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观察类综艺“镜像我”的构建与影响
——以《令人心动的offer》系列节目为例

2022-12-30 03:32:32张倩倩
视听 2022年10期
关键词:拉康心动镜像

张倩倩

近年来,观察类综艺节目成为新的热点。2019年以来,这一节目类型获得进一步发展,题材从明星经营类、婚恋类拓展到日常家庭生活类,从以明星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突显普通人的形象为主。①《令人心动的offer》是由腾讯视频推出的职场观察类综艺节目,前两季聚焦律师行业,第三季则转向了医生行业,主要讲述了实习生们在带教导师的指导下,争夺最终offer的故事。《令人心动的offer》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展现出实习生们的职场镜像,叙事主体贴近社会现实,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职场观察类综艺“镜像我”的构建

(一)“他者”凝视:屏幕中自我身份建构的双重误认

1.把影像当作“他者”:无法辨识自我

镜像理论最早由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提出,它主要描述了6至18个月这段时期内婴儿的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在拉康看来,这是个体生命史、主体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是孩子被抱到镜前,从无法辨识自己的镜中像,到充满狂喜地“认出”自己,并开始迷恋自己的镜像过程。②观众在隔着屏幕观看《令人心动的offer》时,俨然也经历了拉康所言的这一镜像阶段的前期过程。

《令人心动的offer2》新增了《面试篇》作为先导片,将实习生的面试环节单独拎出来,让屏幕前的观众更加直观地体验节目中的整个面试过程。但屏幕前的观众在观看面试过程时,往往将屏幕中的实习生简单地视为“他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就像在面试环节里,其中一位面试者的简历被面试官批评存在格式不一致等问题,弹幕里随后就出现了“简历格式都做不好,肯定不行,律师最在意这些细节”等言论。通过这些言论可以看出,屏幕前的观众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也会遇到类似情况。

此外,《令人心动的offer》作为职场观察类综艺节目,还设立了除节目现场之外的第二演播厅,主要用来观察节目、讨论节目以及完成每期的推理任务。而第二演播厅的设置就像是一个“镜中镜”,观众在观看实习生表现的同时,也会切换到第二演播厅里倾听嘉宾的点评和讨论。此时,观众在屏幕前观看实习生的表现与嘉宾在第二演播厅里观看实习生的表现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屏幕里的嘉宾俨然成了屏幕前观众“镜像我”的投射。

2.把影像当作理想自我:对自我的迷恋

拉康认为婴儿在辨识出自我的镜中像,开始迷恋自我的时候,这里的“自我”其实是“虚幻的我”,他将这种镜中像称为“理想我”。由此可见,即使是在婴儿将镜中像误认为“他者”的这一镜像阶段的前期过程里,“他者”在婴儿的头脑里也是一种完美形象的反映,它是婴儿在镜子前的一种自恋的想象。

在《令人心动的offer》里,无论是哪一季,所选取的实习生几乎都是高颜值、高学历的代表,例如北京大学博士梅桢、斯坦福大学硕士王骁、浙江大学博士后刘畅。尤其是王骁,除了他的毕业院校足够吸引人外,他自身优秀的个人简历与出色的自我介绍同样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而这实际上也是对镜子里理想自我的一种认同,此时的王骁俨然成了屏幕前观众梦想成为的一种完美形象。

此外,屏幕里的实习生作为观众的镜中像,在节目里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与特性,都使得屏幕前的观众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我投射到了他们身上,将“他者”想象为理想自我。尤其是丁辉的出现,他的身上或多或少承载着屏幕前观众的影子,观众在获得满足感的同时,也是理想自我得以实现的过程。但这种理想自我实际上是虚幻的。当屏幕前的观众都在期待丁辉能够成功逆袭,顺利拿下offer的时候,其实都已陷入了对屏幕里理想自我的迷恋中。

(二)自我认同:情感共鸣与交流互动的共同作用

1.情感共鸣的基础:角色选择与热点议题

拉康认为镜像阶段是人一生中的必经之路,从镜子中我们能够发现自己并建构自我。③在《令人心动的offer》里,每名实习生都有自己的特性,活泼直爽的郭旭、认真努力的刘畅、冷静心细的张洽……屏幕前的观众会根据偏好,不自觉地“对号入座”,这种偏好更多地来源于情感共鸣,以及对自身当下所处环境的身份确认和心理认同。他们会在潜意识里选择支持和自己最为相似或是自己最想要成为的实习生。例如丁辉,大多数网友都表示从他身上找到了共鸣,认为“丁辉才是大多数打工人的写照”。其实这就是一种“镜像投射”的行为,屏幕前的观众在丁辉身上获得了强烈的身份认同感。

《令人心动的offer》前两季,除了反映法律从业者的工作状态外,还直面当前的社会现实。无论是第一季的主播美颜直播打赏案、网络暴力案,还是第二季的网络游戏充值纠纷案、大学生就业培训小额贷款纠纷案,几乎都与当下的社会热点息息相关。其中,大学生就业培训小额贷款纠纷案就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他们都表示自己也曾遭遇类似经历,如“2017年同款受害者在此”“去年才出过这个事,惨痛教训”等。同时,节目里所呈现的一些热点议题,如“是否该考公务员”“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等话题基本上也能与屏幕前的观众产生连接,引起共鸣。

2.交流互动的机制:嘉宾助推与弹幕留言

在拉康看来,镜子阶段是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幼儿会“由此生发出一连串的动作,他要在玩耍中证明镜中形象的种种动作与反映的环境的关系以及这复杂潜象与它重现的现实的关系,也就是说与他的身体,与其他人,甚至与作为物件的关系”④。由此可见,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通常是在自我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令人心动的offer》在节目现场之外还设立了第二演播厅,主要用来观察节目、点评实习生的表现并完成相关的推理任务。在第二演播厅里,嘉宾不仅充当着屏幕前观众“镜像我”的缩影,还扮演着“他者”的角色。他们通常会对节目里的一些案例和情境引申出需要讨论的话题。例如在第三季里,针对“女性是否应该进入导管室”的案例,第二演播厅里就衍生出“女性在生活中存在绝对困境”的话题。第二演播厅里的嘉宾提出问题,引导屏幕前的观众进行思考,并结合自身经验或专业提出建议,以权威性角色参与节目叙事、引导话题。

由此,屏幕前的观众在第一现场的节目呈现与第二现场的嘉宾讨论之间适时地切换场景,他们可以针对第二演播厅里的话题发表弹幕来参与互动讨论。例如,针对“你愿意自己或伴侣做全职爸爸吗”这一话题,弹幕里就有不少网友表示“我愿意做全职爸爸”“全职妈妈太难了,做过一天就崩溃了”。针对丁辉被淘汰的这一情节,弹幕里也出现了“现实的职场就是这样残酷”等言论。可见,屏幕前的观众不仅将自我代入节目中,在实习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还在嘉宾的助推下形成了对自我身份的建构与认同。

二、职场观察类综艺“镜像我”的积极影响

(一)提供学习技巧,促进自我完善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等人认为:“电视媒介可以满足受众的自我确认效用,即电视节目中的人物、事件、状况、矛盾冲突的解决方法等,可以为观众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通过这种比较,观众能够引起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观念和行为。”⑤职场观察类综艺节目中就引入了“观察室”的设定,在观察室嘉宾的组成上,几乎都是“明星+专家(+素人)”的组成模式。在《令人心动的offer》每一季,都会邀请一位专家来对节目里的话题进行专业性解读。例如,第三季里的陶勇作为眼科医生,不仅向观众普及了“三查七对”等医学知识,而且让观众对医院医生的职称等级有了一定的了解。

除了专家的专业性解读外,诸如简历制作、PPT演讲、思维导图等职场生存小技巧对于屏幕前的观众而言也很重要。正如弹幕里某位网友说的那样:“每期一个职场保命小知识。”屏幕前的观众不仅可以通过对比节目里实习生的表现与现实生活中自身的表现来反思和改进自身的行为,而且节目满足了他们获得新知的需求,使他们可以学习、掌握更多的职场技能,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不断趋向于“理想我”。

(二)展现奋斗图景,彰显青春底色

职场观察类综艺节目选取的代表往往是一些初入职场的青年,他们身上的朝气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职场青春图”。青年群体作为新时代的新生力量,应该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在为梦想努力奋斗的过程中释放出具有时代价值的青春激情。《令人心动的offer》中的实习生虽然个性迥异,但是他们在彰显自身个性的同时也展现了青年一代勇于追逐梦想的奋斗图景。从第一季的“职场菜鸟”李晨,到第二季“背水一战”的丁辉,以及第三季里的高尚,都让不少观众产生了共鸣,节目的镜像功能通过普通个体得以实现。尤其是丁辉,虽背负着“大龄裸辞”的标签,但依然选择追逐心中的梦想,从这一点就彰显出青年一代勇于担当、无悔追梦的青春底色。

同时,第三季里的刘畅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青年人的奋斗图景。她作为一名科研型学霸,在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屡次受挫,但她主动加班熬夜补回知识,未曾轻言放弃。通过屏幕里这种“镜像我”的投射,不仅契合屏幕前年轻群体的生活现状,使得他们有极强的自我代入感,而且对于帮助年轻人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节目也传递出拼搏奋发、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展现出青春激昂、积极奋斗的青年风采。

(三)关注热点议题,传递社会正能量

任何形式的综艺节目都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提倡积极向上的节目氛围。《令人心动的offer》在考察实习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也是一项重要内容。该节目的第一季和第二季都设置了法律援助项目,选取了劳动者维权、家庭赡养等反映社会热点、回应社会关切的案例,不仅能够助推网友对于社会热点的关注与讨论,甚至能够推进相关议题的完善与解决。同样,在第三季里,“医者仁心”也是着重考查的一个因素。例如,实习生冯琛在汇报时就表示“希望通过科普让大众对癫痫疾病有正确认识”,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带教导师的认可。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能够直面人间真实,用专业知识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而且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法律助人、医者仁心的温度。总之,该节目所呈现出的人文关怀和视野高度都有助于向社会大众传递正能量,其立意也更加深刻。

三、职场观察类综艺“镜像我”的反思

(一)塑造理想自我,增加认同危机

综艺节目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往往会选取一些具有话题性的人物来参与。在《令人心动的offer》里,实习生大多是高颜值、高学历的代表,与现实中的普通人仍存在较大差距,是一种理想自我的反映。屏幕前观众寄托在节目中实习生身上的对于逆袭成功的渴望与现实中自己逆袭失败的事实之间,可能会产生心理落差,由此陷入对自我的认同危机中,难以寻找到真实的自我。

同时,职场观察类综艺节目呈现的职场状态往往与社会现状相吻合,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观众的认同危机。《令人心动的offer2》实现了从“职场理想剧”到“职场现实剧”的转变,末位淘汰机制的设定、连环项目的考核都让屏幕前的观众产生紧张感和焦虑感。屏幕前的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会不自觉地将自我代入,但节目对理想自我的设定、观众对逆袭成功的渴望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落差,都会进一步增加观众的认同危机。

(二)营造明星效应,呈现泛娱乐化倾向

职场观察类综艺节目一般都会邀请明星担任嘉宾,借助明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节目带来流量和关注度。但明星显然不同于普通观众,两者经历、背景不同,往往处于不同的社会位置,因此,明星作为嘉宾,所发表的言论有时并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甚至会遭到质疑。

此外,节目里的实习生也呈现出“明星化”的特征。当他们作为被观众凝视的对象时,自然就被赋予了“明星化”的光环。尤其是他们具备高颜值、高学历等特征,本身就具有“明星化”的潜质,因而被不少网友认可和崇拜。第二季中,不少网友甚至嗑起了李晋晔和詹秋怡的“CP”。但根据节目所选取的题材,无论是律师行业,还是医生行业,这种明星效应若是过度放大,都会呈现出泛娱乐化的倾向,消解题材本身的严肃性。

(三)剪辑剧本化,刻意制造话题

后期剪辑在综艺节目中是重要一环,可以调整节目的叙事节奏。在职场观察类综艺节目中,虽然创作团队尽可能地还原真实,但从叙事逻辑上来看,仍存在剧本走向,甚至存在塑造人设、制造冲突等问题。例如,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一季就有着清晰的故事线,基本上前几期都围绕着何运晨、李浩源强强相争的剧情展开。在第三季里同样如此,在描述刘畅时,基本上采用了逆袭成功的剧情,使节目呈现出叙事刻意的问题。

恶意剪辑也是综艺节目存在的一大诟病。为了流量和关注度,随意剪接片段,刻意制造话题,虽然会带来一时的热度,但会破坏观众对节目的好感度。在《令人心动的offer3》里,不少网友就认为节目组恶意剪辑实习生王蕊的画面。对于职场观察类综艺节目而言,还原职场、贴近受众才是关键,如果后期恶意剪辑,刻意制造话题,就会影响节目的口碑和后续发展。

四、结语

观众通过观看职场观察类综艺节目来构建自我身份,寻求自我认同,但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这种认同对象不过是虚幻的理想自我,与真实的现实自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观众不能囿于屏幕这块镜像,陷入对理想自我的迷恋中,而是需要在与现实的互动中识别自我、明晰自我,寻求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以《令人心动的offer》系列节目为代表的职场观察类综艺节目需要在扎根社会现实、反映职场现状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观众的心理诉求,以此激发情感共鸣,并向他们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注释:

①赵瑜,沈心怡.观察类真人秀的共情效应及其触发机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12):92-97.

②邱馨.镜像:“后真相”语境下受众自我的建构[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07):67-73.

③孔玉婷.职场观察类综艺节目的“镜像自我”——以《令人心动的offer》为例[J].视听,2020(02):40-41.

④[法]雅克·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90.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7.

猜你喜欢
拉康心动镜像
您了解心动过缓吗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30
镜像
当代党员(2020年20期)2020-11-06 04:17:52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镜像
小康(2018年23期)2018-08-23 06:18:52
Inevitability of Willy’s Tragedy as Seen from Lacan’s Mirror Stage
上一次令编辑们心动的事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44:49
“天下之言性也”
——拉康对《孟子》的误读?
“嗔哥”心动一日美食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03:26:08
镜像
小康(2015年4期)2015-03-31 14:57:40
镜像
小康(2015年6期)2015-03-26 14: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