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引领,让英语阅读变“悦”读

2022-12-30 04:13:15吴佩诗
山西教育·教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热身英语教学文本

吴佩诗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内容。本文从教学策略优化的角度,探讨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旨在让学生将阅读变为“悦”读。

一、通过多元“热身”,注重兴趣激发

英语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并不具备丰富的词汇量,导致自主阅读的难度大幅提升,学生对英语也产生了畏难情绪。因此,想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使学生从被动地读转为积极地读,教师必须从兴趣的激发入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做好阅读前的“热身”,结合阅读内容设置一些“热身”活动,即“预习性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为授课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Unit6 Keep our city clean”前,由于本单元和“Environmental”主题密切相关,教师就可在课前热身环节,设计“look and match”活动,向学生展示几幅与环境污染相关的图片,同时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英语短语进行连线答题竞赛。如,图片内容是工厂排污,短语则是Factory sewage,学生需要根据图片内容搭配具体的短语。同时,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竞赛,制定相关的竞赛规则,连线最快、最多、最准确的小组获胜。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为后续的阅读教学埋下精彩的伏笔。

对英语教学来说,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前设计一些热身活动。常见的热身活动包括知识竞赛、知识问答、小游戏、头脑风暴等,这些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为阅读教学夯实基础。

二、运用生活教学,增强情感体验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语境都是其运用的基础,阅读教学同样如此。只有在阅读教学中植入语境,整个学习过程才能带给学习者深刻的体验。而传统的英语教学缺乏语境意识,教师为学生讲述的英语知识,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既意识不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也很难提升英语知识在学生心目中的辨识度。对此,教师在展开英语阅读教学时,需要链接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的角度,联想英语知识,促进其理解能力的提升。如此,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才能得到提升,从而愈发积极学习,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生活情境,让学生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为“悦”读课堂夯实基础。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Unit7 Protect the earth”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针对“学生所在城市及其城市环境风貌”这一话题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链接学生的生活。首先,教师介绍:“I am from Xi’an,I know that some children are also from Xi'an.Where are you from?”学生回答:“We are from Xi’an too.”然后,教师便询问学生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并通过反问,加强学生英语表达的主动性。最后,教师可以通过PPT向学生展示西安近十年来的环境变化,同时告诉学生,现在的优美环境有赖于人们的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如何保护城市环境,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在此期间,学生提出save energy,save water,plant trees等建议。同时,教师也可借助PPT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利于环境和不利于环境的各种做法,让学生判断。这样,通过生活化的课题,学生的学习联想力倍增,同时也令其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让学生从阅读变“悦”读。

联系生活,以生活为基础,是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重要基础。通过在英语课堂中设置一些生活化课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互动。

三、巧设互动问题,发展语言思维

小学生语言学习成效的提升,不仅在于教师的有效引导,更在于其思维的积极运转与发展。也就是说,想要实现阅读情感向愉悦、有趣的方向转变,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和领悟,理解文本的主旨与内涵,把握核心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真正形成,从而收获阅读的趣味。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追求“悦”读课堂,教师需要为学生精心设计问题,让问题既贴合文本,又妙趣横生,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Unit5 What do they do?”的Story time板块时,教师便可设计相关问题,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表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文本材料。首先,在“读前”环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Mike、Su Hai等人物的对话视频,让学生思考:“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通过观看动画视频,学生敏感地捕捉到了“job”这个关键词,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对文本进行初步感知。在“读中”环节,教师将文本划分成两部分,提炼两条阅读线索,并基于线索设计问题,通过两个极具方向性的问题,让学生的阅读更具目标性。此外,这类问题于学生而言较具挑战性,可使其阅读过程产生无穷乐趣。

问题设计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从阅读向“悦”读转变的关键所在,只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世界的多姿多彩。

四、掌握阅读方法,提高“悦”读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想要学好并不容易,而阅读能力的提升也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英语知识,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沉淀空间,学生才能明确自身阅读能力的发展方向,获得相应的发展条件。但是,小学生往往很难长时间维持注意力,如果学生因难以理解生词,得不到有效引导,便更会对阅读“望而却步”。由此可见,实现“悦”读并不容易。因此,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的语篇类型,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把握阅读方法,才能助力学生提高效率,实现“悦”读。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Unit6 An interesting country”时,由于本文的语篇内容相对复杂,因此教师可将整个阅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Prereading。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针对语篇中的核心词汇以及语句展开提问,如find out,magazine,Kangaroo,Sydney等,或借助游戏、插图以及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预习这些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对语篇内容进行预设。此外,教师还可结合文本内容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其次,While-reading。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梳理阅读素材中的信息,确保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精读文本。最后,Post-reading。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一些关键性图片或词语,让学生回忆并复述文本内容。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仿写关键语段,借此培养其语用能力。通过这些学习环节,学生可以有效掌握文本的核心内容,实现“悦”读的目的。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方法,按步骤指导学生的阅读过程,这样才能释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享受英语课堂。

总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应对传统的阅读模式加以优化和升级,摆脱单一、乏味的教学局面,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感受英语阅读的乐趣,实现“悦”读的目的。

猜你喜欢
热身英语教学文本
运动前,先热身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两会热身: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九大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when与while档案馆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