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研究

2022-12-29 03:37:16马艳丽
新闻传播 2022年2期
关键词:艺术类影视微信

马艳丽

(长春光华学院电影学院 吉林 130033)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各行业获得转型发展的新思路,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结构的完善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传统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模式,不能完成现代化人才培养的任务。需要各大院校对传统教育模式做出调整,通过建立线上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影视创作,通过不断发散思维,积累充足的创作经验,使学生创作能力和想象力得到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获得可持续性提升。

一、互联网+时代对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的影响

(一)提升影视艺术人才专业能力需求,增加教学难度

网络改变影视产业形态,影响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影视相关产业借助网络技术进行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对行业内的人才突出更好的要求。虽然影视艺术行业工作类型繁多,产业内人员流动较小,但在全新市场环境下产业人才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使影视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够素养不能满足行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针对这种问题,影视相关产业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一是产业在融媒体环境中的发展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在我国提倡强化双创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各行业越来越重视对业内人士创新力的挖掘,只有以创新为带动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稳步发展。面对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影视艺术课程教学以引入全新理念和技术,对于高校和教育工作者而言,存在一定的人才培养压力和教学实施的难度。二是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技能,影视作品内容与人们生活存在密切的关联,在创作中需要人们兼顾专业和生活,保障作品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此,应在教学中加强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对影视作品创作经验进行积累,进而减少岗位过渡的时间,为影视艺术创作提供智力和创意上的帮助。三是需要学生具备多学科知识能力,影视创作设计多专业和多学科知识,要求创作者具备跨界意识,并熟练掌握多领域知识,了解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使影视作品内涵更富,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和支持。

(二)改变课程学习方式,对课程实施提出新要求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网络普及率高达60%以上,网络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也日趋规范,同时推动大众消费模式的改变。网络的普及加快用户规模的扩张,学生作为网络空间中最活跃的群体,受到网络影响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和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各大院校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校园内部加强网络建设,为教学活动提供网络技术上的帮助。当前,各大院校实现移动网络全覆盖,学生利用移动设备完成学习和交流成为常态。对于影视艺术课程教学而言,影视作品以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呈现,教学对网络技术有着更高的需求。同时,大部分影视艺术专业学生具备艺术创作思维,在学习中学生思维跳跃,传统的知识单一讲授方式,不能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不足。而移动网络下开展的混合教学模式,可通过案例展示、情景构建、合作学习活动等,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创作要求。这种全新教学模式的构建,改变课程实施和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不但在教学方面,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和网络技术操作能力,还需要在课堂中设置多媒体设备和线上课堂,利用更加完善的教学基础设施,为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的落实,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还应建立线上线下联合模式,保障线上资源和课件的共享,发挥线上平台的优势,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影视创作实践需要。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操作线上学习软件,在移动手机上主动获取网络信息,形成学习的新方式和自主学习习惯。这种教与学产生的变化,对影视艺术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更高且多方面的要求。

二、互联网+时代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创新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模式

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创新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模式。首先已经在制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前期,做好教学设计,也就是要根据教学主体与教学目标,结合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与不同发展需求,制作出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案。以便于保证翻转课堂教学在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更能够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多样化学习诉求,促使影视艺术类课程落实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其次,影视艺术类课程翻转课堂的设计,还应注重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效统一,应明确认识到线下教学,不能是线上教学的简单重复,而是以答疑解惑为主,而线上教学则应以补充线下教学的不足,减少对理论知识讲解的课时为主,将大部分线下课堂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交流。此外,还可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中搜索丰富的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搭建网络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资源库。将其作为线下与线上教学开展的重要资源依据。然后再利用信息技术,控制翻转课堂教学视频播放速度,管控学生学习深度。在此过程中,可通过在每个教学视频,中间段和结尾处设置两种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回答,若是学生回答正确,这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而回答错误者应返回上一阶段重复开始学习,以此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影视艺术类课程微课教学体系

互联网+时代下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式,主要是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实现该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而影视艺术类课程在信息化建设中,所能够选择到教学载体,主要有课程网站、课程App、课程微信和课程微博等形式。由于传统的课程网站建设需要影视艺术类专业消耗大量的时间,对其进行维护和资源更新,而大部分教师都会忽略此方面的问题,导致课程网站内的教学内容,缺乏新鲜感和灵活性,并且在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消耗过大,实用性不佳。与之相比,课程微博与课程微信的使用方式更加方便和灵活,便于影视艺术类专业教师的管理,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各大社交软件的不断发展,微博与微信仍旧占据社交软件的重要地位,成为互联网+时代下,人们不可缺少的重要社交工具。因此,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影视艺术类课程微课教学体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影视艺术的课程微课教学体系,可采用微信订阅号功能,开设以影视艺术类课程为主体的微课微信订阅号,并设置齐全的视频搜索、查阅、视频播放等功能,便于学生通过微信订阅号查找相关的教学视频,完成自主学习。其次,还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中的建群功能,建设影视艺术类课程微信交流群,将参与该课程的同学聚集到一起,定期与微信交流群内部学生组织开展交流与互动,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创作成品发到微信交流群中,供彼此讨论和研究。这样不仅有助于促进师生沟通和交流,方便教师开展作业辅导与答疑解惑,还可进一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打造直观的影视艺术类教学课堂

首先,影视艺术类课程专业教师可通过提前布置下节课程所需要讲解的视频内容,并为学生提出几点学习问题,让学生带着教师所设置的学习问题提前观摩,实现课前自主预习。其次,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议题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还可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共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最后再由教师点评总结,给予相对的惩罚与奖励机制,实现知识点升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此外,还可借助创设情境教学法,将课堂作为演播室、采访现场、制作中心、剧组的模拟实践基地,并巧妙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将理论知识、制作要素、教学视频等融入模拟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参与该教学活动,掌握实训技巧,培养其拓展性与创意性思维,获得更直观的学习体验。

结语

总而言之,在移动互联的网络时代下,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依靠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学,成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在融媒体的环境下,面对影视相关行业对人才提出的高要求,各大院校应转变影视艺术课程实施方式,加强对线上教育平台的开发,使网络教学资源和内容丰富化和趣味化发展,为学生影视创作提供优质服务,并完成影视艺术专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达成互联网+时代下人才培育目标。■

猜你喜欢
艺术类影视微信
影视展
环球时报(2023-03-15)2023-03-15 17:22:12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江南(2022年3期)2022-04-30 08:23:53
艺术类专访心得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6
影视风起
商周刊(2017年11期)2017-06-13 07:32:30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2
微信
影视
艺术类金币收藏作品
中国摄影(2015年9期)2015-11-08 11:56:33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