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倍速,行不行

2022-12-29 09:50apple
青年文摘(彩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衣服旅行

apple

木心有句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诗中的意境很美,但一去不复返,现在的世界越来越快,变成了一个倍速世界。

前段时间看到有人说,越来越不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因为总想开倍速,奈何鼠标不在手里。正常倍速观影总有挡不住的困,一部电影2小时很多人都坐不住。大家越来越没有耐心去慢慢做一件事,不得不承认,开着倍速生活已经成为我们的常态。

衣食住行要倍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像开了倍速。

以前换一件新衣服的速度是多久?一件衣服能穿很多年,但现在买新衣服的速度可远不止2倍速,除了“6·18”“双十一”“双十二”各种剁手节,看直播就能一口气买30件T恤,谁的柜子里没有几件一次也没穿过的新衣服?

跟衣服搭配着来,最受宠的应该是“倍速减肥”。“3天瘦5斤”“10天瘦20斤”……据说这种标题的内容都容易爆流量,正常情况下这种瘦法除了截肢还真挺难的,减肥如果能开倍速,那人生真的太美好了。

减肥的时候想用倍速,吃饭的时候还是想用倍速。以前要花几小时甚至大半天来准备一顿大餐,现在的美食都打着“3分钟快手”的旗号,做饭也提速了。之前去店里点一份煲仔饭,店员会提醒你要等待30分钟以上,现在超市买个自热煲仔饭可以提速10倍,3分钟就搞定。“双十一”全网各种快手速食调料包数据又倍速上涨,能看出很多人真的不愿意花时间在“小火慢炖”上。

恋爱要倍速

从前车马很慢,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现在,社交APP很快,同时可以撩好几个人。

在婚介机构充值3个月会员,每天給你推5个选手,大家相互翻牌子,瞅准了就见面进入正题,一次不行立马给你换下一个。3个月你将见到450个可能跟你共度一生的人,倍速不倍速?

从前家长听到早恋闻风丧胆,现在叫“科学提速”。前段时间北京海淀区有条“科学早恋”的新闻,某中学的父母已经各自默认了俩优秀孩子的“交往”,并且结成同盟——与其工作了开始催婚,不如提速早早占据资源,从娃娃开始实现门当户对资源共享强强联手达到双赢!

不优秀的也没关系,听朋友调侃说,家里亲戚已经完全不反对上学的孩子谈恋爱:“学习不好的话,总得找个对象回家吧?家长付出这么多,总得有点收益吧。”

人际关系要倍速

人际关系也能倍速?当然。

“我一个朋友”,是不是很耳熟?这大概是平时听到最多的代称了。明明可能只见过一次,再跟别人聊到的时候就自然而然脱口而出“我朋友”,这个“朋友”到底算不算“朋友”,只有自己知道。老婆饼里没老婆,朋友圈里也很可能没朋友。

人和人熟起来开了2倍速,生分起来也一样。我们已经很难再花很多时间去维持一段关系了,网友说,只有客户爸爸才值得我花时间,而且是大客户!工作有了矛盾,换;朋友有了矛盾,换;恋人有了矛盾,换……我们可以快速进入一段关系,当然也可以快速离开,现在还肯为你花时间成本的人,要么没社会经验,要么没钱,要么就是上天对你的奖励,值得珍惜。

工作要倍速

“匠心”这个词说得很多,但真正有几个人愿意把一辈子花在某一件事情上?都想让工作进程也开个倍速,最好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十倍百倍的回报。种粮食需要一年的辛苦才能收获,但现代人从事劳作的很少,缺乏那份耐心。

倍速做新媒体,恨不得一个月涨粉几十万,最好完全不花钱,每次都出10w+的内容,飞快成为大V接广告带货盈利。倍速做网红店,一家接一家用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飞快地圈一拨钱走,换个品牌再来一遍,反正只要一个噱头,买单的人多了,谁还有空做百年老店。倍速跳槽,很多人的简历打开一看,8家公司,没有一家待的时间超过一年,中间还有两年辞职旅行去了。

旅行要倍速

以前旅行的广告文案是“让生活慢下来”,现在旅行是让打卡卷起来。打卡就算去过了。打卡经典景点+各种网红打卡点的9宫格套餐,不去全了感觉这趟旅行就没赚回本儿。

所以有了各种“倍速攻略”,如何3天打卡50个网红店,如何1天喝7家咖啡馆,如何1天吃遍20种小吃……还有各种“假装”系列,“假装”在京都、巴黎、纽约、巴塞罗那、耶路撒冷……不仅开了倍速,还省了钱。

旅行体验浓缩在九宫格里,我打过卡了,发过朋友圈了,你们点过赞了,行程就结束了。不拍照发社交媒体的旅行不算旅行。

休闲要倍速

美国导演伍迪·艾伦曾经说:“我上了一个速读班,用20分钟读完了《战争与和平》。(我的印象是)它跟俄国有关。”几年前,有编辑缩编过几部文学名著,比如把《战争与和平》写成一条推特:“拿破仑入侵俄国。俄国贵族家庭陷入精神混乱状态。战争接踵而来。法国人撤军。俄国人庆祝。很多人结婚。”这就是速读的真相。

一部电影至少120分钟,2倍速一小时就能看完,哦,其实连一小时都不必,现在全网都是“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读完一部名著”……知道讲了个什么故事、谁演的,不就行了吗?别人在吐槽的时候,咱也能振振有词地插一嘴。但如果所有的电影都只知道故事就行了,那为啥不直接看梗概,而且大部分爱情片不就是你爱我、我不爱你、我爱他、他不爱我吗?

看直播虽然不能开倍速,但主播们的语速哪个不像开了2倍速?价格还没听清楚呢,人家已经卖光了,连花钱都开始倍速了。据说还有倍速观影指南,国剧3倍,韩剧2倍,日剧1.5倍,撸剧按照此攻略设置倍速就行。同理,听书、听歌、听相声都能开倍速,“拆书”也已经成了热门行业,在手机各种广告位出现的频率快赶上微商和小额贷款了。

教育还是要倍速

“45天书法速成班”“英语100天口语速成班”,一看名字就能吸引很多人,有人鸡娃,有人鸡自己,摆脱不了的诱惑还包括“悄悄学画画,惊艳所有人”“60天文案速成班”“偷偷考到会计师”等等,诱惑的关键点都是明里暗里向你灌输“很快”“很轻松”。这些广告语要是换成“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至少5年才能上手”——虽然这才是事实,但大家都宁愿相信真的有“速成”的方式。

人类对速度的迷恋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所有的倍速其实都比不上生命的倍速,当我们垂垂老矣,大概会觉得人生实在太快了,这辈子开的是百倍速吧?现在恨不得10分钟就能完成一件重大的事,走过一个重要阶段,但当人生的进度条真的拉到最后,是不是也会像开着倍速看剧一样,想拉回去看一看忽略掉的细节,漏掉的感情戏,没弄懂的剧情?

猜你喜欢
衣服旅行
衣服
早起的衣服有舞跳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小衣服
放生衣服
强取人衣服
夏日旅行
多功能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