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那夜似的好戏

2022-12-29 16:36陈静雯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好戏社戏密码

陈静雯

经典作品往往都会在文首或者文末用一句话来画龙点睛,阅读鲁迅的小说《社戏》,最重要的是理解结尾那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確,很多学生或者是其他初读者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都会对最后这句话产生解读的兴趣。明明在前文说了对于社戏没有获得应有的期待,为什么到文章的最后,却说“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当然无论是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对于教师而言,都不可能认为鲁迅先生真的写出了前后矛盾的文章,因此对其内在的用意探究,往往还都是以寻找内在合理的逻辑为主基调。当然,关于这一问题已经有很多人做过了探究,而且得到了相关的结论。但是笔者总在想,面对这一经典文章,面对这一经典问题,如果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寻找其中的内在逻辑,再加上教师合适的引导,那所获得的结论就能够在学生的思维当中有着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一、作者创作的密码

站在作者的角度寻找一篇文章内在的逻辑,总是最佳的解读视角之一——此处需要解释的是,这里强调的“站在作者的角度”,与上面所强调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并不矛盾,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于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视角解读课文,并且寻找内在的逻辑关系。

有研究者指出“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看似简单易懂的一句话,里面隐藏着作者创作的精神密码。应当说这样的判断,给我们解读这篇课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鲁迅先生毫无疑问是文学大家,他的作品都反映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彰显着鲁迅先生内在的精神世界。所以如果说《社戏》这篇课文当中隐藏着作者的精神密码的话,那么课文末尾的这句话一定是破解密码最好的抓手。

通读全文可以发现,作者一开始是对社戏充满希望的,而在经历了一番波折终于能够到现场看戏之后,作者自己所期待的精彩的社戏场景并没有出现,甚至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出现了“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这样的努力,但是最终社戏并没有如自己所愿,“还是我们走的好罢”成为最终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到了课文的末尾,“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所彰显的作者的精神密码,体现在作者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历史坐标轴的中间:站在历史坐标轴的某一处,往前看曾经经历过的社戏,确实并不如自己所期待,但是当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回顾自己更多的经历,却又发现那夜的社戏是最好的。(类似于此的思考,其实在鲁迅先生的多个作品当中都有体现)如此将时间的一个点,拉长为时间的一根轴,于是生活就有了比较,有了比较也就有了思考与感悟,而这正是作者创作的精神密码,站在历史跨越的角度来读课文末尾的这句话,自然也就读通了其中的逻辑。

二、寻找心弦的共振

作为学生在解读课文的时候,理解了作者的逻辑是必要的,同时又是不够的;更高水平的课文解读应当是在课文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与作者形成共振。如果从感性的角度看,这结尾一句话伸出她纤巧的手指拨动了我们的心弦,使我们联想起自己永远失落了的童年,从而搅动我们心灵深层的积淀,引起“心弦的共振”。

当然对初中学生而言,还谈不上“永远失落了的童年”,但这倒是给课文解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那就是将初中学生的童年与社戏中所描写的场景对照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解读的时候对“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譬如可以让学生去感受作者看社戏前后的心情:……不料这一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都微笑了。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

这样的一段描写可以说是有着多次的情绪起伏,从失望到希望,从希望到失望,再从失望到希望……将这样的感受提取出来,让学生去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对应,学生就会发现在自己的生活当中,何尝没有出现过类似于此的情形。《社戏》中的“我”,也正如生活中的“我”,两者之间生活场景的重叠,生活感受的相似,可以让学生与作者之间获得诸多共鸣。

这种共鸣既是来自情绪上的,同时也是来自于情感上的。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这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然而也正是这些因素,使得学生可以在课文解读的时候能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形成心灵上的共鸣。当学生的心弦能够被作品中的语言所拨动的时候,也正是学生真正走入文本的时候。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再去解读课文最后的那句话,就可以发现“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并不只是在描述情感,也是在描述生活——别忘了前面还有一句“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吃豆的感觉相对于看戏的感觉而言更加真实,也更加纯粹。在课文当中,作者对社戏好坏的判断是“好”,对豆好吃与否的判断是“很好”。如果说“很好”是“我”的一种直觉性判断的话,那么“好”更多地包含了作者的一种期待,同样也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很多而回首那场社戏时的感觉。

如此,让学生一边设身处地,一边跨越历史的时间与空间,那么学生总能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生活中的认识与感悟,与课文中的描述重叠起来,这种代入感使得学生在解读课文的时候,可以与课文的描述形成共鸣。

三、展望人生的未来

上面的分析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作者在写社戏的时候,其实不只是在对当年看社戏的现场的回顾,很多时候都隐隐约约地站在写作时的角度,去对社戏的现场一边描述,一边感悟。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人说作者写《社戏》的主要目的,是想借社戏这个载体,借助于小说来表现自己童年时代的一段经历,以及这段经历对自己人生所产生的影响。

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文本解读视角,尤其是对于鲁迅先生这样的大家而言,在其提笔著文的时候,总会将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一些感悟渗透进去。理解了这一点,再去解读课文,就会发现当作者年少的时候;当年少的作者身边有着一样年少的伙伴的时候;当这群年少的人在一个富有诗意的夜晚,能够嗅到空气中有水藻和豆子的清香味道的时候;当这群年少的人将白篷船划得飞快,同时又能听到远处飘来的悠扬的横笛声的时候,他们所处的正是一个最好的生命阶段。而当多年之后再回顾这一生命阶段的时候,自然会发现当下的生活已经美好不再,生活的烦恼以及社会的不公,会让作者更加感觉到童年时的美好——这样的美好显然是无可替代的,正如同社戏一样,或许当年有过诸多期许未能实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其终将成为最好。

当学生认识到这点时,再去面对自己的当下,再去展望人生的未来,或许就会有更加完整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于学生而言,是课文解读之后更加真实的收获;对于教师来说,自然也是课文解读的重要指向。概括地说,就是当教师在解读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够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进行的话,那么就可以设计出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更有深度理解的课堂教学,如此也就能够保证学生与文本之间有更加深入的互动!

猜你喜欢
好戏社戏密码
密码里的爱
扮好“六种角色”唱出“一台好戏”
一出好戏
密码抗倭立奇功
黄渤的“一出好戏”
密码藏在何处
夺命密码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