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爱玲 山东省城建设计院工程师
项目用地所在片区是以居住、文教以及综合服务为主导功能,兼有体育、科研、生态休闲功能的新型文化生活社区。项目拟建的48 班高级中学建成后将成为科研教育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给片区注入优质的教育品牌,提升区域教育品质,将成为片区内对外交流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与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性的教育。
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及教育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意义上的素质是在生理素质基础上形成的个体的身心结构,它是派生的、习得的,并对个体下一阶段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素质教育是对人的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文化素养的整体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德、智、体、美、劳基本质量的教育,也是在此基础上提高一部分人某些方面特殊知识和能力的教育。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现代校园设计核心逻辑是功能主义的,其空间结构简洁、逻辑明确,但在一些时候也导致了建成环境的单调、乏味。而且中国现代的校园边界清晰而封闭,校园功能结构自成一体,与城市联系很弱。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年新校园的建设呈席卷全国之势。随着一批批校园的建成使用,第一阶段快速建造所形成的“瞬间校园”,种种问题已逐步呈现,但同时在校园设计与建设及使用中的一些共识也渐渐清晰。对于本次学校的设计,是本着以下这些原则展开的。
(1)校园注重与城市的相互关系,除了合理解决交通问题以外,打破校园封闭、冷漠及界面缺失的疏离感,期望使其融入城市生活,营造可以感知的城市界面,形成积极、正面、互动且开放的有机区域整体。
(2)关注新型教育理念的导入。当前教育系统中教与学多元化发展,教育行为、教育方式和教育学科多元化、社会化,知识与设施共享,网络化平台普及,先前仅仅从教育大纲和设计规范出发,满足基本功能的“连廊+教室”模式的“教育机器”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求。社会化的交流场所,隐形课堂的引入,教育微城市的打造,共享空间的多样性等使得校园建筑内外部空间趋向多元、复合、交融。
设计中将引入“合院”“活力平台”“空中连廊”“立体校园”“微型城市”“生态校园”以及“花园校园”等概念,力求突破现有的线性且单调乏味的秩序化校园空间形制,在满足体制内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体验感与场所感的情景式校园。
(3)坚持设计与建造的当代性,同时也关注地域性和传统性,但并非是呈现出有明确所指的符号式元素和图案,而是通过空间类型、空间组织、空间层次以及色彩等建筑学操作来回应场地、气候及地域文化中特有的“集体记忆”,超越了对传统北方建筑的庸俗变形或者简单模仿,使整个校园的氛围既根植于当地,又立足于当下,更面向未来,并激发出新的生命力。
项目用地东西长约315 m,南北长约290 m,总用地面积约93 000 m2,地势较为平坦,东侧为防护绿地,西临中小学教育用地,南侧和北侧为居住用地,交通便利,环境宜人。
用地南侧与西侧为城市次干道,北侧与东侧为城市支路,规划面向南侧开设校园主要出入口,正对入口形成校园中心轴线。校园中部规划为综合服务区,轴线以西由南向北依次为教学实验区和后勤住宿区,以东为体育运动区。
校园主入口广场作为园区序列前奏,引领校园仪典轴线,整个校区以文化艺术楼为中心,与北侧园区食堂形成校园中心区域。教学实验区由南向北依次规划为实验楼和三栋教学楼,后勤住宿区规划两栋学生公寓楼,体育运动区南侧为体育中心,北侧为户外体育运动区。各组建筑分区明确、自成体系,又通过立体连廊、活力平台广场紧密联系,组成统一严整的建筑群体。四区联动、一气呵成,展现出园区整体气势[1]。
规划在校园南侧设置校园主出入口,主要人流通过入口广场围绕中心综合服务区形成园区内环路,由内环再分流到各个区域。在校园的西侧设置校园次出入口,次入口广场位于教学区与后勤住宿区之间,方便人员的疏散[2]。在北侧城市支路设置后勤出入口,紧邻后勤服务区。整个园区交通流线清晰、泾渭分明[3]。
东南侧地下车库入口独立设置,实现人车分流,保证校园内部安全。在校园主入口两侧设置地上临时停车位,方便访客停车。结合园区次入口,在学生公寓区设置家长接送停车区,减小接送车辆对城市道路的交通影响。后勤出入口周边设置后勤临时停车区,以满足后勤人员卸货、工作等停车需求[3]。
在建筑形象塑造上,力求营造一个兼具时代气息风貌和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筑主材质采用传统的红砖砌墙,配以技巧性的编织纹理,使建筑散发出质朴自然的气息和细腻的情感。同时又结合现代的设计手法,使用利落的线条和简洁的形体处理方式,配以金属、玻璃等现代材料质感的运用,体现建筑的雕塑感和现代气息。按照园区内各个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又具有各自特点与细节变化,力求传承气质与底蕴,让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更好地融合,使其相得益彰。
“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设计希望在中国古代山水书院中寻找建筑设计的灵感,运用概括简单的几何形塑造空间,营造安静淡雅的校园氛围。项目建筑形体大气,具有很强的张力,并通过建筑材料的精心设计,营造具有中国古典书院的场地气氛,实木格栅、传统红砖、灰色面砖搭配和谐古朴,配合修竹翠木、静水残荷,在色彩和质感上营造避开尘世喧嚣而设置的一方净土。
3.2.3 放心医院食堂。符合本标准规范要求,并经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命名的医疗机构食堂(包括医院职工食堂和营养食堂)。
4.2.1 教学实验区
将教学实验区设置在校园中轴线的西侧,借鉴传统书院围合的布局,实验楼设计为全围合中庭的形式,在一层设置通高共享大厅,便于学生课间交流。实验教室围绕共享大厅设置,环形走廊与中空大厅共同打造丰富的课间休息交流空间。三栋教学楼围合形成两个院落空间,便于学生课间休息互动。教学楼之间通过层次丰富的室外楼梯和连廊连接,既相对独立又联系便捷,缩短了教学流线,增加了趣味空间。
4.2.2 综合服务区
正对校园入口广场设置综合服务区。南侧综合艺术中心一层功能为800 人报告厅及其附属用房;二层为阅览中心,南北面向架空平台设置出入口门厅,利用报告厅屋顶设计圆形屋顶花园,阅览室环绕屋顶花园设置,视野开阔,景观丰富;三四层设计为艺术类专用教室,围绕屋顶花园的环形内廊,为师生提供了聚会、交往的互动场所。学生食堂一层北侧设计为厨房操作间及后勤用房,南侧结合架空平台灰空间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区和后勤门厅;二三层为学生食堂,通过架空平台及东西两侧大台阶合理组织学生就餐流线,满足学生就餐需求;四层独立设置后勤职工宿舍,满足后勤人员的住宿需求[1]。
4.2.3 体育馆
体育馆设置在校园中轴线东侧,结合地形现状土坑,负一层设置半地下游泳馆,充分利用地形高差,节约成本。一层设置游泳馆门厅和健身房,两种功能分别设置出入口,流线便捷;通过架空平台和北侧大台阶可以进入二层篮球馆,馆内设有室内篮球场地和乒乓球场地,并设置洗手间、更衣室、淋浴室、体质测试室以及器材室等功能用房。东西两侧设置看台,既满足学生在风雨天气下进行室内体育活动的需求,又可作为篮球比赛、演出活动、展览等场所。此外,利用篮球场地的夹层空间设置跆拳道馆和击剑馆,充分利用空间。
宿舍区位于用地西北角,设计为5 层,采用4 人间的布局方式,套内设有独立盥洗与卫生间[3]。两栋宿舍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共享中间庭院。
形体的存在是对空间的渴望,中国空间观以无形喻示有形,以精神上的空间构想来指导物质实体。中国建筑空间的典型特征是“气”与围合,虚与实,彼此、内外、流动与固定都是对阴阳的具体理解和表现。建筑因此被人们从有形的围合转化为了一种永恒的媒介,即所谓建筑之“气”。围合的概念以及空间表达实际上是通过虚实关系来体现的,虚与实一直处在彼此不断更替、互补的关系中。在空间营造上摒弃了传统校园线性且生硬地布置各栋单体,而是赋予每栋建筑对内借景的内向型建筑空间,使建筑空间趋向多样、交融、复合。
在校园教学实验区、体育活动区以及综合服务区之间设计了一条“活力之桥”,成为校园内学生生活与活动的交通主动线。桥下架空花园提供给师生们便捷的交通系统,能够方便到达校园各处,并带来为师生遮风挡雨的灰空间,桥上通过形体的折叠起坡,自然形成入口空间、体育场看台、景观平台等共享场所。
传统校园体育场看台使用率较低,通过精心设计“活力看台”,使得看台不仅仅只有孤立单一的功能存在,而是与立体连廊结合成为多重符合功能的立体界面,师生们可以在看台上漫步、休憩、观赏,成为校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通过“活力看台”的连接,增加了教学实验区、综合服务区、体育运动区和生活区之间的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巨大的交流平台,为教学区提供了便利的交流空间,同时也改善了传统校园单一功能的乏味和疏离感,使校园成为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梦想舞台。
景观内庭院的打造为师生提供室外休憩娱乐的宜人景观,通过建筑的底层架空将庭院景观串联成有机整体,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户外学习,生活和互动空间,实现校园与城市山体景观的生态联动。
将体验式校园的设计理念融入进来,打破传统古板的校园景观氛围,以一种更加具有参与式的、情景化的、便利社交的手法,营造一个亲切怡人的体验式校园。
方案将校园景观的传统轴线与现代自由的形态相融合,入口广场突出校园中轴仪式感,传承传统书院的格局,视线大气通透,烘托建筑的庄重与体感,体现学校礼仪。教学楼部分采用现代的景观手法,将“成长”的理念通过树形生长的形态构成体现出来,如同生机勃勃的树木枝蔓一般。将几个楼间功能版块进行有机串联,通过通透的连廊与前广场空间相互渗透。园内加入樱花大道、疏林草地等种植元素,突出校园特色,让学生在一个生态、舒适、美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方案设计以中国传统书院文化为理念指引,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对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以三维立体的梦想树作为校园空间打造的脉络,将建筑、景观以及文化统一到设计的框架中,以营造培养现代化人才的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