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导向性政策下广西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

2022-12-29 12:15邓学龙曹世武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2年6期
关键词:常住人口北部湾集中度

邓学龙 , 曹世武 , 王 慧

(南宁师范大学 旅游与文化学院,南宁 530001)

0 引言

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空间相互作用和演进动态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研究的核心领域,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企业和特定人口的空间分布。A.Watkins以澳大利亚墨尔本为例,通过构建产业分散和经济活动依赖指数,指出墨尔本产业存在分散和集中两种空间行为模式[1]。J.L.Eugenio-Martin等通过分析爱彼迎(Airbnb)的住房空间分布,发现其地理位置选择与旅游目的地的类型密切相关[2]。K.J.Katherine等探讨了美国贫困的空间集聚特征,提出工业是贫困空间集聚变化的基础[3]。国内研究主要以特定地理区域为研究对象,聚焦于3个方面:一是构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人口与经济不均衡指数、不一致指数等指标,研究探讨研究区域人口和经济的协调关系[4-5]。二是利用空间自相关系数探讨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联性[6-8]。三是利用重心分析方法,探讨研究区域人口和经济重心迁移轨迹[9-13]。此外,还有涉及流动人口等特定人群的研究[14]。

综上,现有研究涉及企业、产业、宏观经济、特定人群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有关人口与经济现状的研究较多,剖析空间格局演变背后动因的研究较少。而且,关于中东部地区的研究较多,对西部地区,尤其是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研究较为缺乏。而边境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滞后,人口空间合理分布与区域协调发展更显得尤为紧迫。鉴于此,本研究以广西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内部、城市之间和全区整体3个维度,分析广西人口和经济空间格局和演变轨迹,对人口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进行探讨,并就如何统筹推进区域人口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广西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属性数据来源于2004—202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广西统计年鉴》和各市历年统计年鉴,空间数据来源于广西标准地图服务平台。

1.2 研究方法

(1)

式中:Ci为第i个地级市人口或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其取值介于0~100,取值越高表示人口或经济分布越集中,反之越分散;Pij,Aij分别表示第i个地级市下辖第j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常住人口或地区生产总值(GDP)与面积;Pi,Ai分别表示第i个地级市的常住人口或GDP与行政区域面积。

1.2.2全局自相关检验和局部自相关检验。综合采用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Moran’sI)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其中,全局莫兰指数用于检验整个研究区域中相邻地区是否相似或相异,局部莫兰指数用来检验局部地区是否存在相似或相异的观察值聚集在一起。

1.2.3人口与经济重心及标准差椭圆。重心用于描述点分布的集中趋势,是一组点的平均位置,人口和经济重心描述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均值。标准差椭圆用于描述点分布的离散趋势和方位,人口和经济标准差椭圆用来描述人口和经济分布的空间分散情况。

1.2.4双重差分法(DID)。这是用来估计政策干预效应的常用方法,通过比较政策实施前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结果变量的变化,识别政策实施所带来的因果效应。

2 广西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及演变

2.1 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分析

2.1.1人口地理集中度。2010—2020年,广西人口地理集中度有所提升,但是幅度不大。其中最低集中度指数由4.889提升到5.615,最高集中度指数由36.000提升到39.265。就各城市而言,除柳州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3个年份、南宁在2020年集中度指数高于30之外,其余城市集中度指数均小于30。可以认为,各市内部人口空间分布较为分散。2010—2020年,除南宁由近似分散转变为低度集中外,其余城市人口地理集中类型均总体保持不变。这表明2010年以来广西各市内部人口空间分布基本保持稳定(表1)。

2.1.2经济地理集中度。2010—2020年,广西经济地理集中度也有一定提升,最低集中度指数由9.208提升到11.215,最高集中度指数略有下降。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3个年份,柳州和南宁分别一直是经济高度集中和中度集中城市,这是由柳州作为广西最大工业城市和南宁作为广西首府的地位所决定的。防城港因其行政区域面积狭小也一直保持经济中度集中城市地位,且集中度持续提升。2015年后,北海进入经济中度集中城市行列,玉林和崇左的经济集中度也得到较大提升,反映出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北部湾核心及周边城市进入持续较快增长阶段,经济集聚程度逐步提升。而同期,贺州经济集中度下降,表明贺州由于毗邻广东,可能受到广东虹吸效应影响(表1)。

表1 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

2.2 人口与经济空间关联分析

2.2.1单变量空间自相关检验。全局Moran’sI检验表明,在地级市尺度上,5%显著水平下,2010年、2015年和2020年3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和GDP空间自相关均不显著(表2)。即在全局层面,不同城市人口与人口之间、经济与经济之间的空间分布均未表现出高-高(高-低)、低-低(低-高)相邻的空间聚类模式,而是表现为随机分布模式。这表明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还远远不够紧密,一个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受相邻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程度较弱。

表2 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人口和经济全局Moran’s ITab.2 Global Moran’s I of the population and GDP in 2010, 2015 and 2020

对常住人口和GDP分别进行单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的结果显示:两个变量的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聚类地图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均保持相同的分布,即局部莫兰指数(Moran’sI)显著的城市在3个年份保持不变。以2020年为例,在5%水平下,就常住人口而言,只有来宾局部Moran’sI显著,呈现低-高分布,表明来宾对人口吸引力明显小于相邻城市。就GDP而言,只有南宁和来宾局域Moran’sI显著。其中,南宁呈现高-低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极化特征;来宾呈现低-高分布,受到周边GDP较高城市的极化影响。由于LISA图未出现高-高和低-低分布局部空间集聚现象,表明即使在局部层面,相邻城市之间也缺乏空间集聚特征,以随机分布特征为主(图1)。

图1 2020年单变量LISA聚类图

2.2.2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检验。首先,选取常住人口和GDP的时间序列分别进行双变量全局时空自相关分析,检验城市常住人口(GDP)与周围邻近城市加权平均常住人口(GDP)的时空关系,即内向溢出效应和外向溢出效应。以2019年和202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发现,5%水平下,两个年份常住人口(GDP)交互为第一、第二变量的两种情形下,双变量全局Moran’sI均显著为负。表明从全局角度各市人口(经济)之间不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既不对外产生正向溢出,也接受不到周围城市的正向溢出,城市之间属于明显的竞争型空间关系。其次,选取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常住人口与GDP进行全局空间交互相关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在5%水平下,双变量全局空间交互Moran’sI均显著为负。表明常住人口与GDP的主要分布特征为:低GDP的城市被常住人口数量多的城市所包围,高GDP的城市被常住人口数量少的城市所包围。再次,对2019年和2020年常住人口和GDP分别进行双变量局部时空相关LISA检验得到的聚类地图,与对其分别进行单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得到的聚类地图(图1)分布形态相同,表明即使在局部层面,相邻城市彼此之间也不存在正向溢出效应。最后,对常住人口与GDP进行双变量局部空间交互相关分析,发现2010年、2015年和2020年3个年份人口和GDP交互为第一、第二变量情形下,LISA聚类地图均呈现相同的分布形态。以2020年为例,可以发现,即使在局部层面,人口和经济空间交互关系也以随机分布特征为主,在一定范围体现为低-高或高-低相邻的空间负相关关系。这表明相邻城市之间人口与经济正向联系较弱,未形成空间集聚特征(图2)。

图2 2020年双变量交互LISA聚类图

2.3 人口与经济地理分布特征分析

2.3.1重心分析。2008—2020年,广西经济重心持续向南和西南方向移动,即由内陆向沿海迁移,总移动距离为13.79 km,表明西南方向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目前经济重心位于来宾市兴宾区与南宁市宾阳县交界处,也反映出经济重心向首府迁移的趋势。人口重心迁移轨迹与经济重心大致相同,但迁移速度明显小于经济重心,总移动距离为6.33 km。这表明,一方面人口重心随着经济重心的迁移而迁移,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距离越来越远,人口与经济空间开始出现失衡现象(图3)。

图3 2008—2020年广西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及迁移轨迹

2.3.2标准差椭圆。人口标准差椭圆(图4)显示,广西常住人口在沿东北—西南方向的空间离散分布,主要集中在柳州、来宾、南宁、贵港、玉林和钦州等传统人口大市。2010年、2015年和2020年3个年份标准差椭圆的形状和面积变化不明显,但椭圆重心向西南有小幅移动,表明广西人口空间格局呈西南扩张、东北收缩趋势。

图4 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广西人口和经济标准差椭圆

经济标准差椭圆显示,广西经济也是在沿东北—西南方向的空间离散分布,但相对于人口而言,经济在空间上分布更为集中。同时,经济标准差椭圆向西南方向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向正南方发生一定角度的偏移,表明位于桂南方向的北部湾城市经济区发展较快,经济实力得到较大增强。

3 区位导向性政策影响分析

3.1 理论假设

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其后,广西人口和经济重心,尤其是经济重心出现了明显的南移迹象,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和相邻城市的经济地理集中度也得到一定提升。表明北部湾经济区具有高于非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的经济增速,GDP占比提升。由于经济发展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北部湾经济区对人口的吸引力逐年提升,常住人口的增长也高于非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除了区域经济增长自我强化的原因外,国家针对广西的区位导向性政策理应对人口和经济的空间格局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3.2 检验

3.2.1模型设定。选取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政策冲击的准自然实验,基准模型设定为:

yit=α0+β(Di×T2008)+γXit+μi+λt+εit。

(2)

式中:yit是被解释变量,表示城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i,t分别表示城市和年份;α0为截距;Di是一个虚拟变量,用以识别受《规划》影响的城市,本研究处理组包含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4个北部湾城市;T2008用以识别冲击时间,由于《规划》于2008 年2月批准实施,考虑到政策贯彻落实存在时滞,将2009年及其后各年份赋值为1,将2009 年之前各年份赋值为0;β是核心变量的系数,反映了政策发生前后处理组相对于控制组经济受政策影响的变化。同时,Xit表示其他因素对城市人均GDP的影响,选取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额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作为控制变量,用向量表示;γ表示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μi和λt分别为城市固定效应和年份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

广西现有14个地级市建制的形成始于2003年,因此,选择2003—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所有变量均以2003年为基期进行平减,其中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和出口额分别按照人均GDP平减指数、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并且,为克服数据波动造成的影响,对主要变量均进行取对数处理。

3.2.2模型拟合与检验。① 模型拟合结果。由于数据类型为长面板,本研究运用时间趋势(用变量t表示)来控制时间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在5%显著水平下,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政府支出和出口、时间效应和个体固定效应后,北部湾经济区人均GDP增幅在2009年后显著高于非北部湾经济区人均GDP增幅。即可认为《规划》的批准实施显著促进了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

② 稳健性检验和平行趋势检验。采用增加控制变量即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对数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显示,5%显著水平下,β系数仍然显著为正(表3模型Ⅳ),即所得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这均表明《规划》的批准实施能显著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经济增长。

此外,双重差分法估计结果无偏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满足平行趋势假设。为了检验该假设,本研究借助事件研究法(event-study)来进行检验。借鉴沈坤荣等[17]、冯烽等[18]的研究,本研究在包含时间趋势的基准模型基础上设定如下回归模型:

(3)

式中:Tj替换式(2)中变量T2008,表示《规划》批准实施前和实施后若干年的虚拟变量。j=0表示《规划》批准实施的2008年,当j≤-6时,定义Tj=1,否则Tj=0;当j∈[-5,5]时,定义Tj=1,否则Tj=0;当j≥6时,定义Tj=1,否则Tj=0。同时,将《规划》批准实施的前1年作为基准年,即式(3)中去除了含β-1的项。βj是需要关注的参数,反映了《规划》批准实施前后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影响。2003—2020年,在《规划》实施之前4个年份,北部湾经济区和非北部湾经济区的人均GDP增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满足平行趋势假设。但《规划》实施的第3年之后,相对于非北部湾经济区而言,北部湾经济区有着更高的人均GDP增速,说明区位导向性政策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政策效果显现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

4 结论、讨论及建议

4.1 结论

第一,广西各市人口和经济总体呈现随机分布特征,各市之间经济社会联系不紧密,城市之间属于竞争型空间关系。第二,各市内部人口地理集中度较低,经济地理集中度高于人口地理集中度且经济中度集中城市范围有所扩大。第三,广西人口和经济重心均持续向西南方向迁移,人口和经济标准差椭圆也都呈现东北—西南方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准实施对人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地理集中度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4.2 讨论

广西仍属于我国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区内大部分城市发展水平仍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初级阶段,都面临吸引和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实现跨越发展的重任,因此,城市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而城市分工合作带来的空间依赖关系较弱。而且,由于各市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区位相近,产业同构现象比较突出,产业互补性不强,城市之间也难以形成紧密的产业联系。此外,作为首府的南宁因为首位度较低,也难以对周边城市产生辐射扩散效应。由于经济欠发达,对人口的吸引力有限,因而各市人口地理集中度普遍偏低。

4.3 建议

(1)大力推动北部湾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北部湾经济区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较高的优势,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产业融合与城市融合。继续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新时代广西开放发展的优先方向,通过深化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强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统筹布局和分工协作,深入推进北防钦港口、产业、交通、园区、生态等一体化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改革创新开放、深度融合的新举措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积极缩小城市间发展差距,着力破解钦州人均经济综合实力相对偏弱的问题,夯实北钦防一体化基础。深入实施强首府战略,加快构建具备比较优势的南宁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对城市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首府南宁的首位度,提高南宁人口吸纳和承载能力,发挥首府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北部湾经济区发展。

(2)大力加强城市之间合作联动。大力加强城市之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为人力、资金、技术和可移动的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城市之间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构建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合理定位城市功能,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城市之间的深度合作和联动发展,加快形成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城市群,增强广西区内各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

(3)探索推进南宁—柳州经济轴建设。在东北—西南发展方向上,南宁和柳州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两个城市,但南宁和柳州的发展并没有推动形成发展轴,主要原因在于处于两者中间的来宾经济实力较弱。因此,一是需要继续强化南宁和柳州的区域龙头城市地位,增强其辐射带动来宾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来宾经济社会发展。三是继续推进“柳来河一体化”进程,打造新的增长极和增长带。

猜你喜欢
常住人口北部湾集中度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鹭舞北部湾
北京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控制在130万以内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我国物流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分析
清徐醋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SCP范式对我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的分析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首现负增长