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雷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用药物涂层支架后的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本院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中采用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40例)和单纯PTCA(40例),经过6个月的随访,比较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狭窄发生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药物涂层支架植入后ISR发生率(12.50%),显著低于单纯PTCA(25.0%),P<0.05;药物涂层支架植入后不良事件发生率12.5%,显著低于单纯PTCA(27.5%),P<0.05;药物涂层支架LVEF水平显著优于单纯PTCA,两组比较P<0.05。结论:冠心病的治疗中采用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可显著减低ISR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影响人类健康的“杀手”中心血管疾病为其中一种,且呈逐年增长之态势发展。而冠心病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狭窄后,致使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心肌功能异常的心脏疾病,一旦发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冠心病治疗首先要从改善冠状动脉狭窄开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冠心病中,而冠状动脉内支架介入已然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大概有超过80%的患者采用支架置入[2]。本文进一步研究药物涂层支架应用于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相关材料如下。支架设计多以普通金属支架为基础,而普通金属支架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部分支架通过设计上的改良,使之能够携带更多的药物。例如,Conor支架采用激光切割打孔技术,使每个支架上的激光镂孔数目达到588个之多,极大地增大了支架的表面积,同时增加了支架的带药量。现在还有报道采用完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支架,不仅可降低金属异体反应,而且可使整个支架成为药物载体,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单纯PTCA: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应用随机抽取法选取80例,并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女性和男性比例为23:17,年龄47~70岁,平均(59.3±5.6)岁;其中10例患者伴有高血压史,3例伴有高血脂。对照组患者中,女性和男性比例为22:18,年龄47~70岁,平均(59.5±5.6)岁;其中11例患者伴有高血压史,33例伴有高血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经皮股动脉穿刺,再将球囊导管顺着主动脉逆向置入病变部位,加压球囊充盈后堵塞的血管。
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术前指导患者口服氯吡格雷(生产厂家: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35,剂量:75mg,次数:1d/次);阿司匹林(生产厂家:乐普药业北京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448,剂量:100mg,次数:1d/次)。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量,在冠状造影前给予肝素3000IU,在支架植入前再次应用肝素6000IU;后续根据手术进程给予肝素1000IU/h。术中进行介入治疗,从桡动脉入路,根据血管内径置入相应的支架(药物涂层支架)。术后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剂量4100IU/次,2次/d,持续注射3~5d。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剂量0.1g/d以及氯吡格雷剂量75mg/d,持续用药1年。术后叮嘱患者6个月回院复查。
(1)支架植入后再狭窄(Restenosis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ISR),患者6个月后回院给予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QCA)检查;(2)不良事件包括:①心源性死亡;②非心源性死亡;③再发性心绞痛;④非致死性心肌梗死;⑶两种方法治疗前、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变化情况。
采用SPSS22.0展开详细分析,ISR和不良事件数据采用%体现,而LVEF数据采用±s表现,并应用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药物涂层支架植入后6个月共发生5例ISR,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单纯PTCA(10例,25.0%),χ2=7.665,见表1。
表1.单纯PTCA以及药物涂层支架植入后ISR发生情况[n(%)]
大部分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相关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是发生在术后1年内,晚期(>1年)的支架相关不良事件尚未阐明。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晚期支架相关MACE,药物涂层支架植入后6个月共发生5例不良事件(12.5%),显著低于单纯PTCA的11例(27.5%),χ2=9.615,P>0.05,见表2。
表2.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
单纯PTCA以及药物涂层支架在置入前LVEF相比P>0.05,但植入后6个月,药物涂层支架LVEF水平显著优于单纯PTCA,两组比较P<0.05,见表3。
表3.单纯PTCA以及药物涂层支架前后6个月LVEF变化情况(±s,%)
表3.单纯PTCA以及药物涂层支架前后6个月LVEF变化情况(±s,%)
时间 n LVEF(%) t P药物涂层支架植入前 40 38.69±5.76 0.456 >0.05单纯PTCA治疗前 40 38.65±5.75药物涂层支架植入后6个月 40 60.75±7.20 5.491 <0.05单纯PTCA治疗后6个月 40 55.43±6.35
PTCA治疗冠心病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心肌组织供血量,缓解其临床症状,预防ISR[3]。药物洗脱支架包括支架平台、载药涂层和抗增殖药物三个部分。支架平台历经了高性能医用不锈钢骨架到惰性金属合金骨架(钴铬合金、铂铬合金)再到可降解聚合物(左旋聚乳酸、聚碳酸酯等)/可吸收金属合金(镁合金、铁合金等)骨架的过渡,载药涂层是附着于裸支架表面的聚合物涂层,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控制所载药物的释放速率。抗增殖药物分为细胞周期抑制性药物和细胞周期毒性药物两种,前者主要是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如佐他莫司、依维莫司、拜尔莫司等),后者主要是紫杉醇。增殖药物自聚合物涂层中洗脱,释放至血管壁中发挥抑制新生内膜形成、防止再狭窄的生物学作用。冠心病的治疗中,应首先解决ISR的问题,药物涂层支架置入的安全性更高,更适用于冠心病的治疗[4]。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临床上使用广泛的技术,它能够对冠状动脉起到扩张作用,从而对复心机供血、供氧起到改善作用,从而对患者的心功能产生影响,对临床症状和临床表现进行改善[5]。但是临床研究表明,裸金属支架置入后,患者容易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并且具有较高的发生率(30%),伴随基础疾病的患者的发生率可以高达50%[6]。冠状动脉再狭窄过程较为复杂,涵盖炎症反应、血管重构、内膜增生和血栓形成等过程,而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内膜增生、支架内血栓,因此临床将药物涂层支架运用到手术当中,期待取得良好的效果。药物涂层支架是建立在传统的支架之上的,在其表面涂上药物,可以释放抗生素,从而对细胞生长起到抑制作用[7]。雷帕霉素是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涂层药物,它是局部抗增生剂的一种,也是免疫抑制剂的一种[8],它能够对内膜增生起到抑制作用,从而使得再狭窄发生率大大降低,雷帕霉素属于大环内醋类抗生药物,它能够对细胞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它能够穿透细胞膜与重组FKBP 12受体蛋白结合[9],从而对蛋白酶活性降低,使P27活性增强,延长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复制,对血管平滑肌增值起到抑制作用,进而再次降低再狭窄发生率。此外,将药物涂于支架表面,能够使得药物直接达到病灶部位,从而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10]。
药物涂层支架在临床上也存在较多的负面作用,临床需要采用措施应对。首先是预防,合理把握指征是降低药物支架不良反应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临床研究表明,高龄、高血压、不稳定型心绞痛、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均是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后引起再狭窄的危险因素[11]。临床研究表明,在大血管的病变当中,采用药物支架和裸支架的治疗效果差异并不明显,临床上应当正确把握药物支架的指征。其次,及时地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采用较多的是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雷的二联疗法,这两种药物的联合,能够对血小板聚集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大大降低血栓的形成可能性[12]。研究表明,没有严重出血倾向和明确禁忌证的患者,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雷,能够大大降低支架内血栓和心脏病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建议,患者在置入药物涂层支架后,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雷1年以上的时间,此外,在这两种药物的基础之上,加用西洛他唑,也能够大大降低冠脉病变支架置入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此外,临床上有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螯合疗法,这种方法在国外使用的概率较高,螯合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腺苷、肾上腺素以及凝血酶三种介导血小板凝聚的途径的聚集,目前临床小规模的实验证明,该方法的疗效显著,并且具有独特的效果[13]。
本文的研究中,药物涂层支架植入后ISR发生率低于单纯PTCA,不良事件发生率低,LVEF水平显著优于单纯PTCA,P<0.05。影响冠心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LVEF,而LVEF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呈相关性,将病变血管进行重建和扩张,能够有效减低患者发生不可逆心肌损伤的概率,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冠心病的治疗中采用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可显著减低ISR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故该种治疗方式具较高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