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秋容
事业单位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社会服务的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履行社会职能的一种特有形式。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近几年得到了深化,在方方面面影响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但新制度、新理念并非凭空而来,是基于目前政府会计制度及其具体工作成效,从当前会计制度和工作现状的分析入手,切实把握制度改革下具体的会计改革方向和具体的改革举措。
一、制度改革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因素
(一)因“权责发生制”的引入对政府会计制度产生最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会计科目设置与财务处理的主动权原则。另一方面强化了收入要素、费用要素、往来款项核算内容,同步强化了财务会计功能。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的会计核算,直接影响着各相关单位政府财务报告的形成,同时有效控制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成本运行不清、财务状况混乱等问题。
(二)“制度”为满足国内单位会计核算需求,通过不断引进国际会计准则,细化了净资产构成,在减去债务之后的净资产基础上,进一步划分成“累计盈余”和“专用基金”两部分,国有净资产公示更规范、政府资产负债内容更全面,使得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各项会计处理更为规范化,能够为国民经济发展较好地提供科学决策,使国民经济有更好的发展。(三)“制度”对预算会计内容系统调整和全面优化。在“3+5要素”模式下,即对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三项内容进行了明确,使得预算虚列的现象得到有效规避;且财务会计报表整体结构得到优化,根据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5个要素,提升政府单位主体的财务信息透明化。
二、会计制度改革对工作流程的影响
(一)提升了会计工作适应性
为能够更好与各项结算制度改革相适应,政府会计制度及收支管理不断地进行改革。现行的制度更深地考虑了与其他政策的配套开展,较好地实现政府预算管理工作,体现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和积极作用。
(二)提升了会计工作的配套性
随着国家财政部门制定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适用政策配套不断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高度发展与深入探索,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财政管理政策在各事业单位内部得到有效落实,在配套性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收支管理工作、内控管理工作等。
(三)降低了制度運行成本
现行的政府会计制度在降低执行系统运行成本方面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会计制度的明确、清晰,不仅能够保证制度执行效力,同时大幅降低制度执行管理成本、员工培训成本、学习成本,满足会计在工作各个层面的需求。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成本的降低,经费的保障有利于各单位更加主动地增加人才库且提升财会人员个人素养及业务技能、知识储备。
三、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进行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安全运行的根本。完善政府会计制度环境下的系列财务制度,对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某行政事业单位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为重点,开展了费用审批制度、会计档案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三个方面的工作。核准制对各部门可支配资金的上限进行了明确规定,对需按核准制相关规定申请调资的资金,对超过支配上限需按审批制度中有关规定提出申请的资金调动,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后决定是否审批该资金,资金由经办人申请后,经财务人员对资金额度、用途等手续进行审核;对核定的经费,要求科室负责人整理成文书报告,以提高对单位资金的管控能力。会计档案制度,主要是针对财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在制度上明确指出会计的职责和日常的会计行为规范,要求会计人员每天上交相关部门财务报表,以周为单位进行财务资料整理,及时发现事业单位存在的经营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事业单位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内部审计制度主要是针对内部管理人员,在制度上明确了各层级人员的日常行为规范,对于存在操作没按制度执行的从业人员,可以根据制度给予相应的处罚,让单位的日常运作步入正轨。通过完善单位相关财务制度,可以有效地促进单位在运行中及时发现问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为行政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优化经营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其运行管理制度就有了保障。在政府会计制度环境下,进一步优化运行经营管理体制,对促进事业单位相关业务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事业单位在制定经营管理制度时,主要是从财务预算和会计审核两个方面进行的;财务预算制度是将财务支出按事业单位年初制定的财务预算,结合年初计划分为若干个执行阶段,在每一执行阶段,管理层根据相关材料,及时跟进,向有关部门提交相应的财务报表和项目进展情况,判断项目现阶段运行状况是否合理、合规;事业单位在会计审核制度中,需指出财务审核流程,明确对每一类款项需要提交的完整手续,重要款项的支出需要提供部门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的原始凭证,并实行会计人员及时记账的经费支出责任制度,避免因记账不及时而造成经费核算错误等情况发生,事业单位通过优化经营管理制度,促进工作人员在财务审核过程中的主动积极性,提高单位决策的科学性。
(三)调整财务管理结构
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是财务管理架构的保障。财务管理架构一般是由部门主管或优秀员工组成的,以辅助财务管理部门日常工作为主要职责的原有财务架构中加入新的管理部门。如:指挥组利用网络搭建了讨论组,各科室负责人在这个讨论组里都能探讨相关问题,以便制订出更科学、更具操作性的方案。事业单位在做某一项工程的时候,项目组把工作人员责任细分,这样细分到各个部门、个人的责任更清晰、明了。除此之外,该部门对所有的会计日常工作实施监管,该部门对存在不合理操作行为的个人拥有惩罚权。通过财务管理架构的调整,可以帮助相关业务负责人明确工作交接点,减少财务管理工作量,发挥部门优势,使事业单位的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有效率地开展工作。
四、政府会计制度实行的意义
(一)实行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作用
从可比性、关联性和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上看,政府会计制度运用“八要素”核算模式,显著提高了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及其他性质所发挥的作用。更多高质量的信息为相关决策提供了高效途径的指示。政府会计制度在一般情况下,不再针对各行业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分类,而是通过现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常用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了保留,对各行业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了增加,对各行业的计算口径、计算标准等进行了统一。统一的核算体系,使各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的核算信息对比有了很大的提升,极大方便了财政、统计等部门对数据的统计、比对。新体系以双重“功能”、双重“基础”、双重“报表”为特征,重新构建了新的会计核算模式。以原预算核算为基础,引入政府会计核算方式,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运用权责发生制核算,使财政核算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二)会计信息完整性的增強
政府会计制度一方面拓宽了资产负债测算范围,提高了住房、文物文化资产等资产负债测算的有力保障基础,同时也加强了单位会计资料的健全和完善,如预估负债等。另一方面,“在建项目”的测算方式发生了变化,新制度将在建工程和“基建工程”两个项目合并在一起,不再是单独建账、独立核算,而是在一个大单位的大账套里合并核算。财政部先后颁布了《仓储货物、投资及固定资产等政府会计细则》、《固有资产准则的运用指引》,明确和规范了资产的计量范围。明确规定了相关的经济利益是否可能进入政府主体,只有认清了“控制权”,才能搞清楚其中详情,才能确定算不算归入单位的固定资产。政府会计制度下的财务会计相对于预算会计而言,运用权责发生制,要求有一种降低单位价值的概念来引入相应的应收账款、存货坏账准备等,并指出建立固定资产的专项借款本息资本化,准确地反映政府资产状况的经费化难题,有效解决了财务相关结果报告能否有效。
(三)绩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政府会计制度在权责发生制这项财务核算的基础上,把每项事业单位支出“费用化”,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施政成本和运行经费得以清晰化,让大多数单位绩效管理指标与实际执行情况相互联系相互勾稽,避免脱离实际。行政事业单位利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契机,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改进绩效管理,从而改进考核体系,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工作必须要全体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齐心协力,方可顺利实施,主要从学习宣传的力度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让财政部门和相应人员认真学习“政府会计制度”,掌握制度规定的每一条细则,了解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加大对各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培养力度,单位应运用教育培训、交流培训和实践操作等方法锻炼财务人员,使财务人员更快地掌握新的知识结构体系,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会计人员个人也应主动寻找学习的机会。最后,加大力度建设财会人才库,如果单位内有不符合需求的员工,可主动引进外部专业人才,为提高单位人力资源活力、壮大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四)精准划分合并以及抵消
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下,需要对合并范围明确划分后,才开始编制政府合并财务报告。一、为给政府财务报告编制提供准确依据,各行业行政事业单位依照制度和规则通过对相关要素的理解,正确地制定单位资产、负债的计算范围,保证其对应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二、是合并范围划分的标准要科学合理,基本规则指出:财务报告的目的是将政府部门会计主体履行公共委托责任的情况,如财务状况以及运行状况等相关信息提供给使用者,因此,“受托责任”的概念应考虑到合并范围的标准。但受限于我国政府部门相对庞大及资产丰富,使得在划分合并范围时无法做到非常精准,严重时还会出现与相关规则相悖的情况,所以在划分范围的标准上也要将“控制”的概念纳入思维范畴,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展示出政府部门的资产状况。
结 语
在当前多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事业单位仍面临机构改革的问题,财政管理工作只有通过不断改善和创新,才能有健全的财政管理模式,才能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良的经济环境。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南地质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