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培涛
山东省临沂市种畜场,山东临沂 276001
奶牛肢蹄是一种坚硬的角质趾壳,不仅承载奶牛整个体重,还有保护知觉部和保障日常运动等作用,是奶牛重要的体重支撑器官。但随着奶牛养殖场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增加,容易忽视奶牛肢蹄部的健康护理,造成奶牛肢蹄部感染病原菌而发生炎症。在奶牛的常发疾病中,肢蹄病已成为继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之后的第三大易发病。美国、英国等的奶牛肢蹄病发病率超过15%,而我国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是奶业发达国家的2 倍以上,每年因肢蹄感染而淘汰的奶牛占总淘汰数的1/4,给我国奶牛业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1]。因此,本文对奶牛易发的肢蹄病类型进行概述,并重点分析发病原因和不同类型发病症状,提出治疗和预防措施,为奶牛肢蹄的健康护理提供一定参考。
每年春初冰雪融化时,气候仍相对寒冷,奶牛肢蹄病发病率高,尤其对于规模大的养殖场,由于管理难度高,奶牛肢蹄病发病率更高。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冰雪融化的积水和土壤混合呈冰凉的泥泞,环境也相对潮湿,若养殖场排水不畅,奶牛的肢蹄部在冰凉泥土中浸泡较久,会造成蹄部变软,若冰凉中夹杂牛粪、尿液等具有一定腐熟性质的物质,则会加速奶牛肢蹄的腐坏,易被病原菌感染而发生炎症[2]。
春季饲草供应紧张,奶牛可食用的饲料品种较为单一,奶牛摄入的维生素、矿物质不足,尤其是钙和磷,容易引发奶牛发生肢蹄病。同时奶牛冬季和春季饲用的青贮玉米量较其他季节大。由于青贮玉米主要由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麦芽糖等)组成,当奶牛过量采食青贮玉米后,瘤胃内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容易发酵,会降低瘤胃pH,导致瘤胃酸碱度失衡而发生代谢紊乱和蹄叶炎等疾病。
养殖场规模化程度越高,奶牛饲养密度越大。由于奶牛舍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为原始坚硬的水泥地面,奶牛肢蹄敏感,长时间在其上行走,容易发生跛行。冬季若积水未及时清理会结冰,奶牛容易滑倒,可能会在跌倒的同时碰撞到其他奶牛[3]。
一是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或不负责,饲养管理较为粗放,日常缺乏对奶牛肢蹄部的检查,有时奶牛已经呈现出典型肢蹄病症状,但视而不见,没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造成炎症面积增大[4]。二是养殖场卧床设计不合理,部分养殖场为节省面积,设计的卧床较短,奶牛肢蹄容易践踏粪污沟感染病原菌,若卧床设计太长,奶牛粪污排不出去,会长期卧于粪污内,也容易感染蹄部。三是缺乏修蹄护蹄操作,养殖场管理水平较低,没有对奶牛定期进行肢蹄部养护,造成变形或异常生长,容易受伤而发生肢蹄病。
病原菌为产黑色素类杆菌、粪弯杆菌、坏死梭杆菌等,病牛感染初期出现病变肢蹄部位红肿,人为按压和(或)站立支撑时有疼痛感,往往无法负重前行,大多为卧姿,驱赶时肢蹄敢抬不敢踏,或将病肢侧悬挂起来,其余3 个肢蹄向前跳行。随着病情发展,奶牛精神和食欲不振,起卧困难,泌乳量显著下降,肢蹄部炎性肿胀可蔓延到韧带和系部,病变位置温度升高至41 ℃,蹄角质分离甚至蹄匣脱落。
蹄叶炎发病突然,病牛出现行走缓慢、跛行和弓背姿势,病变肢蹄部疼痛感显著,蹄温增高,病牛会出现明显的机能障碍,若用药及时转为慢性,跛行症状减弱,蹄温和疼痛感也会减弱[5]。若治疗不当,病变蹄部(前蹄)的蹄尖会跷起,病牛头颈高抬,将负重向后转移,若为后蹄病变,奶牛头颈下垂,蹄踵部负重。
病变肢蹄部的真皮裸露,肉芽组织增生,角质缺失,若后肢发生感染,病肢会向外展,内侧蹄尖主要负重,病牛行走时为跛行,病变蹄底有破裂迹象,角质褪色,按压有疼痛感,蹄深部有出血点,打开后可能有恶臭液体渗出,严重时出现化脓性小叶炎。
首先对病变蹄部进行冲洗,然后用5%~10%碘酊消毒。病情较轻者或仅为蹄部变形,可以通过修剪让蹄部形态恢复至正常即可。若病变蹄部有坏死组织,需要先切除,然后涂抹硫酸铜与磺胺药物的混合物(比例为1:4),再用绷带固定好病蹄部。其次,为奶牛提供干净的生产环境,需在局部治疗后将病牛转移到干净、干燥的牛舍内圈养,每天早晚各用药1 次,连续涂抹5 天后病牛肢蹄部会好转[6]。
若病情严重者需要及时排出脓肿,并用普鲁卡因进行封闭治疗,即病变位置注射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5~7 mL,注射3~5 天。为预防细菌感染,可肌内注射硫酸双氢链霉素注射液,按病牛每千克体重0.04 mL进行注射,每天注射2 次,注射3~5 天。若病牛的病情有所好转,为促进肿胀消除,缓解病牛的疼痛,可以用热蹄浴疗法促进蹄部组织微循环。
肌内注射青霉素钠注射液,病牛每千克体重使用量为1 万~2 万U,每天2~3 次,连续使用2~3 天。或肌内注射硫酸双氢链霉素注射液,病牛每千克体重使用量为40 μL,每天2 次,连续使用2~3 天[7]。若病情严重,可以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注射液,病牛每千克体重使用量为15~30 g,再配合静脉注射红霉素注射液,病牛每千克体重使用量为3~5 mg,或肌内注射苯唑西林钠注射液,病牛每千克体重使用量为10~15 mg,每天注射2~3 次,注射2~3 天。
养殖场选址对于温度、湿度、清洁度和疫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养殖场要选择在地势开阔、排水通畅、有充足阳光的区域,保障奶牛舍有适量的采光,运动场为向阳区。另一方面,养殖场建场时要保障牛舍地面有一定的粗糙感,不能太滑,以防冬季结冰奶牛滑倒伤害肢蹄部,且牛场排水要通畅,地面清洗后可以迅速干燥,以防病原菌滋生[8]。同时,奶牛卧床要设计合理,按照不同奶牛品种、体型和生理阶段合理设计。卧床的设计原则要清洁、柔软、平坦、干净,卧床前部有30~50 cm前冲空间,以防奶牛因空间狭小而出现畏惧进而不敢进入卧床,卧床坡度一般为3%~4%适宜,前高后低,垫料的厚度为15~20 cm,垫料要柔软,以防出现关节、肢蹄部磨损[9]。
养殖场必须根据现有规模制定合理的护蹄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同时将奶牛健康管理和保健制度与养殖人员绩效挂钩,可以提高养殖人员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定期给养殖人员进行护蹄培训,如各个肢蹄病病变讲解,内容主要围绕正常预防措施(潮湿季节给牛群肢蹄喷洒5%硫酸铜溶液),只有真正提高养殖人员对肢蹄部病变的认知和诊断能力,才能早发现早用药。
奶牛体内缺乏矿物质元素是导致其出现肢蹄病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患肢蹄病的奶牛,其血清和全乳中锌、锰、铜含量均比健康奶牛低,且血清中铜含量为显著降低(P<0.05),而锌为极显著降低(P<0.01)[10]。因此可在奶牛日粮中补充适量的微量元素从营养水平进行肢蹄病预防。研究发现,在奶牛基础日粮中添加螯合微量元素(每千克干物质中添加50 mg锌、20 mg锰、12 mg铜),连续饲喂180 天,病牛蹄角质硬度显著降低,而蹄角质结构的角蛋白排列紧密,有利于肢蹄恢复健康[11]。另一方面,健康奶牛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D含量分别为29.30±0.99 μg/DL和19.73±2.98 μg/DL,而患肢蹄病奶牛血液中维生素A、D含量分别下降48.5%、21.48%,差异极显著(P<0.01)[12]。因此应根据奶牛生理阶段添加适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以防因营养元素失衡造成奶牛肢蹄病。
春季和秋季分别开展修蹄护理,夏季每周用4%福尔马林溶液或4%硫酸铜浴液喷洒2 次,冬季可在牛舍地面施撒生石灰粉,这样有利于浴后干燥。规模化养殖场可以采用蹄浴的方法进行保健和消毒管理。
综上所述,肢蹄部健康不仅关乎奶牛日常运动和生理健康,还影响奶牛泌乳量和乳品质。由于奶牛肢蹄病类型繁多,发病原因复杂,饲养人员必须做好日常的监护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养殖场要根据饲养规模和养殖条件制定合理的肢蹄护理制度,做好环境清洁,保持地面干燥干净,定期药浴和修蹄,保障肢蹄性状正常,若发现奶牛不愿行走或跛行,需要及时治疗,若治疗效果不佳,需要及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