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民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人民政府,山东 菏泽 274104)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集中化、简约化、联合化的种植方式促使蔬菜种植成本进一步降低,在保障种植人员能够获利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蔬菜农产品质量,有利于形成新兴品牌形象。但是仍有部分种植人员无法契合市场发展需求,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蔬菜栽培技术种植水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蔬菜产业的发展,为此,作者在文中对技术要点内容进行分析探讨。
蔬菜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必不可缺的生活物质之一,其质量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大影响,这也是国家制定蔬菜质量标准的核心思想。在国家大力要求与领导下,我国农业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始终保持“以民为本,为民着想”的理念,在提高蔬菜产量的同时,首先是保障蔬菜质量可以满足人体需求,其次是口感、色泽等二类需求。在此背景下,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选种、育苗、施肥、打枝、防虫、防病、除草、二次利用等一系列方法,对现代农业蔬菜种植工作进行产业化管控,解决了传统种植方法的约束,使得农民从耕种角色转换成管理角色,让蔬菜种植人员在真正意义上当家做主[1]。
目前,在一些坡面,温室主要是半拱圆式、竹木结构,牢固性较差,整体抗灾能力较弱,若在极端天气条件影响下,很容易造成室内超低温、高湿度等综合问题,最终导致蔬菜植物死亡,而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大棚风口处或入口处。例如,在运输磷肥过程中,温度低于12℃时,对蔬菜植物吸收能力影响较大,导致种植人员在施肥后还会出现缺磷现象[2]。此外,部分砖木棚室温室结构布局设计也不合理,整体保温性能较差,另外,再加之通风口设计不当,导致棚内湿度较大,无法达到现代化农业性能指标,整体保温功能下降,容易受到冷空气侵袭,致使叶片枯死[3]。
部分蔬菜种植人员看重春节期间蔬菜价格较高这个机会,盲目进行过冬蔬菜培养种植工作,而冬季正处于一年中光照较弱时期,室外整体温度较低,光照时间较短,低质量大棚保温性较差,从而导致蔬菜植物大面积枯死。同时,冬季越冬蔬菜植物内部细胞生长速度较快,需要适量氯肥提供养分,但是部分蔬菜种植人员缺乏科学施肥意识,大量添加氯肥,最终导致土壤中氯元素含量过高,肥料过量,使蔬菜根部产生毒素,导致蔬菜大量死亡[4]。
种植蔬菜植物前,种植人员必须对种植区域进行科学选择,在保障运输蔬菜交通便利的同时,还能够满足蔬菜植物生长的基本需求。首先,蔬菜种植人员需要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远离化工污染、垃圾污染的地区。其次,地域空气质量要符合相关规定,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平均值不得超过0.30,二氧化硫平均值不得高于0.15,二氧化氮平均值不得高于0.12,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蔬菜农作物光合作用效果最佳。再者,蔬菜种植人员需要保障灌溉水pH浓度长时间保持在5.5~8.5之间,其中总汞浓度需要保持在0.001 mg/L左右,总镉浓度需要保持在0.005 mg/L左右,总砷浓度需要保持在0.05 mg/L左右,总铅浓度需要保持在0.10 mg/L左右,氟化物浓度需要保持在2.0 mg/L左右,粪大肠菌群浓度需要保持在10000 mg/L左右[5]。
蔬菜种植人员在选择茬口时,需要以减轻病虫害、防止土地营养流失、防止土地次生盐渍化为目的。蔬菜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当地市场行情合理安排茬口,在各个时期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或价格较高的反季蔬菜,将自身收益最大化。值得注意的是,蔬菜种植人员在选择蔬菜种植品种时,需要根据当地习俗进行适当参考,每一个区域对于特定蔬菜的需求存在差异,若种植茬口无法满足市场大批量采购需求,成品蔬菜也难以获得市场青睐[6]。
蔬菜种植人员需要依据气候与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合理选择耐弱光、耐寒、耐冻、防潮、高产的优良品种,为了保障发芽率,一定要选择获得国家检验认可的品种,并在正规渠道采购品种,保留相关发票。为了能够保障蔬菜品种发芽率,尤其是反季蔬菜发芽率,蔬菜种植人员需避免使用机器进行脱种,储藏种子之前要进行长时间的晾晒,适当降低种子含水量。在晾晒蔬菜种子的同时,蔬菜种植人员也要避免温度过高烫伤种子内部结构,也不能用包装肥料、农药的包装对种子进行二次包装,避免胚胎中毒,降低种子活性。蔬菜种子在经过阳光暴晒后,必须用温汤药剂进行搅拌,在此过程中,温度需要保持在45℃~50℃之间,而蔬菜种植人员需要按同一方向进行搅拌,不得过于用力,每次搅拌时长不得超过15分钟,水温不得低于40℃,完成搅拌后放置一段时间,待水温降至30℃时为止,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蔬菜猝倒病、茄子枯萎病、黄瓜碳温病等常见蔬菜病发病几率,进一步提高整体种植产量。有条件的话,在温汤浸泡结束后,蔬菜种植人员还可以采用药剂进行浸泡。为了防止药剂与蔬菜种子发生化学反应,降低种子中毒的可能性,蔬菜种植人员需要选择毒素较低的药剂进行短时间浸泡[7];或采用40%的福尔马林溶液,根据100倍的配比,浸泡30~40分钟,在完成浸泡后进行冲洗。最后,在种植阶段,蔬菜种植人员需要进行拌种,拌种时需要根据种植需求选择农药,以此达到最佳的防虫防病目的。
对于大棚蔬菜而言,除草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难点问题,杂草难以做到全面防治,一般采用人工除草方式较多。在使用人工除草方法时,蔬菜种植园可以采购全新的除草设备缓解劳动压力,提高人工除草效率。虽然人工除草整体成本较低,且不会产生农药残留问题,但是无法进行大面积除草工作,针对这种情况,蔬菜种植人员可以利用种植间歇期,合理进行除草工作[8]。首先,在蔬菜种子种植初期,种植人员就可以进行首次除草工作,对即将要种植的地面进行喷火除草,杀死土地内部的草种。其次,在完成初期除草后,种植人员还需要在蔬菜成长阶段,利用低毒化学试剂抑制杂草生长,为蔬菜成长创造良好条件。最后,若杂草数量较少,种植人员可以选择人工除草,而杂草较多时可以更换化学药剂进行二次除草。使用化学药剂是为了能够快速大面积除草,针对小面积、少量除草工作,还需尽量使用人工除草方法。
蔬菜种植人员需要选择晴天进行打枝、打杈工作,这样既能够促使蔬菜伤口快速愈合,还能够减少蔬菜腐烂现象的发生。在完成打枝、打杈工作后,种植人员需要在3~4天后进行浇水,避免水分含量过大,影响蔬菜植物伤口愈合速度。其中,对于番茄、黄瓜、西葫芦等长茎蔬菜,蔬菜种植人员在打枝、打杈时,必须保留3 cm残枝杈,并且在完成打枝、打杈后,及时使用300倍的松脂酸铜、甲托、乙烯涂抹伤口,防止病虫害或伤口感染问题发生。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提高蔬菜种植的产量与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保障蔬菜种植人员与消费者的利益,种植户必须加深对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的了解,并将其积极用于日常种植过程中,摒弃传统种植方式与种植理念,在国家政策积极支持下,促进我国农业种植行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