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意识形态逻辑

2022-12-30 12:29王永贵
关键词:文明建设文化

王永贵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并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44页。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建设的性质、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其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面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不断提升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水平,着力建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识形态逻辑,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提供强大的意识形态力量。

一、 坚定文化强国建设的意识形态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和人民至上情怀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44页。党对意识形态建设这一科学而精准的定位表明,文化强国建设首要的根本原则就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鲜明的人民导向。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和坚守人民立场。新时代以来,在文化建设上,党着力解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等问题,就意识形态领域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更凸显了人民至上的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14页。的确,文化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呈现方式之一,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和人民情怀。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在从事文化活动的时候,“首先就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39页。因此,坚持意识形态属性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应有之义。具体说来,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53页。文化建设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站稳人民群众立场,把握好文化强国建设的意识形态原则,这也是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首要遵循。

“意识形态作为一面旗帜,能够引导一个国家的政治目标和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可以左右被引导者的思想走向。”(7)陈雪:《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四重向度》,《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5期。故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最根本的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和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8)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4页。文化事业是一项具有政治指向性的活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目标,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准则。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3页。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交流交锋更为频繁,各种非主流文化、消极文化时常泛起,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发展不平衡等现象,不断阻碍社会主义文化的向前发展,必须激浊扬清。与此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对激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文化活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根本立场在文化繁荣发展事业中更显必要,特别是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确立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原则制度化、常态化。

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一方面,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工作者应秉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共产党人更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信仰,以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来筑牢新时代的精神支柱”。(10)洪光东:《论党的政治建设的生成逻辑、本质要义与战略意蕴》,《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7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50页。广大文化工作者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信心、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自觉地融入文化产品创作中。优秀的文化产品作为文化发展的载体,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文化发展要自觉同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文化划清界限。要敢于并善于抵制错误的文化思想和文化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扎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化创造,自觉担当新时代的使命任务。

文化事业的繁荣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毛泽东曾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2)《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7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根本上解释了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文化发展而言,就是要扎根人民的火热实践,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引导人民铸魂筑梦。其一是文化创作要扎根人民的火热实践,只有“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16页。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来看,“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48页。只有从人民的实践需求出发,才能激发文化创造的无限潜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19页。那些脱离群众现实需求、无法反映群众价值诉求的文化产品终将成为历史的浮萍。其二是文化产品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需求。毛泽东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6)《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1页。如果忽视人民的需求,文化繁荣将失去根基和动力,文化精神将失去寄托。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目标来看,还需要创造更多与物质文明相匹配的精神文明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17页。其三是文化发展应致力于凝聚民族共识,持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影响力。从本质上而言,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积极的文化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精神境界的提升,消极的文化则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言,“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49页。从世界范围看,文化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窗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还应致力于彰显别具一格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更好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二、 提升文化强国建设的意识形态自觉:增进文化自信,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基因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前提就是要增强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自觉与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群体对自身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的认同和践行,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心,是一个民族自信力的最高表现,是文化归属感和国家安全感的集中体现。就文化自信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而言,一方面,文化自信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19)《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5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内含着最深厚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在探索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革命文化和奋发向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另一方面,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能更加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关键工作。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6页。因此,要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理念传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62页。当然,在这样的文化自信中,还需理智清醒地对待外来文化的侵蚀和消解,不断创新中华文化的表达方式,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民族共识和国际影响力。

要增进文化自信,还需要以增强历史自觉和提升文化自觉为前提。历史自觉和文化自觉,实际上是对自身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认知和认同,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理论来源和支撑。费孝通曾认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决定取舍;其次是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吸收。各种文化都自觉之后,这个文化多元的世界才能在相互融合中出现一个具有共同认同的基本秩序和形成一套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同守则。”(22)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第182页。因此,只有培育起对自身文化发展的自觉认可,才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才能树立起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理念。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55—156页。这“四个讲清楚”的文化自觉方略,是对党思想教育优良传统和优势的继承,是对文化力量的新认识。在这一点上,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注重对待传统文化的自觉态度,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64页。可以说,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是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基础。再以时代性为现实关怀,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评判,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超越,从而发挥出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功效。

当然,增进文化自信理应落脚于文化自强,这“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25)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下)》,《红旗文稿》2010年第17期。从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水平。首先,坚持中华文化的自强信念,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1页。可以说,中华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深厚基础。在多元文化交流互鉴背景下,坚定对自身文化的自强信念,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其次,文化自强能够为主流意识形态竞争提供充沛的文化力量。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丰富多样的文化表达方式越来越成为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竞争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52页。可以说,坚定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强意识,有助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多元社会思潮交锋中的舆论阵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再者,以自强的文化信念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能力。文化自强,就是要在多元纷杂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中阐明自身理念,特别是“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55页。培育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强,从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入手,坚决同非主流意识形态作斗争。在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交锋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以求同存异的理念为指导创建和谐共生的人类文明,构建马克思主义引领下多元社会思潮良性互动的动态格局。

三、 厚植文化强国建设的意识形态根基:筑牢民族精神支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支撑,但如果缺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缺少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弘扬,缺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战略统筹,将会造成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缺失,因此,必须不断厚植文化强国建设的意识形态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9)《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光明日报》2022年5月29日,第1版。如此看来,要在当前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中激发社会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状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加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迫切需要充分发掘文化建设的历史基因和传统优势,厚植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根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基因。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现实文化的基础性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3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46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出: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60页。,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3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46页。从而不断厚植我国文化建设的历史基因和传统优势。

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需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思想、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33)《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第1版。中华文化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为人类和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主张“挈其瑰宝而绝其缁磷”,后来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思路,体现了他对中华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的态度。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邓小平非常重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多次强调:“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3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在双向互动中实现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在发生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绝不能因循守旧,要紧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3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7—18页。为此,一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在历史的积淀中,中华文化形成了以“和”为重要特征的文化体系,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特别是针对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分化和社会关系变革等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36)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7页。从而丰富“和”文化的时代新意。二是要弘扬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厚的道德理念,例如:仁义礼智信的个人道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美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社会道德;化为万物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念。要把弘扬传统美德与传播时代道德紧密结合,将之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三是要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集中表现了对人的尊严以及对人的价值和命运的关切,这是一种为了人、关注人、理解人、把人当成人的思想情怀。”(37)邹广文:《弘扬传统文化应注重人文精神的承传》,《人民论坛》2017年第7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富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就文化发展而言,要坚持以人民的文化需求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文化的期待。

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科学正确的方法论为指导,继承蕴含其中的审美情趣、价值标准和传统智慧,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即“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3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61页。具体而言,要将传统文化与实践发展和时代精神相结合,不能孤立的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39)《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23—24页。当然,中华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陈旧的内容和形式。但就其文化菁华来说,高度凝聚了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文明智慧和精神力量。弘扬不是为了固守而是为了扬弃,批判不是为了推翻一切而是要在继承中谋求发展和创新。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此基础上也要坚决反对错误的文化理念,要传播文化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4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13页。的文化理念。正确的文化理念不应该否定传统,而应该从延续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要重视文化领域的宣传思想工作,持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4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62页。总之,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更好地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连续性、空间广延性和价值普遍性,扩大当代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夯实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基因,厚植文化强国建设的意识形态根基。

四、 展现文化强国建设的意识形态脉搏:推动文艺发展繁荣,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文学和文艺作品在人类社会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既可以呈现出历史发展的状貌和样态,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4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第148页。创造更多无愧于时代的文学和文艺作品,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论述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优秀的文化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作水平,起到激励人心、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但从我国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文化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例如,文化在涵养国民素质方面的效能还有待提升,某些文化产品存在空壳化现象,一些领域存在的流行文化、低俗文化等文化样态冲击和影响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发展,需要优秀的文学和文艺作品。首先,优秀的文化作品总是能够“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4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72页。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载体。从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来看,先秦时期反映百家争鸣的文化理念,到唐宋时期一大批诗词文曲,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体现文化创新的白话文,这些都充分表明,文化作品是一个时代的核心理念、重大事件的集中呈现,一旦其自身力量得到充分发挥,就会焕发出巨大的能量,推动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繁荣和兴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更加需要一大批思想深邃、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力作。其次,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用独到的思想启迪、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4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82页。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以新的文化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这是对文化产品创作提出的内在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在多样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因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必须借助优秀的文化作品生动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构筑中华文化的精神高地。再者,优秀的文化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4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50页。能够持续扩大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也迎来了创作的春天。但其中也不乏低俗、庸俗、粗俗的“三俗”文化产品,这些不过是历史的浮萍,不能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是价值观念的变异且与主流风尚相悖的,任由其发展必然会削弱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而优秀的文化作品往往能够历尽时代的浪涛,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持续的生命力。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就必须要大力推进优秀文学和文艺产品创作,并落实在具体的文艺作品中。进入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作出应有的贡献。塑造人心先要塑造自己,要做“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文化工作者,勇立时代潮头推进文化创作。从本质上来说,文化产品是社会生活在文学家和艺术家头脑中的产物,伟大的文艺离不开伟大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4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82页。担当好文化从理论创造到指引实践发展的桥梁和中介。必须明白,只有优秀的文学和文艺作品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何为优秀呢?一方面,文化产品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4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19—320页。让主旋律更加高昂、正能量更加充沛。另一方面,新时代的文化产品更需要推出“精”品,即有思想精髓、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等。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还要注重文学和文艺批评,完善文化产品的检验和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建构经得起人民检验,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的评价体系。文艺需要批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文艺批评的“历史标准”和“美学标准”。面对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声音微弱,文艺批评家不敢发声、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批评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48)《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70页。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的发展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的评价原则。随着文化产业进入国家战略视野,文艺事业越来越融入市场规律的运作之中,但文艺又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殊属性,具有文化传播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能沾满了铜臭气。因而,要敢于进行文化批评,坚持人民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评价原则。

五、 开拓文化强国建设的意识形态支撑场域:增强创新能力,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要明晰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繁荣发展的支撑场域。文化繁荣发展与意识形态建设紧密相连,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繁荣是拓展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场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1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文化领域的变革也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主题更加鲜明,即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学和文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成果,影视作品、戏曲艺术、文学创作、文艺汇演等;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明显扩大、质量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度和获得感更加强烈等。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破解,例如,部分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的文化建设也相对滞后,文化与新技术相适应的程度还有待于提高,规范和保护文化发展的法规还不完善,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力量的发挥还不够充分等。针对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5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60页。我们要推动文化改革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增强变革思维和创新意识,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和创新动力,满足人民多样化、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凝聚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更加彰显。

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5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86页。即要破除不利于文化人才创作的机制束缚,确立科学合理的文化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文化创新动力。一方面,要简政放权、完善政府的职能,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转向“管文化”,促进文化创造主体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使得优秀文化资源的流通范围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要顺应先进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建立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的文化管理体制。要延续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法规,修订那些不适应实际需求和发展需要的政策和法规,探索推动政策创新,在文化领域内形成宏观调控和微观政策的有机统一,建立科学的文化管理体制,特别是着力推动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创新进程。

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我只强调一点,就是要在继续大胆推进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同时,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5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85页。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发展还要强化品牌和创新意识,努力提高文化产品的精神质量,在获取可观市场收益的同时更要赢得消费者和同行的尊重。同时,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必须着力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强文化人才培育。具体来说,扶持的内容涉及戏剧和影视剧创作、图书和教材出版、思想理论传播等诸多方面,扶持的形式有政策规范、物质和精神奖励、产业融合、科技支撑等,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72页。精益求精、潜心磨砺,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不断生产创作优秀作品。

要加快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进程。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制定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指标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5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88页。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这也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主流意识形态民生基础的重要举措。要区别对待先进文化、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落后文化、有害文化等,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改革创新”的公共文化发展方式,推动物质扶贫与文化扶贫相结合,推广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和模式,在增强人民文化获得感的同时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要加强对文化改革和文化发展的管理工作,避免由改致乱的状况。文化改革本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部署,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文化治理。其治理必须两手同时发力,既要对改革中呈现出的乱象严厉打击、依法规范,也要注重保护文化权益和文化发展诉求。要加快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进程。新科技革命变革有力推动了文化数字化进程。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特别是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必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55)参见《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光明日报》2022年5月23日,第1版。总之,要以创新思维推动文化改革,这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必将极大增强文化力量,更好地展示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六、 彰显文化强国建设的对外理念:树立国际视野,注重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交流互鉴是文明的本质需求,“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5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259页。新时代以来,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不断增强开放视野,积极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同时,也传承百年大党“胸怀天下”的理念,推动文明交流和互鉴,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彰显了独特的对外理念。应当说,文明是民族发展的历史印记与时代精神的融合,是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文明交流互鉴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指标和价值传输的有效途径。“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5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288页。以文明交流的方式来增进交流,实现国际社会的和谐共处。特别是在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时代趋向中,文明交流和文化传播已经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能够在高水平的文化开放格局中不断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国际影响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5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258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积极致力于以“文化走出去”为主体的文明交流,加快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59)《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46页。以文明为载体做好中国精神的对外传播工作,扩大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国际影响。

面向新征程,要坚持以我为主的交流立场,这是维护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要求。要注重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文化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6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61页。从而扩大中华文化和价值理念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凝聚起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文明交流互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将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普适性价值推向世界,要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寻找中华文化的新定位,形成文化发展“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意识形态传播新路径。但“以我为主”并非“以我为尊”,应秉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在交流中去粗取精,这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必然选择。世界文明丰富多样,“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6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259页。推进文化交流互鉴,就是要善于将从中吸取的积极因素和文明菁华为我所用,“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6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06页。新时代的文明互鉴,更要吸收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和文明方案,不断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

要以文明交流借鉴为契机,促进文化创新。如:创新文明载体、创新传播方式、创新文明符号、创新文明传播模式等。要创新文明载体。随着综合国力的崛起,中国不断深化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一带一路”合作、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东盟和中日韩经济合作……这些都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是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魅力、扩大中华文明影响力的新型平台。要创新传播方式。以往的文明传播通常借助互访考察、语言文字、节日慰问等方式,频率和深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较大的限制。以互联网等为载体的新媒体推动着文明交流快速、深度的融合发展。要创新文明符号,也要致力于加强以文化符号为依托的品牌建设,形成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和感染力的文明传播新元素。要创新文明传播模式。如今的文明传播早已告别过去单一化的窘境,迫切需要形成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协同发力的多元互动格局。以政府间官方会晤、战略对话为契机,促进民间文化交流,加强国际高端智库学术研讨会机制化建设,组建国际发展智囊团,并建立长效体制机制。与此同时,还要广泛凝聚好广大青年生力军、侨胞、留学人员等鲜活的文明传播力量,不断增进文化交流进程,推动文化创新。

不仅如此,还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有效化解文明冲突,守护不同文明之间的安全边界与保持合理张力。每一种文明都代表着一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价值观念,以“文明冲突”完全取代意识形态分歧,这是不科学的。针对如何化解文明冲突、开展文明交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谈道:“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6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61—162页。因而,有效应对和化解冲突,这才是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上策。在文明交流互鉴的问题上,应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特别是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应秉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态度,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上主张开放包容,赞同各美其美;在不同文化的借鉴问题上秉持取长补短的态度,提倡美人之美;在优秀文明成果的共享问题上坚持文明共享,坚持美美与共,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开放水平。总之,我们应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64)《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扩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和文化力量。

猜你喜欢
文明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