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如何做到减负增效

2022-12-30 00:37赵广萍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语言

◎赵广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1年7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的出台与推行为学生的“减负”指明了新的方向。在新一轮素质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传统的“苦干+辛勤劳动”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新的要求。因此,在高中语文课上,如何把“减法”做得更好,是广大教师追求的一个目的,也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高中语文减负增效的必要性

(一)语文教学中语言教育的现实使减负增效成为必然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育一直处于“费时多、收效低、负担重”的局面。尽管经过了数次的教学大纲的修改,但这个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语言”教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对“语言”提出更高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环境中,一些高中语文老师常常忽视清晰的教学目的,为了调动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开展多元的教学活动,但是目标的缺失导致课堂陷入一种“放纵”“混乱”的局面。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不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的高中语言课堂教育,其结果可见一斑。特别是有些年轻的老师,由于缺乏对课堂的掌控,缺乏与“语言教学”的经验,经常会被语言问题所束缚并且忽视课前的预习,从而影响了课堂的学习效果。[1]这种语言教育的现状增加了课堂和学生的负担,让“减负增效”成为必然。

(二)高中语文的特性让减负增效成为可能

高中课本选用的资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性,对于学生主观性的发挥有极高的要求。新的统编版教材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相融合,充分发扬了经典教学的优点,突出了单元和文章的有机衔接,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相统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来传授知识、方法、技能,使学生能够从教材中获得知识、学习方法和技能,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高中语文减负增效的难点

认同是一个很难界定而又复杂的观念。认同感源于观念,即对世界的认识,不同的观念会导致不同的行为。认同感首先建立在自我认同基础上,建立在外在环境和自身内在气质之间。因此,必须先让老师们认可然后才能付诸实施,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种认同。语文教师对新课改的认同是新课改实行的重要条件,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对象之一,也是最后的实施主体,教师要把课堂改革的思想融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这样教育改革才会产生实际的效果。但是众多研究发现,在新课程改革的接受度上,小学、中学的老师都比高中老师更有优势,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高考的“指挥棒”,如果不能对现行的高考体制进行全面的变革,那么,就不能消除老师的担忧,也就不会让老师们产生对新课程的认同。因此,首先要努力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同感,进而促使教师采取行动进行减负增效。

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顾虑”是根深蒂固的,甚至不少老师对课程改革抱有抵触和否定的态度,如果不能把问题摆在桌面上,那么教学改革就是一场空。[2]首先,很多教师为缺乏足够的教学时间而发愁。高中语文教师都是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来授课,由于课业繁杂,每个学期要“教”两种课本,需要在两年内完成必修和选修的教学任务,并且高考的难度并未改变,它的“指挥棒”还在,再加上“繁难杂乱”的教材,让老师们感觉自己的授课要比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更加重要。所以,受时间的限制,他们的教学方式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次,高中语文教师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担忧。许多高中语文教师总是认为,自己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高,许多东西根本就不是他们自己能够理解的,有许多问题,都不是靠同学们共同探讨就可以解决的,甚至可以说,他们自己也仅仅了解了一些“皮毛”,并没有能够完全理解。有些人认为,通过教授学生,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自学,并且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于是,他们下意识地对新课程的改革带有偏见,反而认为自己的教更有说服力,“减负”成为一种口号和形式。最后,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担忧。在高中,所有人都在关心着考试的结果,对老师和同学们造成的心理压力都很大。不管是上面,还是普通民众,一到六月,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高考上,所以,考试的分数就成了衡量一个学校和老师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很多教师都会因为高考和成绩的原因,选择抵触课改和减负。

如果高考不发生变化,高校招生考试的“减负增效”只能沦为一种“虚言”。正如常州中学的房宏教授在《行走在教学理想和实践之间》中所说的那样:“提高效率是减轻负担的先决条件,降低负担要提高效率。”对我们而言,“提质”是“减负”的先决条件,而“减”是“减负”的核心,要真正做到“减负提质”,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改变现有的考试制度。

三、减负增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原则

在语文课堂上,怎样才能实现减负增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一线教师认为,要解决好“减负”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好“课堂”这个主要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学习轻松、快乐、有效,在经历了众多的的探索、实践和思考后发现,“大道至简”的教学方式常常能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改革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其连接在一起,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把教室和社会实习结合起来;书籍和录像的融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和进行探讨相结合。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让他们喜欢学习,这可比“灌输”他们要好得多。

教材的灵活运用。在实际操作中,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预习和下课后的主要参考。然而,老师们不能只按照课本上的教义,要结合自己的想法去做。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应该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语言的丰富内涵,进而对每个人进行培养,从而使其更好地充实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高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实践

“减负增效”这一主题的背后,是“变”和“不变”的折中,“减负”并不意味着缩短了教学的内容和学习时长。减负增效是指减轻了学生的精神和学习压力,而“增效”则是在确保教育效果的前提下进行“减负”,从而使每个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充分的发展。若不能实现“增效”,则会出现“滑坡”的局面,这种现实的教学需要老师有更高的处理与应对能力。所以老师必须考虑到,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的作用,以及怎样将不同的教育环境有机地整合和利用起来,探索出高效的实践路径。

(一)简化教学理念

黄厚江表示:“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为中心,以学习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基本目标。”语文教学是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听、说、读、写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无论是单一的课件教学,还是大单元教学、主题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等都是以这种教学思想为指导,来设计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活动。在这种语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语言课堂中不会失去自己。简而言之,汉语的课堂讲授要精简,要去除那些没有意义的东西,要把非语言的东西剔除,要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二)研读教材全面备课

为了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语文教育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全面备课。备课实际上应该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老师要准备好课本;二是要给学生“备好”。在准备过程中,要有清晰的教学目的,要清楚地了解一节课的要点,清楚地知道学生要学习到什么样的水平;以此为基础,制定完整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顺利地进行提问,避免在教学中出现随意提问和无效提问,并充分反映了教材的内部逻辑,防止出现不合理的跳跃性;在教案的编写上,要准确地理解教材的教义,使课堂的教学活动更加高效,最终实现教学目的。不要人为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要认真书写教学计划,老师在教室里说的每一字都仔细斟酌,力求字字精简和准确。在准备阶段预先设定学生个体的差异,并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级准备,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使他们彼此之间产生正面的作用,互相激励。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要防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导致“填鸭式”教学,从而造成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心理压力。

(三)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明确就要明确目标之间的联系。本文提出了以“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教育基本目的,即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能力为首要任务。在教学目的明确的同时,也对语言课堂的“一课一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对课本进行系统化的整理,把语言的知识和技能点划分成特定的课件,在实际中有计划有梯度地进行,从而使学生的语言水平不断提高。以统编版教材为例,有对作品鉴赏的内容,在教育中要注意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入手,并对其进行深度的研究,而到了这个阶段,就要“减法”了,把知识分成几个部分来教授。[3]比如以《老人与海》这个小说鉴赏为例,作品中的“大海”等环境具有丰富的符号性,既是老年人生存的环境,又是塑造和展现人物性格的大背景,使学生了解环境的功能。将小说中的知识要点分到不同的典型文本里,将各个重点讲解清楚,将与重点联系起来的试题形式完整地呈现出来,最终起到“增效”的效果。

(四)高效利用课上时间

从现在高中语文教学的状况来看每节课只有45 分钟,每一秒都非常珍贵,因此要高效利用课上时间,实现“增效”。首先,要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五分钟时间,对背诵、字词等进行考查,或完成成语、写作材料等的累积。其次,在课堂上老师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问题引导思想,以提问的形式“抓住”学生;老师在面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会进行探讨,但是要适当,不要让问题变得过多,老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总体趋势,将产生的问题和预先设定的方向相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问题。在课堂上,强化课堂的管理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4]要想有效地提升45 分钟的教学效果,必须使学生摆脱课后的“灌输式”,解开“镣铐”,强化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化。在语文课堂上,能够促使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一半以上,随着学生课余时间的不断增长,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五)精心设计作业

在普通教育下,学生的家庭作业的作用是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学习和应用。虽然目前学生的业余活动时间较以往有所增加,但是这并不代表老师要安排很多的家庭作业来填补他们的课程。至于课后作业,老师要了解的是,有的作业是要由老师进行点评的,在教学时间不多的情况下,老师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讲授,所以一些明知无法完成的作业,不应该去布置。因此,语文作业的布置应该从“质”上减少“量”,比如新的课程结束后,没有固定词句要抄录多少次,而是让他们选择自己认为不熟悉的词语来抄录,直到记住为止。其次,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加强知识型和能力型的学习,在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结合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甚至结合考试进行适当的安排。课前预习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课上的教学和家庭作业。我们的教学任务是根据课程的大纲和重点,根据课程中的某些有关的知识进行安排。[5]因此,作业也需要精心设计,作业与课堂相匹配,与减负增效的根本目的相一致。

实行减负政策,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个好消息,有更多的自由。但对一些没有自控力的学生来说,却不一定是什么好消息,这很可能会导致学习上的分化。为此,老师要强化督导,不但要在课堂上,还要注意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所做的各项工作的质量;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老师要及时沟通,及时地加以补充;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适当地进行分层的补充作业,并在下午的自习课中进行个体指导。总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是实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得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在“提质”中真正为学生“减负”。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材语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语言是刀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