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华 渭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程师
孙耀忠 渭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级工程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住宅建筑的工程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在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例如,工程质量监管不足导致整体质量出现问题,严重时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影响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进行改进和创新,加大质量监督力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推动住宅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呈现良好发展前景,但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工作开展中将多数精力投入到工程施工建设中,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工作却并未予以足够重视。即便是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工作有所落实,一些情况下也是敷衍了事,未能实现各环节全方位把控,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工程总体质量和安全。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住宅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部分施工人员并未意识到自身工作价值,这主要是由住宅建筑行业入门标准过低、人员文化素养不够、专业知识欠缺、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等因素导致的,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低下、素质缺失、管理意识缺乏也是导致施工中出现各种问题和安全事故的真正原因,各种问题的存在会使得住宅建筑工程项目出现安全隐患。
建筑企业围绕自身的核心业务,以专业技术与管理体系为基本内核,将企业生产活动的要素、资源和能力系统集合,形成适合企业特有的生产运营管理体系与建造方式。完整的管理体系具有价值性、系统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企业核心技术与组织管理的系统集成,是企业形成协同高效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工业化建造方式,也是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建筑行业正在快速发展时期,各地基建、房建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虽然建设快、周期短,但从长远看来,不利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企业的长久发展。
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审核机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体现在安全方面,检测和管理并未按照要求有效落实,流于形式,从整体上来看效果不佳。其次是质量监管机构对于审核对象的选择与分配未能按照实际标准进行,与实际情况不符,主要以部门和团队作为基础,没有将职责落实到个人,导致具体审核过程中,职责不明确,监督力度受到严重影响。
与此同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安全管理逐步从分散型向综合型转变,并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但在建筑系统中,由于管理不到位,使人力、物力、环境等各种因素受到影响,严重制约着住宅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实现。
目前,政府及相关部门并未高度重视住宅建筑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导致安全监管人员数量减少,安全监管力度不足。与此同时,大部分监管工作人员并未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价值,质量安全意识薄弱,施工人员也未深刻意识到建筑安全对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无法与现代化实际需求结合,不利于工程的顺利实施。
住宅建筑施工中,要注重将工程进度与具体施工情况有效结合,按照具体情况合理完成,不能只追求施工速度,否则会导致整体质量受到影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建筑工程中还存在多种问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并未按照具体情况制定施工方案,会导致住宅建筑物整体质量受到影响,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
当前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已经发生了较大转变,不能再使用传统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监督体系完善。应结合当前法律法规内容进行创新,吸取传统质量安全监督体系的优势,对安全监督工作流程进行改造,依据实际情况构建质量规范化、安全一体化的监督体系。
为实现质量安全监督职责,质量安全监督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监督职能,有效落实各项工作,并在建筑工作中对施工进行抽样检查,一旦发现施工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要立即停止施工进行查处,有效落实各项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规则。此外,统一办理监督备案手续,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统一报备工作。
安全报备时,要确保材料具有真实性、完整性以及规范性。为完成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的抽查工作,工作人员要依据预期计划对现场进行抽查检测,保证各阶段、各环节工作都能够有效落实监督管理方面的细则。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的不同单位进行有效监督,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的同时,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得以提升。
大部分质量安全事故都是施工人员在住宅建筑施工中存在不安全行为和不规范操作导致,不仅使施工整体质量不合格,还给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要注重提高施工人员思想意识,只有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才能从实际行动上有效落实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内容。在施工前期,施工企业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在熟悉设计图纸和规章制度标准的基础上,做好质量安全工作。同时确保施工人员充分建立质量安全意识,使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操作标准和规范完成工作,施工后自觉对自身工作进行检讨,严谨填写施工材料,总结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日后进行改进,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1]。
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基本职责就是有效控制质量。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监督,定期做好巡视,并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人员出现违规操作,要对其错误行为进行制止,情况严重时,还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在保证人员具有责任心和质量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有效落实好住宅建筑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保障工程整体质量符合标准。
住宅建筑项目施工中,一定要对现场的施工材料进行二次检测,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按照具体要求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检测合格后的材料才能够使用[2]。对于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则要立即暂停使用,解除与供应方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还要有效落实送检制度,一旦发现虚假检测行为,则要给予严厉惩罚。对于有违规涉事行为的企业,要按照法律规定对其进行诚信管理。
项目管理人员一定要落实好建筑施工的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整个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只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规章制度进行施工,才能够保证质量得以提升。与此同时,还要注重依照企业标准做好材料化验工作,严格规范施工工艺,把握好每道工序流程[3]。建设企业一定要做好工程核验工作,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工序不能予以通过,否则将会导致质量问题流到下一工序中,进而影响整个住宅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
为保证住宅建筑工程质量达到标准,更好地做好建筑审查审核工作,建筑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机制。同时,为保证管理标准与规范能够高度协调,建筑企业要强化对于工程设计的监管力度,做好规范化管理工作[4]。此外,建筑人员在住宅建筑施工中,还要严格按照安全管理的规范和标准开展多层工作,做好建筑施工全过程监管,这对于企业安全以及企业发展具有良好的保障作用[5]。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强化各环节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力度。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强化安全巡查以及跟踪监督工作,严格把控不同环节的工作,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然后采用相应对策进行补救和优化,避免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隐患[6]。一旦在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和流程开展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违反了法律法规,则要给予严惩,情节严重时需要对整个建筑行业进行停业整顿,并对施工单位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另外,施工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因此需要积极引导业主参与到工程建设和质量控制中,加强施工现场动态控制。可以建立施工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如GPS 技术自动定位,实现施工现场定位检查,也可借助现代信息扫描技术监督混凝土材料配比和用量以及钢筋类型等,及时发现并解决隐患问题。
有效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要保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利于住宅建筑质量的提升,还要能够加快建筑施工进度,降低经济成本[7]。例如基础工程施工期间,一旦发现地下水位过高且土质属于沙石类土时,采用开挖施工方案会造成严重流砂问题,同时还会导致施工条件恶化,进而导致工期延误,增加流砂处理费用,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地基质量。对此,可使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和方法,采用轻型井点或电渗井点的方法。在方案施工过程中,可以选用技术经济最佳方案,确定附近建筑物状况,避免由于附近不均衡情况引起沉降和开裂,从而导致倾斜以及倒塌事件的发生[8]。
住宅建筑施工期间,不仅需要根据质量验收标准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行动方案,然后按照施工现场住宅建筑工程质量具体标准,做好验收工作。由于主体结构质量关乎每一个住户生命和财产安全,甚至会影响整个住宅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因此,采购材料一定要与建筑设计基本要求相符合,坚决不能违反国家标准和环保标准,并且需要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结合材料验收基本制度,从而保证建筑主体结构质量[8]。除了材料的问题还需要防止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这就需要做好系统施工工作,并把控好细节工作,监督好每个部位和内容的施工内容,例如厕所、一层、顶层和楼梯走道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并且还要依据不同建筑需求和标准,使用不同的材料与技术,确保工程万无一失[9]。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地位的迅速提升,国家对其整体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需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做好建筑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保证建筑行业更好地发展。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以及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众多问题,需要施工人员高度重视,否则将会导致建筑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不仅影响建筑企业的发展,还会影响其经济效益。因此,为防止住宅建筑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国家以及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有效方法进行改进。在施工期间一定要保证工作人员具有质量安全意识,在此基础上构建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采取安全管理方式和对策严格把控好建筑施工的每一道关卡和工序,将制定的工作机制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有效推动住宅建筑施工的开展,同时推动住宅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