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建市〔2 02 2〕1 1号)。《规划》明确七大主要任务: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健全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稳步提升工程抗震防灾能力;加快建筑业“走出去”步伐。
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发改能源〔2022〕206号)。《意见》提出,“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监管体系,构建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为引领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强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
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馆(鸟巢)举行,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科技与奥运之美。
京东方采用多个8K+级分辨率的画面融合技术,超大规模的光学校正算法可对全球最大的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整体面积达 10393㎡)的每个显示画面进行像素点级的光学校正,呈现出100000:1超高对比度、3840Hz超高刷新率、29900x15096超高分辨率的超高清绚丽画面。
英特尔基于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3DAT技术,联合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师生团队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演出实时特效系统”,实现了首次在大场地上对超过600人进行集体实时捕捉互动。 西门子TIA全集成自动化+NX MCD数字化仿真解决方案实现了自动化组件的完美协同,让演出舞台的升降和“行走”更加灵活安全。 除此之外,开幕式更是应用了燃料动能、屏幕显示、人工智能、5G、云计算、边缘计算、VR/AR、裸眼3D等数十种创新数字科技手段。
2月2日,在北京2022冬奥会火炬接力活动中,一辆无人车“火炬手”在其右侧伸出一个火炬把手,举起熊熊圣火,在北京冬奥首钢园区平稳地驶向接力地点。这是奥运历史上首次基于5G无人车实现火炬接力。这辆无人车使用了由中国联通创新研发的5G智能车联网系统,通过中国联通5G网络切片专网,无人车与云端监管平台之间可进行实时数据交互,实现云端驾驶舱对车辆的可靠操控。
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期间,国家电投投入近200辆搭载全自主研发“氢腾”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大巴,“氢腾”FCS80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净输出80千瓦,可实现零下30摄氏度低温启动。相较传统化石能源车辆,氢能大巴每行驶100公里,可减少7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
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是全球首次实现350公里时速下自动驾驶的列车,且最后的停车误差被控制在10-20厘米左右,精准度非常高。此外,这款冬奥列车上的媒体车厢和5G超高清演播室也是世界首创。
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是冬奥会在北京市区唯一新建场馆。“冰丝带”和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史上首个核心系统100%上云的奥运会,赛事成绩、赛事转播、信息发布、运动员抵离、医疗、食宿、交通等信息系统迁移至阿里云上。借助云计算优势,OBS Cloud使许多现场的采编工作可以转移到云上,实现远程操作,极大降低了奥运现场的转播负载。对一些中小型转播媒体来说,甚至不需要到奥运现场,就可以远程接收、转播赛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