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忆大漠炊烟

2022-12-29 00:00:00李玫
军嫂 2022年10期

2022年10月,弱水河秋景。摄影/陈东升

我曾随爱人在东风航天城(又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2018年,我们又一起回到了共同的家乡青海西宁。两地气候接近,每年秋季天气晴好时,抬头凝望着家乡的天空,我总会有几分错觉,以为自己又回到了航天城。

东风航天城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冬有严寒、夏有酷暑,即使有春天,也只是在风沙怒号中一晃而过。唯有秋天极美,秋风不燥,碧空如洗,胡杨也黄得恰如其分。国庆前,平静安宁的小城里,每个角落都暗藏着一缕躁动,眼角眉梢挂着期待的孩子,会掐着指头计算还有几天才到假期。平时忙于工作的男人们也会抽空关注天气,盼望着不用值班的那天能有个好天气。最忙碌的当属各家掌管“后勤大权”的主妇们,在各个群里忙得不可开交,讨论的主题相同——秋游。

这是一年仅有一次的“盛会”,如果天公作美,它会分成若干个篇章:第一天,在胡杨林里野餐,自带熟食,赏景为主;第二天,去沙漠中烧烤,锅碗瓢盆、交通工具都得仔细计划;第三天,参加单位组织的集体活动,虽说不要求准备什么,但还是要看看家里的珍藏,有没有值得拿给大家分享的东西;第四天,多是家长群的活动,孩子虽小、也需社交,当家长的必须全力支持……

七天“长”假一晃而过,但野外所弥漫着的烧烤香气和热闹、欢乐的气氛,会在人们心间驻留很久。

记得2016年的国庆假期,距神舟十一号发射只有半个多月了。往年早早就被提上日程的野炊再无人提起,作为烧烤主力军的爸爸们都要集体缺席。我和关系要好的几家朋友商量着,要不就带孩子到附近的胡杨林去玩一天算了。毕竟烧烤得找水源,得带锅灶,得打扫干净“战场”,我们一帮妇孺怕是没有能力完成。可孩子们却不乐意,平常他们就因远离城市,不能像城里孩子那样有许多娱乐,期待了一年的野炊,就这样变成简易版的野餐?我们六七家大大小小的孩子哪个都不答应。

当妈妈的真不忍心让孩子们期盼了一年的愿望就此落空。商量一番,野炊照旧!作为母亲,即便没有男人们的助力,我们也要实现孩子们的“烧烤自由”!

我们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电动自行车,但考虑到电量,还是不敢走太远,便选定在弱水河西头的水源地附近“安营扎寨”。那里虽风景一般,但胜在有水源,也就解决了大家最头疼的“载重”问题。还因为主要是满足孩子,所以往年野炊的传统项目——开锅羊肉和大锅面片可以战略性放弃,但孩子们最爱的羊肉串和铁板烧必须保留。

10月2日,我们几名主妇先凑在一起进行资源整合:老袁家的装备最好,是摩托车,她负责驮运最笨重的烧烤炉;小许电动车才买不久,续航能力不错,就由她运送用来做铁板烧的厚钢板;小庞年轻心思细,负责带烧烤用的签子、木炭;对不会骑电动车的小贾、老戴,其他人负责“托运”她们的孩子,她俩自己轻装骑自行车提前向目的地出发……在秋天的晨曦里,在孩子们的大呼小叫声中,我们向着快乐出发!

半个多小时后平安到达,大家都是老“野炊人”,巾帼不让须眉,学着往年男人们的样子,找了个没有植被的沙窝铺好野餐垫,搭起儿童帐篷,各显其能。

小庞爱玩会玩,是“孩子王”。她的电动车后箱里常年装着挖沙工具,不一会儿就带着孩子们在沙地上挖得不亦乐乎。

我和小许会垒灶,这在往年其实都是我俩各自爱人的工作,如今我们学得也不差。水源地旁有座废弃的小砖房,我俩从废墟中找了些看着还干净的红砖当作灶膛的建材。若是她爱人在,小许也是个拧不开矿泉水瓶、爱撒娇的“弱女子”,此时,在牛羊粪便和垃圾堆里搬砖,她的身手一点都不比我这个“女汉子”差。就连那块直径一米多、十几斤重的钢板都被她轻松端在手里,一边吆喝着“闪开闪开”,一边跌跌撞撞地往简易炉灶奔来,一旁正在加炭的老袁赶忙起身搭手,两人合力稳稳放好。

我们七人中,只有老袁是独生子女,可她却是最能吃苦的。先前准备物资时,恨不得所有东西都从她家拿;挑活儿的时候,最脏最累的活儿她都抢着干。久经岁月的烧烤炉上油渍密布,老袁虽刻意穿了件深色的旧衣服,依旧满身满脸的油烟灰渍。

小张最爱干净,一来就忙着去水源地打水,虽在野外,这些铁板炊具还是要反复清洗才能放心使用。

优雅的小贾和沉稳的老戴则找了个阴凉地,悠闲地穿着肉串,手上忙着嘴里也不闲,聊着家乡的父母,聊着孩子的成长,聊着重复过无数次的话题却依旧兴致盎然。

一切准备就绪,才10点钟,早餐尚未消化完,现在就烧烤怕不到中午就要结束活动了。小庞提议去不远处的瓜田“捡漏”,孩子们欢呼雀跃,跟着小庞向着瓜田进发。我们几个大人留下老戴看守营地,也齐刷刷地跟了上去。

瓜田里早已采收完毕,残留的瓜秧稀疏枯黄。我们沿着田垄细心检视,凭着不放过一根野草的认真劲儿,还真捡到了不少本被抛弃的小瓜蛋子。切开一个,哈密瓜的香气扑鼻而来,别看它长得丑,味道却香甜。因是自己采摘的,原本不喜欢吃哈密瓜的孩子也都抢着吃,一阵风卷残云后,本就没消化完的肚子更饱了。

烧烤只能继续延后,于是有人要去更远一点的沙漠里拍胡杨,有人要去弱水河边吹吹风,孩子们继续围在一起堆沙堡,我则躺在小小的儿童帐篷里,透过小天窗欣赏着碧蓝如洗的天空。

此时此刻,岁月静好,空气微甜。虽爱人缺席,却能和最要好的朋友一起享受这半日浮生,孩子们的吵闹也成了这幅美景的最好注脚。

午后,烧烤正式开始。铁板上,鸡翅滋滋冒油;烤架上,羊肉串发出焦煳的香气。最初等着投喂才吃的孩子们不知何时已反客为主,给羊肉串撒调料、翻面,动作比我们还熟练。

就这样,我们边烤边吃,边吃边烤。到最后,孩子们个个都成了小花猫。他们的小脸被太阳晒得通红,还挂着烧烤特有的灰渍……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很快就到了黄昏日落时分。打扫完“战场”,清理好垃圾,我们的“车队”在夕阳中缓缓回归,一群妇孺兴高采烈。热烈讨论的孩子们都没提起爸爸,他们已经习惯了爸爸的缺席;疲惫又“邋遢”的妈妈们则小心驾驶,电动车上满载的是“航天娃”们不一样的童年……

(作者单位:中共西宁市委党校)

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