙古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特色产业各具特色。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品牌战略,突出区域特点,在巩固原有产业基地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发展区域性特色产业。内蒙古自治区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为粮食,主要以玉米、小麦、水稻和大豆以及谷子等杂粮为主。其中,河套平原是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西辽河平原主要是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大兴安岭东南部地区是水稻和大豆优质生产基地;大兴安岭中西部丘陵地区是优质马铃薯和绿豆等杂粮生产基地。

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内蒙古地区根据本地实情,鼓励和引导农民经济组织加大力度建设龙头企业,将粮食、畜牧、水果、蔬菜作为加工业的重点。目前全自治区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达2200家,加工流通总额达172.5亿元。全自治区共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91家、其中国家级42家、省级620家,龙头企业从业人员达75390人,162.8万户农民进入了农业产业化链条,其中技术人员21455人,固定资产209.03亿元,年销售收入达2147.68亿元。

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内蒙古地区农民通过出售农产品获得收益,在农民的收入中,农产品销售收入所占比重超过90%。畜牧、粮食种植、水果、蔬菜等逐渐发展起来,各产业规模连年扩大,产品种类不断增加,质量得到改善,农民收入也越来越多。近年来,每年农民年均收入增长幅度达10%以上,优势产品的快速发展,使农业增收潜力得到激发,使区域内农民收入逐年增加。

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内蒙古地区地处我国大西北地区,农业特色产业现代化发展对自然条件有较大的依赖性,除了宏观经济因素和微观经济因素影响之外,对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利条件等因素极为敏感,如果基础设施、技术、管理条件不能有效的改善,农业特色产业现代化发展风险较大。

缺乏专业人才。技术支持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内蒙古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现代化已初具规模,但不少旗县仍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涉及整个产业生产、加工、分级、包装、仓储等诸多环节的统一技术规范,在县一级尚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制定并实施,产学研的体系尚未有效建立,科技支持明显不足。从事特色农业产业现代化技术推广和服务人员有限,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乡镇基层技术人员缺乏,导致产品生产的新技术、新品种、新信息不能及时送达,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对技术的需要。

组织化程度低。从内蒙古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分类、分布和经济影响力中可看出,内蒙古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组织形式主要为:家庭农户和农场,构成生产、种植、养殖的供应户;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构成生产、制造、销售、流通环节的商业生产企业。处于生产规模小、产品产量小、经济影响小的发展程度,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弱,企业、基地与农户之间未能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关系,农户的积极性没有真正调动起来,辐射面不广,产业链短,产品质量档次不高。

市场体系不完善。内蒙古地区农业特色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主要问题是工作重心放在种植养殖规模的扩大上,而没有关注产后环节,也没有重视配套问题,导致农业产业在发展时缺少流通渠道、龙头企业、全面的信息和具有较高素质的种植者。大部分特色农产品受技术、资金、交通等条件制约,基本处于鲜食供应,就地消费,销售半径小,仅限于区域范围内。

精深加工产品少,缺乏品牌效应。龙头企业的发展需要有较高的加工技术才能推动全自治区农业特色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特色农产品缺少深加工,深加工产品也少,不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企业无法实现规模化发展。内蒙古地区除了蒙牛、伊利等行业龙头企业外,还缺少大型深加工企业,无法使特色农产品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农业特色产业现代化应对措施

树立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意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逐年减少,传统种养殖业成本高,收益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乏力,如何转变传统生产模式,找到一条符合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根据近些年来现代农业发展趋势,逐步扩大优质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发展特色农业,并初具规模。

建立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机构。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内蒙古地区的耕地多处于平原地区,目前全自治区1.39亿亩耕地中,只有35.2%的面积达到了涝能排、旱能浇的水平,且耕地多属于梯田,没有好的生产道路,因此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农田水利开发,建设农耕道路,对一些偏远地区的山地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等。二是加强优势农产品的营销服务,制定政策扶持和鼓励经销户、农村经济人、营销联合体系等组织的发展,同时要加大力度建设专业化的营销公司,由营销公司来销售特色农产品,使产品销售做到规模化,并由营销公司参与产品的生产,不断增加订单生产规模,将农户、市场有效衔接起来,实现产业化营销。

创建品牌产品,发挥品牌优势。区域产业产品的形象往往通过品牌来展示,品牌也是产品顺利流通的重要标志,它也是农业产业的一个标识,品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时,必须要做好品牌建设工作,使产品品牌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品牌还能促进农业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为推动特色农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一定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发挥资源优势,将其转化为品牌优势,各类农业产业都要有专门的品牌,包括区域品牌、产业品牌等。

走科技兴农之路。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应该认真组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全面完成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农机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确保每个乡镇实现全覆盖,让农业技术能够到每一个村。

创建农业现代化标准体系。要充分发挥伊利、蒙牛等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行业来抓,实行综合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技术,发挥区域优势;在注重整体经济效益和保证加工技术档次的前提下,将产地加工作为重点,努力提高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为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必须制定健全的准则,约束生产和经营行为。要使特色农产品具有较高的品质,要努力推动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使特色农产品在加工、生产等环节中提升质量。建立并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提供品质认定标志。

猜你喜欢
内蒙古地区特色产业农业产业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内蒙古地区甜菜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海归“新农人”投身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内蒙古地区选拔赛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内蒙古地区选拔赛获奖名单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民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